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鐵幕1925

二四二章 風雲上海灘(35)
上章 目錄 下章

鐵幕1925二四二章 風雲上海灘(35)

www.tsxsw.com 在吳安平將手伸向上海之前,上海雖亂卻主要集中在國共糾紛及**領導的衝擊租界運動,但當吳安平介入上海之後,上海短時間內迭逢亂事,這番亂上加亂,便使得民眾關注的焦點,從國共糾紛及租界事件上轉移了開來

“夜刺案”剛出,還算一件大事,但等“白俄大劫案”再出來,便再無人去炒“夜刺案”的冷飯,而是人心惶惶,生恐自家在各大銀行遭遇的這輪危機遭受損失

這當中,還發生了“反蘇大遊行”、“白俄鬥紅俄”、“銀洋匯浦東”、“滬上大招工”等事,如果將蔣介石的清黨改策、婉拒財閥及三鑫公司經營轉向西方、黑水安全諮詢公司成立等都計算在內,便能想象不到半月時間,這上海灘究竟發生了多少大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有這麼多事發生,又如何能不亂上加亂?

這些事都直接或間接與吳安平相關,而且無論哪件事影響都很大,但從吳安平的角度及層次看,他實際只要把握住事情發展的脈絡就行,無需具體瞭解多的細節,因此並未產生風雲激盪之感當然,與吳安平的其他重大計劃相比,上海發生的這些事,確實也算不上什麼風雲大事就是了

對吳安平來說是這樣,對其他人卻不是

“夜刺案”的影響主要在幫會界,雖有五十一人喪命,便放到整個上海來說,仍是一件小事而且,張樹聲挾西北之實力聲勢進入上海,他雖直承自己便是“夜刺案”的元兇,並槍殺了小八股黨顧泉庚,但三大亨照樣忍氣吞聲不敢追究,甚至當黃金榮這位租界華人督察長不慎在金九齡等下屬面前走漏口風之後,租界巡捕房也沒有傳出拘捕張樹聲的風聲

雖有五十一條人命,但這些人死就死了,也無人給他們喊冤,相反倒有無數人叫好,既然追查不下去,民眾自然就失了繼續議論的興致

相比“夜刺案”,實際“白俄大劫案”的影響要大得多十七家銀行金庫遭劫,損失高達三億銀元,這三億銀元當然不是銀行自身的資財,而是無數大小儲戶的儲蓄資金,一旦銀行倒閉,可想而知會有多少人失去自己的積蓄

案發之後,擠兌風潮自然產生,但吳安平的目標選得很好,是上海最大的幾家銀行,這些銀行雖損失過大,難以支撐在上海的經營,但對其總行來說,這些損失卻還能承受,幾經騰挪資金,終於挺了過來

上海再亂,也是國際性都市,沒有哪家銀行想放棄在此地的經營,況且就算銀行想賴,有些身份極高的儲戶,他們也未必惹得起或願意惹,自然只好打落牙齒往自家肚裡咽,錢等慢慢再賺就是要不是有這點顧慮,這十七家在上海的銀行,或許就當真宣佈倒閉了,畢竟遭劫是案件,他們總有藉口推託

如果仔細計算,吳安平在此事上遭的詛咒,或許比他劫來的錢財還多,但詛咒畢竟不疼不癢,吳安平既然當了大盜,便不會在意這些實際上,先前他已經被荷蘭人詛咒過,英國人、印度人也咬牙切齒詛咒過他,但這樣的詛咒越多,西北的實力就越大,相對吳安平自然也就越高興

張樹聲、馬英圖這邊,在“夜刺案”之後,實際並沒有什麼大動作,一直在忙碌整合“忠義社”,至於“黑水安全諮詢公司”,則還來得及規劃將來的發展道路發動“反蘇大遊行”,雖也算一件大事,但因為有黃金榮、杜月笙、張嘯林、顧竹軒四家聯合,並有國民黨方面暗助,其實一點也算不上困難,除了幫會搞這一套,似乎有些不倫不類外,其他都很順利

兩人還肩負著阻止幫會勢力介入“清黨”的使命,這裡的“阻止”當然不是說“完全不能介入”,而是指有度有限,不能越俎代庖

黃金榮、杜月笙、張嘯林及其控制的小八股黨是介入“清黨”的急先鋒,雖然張樹聲背靠西北,其他人並不願招惹,但要說其會完全按照西北的意思行事,實際也不現實正因為如此,張樹聲、馬英圖最初認為完成使命,會遭遇許多困難,但國民黨右派及蔣介石的態度一轉變,這樁任務反自然而然就完成了,根本不用他們再多操心

清黨已勢在必行,對蔣介石等右派來說,這是牽扯到國民黨生死存亡的大事,並非純為爭權及私仇吳安平因受固有歷史進程的影響太深,並未意識到在軍政時局驟變之下,其實蔣介石已非必然之**領袖,仍一意要與之聯合,雖看似施加諸多威脅,實際結果卻是增加了蔣介石的影響力這方面,蔣介石遠比吳安平及夏聽白認識深刻

此時,論政治影響力,汪精衛並不弱於蔣介石,只是因為沒有嫡系軍隊支撐,才使許多人看好蔣總司令,而非汪主席此後,蔣介石能力壓汪精衛及其他政敵,成為集黨政軍權力為一身的**者,最主要的原因便是,他背後有江浙財閥及黃埔系軍隊的支援但是後來又爆發過蔣桂戰爭及中原大戰,說明蔣介石當時的地位仍不穩固

大**失敗後,汪精衛曾視馮玉祥的西北軍,為對抗蔣介石的一大王牌,當時是被蔣介石大撒金元瓦解,籠絡住了馮玉祥目前,馮玉祥雖在武漢,但已失去軍隊,再不可能被當做救命稻草,而吳安平雖取代馮玉祥佔據了大西北,軍事力量較西北軍強大,但因其堅決反蘇,在武漢國民政fu內部,也難以協調出與之聯合的統一政治立場

武漢政局,**及國民黨左派居於主導,而這些左翼派別,又深受共產國際的影響,所以即便先有于右任後有馮玉祥,為吳安平大肆鼓吹,武漢至始至終也未拿出一個對西北的決議案,反因此紛爭不斷,凝聚力大大降低

上海“四·一二事件”之後,緊接著就是武漢的“七·一五事件”,汪精衛跟隨蔣介石的步伐,同樣發起了“清黨”行動,與**及蘇聯做了切割實際到那時,武漢方面必然會尋求西北的支援,但可惜的是,吳安平早認定蔣介石為對話者,不可能再對汪精衛也同樣對待

另外,再往遠了說,吳安平其實已將兩湖及江西看做**的勢力範圍,非但不會挽救汪精衛的武漢政fu,還會進一步推波助瀾,幫助**在這三省站穩腳跟

江西是紅軍崛起之地,湖南、湖北兩省則在南京政fu成立後,又歷經湘桂戰爭、蔣桂戰爭,才徹底被南京的國民黨中央政fu控制歷史上,湘鄂贛三省要到一九三零之後,南京政fu才算正式驅除地方派系,將之納入中央管理

但現在看,歷史已經改變

明年,吳安平就將發動北伐,掃清奉系及驅除日本之勢力,統一北中國,繼而再過一年,便會挑起對蘇戰爭,如果一切順利,到一九三零年底,對蘇戰爭便會結束西北如能在對日局部戰爭及對蘇全面戰爭中獲勝,自會一掃中國百年之恥辱,令無數國人振奮屆時解放軍拓疆萬里,軍力無雙,有西北在前,蔣介石還有心思去調動大軍圍剿**嗎?

其實,吳安平若有意插手,湘桂戰爭、蔣桂戰爭等都不太可能發生,甚至只要他表明對蔣介石的支援,蔣介石就不可能在李宗仁、何應欽等實力派的脅迫下通電下野,另外,他如果立意反蔣,則蔣介石下臺後,即便因與宋家聯姻,重獲江浙財閥鼎力支持,也不太可能再有重上臺的機會

吳安平不比馮玉祥,解放軍的兵力多、訓練好、裝備精良、錢糧充沛,實力足以影響北洋軍與北伐軍及**軍內部派系間的軍事平衡他支援哪一方,哪一方自然在對抗中全面佔優,而另一方則將根本沒有翻覆之力可以這樣說,西北始終是最重的一顆砝碼,無論放在天平哪一端,破壞平衡都綽綽有餘

在其他人看來,可惜的是,吳安平竟認準了蔣介石;不過對吳安平來說,這又不算可惜,因為蔣介石的政治能力,確實強於大多數人

應該說,蔣介石對西北軍政實力的認識,比吳安平等人西北最高層都要清楚雖然西北的一切如雲山霧罩,即便蔣百里也看不透徹摸不清楚,但僅暴露在外的一小部分,已足以影響到民國的政治走向,進而影響到中國的未來

有實力是一回事,如何運用實力又是另一回事,吳安平實力足夠,但運用卻不足,蔣介石則不同,他的資歷在國民黨算是很淺,卻能有如今的地位,自是極盡機謀權變之能事所謂的機謀權變,實際就是指對自身實力的運用蔣介石迭經波折,分外努力,始能有今時今日之地位,吳安平看不到的,他卻因實力一直不足,看得分外清楚

如果蔣介石擁有類似西北這樣強大的實力,稍經合縱連橫,便能登頂中國第一人寶座,且地位無比鞏固,成績之大遠孫中山幾十年努力吳安平這方面就不行,他始終以為自己的實力雖強但還稍差,因而仍打算繼續積蓄,不動則已,一動則四方懾服,直至能石破天驚才算罷休

這就如同資金不足的公司要擴張,可選擇上市融資借他人之財行事,也可選擇繼續自行積累至足夠的力量從對自身實力的利用來說,自然選擇上市融資這條路的利用率高,走得也會快,但蔣介石在交易所幹過,擅長以小搏大以大吃小,而吳安平本質上卻還是個農村學生,雖有穿梭後世的經歷,但方方面面的考慮卻仍不到很全面

在西北,蔣百里是軍事大家,他自然具備這方面的能力,但吳安平因不能顯露太多類似“先知”的本領,許多事便不跟蔣百里商量,因此蔣百里自然也幫不到他什麼忙

若非蔣介石思慮過多,豈是吳安平一封信便能說服?當然,蔣介石也並不知道,他對吳安平的揣測其實有許多誤差,他若是直接拒絕,吳安平還真就沒轍

在吳安平看來,若支援武漢方面,便相當於要支援汪精衛,而汪精衛此人在歷史上,非但曾繼蔣介石之後“清黨”,喊出“寧錯殺三千,不放過一個”的血腥口號,還曾投日叛國當過漢奸,此時雖一切還未發生,但不到萬不得已,吳安平還真不願表態支援他雖說將汪精衛拉下馬,也是一條出路,但可惜的是,西北實力再強也做不到這點

“清黨”是必行,但蔣介石雖答應會改變手腕,卻仍不可能完全按照吳安平的意思來

吳安平其實只是想少些血腥,但在蔣介石看來,他卻是想改變及確定**在“清黨”之後的政治身份原本“清黨”之後,國民黨右派是要給**打一個“叛黨”標籤,但蔣介石揣測,吳安平是想屆時**仍能以“在野黨”面目出現,這就意味著蔣介石期待的“黨國”雖然形成,但**的存在卻仍合國民政fu的“法”

目前,因西北又整出一個民黨,而且有強大經濟及軍事實力支撐,若雙方聯合,“黨國”便不成“黨國”,即便保留**的“合法”地位,其實也無大礙但蔣介石卻認為,單就黨派來說,民黨還稚嫩,還有機會將其吸收瓦解,**卻不同,國民黨非但無法對其施加有效影響,還正不斷受其影響,自然不能與民黨一體視之

是以,蔣介石仍要把**打為“叛黨”

他認為這是對西北壓力的某種反抗,其實卻不知吳安平非但沒這個意思,也根本沒想到那麼遠不過,蔣介石這樣做,倒是使歷史某種程度上仍停留在老路,使接下來紅軍、根據地、蘇區都不可避免將會出現而他認為那種吳安平的意思,雖確實已偏離此時吳安平的本意,卻又符合吳安平長期的政治意圖,這對對錯錯,倒當真有些難辨了

蔣介石確實改了“清黨”計劃,但改變只是手段,套路卻還是那種套路,仍將利用青洪幫做先鋒,然後軍隊才以“戡亂”名義出面黃金榮、杜月笙、張嘯林見這攤渾水越攪越大,自然想退出,不過他們得罪不起西北,同樣也得罪不起蔣介石,硬著頭皮將楊虎、陳群傳達的指示,跟張樹聲通報一聲,見張樹聲沒表示意見,這才算松了一口大氣

張樹聲自然請示了吳安平,吳安平見國民黨右派的命令中,沒出現“處決”字樣,而只是說“協助羈押”及“驅逐”,知道自己的目的已經達到,便發回電報令張樹聲只是注意觀察,卻不用再插手了

吳安平以為事情已經做成,但蔣介石卻不願他輕鬆蔣介石已和李宗仁、白崇禧等議定,此番上海事了,便要將在押之共黨全部解往西北,看吳安平如何處置這樣做,吳安平當找不到理由拒絕,而且他們也會提出先決條件,即無論西北如何處置,國民黨方面都無異議,要殺要放全憑吳安平一句話,但唯一要求是,不能讓這些人離開西北

蔣介石是想給吳安平找麻煩,而且在吳安平來說,這也確實會是一個**煩需知蔣介石並非只是將上海抓獲的**員送去西北,其餘諸省的“清黨成績”,也會陸續送往西北,只要想想這些人並非只有**,連同有**嫌疑的也在內,就知肯定要過萬人,甚至達到幾萬人之多

既然吳安平不願國民黨放手殺,那他就有責任將這“包袱”接過去,而將這些**送走後,蔣介石這邊反輕鬆許多說到底,能不開殺戒,誰都不願大開殺戒,畢竟領袖也要講究一個聲望,再有理由,一身血腥也總會影響國人的看法,將會打擊到自身的聲望

當然,蔣介石最主要不是想“甩包袱”,而是要讓吳安平見識一下**的“威力”,他絕不相信吳安平能與**相處無間要知道,吳安平與**之間,最起碼有三重對立:不用說,首先是階級之對立;其次,雙方對蘇聯的立場也無法協調;再次,當前**推行的工會及農會政策,對經濟傷害很大,這應該也是西北無法容忍的

西北目前只有幾十個**員,吳安平施行包容措施自然很順利,若給他送去數千乃至上萬,他還有可能再站著說話不腰疼,以然的姿態,從旁對國民黨的“清黨”做法指手劃腳嗎?

蔣介石決不信雙方吳安平能做好這件事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我真不是魔神諸天新時代特種兵之戰狼崛起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食物鏈頂端的猛獸宇宙級寵愛女配她天生好命劍仙三千萬都市國術女神
相關推薦
絕品護花戰神漢兒不為奴爭霸萬朝:開局獲得趙雲模板血源紀元惡奴大宋烏托邦雜魚求生[穿書]要有鹽全能科技巨頭黑科技大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