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鐵血丹心之大漢帝國十三珠

第364章大結局:貂蟬贈禮物,天下終一統
上章 目錄 下章

鐵血丹心之大漢帝國十三珠第364章大結局:貂蟬贈禮物,天下終一統

文王2年,文清31歲。

2月28日。

蒙古大汗鐵蒙哥---月牙兒為文清生下一個兒子,月牙兒讓兒子姓了鐵,取名---鐵相國。

3月。

文清和太平公主率25萬大軍,分別攻佔了揚州、泰州,殲敵2萬,餘部1萬投降。

5級初階強者司馬赳及,被戰力達5級高階的華榮用射日神弓一箭射殺。

趙銘科雖是文官,倒也硬氣,帶著4名戰力超過4級高階的貼身護衛,一直堅持到城破被俘。

劉成裕和張良則率另外25萬大軍,分別攻佔了鎮江、常州,殲敵2萬5千人,殘部1萬5千人投降。

司馬士及被馬孟起奮力擊殺,戰力5級高階的司馬士及,到底死在戰力5級巔峰的馬孟起手上,但馬孟起也因此受了重傷。

司馬士及手中的四大名劍之一---龍泉劍,自此成為了趙雲的佩劍,趙雲的青缸劍,則成為了文清的佩劍,也算是趙雲再次給了文清一件信物。

青缸劍,之前可是皇爺爺傅君峰的佩劍。

戰力達6級初階的司馬成都到底是悍勇無比,手持鳳翅鎦金鏜從常州突出重圍,回到南京城下,而後馬踏東北八旗連營進入南京城內,文清軍中,只有常茂和趙雲兩人可以力敵司馬成都,但得到訊息再追,已然來不及了。

原蒙古第二軍第一師師長、現任正黑旗蒙古狼騎兵師師長、4級巔峰高手---鐵爾拔,在阻擊司馬成都時陣亡,月牙兒所率領的蒙古鐵騎,在文清爭霸天下的過程中,前後損失了兩位師長,對文清的支援絕對是無私的!

裴元慶也在阻擊司馬成都時受傷---

司馬成都回到南京的第一件事,就是斬殺太監李公公!

李公公還想繼續效忠司馬化及,司馬成都恨其安排姑姑貂蟬迷惑皇帝傅正胥,下手毫不留情,司馬化及也只能預設。

##########

4月。

文清、劉成裕、太平公主率50萬大軍,徹底包圍南京。

文清讓趙銘科帶一封親筆信進入南京城,希望司馬化及能夠3日內投降,不要做無謂抵抗,但自然遭到司馬化及的斷然拒絕,文清隨後無奈下令對南京發起總攻。

50萬大軍攻城,這在大漢帝國立國300年來都未曾有過,從南京城頭望下去,當真是槍入林、刀如山、箭如雨,其氣勢驚天地、泣鬼神。

慘烈的攻城戰中,張飛、趙雲、常茂聯手攻上南京城的城頭,司馬成都此時內力修為突破到5級中階,戰力提升到6級中階,與戰力達到6級巔峰的趙雲大戰50會合,被趙雲的龍膽槍擊成重傷,口中鮮血狂湧,趙雲正要一槍結果司馬成都,不遠處一聲淒厲的嬌叫傳來:“子龍,槍下留情……”

趙雲抬頭一看,就見貂蟬踉蹌而來,雙方正在激戰的士兵,都自動讓開一條通路,“唉!”子龍輕嘆一生,槍下不由一緩。

“子龍,成都他已然重傷了,就別再傷害他性命了。”貂蟬抱住侄兒司馬成都,對趙雲懇求道,司馬成都被她從小帶大,視為己出。

“好吧……”趙雲收回龍膽槍,無言點點頭。

“這個,你給玉郎吧……”貂蟬從自己背後解下一個小包袱,遞給趙雲。

“這是?……”趙雲接過那小包袱,不解問道。

“你給他,他就知道了!”貂蟬說罷,扶起司馬成都,轉身離開。

貂蟬救走司馬成都,也算是為司馬家族,保留了一支血脈……

##########

南京城外。

“貂蟬給你的?”文清在大帳中,伸手接過那趙雲遞過來的小包袱,緩緩開啟,虎軀暮然巨震,面色立時凝重起來:“這,這是---傳國玉璽!”

“原來這就是傳國玉璽……”趙雲輕聲道,不有多看了兩眼,數百年來,不知有多少英雄豪傑,為了這傳國玉璽,不惜鋌而走險、不惜抄家滅門、不惜骨肉相殘……

這傳國玉璽身上,不知灑滿了多少人的血!

“恨不相逢未嫁時!”傳國玉璽下,還壓著一張字條,應該是貂蟬寫的,貂蟬從未說過喜歡自己的話,也從來沒有隻言片語寫給自己,但這一句,道出了她多少辛酸和愛意!

如果自己能早出現,她也許就不用嫁給廣慶,也許就不用身不由己,成為政治的犧牲品,也許就可以過一個女人正常的生活、生兒育女、相夫教子,也許就不用遭受世人誤解!

文清手撫傳國玉璽,心中感慨萬千,貂蟬這一生,有過三個男人,前兩個都是皇帝,自己馬上也要登基,由於貂蟬的身份特殊,自己不可能光明正大娶她,更沒有給她佛珠作為信物,她也從來沒有張口要過,但最後,她卻給了自己13個女人中,可以說是一件最重要的禮物,那就是-----天下!

從另外一個角度講,貂蟬不經意間,以一己之身,霍霍了兩代君王,又侍奉了一個新的君王,可以說,將大漢帝國由統一,變成了大亂,最後又歸向統一……

如果說,貂蟬的媚,是皇帝殺手、是禍國殃民,也不為過。

唉!欠人家這麼大一人情,以後這每年兩日,自己還真是要堅持去啊……

後來,文清在杭州西湖的湖心島上,專門蓋了一處行宮,和趙雲每年的2月27日前後,都會去那裡呆兩日,玉梅、太平公主等其他7個老婆心知肚明,從來也不過問……

另外,每年的8月15後幾日,文清也會專門扎一個風箏,到洛陽城外的萬山湖放一次或是去一趟朝鮮……

每年的11月,文清胸口的箭傷就會發作一次,隱隱作痛……

每年的5月12日,他過生日時,都會點三根蠟燭、吃三塊蛋糕---

##########

此戰後,玉梅的武林榜上,少了4個人:

司馬士及、司馬赳及、司馬成都、劉光仁。

增加了楊延禪、獨孤延福、劉志揚3人。

後來,李黃蓉、月牙兒、裴元慶的內力修為也過了5級。

整個武林榜,最後剩下了85人,分別是:

一、五宗之中:

雪山淨宗:7人。

魔宗加上蒙古:7人。

少林禪宗:9人。

武當道宗:8人。

逍遙樂宗:7人。

二、幾大門派之中:

劉家:5人。

丐幫:4人。

白蓮教:3人。

漕幫孔家:4人。

西蜀唐家:3人。

西夏:4人。

吐蕃:2人。

“朝”鮮:2人。

獨孤家:2人。

剩下的:就是文清、朱寬公、南王、荊軻、秦叔寶、張飛、趙雲、朱剛烈、張清、燕青、李廣、常茂、楊延禪、多睿鐸、嶽雲鵬、徐士績、李逵、白展堂、馬孟起(後來病逝)、尉遲敬德、慕容康復……

##########

4月14日。

經過半個月激戰,南京城內6萬中央軍士兵,相繼陣亡了2萬,只剩下4萬守軍,任誰都知道,南京城被文清率領的50萬大軍攻陷,只是時間問題。

九州大陸,都在拭目以待。

這一日,司馬化及和妻子楊氏在南京服毒自盡,死前,已然眾叛親離了。

當日,趙德芳、王青棟、趙銘科率4萬大軍,開城向文清請降……

趙雲終於見到了自己的親生父親----趙德芳。其實,趙德芳之前,已然從佟湘玉和趙四那裡,知道了趙雲就是自己和鐵芸娘的親生女兒,只是一直顛沛流離,沒有機會相認罷了。

至此,歷時一年,統一西蜀、吐蕃和南方諸郡的戰爭結束了。

這一戰,打的有驚無險,加上吐蕃、西蜀和廣慶皇帝手中的兵力,雙方進行了百萬大軍的空前鏖戰,文清相繼收編和消滅了43萬敵軍,只是在最後兩個月攻佔江蘇郡時折損較大,前後損失了3萬5千八旗將士,也是赤清雲大戰後,八旗將士損失最大的一次,但卻使天下重新歸為一統。

此戰,史稱---江南之戰。

文清自從入主東北,踏上爭霸天下的道路後,東北軍前後陣亡的將士超過了20萬人,是原5萬東北軍的4倍,其中陣亡的帶字號兄弟就超過了50人。

可以說是一路征戰一路血,用20萬將士的累累白骨鋪,就了文清最終的登基之路!

九州已無戰事,文清設立8大軍區,對所有麾下80萬將士進行了縮編,常備兵力定為58萬,其中:

正黃旗6萬將士,鎮守東北、“朝”鮮地區,旗主所在地---奉天城。

正黑旗6萬將士,鎮守契丹、蒙古地區,旗主所在地---錫林浩特城。

正藍旗6萬將士,鎮守中原長江以北地區,旗主所在地---濟南城。

正白旗6萬將士,鎮守中原長江沿線,旗主所在地---南京城。

鑲黃旗6萬將士,鎮守東北、“朝”鮮地區,旗主所在地---奉天城。

鑲黑旗6萬將士,鎮守中原長江以南地區,旗主所在地---廣州城。

鑲藍旗6萬將士,鎮守吐蕃、西蜀地區,旗主所在地---成都城。

鑲白旗6萬將士,鎮守西域、西夏地區,旗主所在地---烏魯木齊城。

禁軍5萬將士,鎮守帝都洛陽,形成了新的禁軍加洛陽五軍---1萬北大營、1萬南大營、5000左羽林、5000右羽林、1萬5千金吾衛。

另外,設立5大海軍基地,其中:

以定遠艦為旗艦的中央艦隊所在地---登封港,都督李俊,下轄兩個師,1萬水軍。

以鎮遠艦為旗艦的北海艦隊所在地---金州港,都督柴進,下轄兩個師,1萬水軍。

以靖遠艦為旗艦的東海艦隊所在地---連雲港,都督阮小七,下轄兩個師,1萬水軍。

以致遠艦為旗艦的南海艦隊所在地---廣州港,都督黃信,下轄兩個師,1萬水軍。

以經遠艦為旗艦的“朝”鮮艦隊所在地---釜山港,都督童猛,下轄兩個師,1萬水軍。

花榮不敢再擁有射日神弓,把它又恭恭敬敬,歸還給了文清。

文清手摸射日神弓,彷彿在撫摸哲別絲綢緞般的嬌軀,身上,13個女人的信物都匯齊了:

玉佩、戒指、竹哨子、暴雨梨花針、面巾、青缸劍、天蠶寶甲、金刀、魚腸劍、頭髮、人“皮”面具、射日弓、傳國玉璽。

##########

5月1日,文清率部返回洛陽的途中,繞道泰山,專門進行了泰山封禪,祈求風調雨順、大漢帝國國泰民安。

5月12日。

文清已是7級中階強者,在帝都洛陽,拜祭天地、拜祭皇陵,然後正式登基稱帝,是為大漢帝國-----文帝---漢文帝。

九州大陸,經過分分合合,打打殺殺,再次歸為一統。

至於臺灣。

文清最後還是放棄了收復臺灣,畢竟那也是傅氏一脈,就讓那裡,成為勇慶太子那一脈的延續吧,況且,之前在洛陽石舫,自己也答應過相健王子……

##########

因王麗華,文清留下王氏一族……

因趙雲,文清留下趙氏一族……

因司馬艾、司馬貂蟬,文清留下司馬氏一族……

王氏一族雖然在朝堂之上沒落,但在九州大陸上繁衍升息,後來成為九州大陸三大姓氏之一。

契丹耶律氏卻在歷史的長河中逐漸消失,後來大部分人成為蒙古族人,也為後來蒙古的崛起,作出了貢獻。

“朝”鮮金氏的大部分族人,後來和靺鞨一同併入了女真部落,為再後來東北滿族的崛起,奠定了堅實基礎。

後來文清重新整理了百家姓,排序部分先後,至少有113姓出現在九州爭霸的舞臺上,分別為:

趙、錢、孫、李、傅

周、鄭、王、蔣、韓

楊、朱、秦、尤、許

呂、施、張、孔、曹

金、魏、謝、鄒、雲

蘇、彭、魯、馬、花

鮑、史、唐、薛、雷

湯、郝、常、樂、時

顧、孟、黃、穆、蕭

戴、宋、項、董、杜

阮、童、鍾、徐、高

邢、蔡、凌、解、丁

鄧、鬱、單、石、龔

裴、段、侯、劉、白

索、扈、燕、關、嶽

鐵、荊、多、鳩、松

柴、曇、武、丘、譚

連、樊、牛、史、藍

俞、佟、洪、林、沈

陳、風、崔、管

屈突、皇甫、夏侯、司馬

耶律、諸葛、歐陽、尉遲、公孫

公冶,慕容、拓拔、呼延、獨孤

新的大漢帝國13大世家:

朱姓、劉姓、孔姓、魏姓、秦姓、張姓、常姓、諸葛、女真金姓、獨孤、蒙古鐵姓、西夏和中原的李姓、唐姓。

##########

文清統一天下時,桃園八義除了文清,還剩下5人:魏直成、秦叔寶、張飛、張良、諸葛。

東北13大鐵衛陣亡了5個,還剩下8人:荊軻、智深、武松、虛竹、朱剛烈、趙雲、燕青、張清。

瓦崗兄弟23人,最後剩下了5人:魏直成、秦叔寶、尤俊達、王君可、史大奈。

梁山35兄弟,最後剩下了8人:小李廣-花榮、小旋風-柴進、沒羽箭-張清、神行太保-戴宗、黑旋風-李逵、活閻羅-阮小七、顧大嫂、鼓上蚤-時遷。

文清最開始到達奉天時,東王身邊的得力干將最後也只剩下了5人:劉成溫、金弼術、徐士績、嶽雲鵬、多睿鐸。

文清在進入禁軍鐵一團之前的鐵一團將士,最後剩下了8人:劉志噲、呼延灼、鄒淵、李應、董平、朱仝、李俊、童猛。

猛虎團除秦叔寶外剩下了孫立,飛鷹團除張飛外剩下了凌振。

桃園85傑最後倖存的兄弟名單如下:

桃園85傑排名第1的--魏直成、第2的秦叔寶、第3的張飛、第4的張良、第5的孔孟嘗。

排名第8的諸葛、第9的趙雲、第10的荊軻、第12的劉成溫、第14的劉志噲。

排名第15的智深、第16的武松、第19的孔孟衝、第20的朱剛烈、第21的虛竹。

排名第24的孔雲明、第25的徐士績、第26的多睿鐸、第27的嶽雲鵬、第28的馬孟岱。

排名第30的王定六、第33的呼延灼、第34的柴進、第35的李應、第36的朱仝。

排名第38的張清、第40的戴宗、第41的李逵、第43的李俊、第45的孫立。

排名第46的凌振、第48的燕青、第49的鬱保四、第50的尤俊達。

排名第51的史大奈、第52的花榮、第53的阮小七、第54的董平、第56的王君可。

排名第70的童猛、第77的鄒淵、第82的孫新、第84的時遷。

大漢帝國傅君峰時期的一位大將軍王加上8位大將軍---武相鎮國大將軍王劉光武、東王、南王、西王、北王、衛騎大將軍司馬述、車騎大將軍獨孤如願、徵東劉光仁、徵北劉成裕,以及後來加封的車騎大將軍獨孤如嚴、撫遠大將軍常羽春,一共11個人,去世了8位,最後只剩下了東王、南王、劉成裕三個人。

在文清登基當天,大赦天下,分封有功之臣,授予了36位王侯:

劉成裕繼承了原大漢帝國武相劉光武魯王的爵位。

朱寬公被封為明王。

義慶王子和全慶王子,繼承了西王和北王的爵位,南王則把自己的爵位,傳給了茂慶王子。

其他6大重臣劉成溫、魏直成、張良、諸葛、孔雲書、朱玉宏加上獨孤衛青、金弼術、秦叔寶、張飛、孔孟嘗共11人,封為公侯。

除去三個傅姓王爺外,公侯以上共有13人。

常茂、多睿鐸、徐士績、李逵、嶽雲鵬5大旗主加上水師大都督孔孟衝、禁軍主將劉志噲、7人,封為伯侯。

另外,“朝”鮮王金喜陽、鐵拖雷、吐蕃王、西夏王李承道、耶律阮5人自請降為伯侯,也獲得了文清的認可。

這樣加起來,有12位伯侯。

其他軍中主要將領:李廣、尤俊達、馬孟起、馬孟岱、以及為文清爭奪天下作出貢獻的李輔國、唐元平、李仙之、鐵闊臺等8人,被封為子侯。

追封常羽春為開平王,追封多睿袞睿武王,追封徐天德為中山王、徵虜大將軍,追封關勝為漢壽公、平東大將軍,追封白武起為武安伯、平北大將軍。

同時,文清頒發了58塊免死鐵券:

1、8大鐵衛中的7大鐵衛:荊軻、智深、武松、朱剛烈、虛竹、張清、燕青。

2、桃園8義中的5義:魏直成、秦叔寶、張飛、張良、諸葛。

3、八大重臣中的另外5人:朱寬公、劉成裕、孔雲書、劉成溫、朱玉宏。

4、八大旗主、副旗主中的10人:獨孤衛青、劉志噲、常茂、多睿鐸、徐士績、李逵、嶽雲鵬、李廣、尤俊達、馬孟起、馬孟岱。

5、八旗軍中的其他14位將領:孫立、鄒淵、呼延灼、李應、孫新、董平、花榮、王君可、凌振、朱仝、夏侯元讓、史大奈、鬱保四、王定六。

6、水軍6位主要將領:孔孟衝、李俊、柴進、阮小七、童猛。

7、其他11人:金弼術、孔孟嘗、喬峰、孔雲明、戴宗、時遷、李輔國、鐵拖雷、唐元平、李仙之、施尊侯、獨孤玉若。

從上述的名單中不難看出,文清在洛陽二婚時的桃園85義,活下來的43人,肯定都拿到了免死鐵券,其中秦叔寶、張飛、劉志噲等23人,更是拿到了先帝傅君峰和文清頒發的兩塊免死鐵券!

另外,八旗軍中也不是所有的軍級將領,都拿到了免死鐵券,只有4個人得到了這一殊榮:獨孤衛青、李廣、馬孟起、夏侯元讓。

以獨孤衛青代表的獨孤家滿門忠烈,而且在文清統一江南的過程中,力促南王獻出西蜀,軍中的獨孤家四姐妹、獨孤延福也是屢立戰功,前後還陣亡了獨孤玉定、獨孤玉翠兩姐妹,得到兩塊免死鐵券,當不為過。

李廣守衛雁門關30年,獻出雁門關,理當得到一塊免死鐵券。

馬孟起率4萬西北軍歸順,得到一塊免死鐵券,自然不在話下。

夏侯元讓幾次暗中支援文清,更是在關鍵時刻,放走了劉成表等人,促成和平解決太原、洛陽,得到一塊免死鐵券也理所應當。

其他幾個特殊的人物,金弼術、孔孟嘗、孔雲明就不用說了。

喬峰是因為長葉林馳援、滄州護駕、西域護駕、和平解決契丹西部草原。

李輔國是因為協助李黃蓉奪取了西夏政權。

鐵拖雷是因為主動讓蒙古與東北結盟。

唐元平是代表唐門得的,他們唐家,不但協助南王守住了西蜀,還提供了上千名唐門工匠給東北,在遂寧還救了文清一命,其中唐13、唐14更是為護衛文清而死。

李仙之不是因為文清對長今的補償,李仙之最大的兩個功績,是協助文清二回洛陽和舟山大海戰對東北水師的無條件支援!

最後一位施尊侯,是最特別的,因為他現在在臺灣!施尊侯在文清整個爭霸天下的過程中,只發揮過一次作用,那就是舟山海戰,但這一次就夠了,足以名垂青史!

當然,象文清的八個老婆,就沒必要再發免死鐵券了。

鐵闊臺和茂慶、義慶、全慶王子,雖然封侯、封王,卻沒有拿到免死鐵券。

而軍中另外4位“上”將軍級的將領---鐵爾博、裴元慶、劉成勃,劉志夫,則既沒有封侯,也沒有獲得免死鐵券,他們為文清爭霸天下也作出了各自的貢獻,但比起前面這些人還是有或多或少的差距,文清給了他們軍中的地位,他們已經很滿足了。

魔宗大喇嘛,在文清奪取天下、洛陽登基的那一天,在夜裡實現飛昇,契丹草原上的很多百姓,都目睹了一道棕色的光芒,直奔北斗七星而去,五年後的同一日,留在雪山靜修的喇嘛二也實現了飛昇,而逍遙子則選擇留在了凡間,和李滄海逍遙百年。

鬼谷子和李秋水、東王和雪琴公主,都雙雙攜手,共度百年。

隱居的朱元晦在其70歲時去世,正是文清從雪山安全返回金州的那一年,也就是太平公主在南京夫子廟見過朱元晦的那一年。

鐵木陀、唐三少、洪七公等老一輩武林人士,在文清登基後的幾年內,也相繼去世,文清在武林榜上的戰力排名,提升到第7位,排在逍遙子、喇嘛二、淨梵、雪山仙子、耶律喇嘛、空聞大師之後。

南王後來,把真武劍,贈給了虛竹,虛竹則把它傳給了張翠山和素素的兒子---張無忌……

至於四大名刀、四大名劍中的最後一把---圓月彎刀---追月,從此隨著耶律喇嘛,下落不明……

##########

文王2年10月1日。

東王帶著南王,專門去了一趟五臺山清涼寺,見了行痴大師一面,行痴大師聽說廣慶雖死,但兩個兒子尚在人間,而且勇慶王子的大兒子相健王子也在臺灣安家落戶,甚為欣慰,三兄弟打打殺殺一輩子,最後相逢一笑泯恩仇。

劉成溫請辭出家,在白馬寺做了主持,趙德芳接替了劉成溫的位置。

空聞大師回到白馬寺後面的禪院,蘇星河則住進了在雷峰塔原地蓋起的大雁塔下,二人分別代表少林禪宗和逍遙樂宗,從此代代相傳,護衛皇宮。當然,此後,少林、武當和樂宗,始終保持有5名5級初階以上隱衛,護衛大漢皇帝身邊。

張良成為新的鬼谷子,與金玉公主成親,然後歸隱華山。

大雁塔下,太平公主發現的那只神龜,被文清供養在裡面,後面玉梅到了洛陽後,專程和太平公主去拜望了一次,發現那神龜的後背上居然刻有幾圈字,玉梅仔細辨認下來才知道,原來這只神龜在1000多年前的商紂王時期就有了,乃是商紂王給寵妃妲己的生日禮物,後來商朝被周武王推翻,周武王又在其後背上刻上了自己的名字,再後來秦始皇統一天下,再次刻上了自己的名字,最近的一次,是大漢帝國開國皇帝傅雲龍的名字,看來每次朝代更迭,這只神龜就會出現,這一次,可以刻上文清的名字了,可文清知道後,卻死活不同意,他可不想自己和這幾位的名字刻在一起,畢竟傅氏家族已經有一個名字在上面了,玉梅拗不過他,最後就沒有刻上去,後來沒到大漢帝國立國之日,文清都會去看望那只神龜一次,尊稱其為龜甕---

這一日,洛陽城再次舉辦了集體婚禮:

武松娶了金蓮公主。

喬峰娶了哲別絲的侍女阿珠、阿紫。

虛竹娶了夢姑。

張清娶了阿英。

時遷娶了蓮兒。

尤俊達娶了裴翠花。

趙德芳和鐵芸娘,也終於走到了一起。

##########

張良走後的當年除夕,文清夜宴群臣,酒桌上感嘆:“也許哪一天,又出現一個武清,來爭奪大漢天下……”

第二天,朱寬公以身體不適為由請辭。

正黃旗旗主、桃園八義之一的秦叔寶,以征戰多年渾身戰傷、回家侍奉老母為由請假,而後漸漸淡出軍界。

正藍旗旗主、東北軍的元老---徐士績,也向文清請辭,正式投入逍遙宮門下。

原北方軍中的李廣、劉成勃、劉志禁、獨孤衛英、孔雲參、韓良孺、原洛陽五軍一衛中的夏侯元讓等人,也以年齡偏大為由請辭。

原西北軍中的馬孟起也以有傷在身請辭,第二年病逝,時年47歲。

全慶王子、義慶王子、茂慶王子認識到,大漢帝國之前之所以陷入割據,主要原因是四大王子親自帶兵,於是以傅氏王爺不再帶兵為由請辭,專心做一個清閒王爺,並把稱號自降一格,為晉北王、西北王、西南王。

文清讓諸葛接替了文相的位置。

讓李輔國,接替了諸葛戶部尚書的位置。

讓獨孤衛青,則接替了張良兵部尚書的位置。

讓獨孤延福統領禁軍第四軍---南大營,以朱玉維統領禁軍第五軍---金吾衛。

這一事件,史稱---杯酒釋兵權……

後來,太平公主和鐵蒙哥也不再擔任軍職,

尤俊達接替了秦叔寶正黃旗旗主的位置。

馬孟岱接替了徐士績正藍旗旗主的位置。

劉志夫接替了獨孤衛青鑲藍旗旗主的位置。

這樣一來,劉成裕鎮國大將軍王的位置不變,8位大將軍調整為:

鎮軍大將軍獨孤衛青、車騎大將軍張飛、近衛大將軍劉志噲、徵遠大將軍孔孟衝、徵東大將軍多睿鐸、徵南大將軍李逵、徵西大將軍嶽雲鵬、撫遠大將軍常茂。

13位“上”將軍調整為:

劉志夫、馬孟岱、尤俊達、鐵爾博、裴元慶、李俊、呼延灼、李應、朱仝、史大奈、鬱保四、王定六、花榮。

從這22位軍中將領出身“背”景不難看出,北方軍、西南軍、洛陽五軍一衛、桃園八義、東北軍、梁山、瓦崗、漕幫、蒙古、西夏各方勢力都有代表。

太平公主和鐵蒙哥雖然不再擔任軍職,但在軍中的地位卻無可替代,九州之外發生戰爭,她們隨時可掛帥出征!

後來,整個朝中,文清最怕的,便是大哥魏直成了,用文清的話說,就是忒耿直,一點都不讓偷懶耍滑,不過,正因為有了魏直成,文清才留下了仁君的美名……

##########

文清的手掌紋,確是傅氏皇族特有的---斷掌紋,而且,不是所有傅氏皇族都有,只有那些有皇帝相的王子有,包括東王、元慶王子、廣慶王子……

文清在位34年,39歲時內力修為破8級初階,47歲時內力修為破9級初階,58歲時內力修為達到9級巔峰。60歲之後,朝中之事基本就交給太子---炳嶧,也就是傅相燁處理。

文清的8個老婆,也沒有天天陪在他身邊,五老婆雪山仙子、七老婆李黃蓉、小老婆月牙兒每年倒是有半年,在吐蕃、西域和蒙古打理當地的事務。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三老婆孔鶯鶯經常往來於山東、“朝”鮮半島等地,協助孔孟嘗處理漕幫的事務,一年總要有4個月在外面。

四老婆安樂公主則經常會到西蜀、雲南、貴州等地轉轉,往來一趟,也得差不多3個月。

所以始終留在文清身邊的老婆,主要是大老婆玉梅、二老婆太平公主和六老婆趙雲。

文王三年,羅馬帝國最高統帥凱撒遇刺身亡,其義子屋大維繼位,成為羅馬帝國第一位皇帝。

文王四年,屋大維親率羅馬帝國20萬大軍入侵西域,他內心對月牙兒和李黃蓉還是念念不忘,妄圖搶回去做夫人,文清遂以獨孤衛青為帥,調集30萬八旗鐵騎參戰,最終在伊犁城附近全殲了羅馬帝國主力,屋大維只率5000鐵騎逃出包圍。

那時候八旗鐵騎剛剛統一九州大陸不久,軍力達到了鼎盛時期,轄區內的總人口已經達到了2500萬人,只是文清顧及勞師遠徵沒有太大必要,才沒有繼續讓大軍西進。

接著,鐵托雷去世後,月牙兒在李黃蓉的糧草後勤支援下,曾經和鐵闊臺率3萬鐵騎西進,一直打到現在歐洲的多瑙河畔,直接使一度強大的羅馬帝國分崩離析,讓蒙古大汗鐵蒙哥大名,響徹整個歐洲大陸。

雪山仙子曾經和安樂公主,向南進入九州大陸南面,現在的印度、緬甸、泰國、越南等地考察遊玩。

孔鶯鶯走的就更遠了,她隨著孔孟衝、李俊的艦隊,最遠到達了現在非洲的西海岸!

太平公主在文清登基3年後,專程率阮小七的東海艦隊去了趟臺灣,代表文清正式認可了相鍵的臺灣王稱號,相鍵尊稱文清為“皇帝叔父”,也算是認可了文清皇室正統地位。

同時文清封劉成功為伯侯,使大漢帝國分封的子侯以上人員達到了38人,其中伯侯13位。

34年後,文清65歲,與8位老婆一夜之間不知所蹤,有人說,他們一起飛昇了。

文清走時,傳位炳嶧,留下詔書:

做皇帝,不得超過皇爺爺傅君峰的66歲,然後必須退位,讓位於太子,以防止再有太子為爭奪帝位而流血,骨肉自相殘殺。

##########

太平公主的兒子祥文,最後姓了劉姓,大名劉相人,繼承了魯王的爵位,後來,傅氏天下又延續13代帝王,200年後,王青棟的後代王莽篡權,劉相人的後代從北平郡的橫刀山莊盡起8000劉家子弟,在山東孔家、東北金家的支援下,再次平定叛亂,統一了天下,仍然沿用了大漢帝國的國號,史稱東漢……

又過了近200年,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群雄並起,曹氏(夏侯氏)、孫氏、司馬氏、蕭氏、陳氏、慕容氏、拓跋氏都曾在九州大陸建立過政權,最後被山西楊氏一族短時間內統一,30年後再次大亂。

李黃蓉的兒子,姓了李姓,封唐王,東漢末年之後150年,天下分分合合,其後代終於統一了天下,改國號為---“唐”,李家有草原血統,所以前幾代帝王開疆拓土,將西域向西擴大了上千里的疆域……

唐代末期,天下再次大亂,進入五代時期,有50多年的混亂。

趙雲的兒子,姓了趙姓,後來,統一了白蓮教和丐幫,唐朝建立之後的350年,其後代統一了天下,改國號為---“宋”,170年後,趙雲兒子一脈式微,趙銘科的後代繼承了宋氏王朝,史稱南宋,與南宋同一時期的,還有東北的安樂公主兒子後代建立的金朝……

月牙兒鐵蒙哥的兒子,姓了鐵姓,成為蒙古大汗,南宋建立之後的150年,其後代鐵必烈統一了天下,改國號為---“元”……

玉梅的第二子,姓了朱姓,封明王,成為朱家家主,鐵必烈之後的100年,其後代統一了天下,改國號為---“明”……

安樂公主的兒子,後來成為了女真少主,明朝建立之後的276年,其後代金太極統一了天下,改國號為---“清”,延續了267年……

孔鶯鶯的兒子,後來成為了“朝”鮮王……

孔家雖從未得天下,但千百年來,儒家卻在九州大陸深入人心,孔家,實是無冕之王……

當年月牙兒、安樂公主都曾戲言要和玉梅爭一爭正室之位,結果她們那一代沒有爭,千年後其後代卻各自打了一大架。

文清開創的基業,自女真族起,至女真族亡,自文清起,至大清亡,這也許就是因果迴圈吧……

而那只大雁塔下的神龜,在文清不知所蹤後,也同時消失了,據說每到朝代更迭,它就會出現一次。

至於我們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自己找去吧……

每個人的心中,

都有一個爭霸夢……

都有一個武俠夢……

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夢……

##########

文王三年正月,常茂娶朱玉宏和趙秋麗的女兒朱菁雨為妻,朱家和常家從此結緣,此後綿延上千年一直到明代。

同年6月24日,常羽春陣亡之日,藍嫂子在大清關東常羽春墳前自刎而亡,死前喃喃自語:“老常,你在下面是不是太孤單了?茂兒已經成家立業,為妻可以安心下去陪你了--”

華山。

張良攜金玉公主立於華山之巔,俯瞰泱泱中華、大 好河山,心中感慨萬千,微微嘆道:

“當初文清在阿爾濱小山村,只有我和常羽春、多睿袞三人最熟悉他的出身,如今常羽春和多睿袞已然戰死,知道文清底細的就剩我一個,又功高震主,還是隱了好,你是他親姐姐,有你在,文清也不會傷害我。

佛珠----

傅珠----

傅朱----

傅主----

天下富貴----天下歸附-----天下歸傅!

這天書,這佛珠,這九州,這世界,當真是妙不可言啊。”

##################################################

(作者的話1:現實歷史中,楊廣是被司馬化及所殺,司馬化及也未得善終…….)

(作者的話2:現在知道,劉光仁的兒子,為何叫劉成功了吧,明代末期收復臺灣的那位民族英雄嘛……

劉成功—取的是現實歷史中的鄭成功(-),本名森,。福建泉州南安人,漢族,明末清初軍事家,抗清名將,民族英雄。其父鄭芝龍,其母名田川氏。弘光時監生,因蒙隆武帝賜明朝國姓“朱”,賜名成功,並封忠孝伯,世稱“國姓爺”,永歷帝封延平王。1645年(清順治二年,弘光元年)清軍攻入江南,不久鄭芝龍降清、田川氏在亂軍中自盡;鄭成功率領父親舊部在中國東南沿海抗清,成為南明後期主要軍事力量之一,一度由海路突襲、包圍清江寧府(原明朝南京),但終遭清軍擊退,只能憑藉海戰優勢固守泉州府的海島廈門、金門。1661年(清順治十八年,永曆十五年)率軍橫渡臺灣海峽,翌年擊敗荷蘭東印度公司在臺灣大員(今臺灣臺南市境內)的駐軍,收復臺灣。)

(作者的話3:桃園八義,最後名字是三個字的兩兄弟都死了,出身明朝和清朝的人也都死了,留下了漢唐兩代人。13大鐵衛中,陣亡的5位,也都是名字是三個字的---)

(作者的話4:天下一統後,就是分封天下嘛,不過佛珠的意思,兄弟們可以再品味品味--)

大炳嶧所著---《鐵血柔情之大漢帝國》又名《天地十三珠演義》,全書共380萬字,365章,章章精彩。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衷心感謝釋出網站的大力支持!!!

##################################################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劍仙三千萬都市國術女神我真不是魔神宇宙級寵愛女配她天生好命我有一座天地當鋪諸天新時代食物鏈頂端的猛獸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相關推薦
三國之大漢崛起開局簽到萬年道心,女帝求我出山文明輪迴大明風華之我是朱瞻基從大明風華開始的皇帝生活大漢光武大漢蒼顏大漢雙雄之破奴傳大漢從接見張騫開始三國:冠軍侯復活,打造萬世大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