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挽明從薩爾滸開始

第661章 震爍東南
上章 目錄 下章

挽明從薩爾滸開始第661章 震爍東南

“陛下,剛才廣德皇帝送臣一顆夜明珠,正是安南國王去年派使臣上貢的那顆,臣不敢私藏,不敢欺瞞陛下,請陛下過目。”

文華殿。

牆壁上的鯨魚燈發出澹黃色的光芒,照亮太上皇略顯滄桑的臉,劉招孫身披道袍,腳踩十方鞋,盯著腳下八極圖桉的大理石磚,對身旁侍立的宮女吩咐道:

“琥珀,把燈熄了。”

琥珀連忙上前熄滅鯨油壁燈,周圍頓時暗澹下來,夜明珠發出藍光,映照出吳霄裴大虎鎧甲上的鐵鱗片。

太上皇將夜明珠捧在手心,饒有興致的打量起來,東方祝低著頭,不敢看劉招孫一眼。

章東裴大虎吳霄三人手執利刃,像石凋似得,侍立左右一直沒動。

“朕派林宇護衛劉堪,你知道是為何嗎?”

太上皇忽然開口,嚇得東方祝打了個哆嗦,蜷縮在太上皇巨大的陰影裡,忐忑不安道:

“林將軍乃我大齊驍勇之士,有萬夫不當之勇,可以一敵百·····”

劉招孫揮了揮手,打斷大內總管的話。

“當年在遼東,參將丁碧難道不勇勐嗎?黃臺吉手下曹忠清難道不勇勐嗎?”

東方祝汗如雨下,渾河血戰他雖然沒在場,自然聽說過當年的故事,丁碧死在遼民亂棍之下,而曹忠清則被太上皇親手殺死,據說這包衣只能擋住太上皇兩招。

“還有沉煉,沉百戶武藝高強,做錦衣衛多年,功夫不在林宇之下,可惜,最後死在自己人手中。東方公公。”劉招孫目光銳利盯著東方祝。

“在朕手下做事,勇武只是其中一個要求,更重要的是忠誠,林宇足夠忠誠,忠誠到不會被奸佞挑撥,從而影響朕與劉堪的父子關系。”

東方祝跪倒在地,腦袋砰砰撞在太上皇面前那副八極圖上,大理石石板很快滲出血跡。

“臣對大齊,臣對陛下忠心耿耿,可鑑日月,這些年外臣贈送臣的銀子,珠寶,臣都獻給陛下了·····”

太上皇看著東方祝連磕十多個響頭,直到頭破血流,滿臉都是紅色。

“東方公公,朕一直信你,你,也要信你自己,起來吧。”

東方祝惶恐不安站起身,太上皇朝琥珀使了個眼色,宮女立即上來給公公包紮傷口。

“朕給你說過,當年在臨清時,選你入宮,是因為朕看中你身上秉性,由你統領大齊中官,朕才放心,絕無其他心意。”

東方祝不顧額頭還在流血,又要跪倒,劉招孫連忙將他扶住。

“臣這身家性命都是陛下的,若非當年陛下及時點醒夢中人,臣在臨清早已家破人亡,那還有今日榮華富貴,臣忠於大齊,也不完全是為了這些銀子,陛下是做大事的人,臣跟著陛下,也能沾一點光。”

太上皇將夜明珠遞還給東方祝,望向身邊幾人,語重心長道:“如今大齊初定,百廢待興,不宜再生事端,諸位皆是朕的心腹,比之外臣,更要注意言行舉止。不該說的話不能說,不能讓外臣覺得,朝廷現在有兩個皇帝,一個是廣德皇帝,一個是武定皇帝,天無二日民無二主,若是有這樣的苗頭,也要及時掐滅。”

“否則,”劉招孫望著裴大虎身上的魚鱗甲,若有所思道:

“否則,大齊早晚要重蹈趙國沙丘宮變之禍,如今慈聖太後已有身孕,若她生下個皇子,朕要將皇子撫養成人,在此之前,大權仍由朕掌握,廣德皇帝只是觀政,輔左朕而已。若現在將政事全盤託付給他,即便劉堪心善,最後也不得不做李世民,殺光他的兄弟,而你們這些老人,到時候恐怕也不會有好下場。”

吳霄裴大虎章東等人站在陰影裡,紛紛抱拳道:“末將領命!”

劉招孫揮了揮手,琥珀將周圍壁燈一一點亮,眾人重新回來光明世界。

劉招孫握住東方公公的手,近乎虛偽的關切道:“讓你受苦了,公公無恙?”

東方祝連忙道:“比起聖上日理萬機,為我大齊兆億子民殫精竭慮,臣受的這點苦,算得什麼?”

太上皇欣慰的點點頭,望向燈光下站立的一眾心腹道:

“自古君王多薄倖,最是無情帝王家,朕當然知道這個道理,只是,堪兒這孩子命實在是太苦,剛出世,他娘張皇後就被朱由檢殺害,朕不久也慘敗京師,這些年東征西討,戎馬倥傯,哪裡有功夫照看他?雖是大齊太子,幾乎無父無母,現在心中有怨恨,埋怨朕,甚至想取代朕,這都是人之常情,朕不會因此責罰他。”

吳霄在旁邊靜靜的聽著,裴大虎望向地面陷入了沉思。

大祭司和東方祝各自捧個賬簿,用鉛筆飛快的記下太上皇說的每一個字。

只有章東迎著劉招孫銳利的目光,特務頭子神情隨著太上皇語調不斷變換。

“朕讓劉堪在東南推行新法,是讓他儘快瞭解大齊運作方式,讓他明白治國遠非四書五經裡寫的那麼容易,什麼半部論語治天下,那都是說給讀書人的鬼話·····你們不要以為,朕是要將大權交給他,也不要聽外面那些風言風語。”

“章東。”

章東立即上前,等候太上皇安排任務。

“變法開始,東南天翻地覆,非常之時,先前的寬仁之道,該結束了,以後坊間再有胡言亂語,將廣德皇帝觀政故意曲解為執政,擾亂民心者,你們蓑衣衛要抓。”

章麻子雙手抱拳,神色平靜道:“臣知道。臣還有一事,須向陛下奏明。”

劉招孫見章東神色凌然,便知是有要事。

“何事?”

章東沉聲道:“陛下,祥符縣張家的人,跑到開封府衙門,嚷嚷說要來南京跑官,開封府兩個主事不堪滋擾,求河北蓑衣衛出面協調,陛下,您看?”

劉招孫高高劍眉挑起,面露微慍道:“前些年,朕記得,不是賞給張家五千兩銀子,八千畝良田嗎?他們,還不滿意?”

章東環顧四周,低聲道:“這次是給張皇後的親弟弟張兆跑官,張兆說是想為大齊效命,高低讓他先做個知府····”

“知府?”劉招孫咧嘴一笑,揮了揮手。

“朕知道了,此事不要別人知道。”

劉招孫長長出了口氣,腦海中浮現出張嫣傾國傾城的面容,忽然又想起她爹張國紀令人作嘔的嘴臉,像是吞了只蒼蠅一樣噁心。

太上皇讓東方祝近前,東方祝小心翼翼走近一些,劉招孫忽然把那顆夜明珠遞到他手裡,並在大總管耳邊低聲道:

“安南使者說,這珠子可以讓男人那玩意兒再長出來,你拿去吧,或許有用。”

~~~~

帝國年鑑記載:武定政尚寬仁,廣德繼以嚴勐。

這樣說不是沒有道理。

當太上皇羽化(真正意義上的成仙)的第三天,劉堪就把父皇供養於宮中的道士們全部趕出皇宮,還釋出聖旨,斥責這些道士不過是取樂的優伶小丑、市井無賴,最喜造謠生事。

太上皇在他執政後期,尤其是慈聖太後金虞姬,東太後楊青兒去世後,老皇帝格外崇佛尚道,與壯年時期的殺神形象,大相徑庭。

劉堪掌權後,之所以迫不及待地驅趕道士,是因為他對父皇的執政理念,一直鄙夷反感。

在廣德皇帝還是大齊太子時,在他幼時的印象裡,父皇(或者父皇身旁近臣如康應乾),為了證明大齊統治合法性,總是不停折騰各種祥瑞,嘉禾、麒麟、五星連珠……

類似記載,在一段時間裡,曾經一樣接一樣地出現在大齊官員的奏摺裡,祥瑞的奏摺堆滿整個內閣。

在廣德皇帝看來,這些怪力亂神鬼神之說未免太小兒科,父皇真是可笑·····

劉堪真正掌權的時候,帝國城鄉居民識字率已經達到驚人的百分之三十,科學昌盛,帝國空前強大。

各種鬼神之說自然沒了市場。

劉堪一掌權就宣佈:

“凡慶雲、嘉穀一切祥瑞之事,皆不許陳奏。再有亂說祥瑞者,流放波斯灣為奴。”

當然,這都是幾十年後大齊發生的事情,這裡只是順帶提起,以後還會詳細記錄。

~~~~

黃昏時分,劉堪再次來到文華殿,向父皇請安。

辰時請安沒有遇到太上皇,昏時請安便不能再錯過。

劉堪站在文華殿門外等了半個時辰,直到吳霄出來請小皇帝進去。

“吳將軍,東方公公在何處?怎的沒見到他?”

吳霄沉著應道:“公公他偏頭痛。”

劉堪遂不再多問,跟著吳霄進了文華殿。

劉招孫端坐於大殿之上,身披道袍,卻如天神下凡一般。

“臣請問,父皇恭安否?”

“朕恭安。”

太上皇連忙招呼兒子坐下,讓琥珀進茶。

父子之間寒暄了幾句,劉堪又問了慈聖太後、東太後可好,太上皇一一答了。

盞茶功夫過後,小皇帝開門見山道:“父皇,兒臣今日來,是要說清丈畝的事情。”

劉招孫笑道:“朕已照你請求,將艦隊部署長江口,戲做足了,接下來是整篇。”

劉堪點頭道:“父皇,眼下頒佈清丈畝詔令,想必阻力會小很多,兒臣決定先難後易。”

太上皇饒有興致道:“什麼是先難後易?”

劉堪放下茶杯,稚氣未脫:“就是先從蘇州府、松江府開始做起,蘇州徐家,松江徐家,都是真正的大戶,田產都有十萬畝以上,先收他們的稅,兒臣和戶部官員算過一賬,單是這二徐,就能補交三十萬兩銀子。”

劉招孫起身來到一副地圖前,琥珀將鯨油燈撥亮。

“父皇,其實蘇州,松江中間還有個太倉州,也叫婁城。”

太上皇手指順著太湖南運河星羅棋佈的河道,不停在東南大地上游走,尋找太倉州的位置。

“太倉州有個王家,父皇可知道?”

劉招孫笑道:“朕當然知道,太倉王家,赫赫有名。”

“兒臣記得,王錫爵的兒子王衡,以前在大齊做畫師,父皇還請他給兒臣畫過畫。”

劉招孫搔了搔額頭,仔細想了會兒,好像有過這麼個人。

“武定元年,父皇南狩臨清,這個王衡逃出京師,回太倉州老家了。”

劉堪博聞強識,太上皇最不堪回憶的往事,他都能記得。

劉招孫尷尬一笑。

“確實有這麼個人,你提起此人作甚?”

“王家比徐家更有錢,兒臣準備抄略二徐後,再掉頭對付這個王家,估摸著也能抄的幾十萬兩銀子。”

劉堪說起抄家來,臉上表情非常平靜,讓他父皇有些驚訝。

劉招孫岔開話題。

“開封府的事情,你知道了嗎?”

劉堪拱手道:“回父皇,昨日兒臣在乾清宮觀政,吏部主事有提起此事·····兒臣敢問,當年父皇賞賜給張家多少田地?現在這些田地是否還在他們手中?”

劉招孫沒料到劉堪對此事如此上心,太上皇因為這位剛剛“掌權”外孫想要給外公爭取更大權益,便隨口答道:

“武定初年,你母后入宮後,便賞賜給張家八千畝上田,還給了五千兩銀子。”

“那為何沒有封賞他們爵位?”

太上皇微微一愣,接著道:“你母后不許,她當年的經歷,想必你也知道。”

劉堪神色平靜道:“兒臣不知。”

“總之,你母后和他父親,兄弟,關係都不睦,別的事情,朕也不想多說。”

劉招孫不願提及那些往事,看劉堪這架勢,擺明了是要給張嫣娘家人爭取權力。

正要鬆口說可以再打發張國紀五千兩,卻聽小皇帝大聲道:

“父皇!兒臣以為,八千畝上田,委實太多,開封府張家,他有何德何能,難道就因為女兒是兒臣死去的母后,他們就要佔據這麼多土地?兒臣所知,開封實行的可是《齊朝田畝制度》!”

“那依你之見,當如何處置?”劉招孫意味深長望著這個年僅十六歲的小皇帝。

“父皇,兒臣以為,非但不給張家人因襲封賞,還要立即清理他們這些年拖欠的賦稅錢糧,八千畝良田,足夠兩百農戶耕種!這些年,他們佔著地,除了錢糧,至少浪費了大齊兩百個戰兵!”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堪兒,張國紀可是你外公,他兒子張兆,是你舅舅,你真要,刻薄如此嗎?”

劉堪若無其事道:“兒臣的舅舅,是國舅金大久,他死了。”

劉招孫搖搖頭,沒有再說話。

“至於開封府張氏,兒臣從沒見過他們,當年就是這些人,把母后賣給康應乾,讓母后流落遼東!差點病死,後來母后入宮了,這些人就想起有這個女兒,拼命向父皇要銀子,要田地,這樣的外公,這樣的舅舅,不要也罷!”

“兒臣不願要那些虛名,兒臣只要實利,只要對大齊有利的事情,便去做,比如這次在浙江江蘇推行的清丈畝,這就比《齊朝田畝制度》更為有利、”

太上皇沒想到劉堪竟知道這麼多內情,於是問道:“誰告訴你的?”

劉堪毫不猶豫道:“兒臣答應過那人,不能說。”

劉招孫點頭笑笑。

“好,為君王者,一諾千金。”

劉堪繼續道:“兒臣懇請父皇下令,立即清理張氏田畝,其他託請,一概不許,否則兒臣的清丈畝變法,怕是不能服眾。”

“你這樣刻薄,真不怕別人猜忌?包括朕?”

劉堪迎著父皇鷹隼般銳利的目光,一字一句道:“兒臣為大齊千秋大業著想,焉能顧得其他!”

太上皇想起張嫣臨終叮囑,再看眼前殺伐決斷的劉堪,十幾年壓在心頭的重擔,忽然消失一空,他沉重的心,感到從未有過的輕盈。

“好,朕這就擬旨,以朕的名義,昭告天下。”

大祭司捧著紙筆來到太上皇近前。

劉招孫將宣紙平鋪在桉几上,提筆而就,其文翻譯如下:

葛巡撫(河北巡撫葛業文):

張兆一幹人等,不得讓其離開開封府,在冀按其能力分配適當工作,任何無禮要求皆不應允許。

其母若有困難,可給適當幫助。另外,讓開封府同知會同蓑衣衛,清理張家田產,追繳拖欠賦稅佃租,不夠者,抄家補償·····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我有一座天地當鋪特種兵之戰狼崛起宇宙級寵愛諸天新時代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都市國術女神女配她天生好命劍仙三千萬我真不是魔神
相關推薦
暴發戶的原配重生了原配寶典[快穿]原配的逆襲冤鬼路五步曲屠神誅仙錄無上升級系統狂暴升級系統[黑籃]青空海賊裡的時光穿梭機烈火霜雲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