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位面商人之強國夢

第二百零三章 炎黃紅黨建設成果展示周
上章 目錄 下章

位面商人之強國夢第二百零三章 炎黃紅黨建設成果展示周

哈佛大學是星條旗共和國最著名的高等學府之一。它的總部位於歷史文化名城波士頓的劍橋城,醫學院和商學院則位於波士頓市區。在劍橋城,與哈佛大學相鄰的是與之齊名的麻省理工學院(mit),並且兩大校園之間並沒有明顯的界線。

第一目標位面,194年11月底,星條旗共和國哈佛大學總部所在地——劍橋城,此時正展開一項大型展示活動,名字叫做“炎黃紅黨建設成果展示周”。整個展示區的佈局參照了後世的招商展覽會,採取照片、黑白電影滾動式播放、實物模型結合以及派發紙面宣傳資料等形式。由於此前有和星條旗關於採購航空炸彈的合約,所以此時紅黨邊區政府手裡不缺美元。有了錢,在資本主義這樣一般情況下是鈔票為王的國家,王凡(已偽裝成中年男子唐偉)大撒美鈔,在《華盛頓郵報》、《波士頓早報》等知名報刊上大打廣告,不間斷宣傳,終於弄得星條旗共和國上下關於此項展覽是人盡皆知。

考慮到此時是冬季,整個展示活動被安排在一座橘紅色的長條形建築內,面積很大,再加上王凡他們帶來的海量圖片等資料,因而披露的資訊含金量非常高。其中僅僅展示紅黨邊區政府轄區內,有關普通居民生活住宅、學生教學校舍改善的照片就高達700張,並且這裡面採用同一位炎黃百姓民宅,前後巨大變化對比拍照的手法、明細列舉學校從無到有的建設施工照片方法、以及數量高達100所新式公立學校的一張張校門留影排比展示佈局,來充分明紅黨治下的各項民生改善與民主進步。

這裡著重強調民生民主,有意避免“主義”之爭是王凡的主意與堅持。在準備前往星條旗共和國工作組(大約50人)出發前,王凡特意一個個面試,重考察把關面試者的“紅色”情結和變通性“情商”。用王凡的話:這次去星條旗不是傳播主義思想的,也不是去辯論**必勝,資本主義必敗的。我們的目標只有一個,就是把此時身在星條旗共和國各大學、學院求學的炎黃學子、專家教授爭取回來。如果工作組裡的人不明白這,去了也只會添亂,現在就可以退出。

因此“展示周”圍繞的核心,主打的就是“民生”牌,大量照片、膠片電影複製資料,真實的敘述了炎黃百姓在紅黨治理下的生活水平提升和生活品質改善。

展示廳內,工作組除了站在各自負責展示區域,負責內容講解外,還和聘請的當地人一起動手,用木質隔板分出來幾大區域,按照早先制定的展示方案,留出一條參觀主道路,使參觀者可以很方便的瀏覽完整個展會。

這裡需要提及一句,在主位面歷史上,由於倭寇侵略炎黃,使得炎黃學子出國公派留學工作自197年就近乎停滯。直到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星條旗共和國因為戰爭需要,才和炎黃民國的關係開始日益密切。然後是194年月左右,隨著太平洋海戰優勢大換手,炎黃民族看到抗戰勝利在望,禿頭黨的蔣委員長才發表了《炎黃之命運》,提出為了適應戰後的國家建設,需要著手準備人才儲備。

為此,禿頭黨中央政府教育部制訂了《五年留學教育計劃》、《194年度派遣公費留學英星學生計劃大綱》、《國外留學自費生派遣辦法》等,並在194到1945年先後數次派出大批留學生。但是相當諷刺的是,當1950年左右這些學生畢業學成準備歸來時,禿頭黨大勢已去,丟掉了炎黃大陸,不得不退守寶島一隅。

所以主位面歷史上這些學生後來分裂成幾部分,一部分加入紅黨政府,一部分留在星條旗發展,極少部分去了臺灣。但是由於目標位面此時才剛到194年,並且太平洋戰爭還可謂前途未卜,所以不但這些學生的人生軌跡發生變化了,並且此時在星條旗共和國的炎黃學子教授總數也比1949年那時少多了。

但是所謂濃縮的都是精華,這些人數量雖少,大牛卻多!其中就包括後世建國科技巨擎“三錢”中的“兩錢”:錢學森、錢偉長。

“中國導彈之父”錢學森,此時已取得星條旗共和國加州理工學院航空、數學博士學位,194年時任加州理工學院助理教授。“中國力學之父”錢偉長,194年已獲得博士學位,此時在星條旗共和國加州理工學院和國家噴射推進研究所,做博士後研究。由於工作關係和研究交流需要,他倆彼此相識,此次在報紙上看到王凡轟轟烈烈的宣傳廣告後,忍不住心中疑惑與衝動,和林家翹、郭永懷一起,來到哈佛大學觀看展覽。

幾人一進入大廳後,就可以看到用中文書寫的毛筆大字“民生”的掛畫,然後順著參觀主道向左走,就會見到一面又一面掛滿照片的木牆壁,照片裡滿含了:孩子們上課時開心的笑臉、在操場上飛奔的興奮、打掃乾淨的嶄新教室、迎入陽光的教室明亮玻璃、完備的日光燈與教學器材;普通民居的內宅傢俱、粉刷一新的整齊村舍、鋪上水泥或者瀝青的鄉間道、駕駛三輪摩托車滿臉陽光燦爛大笑不止的田間老農~~~~。

一張又一張,一幕又一幕,普通星條旗公民僅僅大體瀏覽就走過的照片牆,四個人整整看了一個上午,他們嚴肅認真,凝視觀望,前後對比,不漏過一個細節,不忘掉一張笑臉,好像要從照片中找到一種痕跡,一種證據,一種能證明炎黃這一切難以相信的改變,並不是虛構,不是造假出來的證據。

下午一鍾,草草吃過中午飯的四個人,繼續來到展廳的一間播放室,觀看有聲黑白電影(注:第一部有聲電影出現在196年,這裡沒有顯得突兀),靜靜的從電影中觀看遠離多年祖國山川大地的變化,只見:

一間學教室內,學生們正在上課。

教室裡多是四五年級左右的男女學生,身穿整齊的校服,上半身挺直的坐好,仔細聆聽前邊講臺上老師的授課。每個學生的表情都很認真,雙眼透露著對於知識的渴望。他們身下的椅子和身前的書桌樣式統一,一看就是新製作出來的木質課桌椅。攤放在書桌上的課本也很美觀,雖然沒有後世的那種五彩斑斕,但是藍色書皮的素雅還是很到位的。

每個學生還有自己獨立的鉛筆盒,在他們做作業的片段中,不時有一個孩子,輕輕地拿出轉筆刀,心的把鉛筆放進去,細心的轉動,生怕用力太大把鉛筆芯擰碎了。後半段教學片斷貌似是在下午,學生們開心的組裝著什麼木質模型,細細的木條子在老師的講解下變得有條理有規律的組合,很快,一架木質雙翼飛機的輪廓呈現了出來,每個學生舉著它,高興的擺上擺下。

“西北的百姓生活真能提高到這樣嗎?”錢學森越看越疑惑,喃喃自言自語道。

“應該不會是假的,我們一上午仔細分析了那些照片,尤其是那100所學校照片,從各個細節看,都不會是幾所學校從不同角度拍攝,虛構拼湊出來的。”錢偉長接話道。

“如果真是如此的話,那麼現在我們國家的未來就......”郭永懷有些欲言又止。

“你想名不正,言不順嗎?”林家翹看了郭永懷一眼,接話道。

“是的,畢竟現在中央還在重慶,紅黨此次來星條旗這麼大張旗鼓的宣傳,取而代之的意圖很明顯。”郭永懷了頭。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錢偉長沒有攙和過多,僅僅用古代名句評論了一下。

“我要好好想想!”錢學森突兀的接了一句,其他三人聽到後,默契的沒有話,但是都明白錢學森話語的意思,關於他們該何去何從,確實到該仔細斟酌的時候了。

至於其他星條旗民眾則被另兩部黑白電影吸引了。

錢學森所在位置旁邊播放室的螢幕上,伴隨著悅耳的背景音樂和字正腔圓的星條旗式英語,出現了一位穿著灰色上衣的炎黃陝北農民,正和妻子一起製作某種麵食,旁白裡細緻的講解道,這種麵食在炎黃西北當地叫“黃饃饃”,它是炎黃西北農民利用當地特產的糧食作為——黍,配以其他食材,精緻而成。經過蒸煮、碾壓、發酵,把原來口感略差的黍,變成了人們愛吃的美食。螢幕上,五旬老漢腦門冒汗,用力揉搓、碾壓的原生態場景,一下子將陝北特有的生活氣息帶了出來,並且隨著故事的深入,山西多種多樣精美的各式麵食,如羊肉泡饃、蘭州拉麵、白吉饃臘汁肉等被一一呈現,刺激大多數在場觀眾喉嚨湧動,一種難言的親近與質樸在現場每個人的心底流淌。

卡爾是一名機械工,為人偏理性,因而對於美食的誘惑雖然嚮往,但是並不是無法控制。不過理性的他此時也被釘在一處地方,久久無法動彈,只見他前面的另一塊螢幕上,一個四十歲左右的炎黃鐵匠,正在聚精會神的將一根鐵條放入上千度高溫的高爐內燒紅,然後趁熱取出,撒上鐵粉做粘合劑,黏住一塊鋼錠,並繼續放入高爐加熱變紅,幾分鐘後迅速取出,然後用錘子猛力敲打,讓鋼錠和鐵條漸漸溶於一體,最後在旁白的介紹下,這段粗胚再經過一百多道工序,就變成了漂亮的炎黃刀具製品。並且在放映室的前面,分層擺放著幾組這種手工刀具的製成品,在照射燈光的映襯下,熠熠生輝。

“卡爾,怎麼了?”同事西蒙問道。

“西蒙,雖然他們還在用很原始的方法製造刀具,但是成品很漂亮、過程很藝術,非常吸引人,不是嗎?”卡爾問道。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恩,有一種敬業與感動,一種對於自己事業的堅持與熱愛。”西蒙答道。

“我決定了,我要去炎黃西北。”卡爾突然加重語氣的道。

“hat?你瘋了?!”

“no!我只是想去那裡親眼看看,看看這個鐵匠,感受一下這種生活!”下定決心的卡爾,嚴肅的道。

就這樣,在王凡舉辦的“展示周”影響下,近半數在星條旗留學的炎黃學子和專家,以及一些星條旗共和國公民,懷著對炎黃紅黨治理下民眾生活或肯定或好奇的態度,搭上了一架又一架飛往炎黃的dc-47運輸機。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諸天新時代劍仙三千萬女配她天生好命宇宙級寵愛我有一座天地當鋪都市國術女神食物鏈頂端的猛獸我真不是魔神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相關推薦
仙門走出的男人我前任都是極品我真沒腳踏兩隻船[重生]首富從衛生巾開始我在大晉超度亡靈一百年變身之我真不是NPC我真不是NPC開局就上了封神榜離婚後的我開始轉運了我的合租校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