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同治的鋼鐵帝國

第18章 御門聽政2(今天第3更)
上章 目錄 下章

同治的鋼鐵帝國第18章 御門聽政2(今天第3更)

兩宮並立,姐妹相稱。

不過按照實際年齡論,慈安太后還小慈禧太后兩歲。按道理說,慈安太后應該管慈禧太后叫姐姐。

但是皇宮之中從來都不是以歲數排序,東宮太后才是正宮,後來者居上的慈禧不過是偏妃一個。

這樣一來,慈安太后當然是姐姐。慈禧太后自然地屈居妹妹,不敢託大。

載淳一看,如果講玩心眼兒,慈安太后著實玩不過慈禧太后,歷史沒有記錯。慈安太后忠厚老實,心直口快,頭腦有些簡單,你看這個便宜老孃多會甩鍋,這鍋甩的頗有大將風度。

就是拿到後世來說,遇到棘手的問題一把手一般不輕易表態,裝也得裝到最後。從這方面說,慈禧太后是個當大官的料,看來這些年跟著咸豐皇上處理朝政沒有白混,又加上這10多年來的垂簾聽政,著實幹練了不少,有朝堂大腕兒的風範,而相比之下慈安太后則顯得有些淺薄了。

慈禧太后說完這話,文武百官能有30秒鐘無人答言。

並非是他們無本上奏。因為站在這裡的最少就也是四品官,論資歷哪個都是官場老油條。

他們每人心裡都有一本賬。現在朝堂的情況是以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為首明顯的分為了兩派,一個是東宮派,一個是西宮派。

兩宮貌合神離,表面上是兩宮垂簾聽政,共商大事。其實是明爭暗鬥,都在暗中培養扶持自己的勢力,而西宮的慈禧表現的更甚。

準確地說,自從辛酉政變以來,她就開始培養屬於自己的勢力了。十多年來,成果豐碩。她除了極力拉攏大權在握的奕訴等八旗貴族外,還大膽任用漢人,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等。現在西宮的勢力已經達到了能夠與東宮分庭抗禮的地步。

現在東宮根正苗紅,什麼事都不能越過她的門頭。換句話說,慈安太后不同意,這事就辦不成。

但是慈禧已經是後來者居上,論兩宮的實力而言,真正撕破了臉,東宮鬥不過西宮。

而且兩宮的矛盾愈演愈烈,人們不會忘記總管太監安德海。他可是慈禧太后的紅人,李連英只能排在他的後面。但是就這樣紅極一時的人物,竟然被人殺了。殺人者便是山東巡撫丁寶楨。人們心裡非常清楚,如果不是慈安太后撐腰,單獨一個小小的山東巡撫,安得海的腦袋肯定落不了地。

這件事雖然過去兩年多了,但是餘韻猶存,那是留給慈禧太后永遠的痛。

而且聽說現在,兩宮為了為皇上選妃立後,爭的水火難容,各不相讓。

在這種情況下,誰也不敢貿然朝奏,金殿上是有尺寸有王法的地方,一句話說錯了,那可就不是烏紗帽的問題了,身陷囹圄,甚至掉腦袋都有可能。這可真正的是伴君如伴虎,何況是兩個母老虎。

不過這種沉默很快便被打破了。第一個出班上奏的便是山東巡撫丁寶楨。

“臣有本上奏。”丁寶楨往上施禮,“微臣以為此次疆亂與回亂還有苗民之亂同屬一轍,他們與長毛捻賊有勾結,應派兵剿之。英人幕後指使是想火中取栗,沙俄無辜進犯伊利也想分一杯羹,應給以教訓,絕不能姑息。”

丁寶楨是大清的耿耿忠臣,就這一番話,明眼人一聽就是與東宮太后唱的一個調。

慈禧太后不能容忍了,此時的慈禧太后當然早就聽說了他的皇兒載淳和格格酒後在東宮留宿一事,雖然她早就預料到了有這樣的結果,但是傳來的訊息令她反應仍然很強烈,如坐針氈。

東宮和西宮兩個人面對同樣的棋局,等於說現在兩個人都贏了一局,等於又回到了同一起跑線上,西宮的這點優勢已經蕩然無存。她運籌的生米煮成熟飯大計等於白施了,要拿不下正宮皇後這一席,正宮皇後這一席就會落到東宮那裡,此消彼起,這比割割的肉還難受呢。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因此現在她腦子裡想的都是這些事情,什麼江山社稷的國家大事,他根本沒心考慮。

因此儘管丁寶楨之奏對大清統治者來說是金玉良言,一下子就衝了她的肺管子。

此時安德海的形象活靈活現地在慈禧太后的腦海中閃現。小安子是慈禧太后給他送的愛稱,小安子不但會來事兒,處處討得老佛爺的歡心,而且生的玉樹臨風。在慈禧太后的心中,小安子是無可替代的寵物。

但是兩年前的那一刀,成了慈禧太后的夢魘,操刀之人當然就是眼前這位丁寶楨。

因此丁寶楨之奏無疑與往慈禧太后傷口上撒了一把鹽。

只見那秀美的臉上閃過一抹陰厲之色,卻並未言語,目光看向了恭親王奕訴。

這一幕正好被偷偷往上面瞄一眼的恭親王奕訴看在眼裡,四目相對,奕訴會意。

這位議政王暗自咬了咬牙,一個小小的山東巡撫,竟敢在這裡信口雌黃。你難道忘記了兩年前那件事了嗎?這筆賬還沒給你算呢,惹得西太后不高興,真是找死!

山東巡撫,未加兵部侍郎和御史之類,充其量是個從二品,雖是中央直派,卻是地方官,畢竟算不上京官,拿到後世來說也就是個省廳級的官員。

如今來到這龍虎之地,真的就算不上什麼了。不要說這裡三公六部九卿十三科道,就是一個小小的七品監察御史,說句話都比他有分量,也不怪恭親王嫌棄他官小職微了。

正如後世流行的一句話,不到京城不知道自己官兒小。

奕訴瞥著嘴,最善於察言觀色的他知道該自己出場了,這都是慈禧太后事前和他密謀了半夜的效果。

議政王奕訴刷啦刷啦,左右拍打兩長袖子出班施禮,聲音低沉而霸道,明顯壓人一頭,語氣中充滿了不屑,“臣有本上奏。”

“議政王有何本章,快快奏來。”慈禧臉色好轉,看向了奕訴,而把丁寶楨晾到了一邊,不予理睬,像這位丁大人根本不存在一樣。

“丁巡撫所奏臣不敢苟同。”奕訴說著瞟了一眼身後躬著身子不敢歸班的丁寶楨道,“我大清內憂外患,外有列強環伺,內有暴民作亂,自從長毛子作亂,到捻賊猖獗至今逾二十載,期間又逢河水氾濫,河南大旱,天災不斷,各地饑民連天。國庫虧空,國力貧弱,根本不宜勞師遠徵,蕩寇除暴實屬無奈之策,再與列強挽弓無異於飲鴆止渴,這些丁巡撫應該心知肚明,然丁巡撫卻出此下策是何居心,想擾亂我大清嗎?”

此言一出,在場的文武百官目光唰啦一下,再次盯向了丁寶楨。而根本不管奕訴這話完全是捕風捉影,無中生有,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官大一級壓死人道,什麼時候都是這樣,弱者永遠都是弱者。

這頂帽子可夠大的,身為大清大臣擾亂大清,如果這個罪名坐實了,丁寶珍就是有100顆腦袋也不夠砍的。

奕訴仗著“雙王”的頭銜以咄咄逼人之勢壓向丁寶楨,這位丁巡撫頓時感到了泰山一般的壓力。

本來他這次進京是向皇上稟報治理河道的事,春汛快要到了,作為一省之巡撫,這件事他不得不提前向皇上奏報,否則河水氾濫,禍及民眾,他難辭其咎。今日朝堂之事他只是遂興進諫,略盡為臣之道。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既然太后發問,無人應答,他就有感而發,沒想到竟然大禍臨頭了。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我真不是魔神都市國術女神諸天新時代劍仙三千萬我有一座天地當鋪宇宙級寵愛食物鏈頂端的猛獸特種兵之戰狼崛起女配她天生好命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相關推薦
夏殿青葛石網遊之刺客信仰擔山江湖我獨行魔皇的遊戲重生我在火影挑戰遺願清單當讀者和作者同時穿書道士夜仗劍臨兵鬥者皆陣列在前貳我,大契昏君,敗光國運成天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