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我不想上梁山

第93章 兩美畢至
上章 目錄 下章

我不想上梁山第93章 兩美畢至

在這個年紀,沒有誰會嫌美女多是負擔,況且他也不是所謂的好漢,對於一些事情還是很覺有意思的,於是他又屁巔屁巔地迎出去。

會是誰呢?

別是茂德帝姬吧?自己答應要為她寫一首詩詞的,到現在還沒個著落,她不會是親自來催債的吧?

倒不是“寫”不出來,主要是很難應景----風花雪月的詞作倒有不少,但人家是公主啊,年齡又小,根本不敢往那些淫詞豔句上帶,這要犯錯誤滴!

“寫”雄壯悲憤慷慨激昂的吧,人家又是嬌滴滴的小姑娘,不應景!

至於田園閒逸之類的,王倫暫時不想強化這個。主要是《鷓鴣天》一出,雖然贏得個“山水郎”的美稱,但是由於過於描述縱情於山水、豪放不羈的生活,難免給人以不想積極上進的態度。

要知道當年柳永就是因為寫了一首《鶴沖天》,裡面有一句“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後來仁宗皇帝放榜時見到了,故意將其黜落,叱曰“且去淺斟低唱,何要浮名!”

因為在皇帝那裡掛了號,這科舉之路基本上就斷了,所以柳永便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而長期地流連於坊曲之間。聽歌買笑,據說都是免費的,過上了穿越前的王倫等男人無限神往的幸福人生。

可是這種生活真是他願意的嗎?不見得。要不然他也不會在五十多歲的時候還改名去考進士,最後做到屯田員外郎這樣的一個從六品的小官。因為在元豐改制前,所以推測是個“本官”,也就是行政級別,但既不屬於尚書省工部屯田司,也沒有職能。

由此可見,在青樓風光的日子並不如在體制內好啊。柳前輩早就用行動告訴王倫了,想借詩詞出名可以,但博一個好前程基本上難之又難,尤其要注意別適得其反。

若是自己“無意”仕途這股輿論形成之後,對自己的人生大計便有極大的阻礙了。因為青樓美女我所欲也,但考進體制內是自己容身於這個時空的便捷大道。

誰知道哪一天徽宗皇帝興趣來了,被誰那麼一慫恿,也讓自己“奉旨填詞”,那就太悲催了。

所以田園類的、歸隱類的頹廢之句不能再寫了!

所以他現在的體裁面很窄,好幾天又忙,便耽擱了這事。

平生第一次答應一個小美女卻食言,這很不應該,但即使如此,王倫還是很想見到她----真的養顏呢!

門口又是一輛馬車,奢華無比,怕只有皇家才能有這種裝飾。王倫大步踱出去,滿心歡喜。只是他沒有在意,堂堂公主出行,會連個儀仗都沒有?而且就一輛車,未免太寒酸了吧?

簾兒一掀,露出一張絕色的臉龐來。不過王倫一看,先嘆了一口氣,然後興致又來了。

是閻婆惜!

“官人見了奴家突然失落,莫非是奴家如此不中官人的意?”就這剎那間的功夫,竟然被人家看了出來,這份眼力非同小可,至少識人察面的水平不簡單。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小可豈敢!小可只是沒想到,這大熱的天,娘子竟然不惜千金之軀屈尊前來,王倫不勝惶恐!”

閻婆惜嫣然一笑,王倫頓覺日光又毒了幾分。老看這樣的美女,人遲早會熱死!

“此間不是說話處,娘子,且到那邊樹蔭下敘話。”王倫殷勤地招呼說。

原來閻婆惜此行,也是邀請他中秋之夜到麗香院家中賞月的。

王倫當然知道,雖然名為賞月,一些體現文化人的事肯定落不下。不然的話,一男一女在那邊聊感情嗎?他倒是願意咧!

“好讓娘子得知,小可中秋之夜已有邀約,實在無法分身前行。娘子的美意,小可只能生受了!”

閻婆惜很失落:“此事怪奴家沒能早點和官人說…官人也好久沒到奴家那裡坐坐,奴家盼望得緊!既然中秋不可得,等到秋分假日,官人可一定得過來!”

秋分本是節氣,但在宋朝卻也是假日,就在中秋後幾天,她這是退而求其次嗎?

“娘子如此說,小可只能…”見她心意甚殷,王倫也不好拒絕----誰又會拒絕一個美女這樣的請求呢?至於花錢,花就花吧!豈有泡妞不掏錢之理?自己現在可不敢比肩柳永!

只是他未及說完,早有另一輛馬車從不遠處駛來,有人在車中大喊:“前面可是王倫王大官人?”

聲音似曾相識。

這地方本來車馬就多,原不稀罕,所以王倫他們其實早就見了,只是沒甚在意,沒想到也是來找自己的。

“正是小可!”王倫被打斷,只能應聲。閻婆惜見了,先有幾分不喜。

馬車逶邐,似曾相識。等到近前,秀秀一打車簾,原來剛才是她所喊。

王倫便知道原來是潘金蓮到了,因為她正斂眉頷首從在車裡向自己致意。

“官人別來無恙?”她笑著說。轉頭看到另一輛車上的閻婆惜,也被其容貌驚到。

“託小娘子的福…”

“打擾官人說話了,這位娘子是?”潘金蓮很納悶,不想京中除了皇家的幾位公主郡主,竟還有如此絕色!看馬車的裝扮,她心念甫轉之下,便想到可能的兩個人。

李師師?

趙元奴?

她們都是愛才的。王倫名聲已經在外,她們登門求詩也不是不可能。只是她們的身份非同一般,王倫入了她們的眼也是造化!

宋人商業發達,所以對她們在青樓生活這些事原本不在意,甚至羨慕有之,更不提什麼鄙視之類的了。

要知道真宗皇帝的妃子劉娥原本就是妓女,真正的那種。她本出身於官宦人家,因為家中出現變故,只能淪落樂籍。

因為劉娥擁有天人之姿,所以沒過多久就成為開封府最出名的花魁。據說劉娥最擅長的就是撥浪鼓,在當時撥浪鼓絕不是小孩子的把戲,而是一門樂器。時至今日,劉娥所發明的《打花鼓》仍是一門經典藝術。

劉娥之所以成功,靠的不僅是花鼓,還有識人的眼光。她慧眼識英,主動對嫖客趙元侃投懷送抱,被趙元侃納為小妾。

這趙元侃不是別人,正是後來的宋真宗趙恆。

趙恆登基之後不忘舊人,將小妾劉娥封為德妃。因為劉娥頗具頭腦,所以在後宮中混得風生水起,逐漸從妃位轉正,成為正宮皇後。還記得《狸貓換太子》的故事裡有個反派劉太后嗎?實際上,這劉太后的原型正是從妓女一步步做到皇太后的劉娥。

宋真宗駕崩後,劉娥臨朝稱制,將權臣丁謂罷相,貶至崖州。可以說,劉娥臨朝,“威震天下”,她成為最有權勢的皇太后。

有前人這個例子,宋代妓家興盛也就不足為奇了。這也讓宋朝的妓女享受到其他朝代風月女子無法企及的待遇和地位,成為中國歷史上最香豔的奇觀。

所以對王倫和青樓女子交往,大家都覺得很正常,潘金蓮也不例外。

名妓依才子而成名,才子合名妓而顯才,大家各取所需,儼然成為大宋的一道奇觀。從太平宰相晏殊起,歐陽修、蘇軾…哪一個才子不風流?但是一樣在文人口中成為雅事。估計要不是不斷地有美女的刺激,蘇軾也不見得能寫出那麼多名聞遐邇的佳作吧?

此事存疑。

閻婆惜也早就注意到潘金蓮。見她雖然淡妝素雅,卻依然掩藏不住其天然的姿色。那種落落大方和婉風流轉,非大家閨秀絕不能夠。

王倫什麼時候認識了這樣一位娘子?

“奴家閻婆惜,見過這位姐姐。”她道個萬福。

竟然不是李師師、趙元奴?潘金蓮也是驚疑不定,主要是閻婆惜太豔麗了,和王倫對立也沒有絲毫扭捏之感。看她的衣著打扮、舉止神態,絕非出自一般人家----不會是王倫相好的吧?

“奴家潘金蓮,見過婆惜妹妹----婆惜妹妹是住在東京麼?”

她剛來東京不久,知道李師師、趙元奴很正常,人家太出名了。不知道閻婆惜也正常,畢竟在名聲上弱了前兩人一等。人家主動叫姐,作為知書達禮之人,她豈有不接之理?

在她想來,如果閻婆惜是東京人,那麼真有幾分和王倫關係莫逆哩。

不想閻婆惜卻從中想到另一層:對方這麼問,肯定是不知道自己的名氣,看來這段時間在麗香院把檔次拉低了不少,前兩年若要提起閻婆惜三個字,都能夠直逼李師師的存在!

失敗!

“奴家一向住在東京,姐姐也是此間人麼?”

“奴家和王官人是同鄉,近日才來東京。今日無事,正想與官人敘敘話。”

王倫見她們姐姐妹妹的叫得親熱,不由得大生滿足之感。不管怎麼說,她們這樣做都是因為自己的關係麼!雖然不是那種關係。

閻婆惜有些誤會了,也認為這位潘金蓮和王倫是那種關係…莫非是王倫家裡那位上京尋他來了?果然有詩才不是蓋的,要不然怎能找到如此佳人!

他作的“為誰風露立中宵”想必就是為她吧?也難怪他會如此思念,任誰有這樣一位佳人都會有情緒的吧?

“是奴家打擾了,姐姐和王官人且少敘,奴家告辭了!”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我真不是魔神女配她天生好命諸天新時代特種兵之戰狼崛起宇宙級寵愛食物鏈頂端的猛獸都市國術女神劍仙三千萬
相關推薦
大唐皇長孫超級龍婿超級龍寵梁山我來當家梁山終結者梁山新宋我翻拍真沒想超過原作啊光影風華我鑄造了仙界我在詭異世界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