首頁
返回

天下無賊

第十二章 鞋匠與市長
上章 目錄 下章

天下無賊第十二章 鞋匠與市長

鞋匠在這個巷口補鞋已有四十多年了。剛來時留個小平頭,大家叫他小鞋匠,現在滿臉皺紋,大家叫他老鞋匠了。

在幾十年的時間裡,不論春夏秋冬、風霜雨雪,鞋匠幾乎沒有一天不坐在這個巷口,晚上睡覺前,老鞋匠還在路燈下忙碌。晨起早練或者拿牛奶,出門往巷口看,老鞋匠肯定已坐在那裡了,感覺他頭天晚上就沒有回去過。

巷子裡的人都和老鞋匠熟,家家戶戶都找他補過鞋。大家上下班經過巷口,總要和老鞋匠打個招呼。一些離退休的老人沒事也常來這裡坐一會兒,看看街景,打打牌,扯些閒篇,或者罵罵什麼人。話題自然很廣泛。老鞋匠很少插話。他不是那種健談的人,只是低了頭聽。他手裡永遠在忙著。

忽然起了一陣風,飛起一些樹葉。有人猛省似的問老鞋匠,說鞋匠你找到三口井沒有?大家愣了愣,哄地笑了。老鞋匠吃驚地抬起頭,意思說你們還記得這件事呀,就有些窘,說我還沒顧上去找。那人說都三十多年了,還沒顧上,我看你也是扯淡。老鞋匠就低了頭縫鞋,訥訥說,我總歸要去找的。大家看出老鞋匠有些不高興了,好像剛才的話傷了他。有人打圓場說,乾脆讓市長幫你打聽打聽算了,市長熟人多,見識廣,你一個人哪裡去找?老鞋匠說這事和市長沒關係,這是我自己的事,我總歸要去找的。氣氛有點僵,這事再說下去就像揭人家短了。大家又哈哈幾句,也就訕訕散去。

但沒人相信他真的會去找那個叫三口井的鬼地方。老鞋匠說這話都三十多年了,至今還沒動身,就說明他只是嘴硬,說過的話不好收回罷了。

其實巷子裡的人還是不瞭解老鞋匠。老鞋匠並沒有打消尋找三口井的念頭。他只是有些後悔,不該把這件事告訴別人。當初為什麼要告訴別人呢?有時候一個秘密只能屬於自己,說出去別人也不懂,只會被人嘲笑。這事說起來的確有些荒唐。很多年前的一個黃昏,鞋匠正在低頭補鞋,突然刮來一股風,一張小紙片飛旋著飄來,啪地貼在他額頭上。後來的事就從這裡開始了。當時他眯起眼拿下紙片,正要隨手拋掉,卻發現小紙片上有幾個字,就不經意地看了一眼,“三口井一號”。鞋匠那會兒正好口渴,看到這幾個字就笑了,好像那是一桶清涼的水。他猶豫了一下就沒有扔,把紙片放到面前的百寶箱裡。當時沒有多想,收工時差不多都把它忘了。可是第二天上工時又看見了它,也是腦子閒著無聊,就一邊修鞋,一邊打量那張小紙片。他不知道“三口井一號”是什麼意思,想來想去可能是個地名。但這個城市沒有叫三口井的地方,附近郊縣也沒有,說明這個地方很遠。那麼三口井在什麼地方,是在另一座城市,還是在一座縣城或者一個小鎮上?為什麼叫三口井?是因為歷史上那地方有過三口井嗎?如果是,三口井現在還有嗎?三口井是什麼人鑿出來的?為什麼要鑿三口井?還有,什麼人寫了這張小紙條?是男人還是女人?是寫給別人的,還是別人寫給自己的?這張小紙條是從哪裡飄來的?是從這個城市的某個角落還是一個遙遠的地方?這張小紙條是被扔掉的還是不小心丟落的,會不會因為它的失落而耽誤什麼事情?……總之在後來的日子裡,鞋匠沒事就琢磨這張小紙片,它激發了他無盡的想像力。他發現這張小小的紙片具有無限想像的空間,就像一個永遠不能破解的謎。從此小紙片成了鞋匠生活的一個重要部分,使他原本呆板的生活充滿了樂趣。鞋匠常常被自己感動,感動於自己對三口井一個個新奇的猜想。他發現自己除了修補破鞋,還有這等本事。每有一個新的猜想,他都會高興半天。

小紙片伴隨著他在巷口修鞋,伴隨著他深夜回家,伴隨著他人夢。鞋匠成了一個想像的大師。他越來越相信,三口井一號和他是有緣的,不然怎麼會隨風飄到自己面前呢。這事有點神秘。他想他應當去尋找那個地方,去看看那個地方。鞋匠常聽人說起這個城市的許多風景,說起各地的名山大川,可他都沒有興趣。他只對三口井一號這個地方感興趣,這個地方是屬於他的,他必須找到它。這個念頭日復一日的強烈。終於有一天,他把自己的秘密告訴了別人。這個奇怪的念頭已經攪得他日夜不安,不說出來會非常難受。那天第一次向別人說起這件事時,鞋匠激動得滿臉通紅,他希望別人分享他的快樂。可他看到的卻是驚訝的表情和嘲弄的大笑。他們一致認為鞋匠走火入魔了,一天到晚低頭瞎尋思弄出病來了。有人說鞋匠你趕緊去找,那地方說不定有狗頭金;有人說那裡可能有個騷娘們在等著你。大家把紙條拿過來,嘻嘻哈哈研究,胡亂猜測一番,完全沒個正經相。鞋匠窘在那裡,他沒想到大夥會這樣,當時就後悔了。他知道他們並沒惡意,可是他們不懂。鞋匠把紙條要回來,說我總歸會去的。

這件事說過去就算了,巷子裡沒誰把它當回事,只是在幾十年間,偶爾還會有人提起,也就是開個玩笑,但這並沒有影響大家的關係。鞋匠是個厚道人,巷子裡居民把他當成自己人。巷子裡姑娘晚上外出歸來,遠遠看到鞋匠,心裡就安定了,走近黑黑的巷子也不再害怕。有時居民也向鞋匠討幾枚釘子,借把錘子,老鞋匠從不拒絕。他的修鞋筐是個百寶箱,各種釘子、鉗子、剪刀、鞋刀、錘子,什麼都有,甚至還有個打氣筒。他不修車,但備了一個打氣筒,大家可以免費使用。鞋匠有人緣,活兒也幹得好,面前永遠擺著修不完的鞋子。有等著穿鞋的,坐在小凳子上等一會兒。不等著穿的,拿來丟在鞋攤上,該幹啥還幹啥去,約個時間再來取。當天修不完的鞋子,鞋匠晚上用小推車推回去,第二天又推回來接著修。大家不急,鞋匠也不急。時光就在這不急不忙中年年流逝,好像誰也沒覺得,只看到鞋匠的頭髮漸漸花白了。

市長也是這裡的常客,當然不是為了修鞋子,市長的鞋子幾乎都是新的,他不能穿一雙破鞋或修過的鞋子接待外賓、出席會議,那會有損於這個城市的形象。市長大多是傍晚的時候來。多半是成功地推辭了一次宴請,悄悄跑到小吃攤上吃一碗餛飩,然後到老鞋匠這裡坐一會兒。市長似乎更喜歡這種平民的生活方式。開會或者宴請,前呼後擁,官話套話客氣話,累人。坐在老鞋匠這裡,淹沒在黃昏朦朧的街燈裡,和老鞋匠聊一些雞毛蒜皮,是一種享受。但市長時常會走神,有時突然就不說話了,看著街上的人流、車流、對街的樓房或廣告牌,久久不語。每逢這種時候,老鞋匠就不打擾他,由他安靜地待一會兒。他知道市長心裡裝著這個城市太多的事情。鞋匠時常覺得這孩子怪可憐的。

市長的家也在這條巷子裡。他本來早就可以搬出去的,不知為什麼一直沒搬,仍然住在他家的幾間老房子裡。市長對這條巷子肯定是有感情的,因為他從小在這裡長大。那時候市長家裡很窮,小時候都是穿哥哥們穿過的衣服鞋子。那些鞋子都是經鞋匠修補過的,他記得那上頭的每一塊補丁,小時候的市長就接著穿。當然,他得為他改一改,市長的腳還太小。先把鞋子拆開,把鞋底割掉一圈,鞋幫也剪去一圈,然後重新縫好。小時候的市長愛踢足球,鞋子爛得很快,要不了幾天就露腳指頭。鞋匠就不厭其煩地為他修補,而且常常是不要錢的。市長出生不久,父親就去世了,母親領著三個兒子過日子,家裡極其艱難。但那個年輕的寡婦堅持讓三個兒子都上學。鞋匠只要看到她拎著一雙破鞋子走來,就有些心裡發慌。他和她幾乎沒說過什麼話,鞋子就是他們的語言。送來一雙破鞋子,取走一雙修好的鞋,偶爾碰個眼神,寡婦轉身就走。其實她比他還要心慌。那時鞋匠會偷偷從後面看她的背影,她的衣服很舊,但從來都很乾淨。她的腰很細,這麼細的腰卻要承擔這麼重的擔子,讓鞋匠感嘆不已。以後市長上學經過巷口,鞋匠看到他的鞋子破了,就主動喊他過來,脫下鞋子縫幾針再讓他上學去,並且囑咐說,以後鞋子破了自己來。小時候的市長,最尊敬的人就是鞋匠,他感到他像父親;最佩服的人也是鞋匠,不管鞋子爛成什麼樣,到他手裡都會煥然一新。市長時常赤著腳,一手拿著鞋底,一手拎著鞋幫來找他,鞋匠從不推辭,也不批評他。他喜歡這個孩子,這個孩子能把球踢到樹梢那麼高,巷子裡所有孩子都不如他。他為這個孩子驕傲。他覺得他能把球踢到這麼高也有他一份功勞,因為市長的鞋子是他特製的。市長的那雙破球鞋本來是從哥哥們手裡傳下來的,鞋匠給重新換了底和幫,底用平板車外胎割制而成,幫用平板車內胎縫製,彈性十足,這麼結實的鞋子,市長也就穿個把月,他就一次次給他重換底幫,其實是完全重做,已經面目全非。這雙鞋子穿了三年。後來家裡條件好一點了,母親才給他買了一雙新球鞋。但那雙鞋一直沒舍得扔,由母親為他儲存著。後來母親死了,由他自己儲存著。

市長大學畢業後又回到這座城市,從小職員幹起,然後是科長、處長、副市長、市長。以前是騎腳踏車上班,後來坐小汽車。小汽車停在巷口鞋攤不遠處,市長從巷子裡走出來,一路和人打著招呼,到巷口向老鞋匠點點頭,上車去。他和老鞋匠之間的感情幾十年都沒有變。老鞋匠目送他上班的目光,像看著自己的兒子。老鞋匠為他高興。自從他當市長,這個城市每年都發生著巨大的變化。馬路變寬了,汽車變新了,樓房變高了,空氣變好了,城市變綠了,人們的衣著變鮮亮了,人人紅光滿面,來來往往的人都像遇著了什麼喜事。就連他的鞋攤子也發生了變化。以前擺放的都是些破破爛爛的鞋,發出一種混合著腳臭和汗餿的氣味。現在看不到那樣的鞋了。至多就是哪裡裂開了,縫幾針就好,再不就是姑娘們來換高跟鞋底。男人們的皮鞋沒人打鐵掌了,至多打一塊皮掌,美觀又大方。偶有人送一雙破破爛爛的鞋子,老鞋匠居然如獲至寶。這才像個修鞋的樣子,這才能顯示他的手藝。老鞋匠喜歡破鞋子,越破越好,他的職業就是對付破鞋子。可如今滿大街鋥亮的皮鞋、美觀的休閒鞋,每每讓他有些不安,常常讓他感到眼前的日子有些不真實。有時候老鞋匠會問市長,不會有啥事吧?市長笑起來,會有啥事啊?老鞋匠看住他,說沒事就好,千萬別出啥事。市長說你覺得會出啥事?鞋匠放低了聲音,人家說眼下當官是個危險的行當。市長說你老放心。鞋匠就很高興,說我放心。

當然也有讓老鞋匠不高興的事,隔些日子就會有不相識的人,提著菸酒找到老鞋匠,請他向市長轉交一些上告信、申訴書之類的材料。不知道他們怎麼打聽到這個老鞋匠和市長的關係不同一般。老鞋匠當然不肯收,既不收菸酒也不收材料。他說我和市長沒關係。但事後他總會告訴市長,說你哪裡肯定不對頭,老百姓找到一個鞋匠轉交材料算咋回事?市長點點頭說我知道了。也不知他採取了什麼措施,反正這類事漸漸少了。

其實老鞋匠並不像市長那樣關心這個城市的事情,他只關心他的鞋子。面前擺放的鞋子不像以前那麼破了,也不像以前那麼多了。有時候他甚至會有閒著的時候,這讓他有點失落,覺得該歇歇手了。他已經在這個巷口坐了幾十年,一個人大半輩子坐在同一個地方,需要極大的定力。大多數時候他都是安心的,安心坐在巷口,安心補鞋。可他自己知道,內心也有不安定的時候。每當看到巷子的人進進出出,特別是一些人提著旅行包出差去,老鞋匠總是很羨慕的。他知道他們去過很多地方,他也想出去一趟。他的要求並不高,只想在哪天動身,去尋找那個叫“三口井一號”的地方。只要能找到那個地方,這一生就沒有缺憾了。那是積攢了一生的心願,積攢了一生的思念。隨著年歲的增長,那個叫“三口井一號”的地方,就像他的夢中情人,幾乎夜夜和他相會。那張小紙片一直被鞋匠藏在箱子裡,他不願意再讓人看到,也不想再被人議論。那是他心中的聖土不能被人糟蹋了。在過去的歲月裡,他一直珍藏著這個心願,並沒有急著去尋找,是因為他不想過早地看到那個地方,如果過早看到了,就不會再有猜想,那麼後半生幹什麼呢?他要慢慢地充分地去想像它,享受想像的快樂。“三口井一號”,這地名實在美妙而神秘,他曾把它想像成一座古鎮上的一條古街,古街上有三口古井,古井周圍有參天的銀杏樹,樹下常有一些白鬚飄拂的老人坐在石凳上呷茶談古,紋枰論道。古井有溼漉漉的井臺,幽深的井口,清涼的井水,不時有年輕女子來打水,擔著兩隻桶,桶和她的腰一同閃搖,兩隻*一跳一跳的。他想像那女子是個未嫁的姑娘,或者是個少婦,也許是個寡婦。然後,又沿著每一種可能想像下去,比如長相、年齡、性情、住處、家人……“三口井一號”具有無限的可能性,具有無限的想像空間。三十多年了,老鞋匠仍然無法窮盡它,想像如深山密林中的小徑,隨便踏上一條,就能沒完沒了地走下去。市長當然也知道他的這個心願,知道他要去尋找一個叫“三口井一號”的地方,但市長從來沒有問過,就像不知道一樣。可有時他會對著低頭補鞋的老鞋匠久久打量,似乎要破解這個老人。應當說他對這個老人是瞭解的,從他少年時鞋匠就進入了他的生活,那時他只知道他是個善良的手很巧的鞋匠,是個雕像一樣永遠坐在巷口的可親近的人,是個只知低頭幹活很少說話甚至有些木訥的人。後來他聽說了那張小紙片的事,說實話當時他很震驚也很感動。顯然他一直沒有真正懂得他。一個人要懂得另一個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後來市長才真正體會到,其實一個人要真正弄懂自己同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是他出事以後才慢慢明白的。在副市長、市長的位子上,他曾頂住了幾百次行賄。他曾以為他有足夠的定力,可以頂住任何誘惑,可以做一個好市長。但在某一天夜晚,他卻接受了不該接受的十萬塊錢。此前有幾次行賄人送來的錢都超過百萬,他都頂住了,可這十萬塊錢卻讓他栽了跟頭。

市長出事了。這個城市幾乎所有的人都不相信,市長怎麼能出事呢?市長在任期間幹了那麼多大事,幹了那麼多好事,怎麼突然就出事了呢?區區十萬塊錢算什麼?他們甚至認為市長即使受賄起碼也應在百萬以上,十萬塊錢太丟份了。十萬塊錢毀了一個市長,他們由衷地為他惋惜,然後就憤怒地咒罵那個行賄的傢伙,那個傢伙成了這個城市的公敵。

老鞋匠差不多是這座城市最後一個知道這件事的人。出乎意料的是,老鞋匠表現得異常平靜。他聽說後仍然每天補他的鞋,一句話也不說,只埋頭補鞋。那幾天幾夜,他幾乎沒有休息。面前堆放的那些鞋子,終於讓他補完了。那天補完最後一雙鞋,交到主人手上,然後他收拾好鞋攤,推著那輛破舊的手推車離開巷口,離開巷口的時候,他往這條巷子注視了好一陣,還伸了個懶腰,好像這一生的活兒終於幹完了。

後來這個巷子的人再也沒有看到老鞋匠。

老鞋匠離開這座城市,去尋找“三口井一號”去了。

他到底上路了。他已經等了三十多年,再不上路就走不動了。

他是空身去的,身上只背了個小包袱,裡頭包了幾件替換衣裳。他不打算再補鞋了。他已經幹了一輩子。他把手推車推進了垃圾堆,然後一身輕鬆地離開了這座城市。

老鞋匠沒有任何線索,走一處打聽一處。

他到過很多大城市,走過很多小縣城,去過很多小鄉村。鞋匠走了兩年多,走了幾千裡路,終於某一天在一個遙遠的偏僻的山凹裡,他打聽到了“三口井一號”。他知道他會找到的。

三口井是這座山凹小鎮的名字。那天他風塵僕僕走進小鎮的時候是在黃昏。小鎮不大,只有百十戶人家,橫豎兩條街,街面上鋪著青石板,街兩旁有很多參天的銀杏樹。他看到了三口井,三口井有溼漉漉的井臺,井口有很多凹口,那是打水的繩子幾百年勒出的歲月留痕。他看到一些年輕女子來打水,來來去去,桶都是木桶,很粗。女子個個細腰豐胸,走起路來一搖一顛的,很好看。她們打滿水,陸續挑往四處去了。小鎮上到處炊煙裊裊,一股股飯的清香瀰漫在小鎮上,到處一派古雅祥和的景象。這樣的場景他曾想到過,果然眼見成真,讓鞋匠十分歡喜,也十分熟悉。

但當他按門牌找到“三口井一號”時,卻讓他吃了一驚,原來他發現這裡是座監獄,一座很大的監獄。高牆鐵網,戒備森嚴。老鞋匠打了個冷戰,以為自己眼花了。可是擦擦眼再看,還是座監獄。沒錯。監獄坐落在鎮子南端,緊靠著大山,大山下還有一座很大的農場。

老鞋匠盯住監獄大門看了很久。他覺得很沮喪,這個結果不在他的想像之中。他什麼都想到過,就是沒想到會是一座監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現在他知道了自己的想像力還不夠,想了三十多年,還是沒有想透。後來他回到鎮裡,找到一家最便宜的客棧,他覺得很累很累。客棧裡已住了一些客人,也都風塵僕僕的樣子,多是些老人、婦女和孩子。不用問,他們都是來探監的。老鞋匠忽然心有所悟,什麼也沒說,住下了。一夜無話。

第二天正好是探監的日子。老鞋匠也隨著他們去了。進了大門,在值班室做登記。老鞋匠報出市長的名字,他預感到他會在這裡。不知為什麼,自從看到這座監獄,他就預感到這裡有玄機。果然值班人查了查,說有這個人,你是他什麼人?老鞋匠說是他街坊。那人很和氣,說你要見他嗎?老鞋匠搖搖頭,說麻煩你告訴他,有個老鞋匠在外頭等他,一直等到他出來。值班人員目送他走出監獄大門,有些不懂。他不知道這個老人究竟是誰。

老鞋匠回到鎮裡,仍住那家小客棧。一路走來時,他的心態已經很悠然了。他發現很多家這樣的小客棧,小客棧是這座山凹小鎮的一大景觀,僅半條街就有十七家之多。人住的都是些老人、婦女和孩子。他們都是來探監的。他們走了很遠的路,鞋子都走壞了。

他在心裡想,看來還得重操舊業。

從此,這個小鎮子上有了一個鞋匠。

鎮上的人說,三口井早該有個鞋匠了。

三口井常有一些遠方來探監的人。

他們都是些老人、婦女和孩子。

他們的鞋子都走壞了。

《中國作家》2001年12期

《中華文學選刊》2002年2期轉載(未完待續)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我真不是魔神諸天新時代劍仙三千萬宇宙級寵愛都市國術女神女配她天生好命特種兵之戰狼崛起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相關推薦
逆天大修仙網遊之天下無賊重生之金錢帝國寒門首輔金錢帝國出軌無愛婚姻:外遇的誘惑重生娛樂教父逃婚事變:戀上惡毒皇后婚變前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