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玩宋

131、第一三一章 婚期敲定
上章 目錄 下章

玩宋131、第一三一章 婚期敲定

《玩宋》/春溪笛曉

第一三一章

五花肉慢火燉煮到入味, 大小如一, 肥瘦均勻,浸在特製的醬汁裡泛著潤澤光芒, 瞧著叫人食指大動。王雱這廝,廚藝不算一流,菜的品相卻一等一的好, 成品出來很是唬人。

雖說許多士大夫藉著“君子遠庖廚”這話遠離做飯這活兒,但私底下也沒那麼多講究,反正張氏怎麼看女婿怎麼滿意:嫁女兒,就是要嫁個這樣知冷暖的, 日子有商有量地幫扶著過才好。

張氏當然捨不得女兒,可王雱也算是她看著長大的,看王雱每次都巴巴地找過來她同樣心疼, 私底下沒少勸司馬光早些鬆口。再轉年,女兒都十七八了,你還想拖到什麼時候?這歲數再不成婚,男子還好,女子就要被人取笑了!

王雱知道丈母孃對自己是沒話說的,飯桌上一個勁給張氏佈菜。要是司馬光橫他一眼,他又殷勤地湊過去給司馬光也夾一塊香噴噴的五花肉。

司馬光被他鬧得一點脾氣都沒有, 只能看向王安石,眼神裡寫著“你家的兒子,你給管管”。

王安石一臉“你看我做什麼?我不明白”的表情,夾菜, 吃菜,還和吳氏評價:“這菜還行,味道清淡些,你可以多吃點。”吳氏向來不喜味重的。

司馬光這人一向是講究“男女之別,禮之大節也”,比方說什麼“男女不雜坐”、什麼“姑、姊、妹、女子子,已嫁而返,兄弟弗與同席而坐,弗與同器而食”,從前都是很講究的,後來碰上王安石一家就全變了。

尤其是王雱這小子,說話那是一套一套的,什麼“您瞧瞧這男一邊女一邊,多齊整啊,算不得雜坐”、什麼“這裡又沒誰是你家嫁出去的”,人小臉皮厚,動不動死纏加爛打,弄得司馬光始終沒能把他們一家當外人。

饒是如此,看著王安石不僅不管教兒子,還在那給吳氏試菜,司馬光還是看得肝疼。他女兒要是嫁過去,還不知會給帶成什麼樣!

可婚事都訂下了,也拖了兩家兒女兩三年,再想反悔也不成了,那不符合司馬光的行事準則。

飯後,司馬光和王安石一起拎著王雱進了書房,幾個女眷也去炕上邊做針線邊說話。這一次,司馬光終於鬆口了,答應兩家趁著年節把婚事辦了,讓王安石去擇個日子。

成婚不是小事,正月裡頭要辦的話,眼下已經要開始著手準備。宋朝初期為了方便百姓辦婚事,六禮已經簡化了不少,不過司馬光是治《禮記》的專家,連個大樂之禮都能和他老朋友來回辯論個幾萬字,若是不好好做功夫他怕是要翻臉的!

王雱喜不自勝,當場給司馬光列起章程來,並表示自己已經在心裡演練過百八十次了,婚禮流程門兒清,保準不會出問題。

司馬光聽得更想揍他了,好好的差不當,見天兒想著成親算什麼事?不過看著王雱周全的安排,司馬光臉色又緩和下來,這確實是用了心的。

王雱美滋滋地和司馬光商量完,得意忘形要跑去親口告訴他阿琰妹妹這個喜訊,又被司馬光拎著後領提溜回來。

司馬光板著臉教訓:“女子許嫁,非有大故,不入其門!”

王雱委屈:“都要擇定婚期了,這還不叫‘大故’嗎?”

司馬光冷酷無情地趕他走。

王安石道:“行了,別看了,還有些細則得回去再商量商量。”

王雱只能乖乖地跟著王安石回家。

第二天王雱便跑去大相國寺請期。幫他算日子的不是別人,正是義海和尚。

義海和尚也不知是什麼輩分,連大相國寺的人都挺敬著他。只有王雱這小子,要排戲找他寫曲子,有節慶找他寫曲子,閒著沒事溜達過來,也要摸走他幾首新曲子,一點都沒把自個兒當外人。

義海和尚在給他和司馬琰請期時,王雱還在一旁磕叨:“這請期是什麼原理?和邵先生的占卜一樣嗎?要不您也教我一手,讓我對比對比?多學幾門技術,到哪都餓不死。等將來我要是被人削了官,還可以專門給人算日子去!”

義海和尚道:“你還真有覺悟。”這才當官沒幾年,就想著被削官了!

王雱道:“這叫做先做好最壞的打算。”

義海和尚沒再理他,更不會教他如何擇日子,只正兒八經地給他挑了個好日子:正月初八。

據說這天是“穀日”,或者又叫“順星日”,若是這天天氣晴朗,這一年穀物會大豐收;若是碰上天陰,這一年穀物可能歉收。對於大宋這樣的農業大國來說,這算是個預示舉國氣運的日子了!

王雱一聽,也覺著這日期好,揣著大相國寺寫日期的紅紙的回家給他爹說了,又由他爹帶著擇定的日子登門。兩家算是正式敲定婚期,接下來就是兩家各自通知親友,等日子一到張羅婚宴了。

兒子都要成婚了,王安石咬咬牙掏錢在京城買了處宅子當兒子的婚房。開封這寸土寸金的地方,買房並不輕鬆,很多人官至宰執都還是租房住,王安石自己根本掏不出這麼多錢來,只得連王雱存在吳氏那的錢都挪用大半。宅院置辦好了,他請假跑了趟江寧府,把母親接來開封觀禮與奉養。

王安仁正好也經了磨勘,調到京中任京官,便帶著兒女一併來京了。

王雱假期早已結束,帶著喜悅屁顛屁顛回了洛陽,還叫人做了一堆紅紙裹著的喜糖,逢人就發一個,喜滋滋地表示“我要成親啦”。

文彥博也得了個喜糖,回家後和妻子說道:“這小子平時鬼精鬼精,如今要成親了反倒跟個孩子似的,逢人就發糖,樂得跟個傻小子似的。”

對王雱,文彥博觀感是挺複雜的,被迫背鍋的次數太多,他自然不能像范仲淹他們那樣把這小子當自家子侄一樣對待;可時間久了,又覺得吧,鍋雖然背了,但事情也都往好的方向發展,對他而言揹著這些鍋也不是沒好處。

總之,文彥博回家後免不了要提這小子幾句,好也好,歹也罷,總都掛在嘴邊!

文彥博妻子也習慣了,笑著道:“哪家小子十幾歲時不是這樣的?”

王雱可不管別人怎麼看,揣著喜糖到處蹦躂,不熟的人塞了個喜糖,相熟的人則一個個派了喜糖喜帖。遇著特別熟的,這廝還相當無恥地說:“人來不來沒關係,禮到就行了,子曰,‘禮不可不省也’,該給多少給多少,不該給的不要給,該給的一點都不能少!”

李元東他們能怎麼辦?只能說“行行行,一定給一定給”。

王雱還去找曹評,問他過年在不在京城,要不要來幫他迎親,他家兄弟都還小,聲勢不夠壯大,他已經給一堆人下帖子讓他們請假過來了,倒是一溜俊朗美男子湊成迎親大隊,非得讓開封的小娘子們大開眼界不可!

王雱還和曹評說:“我一朋友也姓曹,叫曹立,一直在軍中,今年要從南邊調到西邊,過年正巧可以回來省親好些天。他弓馬也可厲害了,到時你倆可以切磋切磋。”

曹評自然一口應承。

回到家中,曹評與父親曹佾說起這事,曹佾起初對他去幫忙迎親有些微詞,聽曹評說王雱都請了什麼人,頓時沒話說了。

王雱這廝整個迎親隊,居然邀了一堆同窗,什麼呂家的,陳家的,韓家的,這都是官宦子弟;什麼沈括、蘇軾、蘇轍,那都是他的同年;再有就是一些與王雱相熟的寒門子弟,據說都挺出眾;最後連當初一戰成名、取了儂智高賊首的“少年神將”曹立都給他請來了,再請個外戚又算什麼?

這還是官家沒皇子,要是官家有皇子,王雱這個不把自己當外人的怕是連皇子都能請去和他一起迎親!

瞧這仗勢,知道的會說王小狀元迎親好大的氣派,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大宋要在大年初八要搞什麼大動作!

王雱一通動作,算是把自己的婚期鬧到人盡皆知了,儼然是怕他岳父會臨時反悔。

司馬光這邊還沒來得及把喜帖發出去,去上衙時便被不少人迎上前道賀,一問才知道王雱從定下婚期那天起就開始廣而告之。

別說,王雱叫人做的喜糖還挺好吃,不少人都和王安石打聽這糖怎麼做的,回頭他們兒女也弄一些往外送。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司馬光得知了這些事,還真有點想反悔。別家也成親,就沒見過像他這麼能鬧騰的,是不是還要給官家發個喜糖啊!

司馬光不知道的是,王雱假期結束要離京前被官家召見過,這廝是帶著親自寫的喜帖去的。喜糖他也送了,不過他自個兒先對官家說這糖也就圖個喜慶,沒經過重重檢查的,您可千萬別吃。

官家把喜糖喜帖都收了,沒說會不會去,只祝賀王雱歷盡千辛萬苦終於成功抱得美人歸。

沒錯,王雱還在官家面前告過司馬光叼狀呢!

幸虧司馬光這會兒還沒到經常在御前走動的層次,要不然他也得和文彥博一樣抄起傢伙追著王雱打。

……

婚期已定,王雱就真的乖多了,而書迷們也如願以償地拿到了新一冊的《水滸食神》,引得各地酒樓客流量大增。

王雱為了讓書迷們不出戏,畫風都是仿著沈括前面幾冊來的,足以達到以假亂真的水平。於是眾人就開始猜測起來了:這《水滸食神》是不是沈括的掛名之作?真正作者其實就是王雱?

好在《蹴鞠少年》、《黃金國》和三國系列的畫風都與《水滸食神》不太一致,否則連這一堆作品都要拉出來討論了!

書迷們行動力極強,有的跑去圍堵王雱,有的則跑去油菜花田裡找沈括。沈括純粹是看熱鬧不嫌事大,樂呵呵地道:“這都被你們看出來了!”

現在沈括沉迷農科工作,對於暢銷書作家這個身份並不十分介意,所以毫不遲疑地把水滸大坑扣給了王雱。

王雱從書迷口裡得知沈括不要臉的回應後頓時驚到了,從來都只有他給別人扣鍋,沒有別人給他扣鍋的!說好的共同創作,怎地就成了他自己一個人的作品呢?

王雱氣得不輕,捋起袖子寫信聲討了沈括一番,表示他這種行為是不對的,人無信而不立,怎麼能隨隨便便把事情推給別人去做!

經過一番書信往來、來回辯論,王雱與沈括達成了你一人輪流畫一冊並共同署名的和議,同時約定好把這批書信統統燒掉,誰都不能留下來,畢竟上頭涉及許多相互推鍋的黑歷史,傳出去不好聽!

王雱收到沈括最後一封和談協議,滿意地回信表示“沒問題,就這麼辦了”,然後把沈括這封信放入抽屜裡好好收著。

燒掉是不可能燒掉的,這多好的把柄啊,憑什麼燒掉!

王雱剛還出了一冊《水滸食神》,下一冊輪到沈括了,他無債一身輕,全副身心投入到自己的婚事上頭。才剛到臘月,王雱就屁顛屁顛地跑去和文彥博請假,說自己要結婚了,得趕早準備準備。

文彥博壓根沒理他,這都納完採請完期只等迎親了,還有他小子什麼事?

這年頭有父母操持,成親的事還真不用新郎自己操心什麼,連聘禮都是家裡準備好送過去的,王雱只要出個人就好。若不是前些時候要買個宅子,他可能連錢都不用掏,白得一媳婦!

王雱攔著文彥博講道理:“我爹他做事,我不放心哪!你是不知道他這個人,他眼睛裡只有大事,沒有小事,操辦婚事這種事兒哪是他擅長的?偏我岳父又是個善治《禮記》的人,計較得很,要是他們因著細節上的問題鬧了矛盾,豈不是不美?”

文彥博覺著,這幸虧不是自己兒子,要不然自己會忍不住把他打死。他爹和他岳父知道他在這裡一黑黑兩嗎?

文彥博著實被王雱磨得沒辦法,只能大手一揮,給他批了個長假。

王雱討了假,又去和范仲淹幾人辭行。冬天路難走,天氣又冷,王雱和范仲淹他們都商量過了,成婚那日不必幾位致仕的長輩舟車勞頓,讓後輩過去熱鬧一番便好,他很快便帶著司馬琰來拜見他們。

范仲淹看著身量高了不少的王雱,感覺一晃眼當初那個半大小子就長這麼大了。他沒有叮囑王雱什麼,只說:“成了家就該穩重一些了,去吧,趕早回去,好好與你爹合計合計。”

王雱朝范仲淹行了學生禮,又一一辭別龐籍他們,翻身上馬往開封而去。

范仲淹站在門前看著王雱騎馬遠去,直至王雱的身影消失在轉角處,才拄著杖往回走。冬天風有些凍人,園中卻已有幾枝早梅開了,時而幽幽暗香飄來。

范仲淹回到書屋中,坐到炕上叫人去熱一壺酒來,與老友龐籍道:“我們學生家中都有喜,值得喝一杯。”

王雱乃是范仲淹的關門弟子,司馬光則是龐籍的學生,確實是學生家中都有喜沒錯!

龐籍一笑,彷彿也找到了點年輕時的意氣風發:“對,值得喝一杯。”

酒上來了,范仲淹便與龐籍說起當年來:“起初,那小孩只是來和我學琴的……”

後來他發現那小孩身上有太多讓他驚喜的地方,忍不住什麼都教一教,什麼都帶一帶。

若說王雱如今為何這般放肆,很大一定程度上是他和王安石慣出來的,只是那樣好的一個孩子,誰忍心拘著他?即便是強塞他到國子監裡,也不過是給他以後鋪鋪路而已。

眨眼間,那小孩都要成親了,他此生也算無憾了。

龐籍也端了杯酒,喝了一口暖暖肚,聽范仲淹回憶完他才道:“怎麼就無憾了,你還得多盯著他,要不然都不知道他接下來會乾點什麼。你是沒注意到,你來那日寬夫一見到你,簡直都要熱淚盈眶了。”

范仲淹:“……”

這話說得在理,那小子要是沒人拴著,還真不知道會幹些什麼!

西京國子監中,梅堯臣抄錄完一篇文章,下意識地活動一下肩頸。等意識到自己這是被王雱洗腦說“長期伏案工作肩頸容易出毛病”才學的動作,梅堯臣停頓下來,看向桌上擺著的那支梅花。

那是王雱跑來和他辭行時順手折來的,壓根沒徵求他的意見就尋了個瓶子擺他桌上,說了一通什麼“梅性高潔,正合先生”之類的肉麻話,然後還塞他一袋子喜糖。

梅堯臣的目光轉到桌上那紅通通的袋子上。

送什麼不好,送糖!

這糖又甜又粘牙,誰要吃!

……

王雱不曉得范仲淹他們在腹誹他什麼,到了城外的驛亭時,他與他的小夥伴們會合了。小夥伴包括曹評、馮茂、李元東等等,反正能請著假的都被他給包圓了,一行人浩浩蕩蕩地往京城而去。

人多了便不會寂寞,一路上打獵吃火鍋,登山尋新梅,熱鬧得不得了。曹評還捎了個劉高明同行,這廝一開始還對王雱有些敵意,後來玩開了也就放下過去那點小恩怨了。

當然,劉高明對王雱帶著的那把弓還是很有意見,那是他家千辛萬苦尋來獻給官家的好弓,一眨眼就被官家賜給了王雱!

因此見王雱天天得瑟馬上要娶親,劉高明就忍不住堵一句:“有什麼好得意的,我女兒都兩歲了!”

王雱瞅了眼劉高明的臉蛋兒,還不錯,是張小白臉。他替劉高明女兒慶幸:“都說女兒隨爹,雖說你沒什麼別的能耐,但是長得還不錯,這大概算是你留給孩子的最大的財富了!”

什麼叫你沒什麼別的能耐?!

若不是曹評攔著,怒氣滿槽的劉高明就要拉王雱下馬單挑了。

王雱還在那兒感慨:“你看看你,都當爹的人了,還這麼不穩重,言傳身教的道理你懂不?要給兒女樹立良好的典範,你想他們孝順,自己首先要孝順;你想他們沉穩,自己首先要沉穩;你自己都這麼毛糙,要是他們學了你可怎麼辦?”

劉高明覺得自己總有一天會給王雱套個麻袋,把王雱往死裡揍。

鬧鬧騰騰走了數日,一行人終於見著了開封城巍峨高聳的城牆。

年關將近,開封變得甚為熱鬧。王雱早叫人送了尺碼和銀錢到家中,讓家中幫忙給他龐大的“伴郎團”做一身適合迎親時穿的袍子,到時走街過巷顯得更氣派!

前些天吳氏那邊來信說都已準備停妥了,過完年就要迎親,若是要改得緊著這幾日改。王雱與曹評他們約定好試衣裳的日子,歡快地跑了。

人都散了,劉高明酸溜溜地對曹評說:“沒見過成個親就這麼得瑟的。”而且,怎麼說也是一路同行,那麼熱鬧的事怎麼就不叫上他一嘴?雖說叫了他也鐵定不會去幫忙迎親,但,但那小子總該叫的!

曹評仍是好脾氣地道:“元澤乃至情至性之人,心中高興了,自然想讓所有人都曉得他要娶妻了。”

劉高明想起王雱拿隱田威脅他時的模樣,頓時覺得自己與曹評認得的王小狀元是兩個不同的人。不過只要王雱不來禍害他們,其實還是挺不錯的。尤其是年底看賬目的時候,他們都覺得王雱這人也不是那麼差勁……

劉高明決定了,去找狐朋狗友們給王雱送個禮,也甭送什麼黃金白銀的,俗氣!要送,就送陣仗大點的,比如迎親當天沿途給王雱放千響喜炮!

劉高明他們有什麼打算,王雱自然是不知道的,他溜達回家見了爹孃,又被小妹鬧著去試穿喜服。

這時代的喜服有規定制式,沒多少變化的餘地。以王雱的眼光來看,男人穿的喜服怎麼做都是那麼地平平無奇,還不如期待一下司馬琰的喜服,那才是要看繡工看設計的!

雖然心裡在犯嘀咕,王雱還是很樂意滿足小妹的要求,摩拳擦掌地準備去試穿喜服,還叮囑他妹:“試穿可以,你得把我畫下來,畫得俊一點,過兩天尋個機會帶去給你琰姐姐,讓她也看看!”

小妹也跟著樂了起來,直把王雱往裡推,讓王雱快點換,自己則真的蹬蹬蹬跑回房找畫筆和顏料去了。

作者有話要說:

王小雱:我要結婚了!!!!!

今天的甜甜春!

更了足足六千字!

粗長!

炫酷!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我真不是魔神女配她天生好命食物鏈頂端的猛獸特種兵之戰狼崛起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宇宙級寵愛都市國術女神諸天新時代劍仙三千萬
本书作者其他书
開局繼承博物館 穿越後繼承了一座青樓怎麼辦 高嫁 嬉鬧三國 朕就是這樣的漢子[快穿] 皇姐 大國醫 盤秦 閒唐
相關推薦
神秘小魔女金色菊花我在八零追糙漢極品修真宅男末世之我能看到別人的氣運千面公主挑戰惡魔殿下被雪狼夫君薅禿了怎麼辦?將神養狐手札重生農女巧當家小心假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