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我不只是動作巨星

第536章 空中飛車
上章 目錄 下章

我不只是動作巨星第536章 空中飛車

《指環王:雙塔奇兵》在熱映。

《潛伏3》開始籌拍。

《死神來了5》開始籌拍。

《速度與激情2》正在籌備。籌備工作由威納影業的相關劇情人員幫忙,湯姆負責主持工作。

吳龍回國繼續拍《天煞-地球反擊戰》。

《天煞-地球反擊戰》這部影片,是部多主角片。吳龍飾演的戰鬥機飛行員,並不是唯一的主角。

飾演國家最高指揮的張自康,是主角之一。

原版電腦工程師戴維的角色,被吳龍換掉。由趙儷影飾演年輕的電腦工程師,在電影裡與吳龍是情侶關係。

這樣,就沒有了原版主角回去尋找妻子順便帶回總統夫人這樣的橋段。沒有了原版總統夫人的橋段,避免了某些原因給電影帶來的某些麻煩。

《天煞-地球反擊戰》在吳龍來好來呼之前已經拍得差不多,吳龍是先拍好自己的部分。沒有他的劇情,由郭皓拍,他回來再把關。

花了近兩個月時間,《天煞-地球反擊戰》製作完成。

接下來的送審、發行等工作,就由郭皓和邢中飛他們完成。

吳龍飛往邁阿米,開始拍《速度與激情2》。

先文戲後動作戲。

有了詳細的分鏡,心中又有成型的完成電影。只要是按原版拍攝的,吳龍都能快速拍攝完成。好來呼的演員表演相當敬業,多數都是演技線上,通常都能一條過。

吳龍拍戲,沒有多餘的鏡頭。不需要一組拍多個鏡頭,以便後期制作時選合適的鏡頭使用。他已經知道成片是什麼樣,知道該用哪個鏡頭,就不會再拍多餘的鏡頭。

這樣可以為他節省很多時間和錢。

拍完文戲,拍動作戲,也就是汽車追逐、飈車戲。

飈車戲,先是那些不重要的飈車戲。比如飈車贏對方汽車的這段飈車,相對來說就比較簡單。

吳龍採用了無人機俯視跟拍一鏡到底,車內多組高畫質攝像頭同步拍攝的方法。

他自己就是全部真實拍攝,其他三位演員則是車內臉部真實拍攝,其他換檔,前視和後視鏡頭,皆是特技演員拍攝。

也就是說,要拍兩遍。

一遍是真實演員真的開,只是沒有那麼激烈,不需要開太快。演員按特技演員說的,在什麼時候換什麼檔。按劇本做什麼樣的表情表演。

第二遍就是吳龍和汽車特技演員的真實飈車,無人機跟蹤俯拍。

從負責飈車對賭的主持人泰吉·帕克喊開始時,一直到四輛車完全賽完。

中間第一輪比賽,對方搞小動作,也是直接拍、一直拍,中間不停留,不穿插、剪輯鏡頭。

第二輪吳龍與對方對撞而開,最後對方讓開車道。也是一鏡拍下去,中間不停留。

這種俯拍,可以拍到吳龍開車時的走位以及行車路線,都是那麼完美。特別是一百八十度調頭,簡直就像有一個中軸在那裡牽引賽車調頭一般。

四輛車,都有俯拍一百八十度調頭。可以從中看出,吳龍的調頭最完美,其次是替身第二主角羅曼·皮爾斯的汽車特技隊長羅斯。另外兩位汽車特技演員替身,則分別排第三第四。

如果只有側拍或車內往車外拍,很難分辨技術的優劣。

這種空中俯拍,一下子就能看出來。

吳龍的車技,就是行雲流水一般順暢自然、賞心悅目。

這場戲拍完,吳龍打算在放映時,部分時間採用分割畫面。

一半畫面是俯拍的一鏡到底,這個畫面始終保持,讓觀眾看到這場飈車的真實性和刺激感。而且還是夜間,特別驚險。

一半畫面是車內的鏡頭,比如說駕駛員換檔,比如說角色表情和表演。比如一百八十度調頭時,車內第一人稱視角往外看,那種車外景物迅速環繞轉動的旋轉感。

這場飈車戲拍完,開始拍電影的開場賽車戲。

原版的成績不好,最大問題是沒能拍出那種速度感。就是看起來車的速度不夠快,也不夠驚險。

車與車之間的競爭沒有能強烈的表現出來,更多的畫面是車內角色的表情。

可看飈車,看得是速度和汽車,不是來看你那些演員坐在駕駛室裡假裝開車表演。

難道真正賽車場裡看賽車的賽車迷,能看到駕駛室裡駕駛員的表情嗎?要看,也是從駕駛室裡以第一視角向外看的刺激感。

吳龍要想票房不撲街,就必須改。

這場飈車戲,大致分五大部分即五次拍攝。同樣是有無人機跟蹤俯拍,車內多個高畫質攝像頭多角度抓拍。

另外,還特意加裝跑車兩側的機位拍攝,和攝影車跟蹤拍攝。

搞這麼複雜,又不用綠幕拍攝,就是追求真實感。

第一次拍攝,就是要取得跑車兩側的鏡頭。

這次拍攝,全部由汽車特技演員開車飈賽,無人機跟蹤俯拍只是做為片尾花絮播放,因為有跑車兩側機位,不可能放在正式映畫裡。

這一部分的拍攝,不可能拍起步。因為起步要並排,加裝了兩側機位的跑車,無法一字排開起步飈車,容易相互撞到。

拍的是拉出距離後的階段,所以,事先排後次序後,開始拍攝。

劇情安排,開始後兩輛車女車手和帽子哥相互爭奪,前兩輛車是吳龍與鬍子哥相互爭奪。

第一個彎道後,鬍子哥搶到第一名,吳龍第二。

後面是帽子哥領先排在第三位,女車手在最後。

拍完這部分,拆下跑車兩側的機位,開始上演員拍攝。所有有特定鏡頭的車手演員,都在拍攝前參加過羅斯的汽車特技基礎培訓。主要是讓演員在正式拍攝時,面對鏡頭能拍出背景,讓觀眾感覺到真實。

第二部分拍完,拍第三部分。

這部分是汽車特技演員按劇情飈車。不要求極速飈車,但要求開出速度感和飈車感,就是比普通開車要快。

後面共有三臺攝像車追拍。有時候三臺攝像車都在最後並排追拍,有時候兩臺攝像車在最後,一臺在賽車一側追拍。有時候,兩臺攝像車分別在賽車兩側追拍,一臺攝像車在最後追拍。

第四部分拍攝,沒有攝像車跟拍,只有無人機跟蹤俯拍。

還是同樣的路線,同樣的按劇本飈車。

第五部分,就是渡橋飛躍。

這部分劇情,帽子哥害怕,沒有飛躍。女車手飛躍了,但是女汽車特技演員做的替身完成飛躍拍攝。

當然,並非真的直接飛躍硬著落。那肯定不行,很容易出事故。就算不出事故,著陸時的震動,也足以讓車手因為衝擊力過大而出問題。

真正拍攝時,著落的地端會有鋪有緩衝,後期利用電腦與落地的畫面合成。

女車手的比較好拍,分開拍攝。落地拍攝時,將車開上一個不太高的斜板,飛起來後,就能拍到落地的鏡頭。

難度最大的是吳龍要在飛躍的空中,超越前一輛車。

事先,吳龍和羅斯的汽車特技團隊搭建了一個同樣長度和坡度的斜坡,用來測試,多少速度躍出,落點會在哪裡,空中的高度和角度如何。

這些測試,都有攝像機在一旁拍攝並錄入電腦。

然後再用更快的速度躍出,計算空中的高度和角度如何,落點在哪裡。

經過多組數據測試後,再選兩個相差較大的,在電腦裡合併資料同步播放。

這樣,兩組原本不在同一時空的汽車飛躍渡橋,就在電腦裡同時出現在同一時空。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透過這樣的試驗,得出兩組資料。

什麼時候開始加速,兩輛車一先一後應該保持在什麼速度。什麼時間點,速度是多少,都需要精確控制。

其實,較安全、較保險的方法,是兩輛車不在同一車道。這樣就不用擔心兩輛車相撞的問題。

可這樣一來,就顯得沒那麼刺激和驚險了。

不刺激不驚險,觀眾怎麼買賬?怎麼突出吳龍電影的優勢?

想吳龍前世,曾經輝煌的港島武打動作電影,就是以真實跳樓為賣點,才征服了全世界的影迷。

就連好來塢的特技演員看到港島龍虎武師的動作戲拍攝,都感嘆那不是在拍電影,那是在玩命。

導演喊一聲跳,龍虎武師就要大膽跳。哪怕是三樓,下面沒有海綿墊,也要直接跳。

而當時港島動作片的主演,不少本身就是龍虎武師出身。不用替身時,說跳也都跳。

他們這些龍虎武師,斷手斷腳那是家常便飯。拍一場危險的動作戲,救護車都在旁邊等著救人的。

誰膽小不想幹,走人,後面大把人搶著幹。

所以,為什麼那時候的武打、動作電影那麼好看?

因為是真拍啊,很多連威亞都不吊的。

除了實驗空中飛躍,還要實驗下落。畢竟有真人在裡面,一定要避免硬著陸。同時,車內的座位也經過特殊改裝,增加緩衝效能。

先把車吊起來,吳龍坐裡面。測試多高的高度安全,什麼樣的緩衝物最好。

在吳龍多次測試安全,才可以拍攝。

吳龍拍戲有一點讓羅斯他們那些特技演員放心的,就是吳龍會請有救護車在拍攝現場以防萬一。

羅斯與吳龍合作過多次,知道吳龍的戲從來沒有出意外。但是,吳龍還是每次都這麼認真負責,這讓同行都很敬佩。

開拍在即,吳龍與羅斯碰拳。吳龍暗中對羅斯說:

“放心吧,羅斯,會成功的。”

坐進車子的羅斯,看頭前方工作人員的倒數。不知不覺就進入狀態。他當然不知道,自己受了吳龍的影響。

轟!

轟轟!

轟轟轟!

工作人員倒數結束,揮手開始。

羅斯的車在前頭加速,衝向翹起的渡橋。吳龍的車在後面緊追,速度越來越快。

羅斯盯著前方,餘光掠過儀表盤,上面的速度和要求的一樣。這個感覺沒問題,從周圍景物的倒掠,汽車引擎的轟鳴聲,都和這個速度對得上號。

有經驗的車手,就是可以透過這些判斷出自己的車速,根本不需要看儀表盤。

呼!

羅斯的車飛出渡橋。

緊接著,頭頂一個黑影掠過。他從前擋風玻璃看見了吳龍車的底盤,他身後的攝像機,也以他的視角拍到了這個畫面。

最上方,無人機跟蹤俯視拍攝,拍到了這個精彩的畫面。遺憾的是,地面並非橋的另一端,而是鋪有藍幕的大片緩衝物。

彭!

兩輛車不分先後地落入緩衝物裡。

“有沒有事?”

“是否可好?”

工作人員衝上去。

“沒事!”

“很好!”

車裡傳出吳龍與羅斯的回應。

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吳龍與羅斯下車,擊掌慶祝。

“成功!”

“勝利!”

譁!

所有人鼓掌慶祝。

接下來,拍攝的是兩部車的落地。

兩輛車,吳龍的車在前,羅斯的車在後,都用吊車吊起來,離地一米。

同時鬆開,同時落地。

上面沒人,有人的話可是會震出問題。

兩輛車落地時,觸發引燃裝置,引燃小火花。

從高處落下,肯定會摩擦出火花。細節不用疏忽,也不用後期特效,直接就可以現場做出來,更真實。

接著,就是吳龍和羅斯上車,車底冒火花,加速向前開。

按劇情走,羅斯的車出控制不住,衝到路邊。吳龍的車穩妥地開到終點。

這場飈車戲拍完,全體休息一天,放鬆緊張的情緒,再繼續拍下一場飈車戲。

吳龍則趕時間,將這場精彩的飛躍渡橋戲的一些鏡頭剪出來,放到網上開始預熱引流。

這部《速度與激情2》,吳龍將採用邊拍邊宣傳的形式。

這與當初拍《加勒比海盜》系列時一樣。時不時放出點拍戲花絮,在網上預熱,吸引影迷的關注。讓影迷的期待感從電影開拍起就慢慢積累、增加。

也讓影迷們知道,這部《速度與激情2》將會是真實的飈車拍攝,而不是綠幕拍攝。這讓人感到更加驚險刺激。

半分鐘的拍攝花絮一放出來,便吸引了無數的影迷前來觀看。

影片裡,快速閃現著拍攝現場,讓影迷能從幾個閃現的鏡頭裡,迅速瞭解到現場環境。

幾個閃現鏡頭,展示了兩輛改裝跑車的改裝裝置。讓普通人看見,頓時發出哇的驚歎。彷佛很專業、很高大尚的那種。

又閃現出吳龍和羅斯凝重的表情。桌面上是各種看不懂的資料,電腦屏幕裡,是高低落差巨大的渡橋側面景象,和座標、標尺。

閃現出幾個鏡頭,兩輛改裝跑車快速向翹起的渡橋駛去。不同角度,不斷閃現,開始衝刺。

接下來的鏡頭,卻不是整個衝刺的鏡頭,而是側面鏡頭。

閃現出來的畫面,兩輛車已經出現在空中。一輛在下面,一輛在上方。居然在同一條垂直線上!

鏡頭再閃現,這次是橋的另一端,鏡頭正面面對汽車頭。

可以看到高高翹起的渡橋截面,夜幕下飛起的兩輛跑車。

一輛在上,一輛在下。

兩輛跑車竟然在同一條垂直線上!

也就是說,兩輛跑車在同一條車道上,只是高度不一樣!

如是不是飛起來,如果不是在空中,這樣同一車道的兩輛車,肯定會撞到一起!

太驚險,太刺激了!

“法克!這樣也能拍?”

“謝特,這是怎麼拍出來的?”

“瓦特?這難道不是P出來的?”

“這是動圖,P什麼P?”

“現場拍攝花絮,說P的有腦子嗎?”

“龍哥太大膽了,萬一空中撞到一起怎麼辦?”

“別人開車是在路上跑,龍哥飛車是在天上飛。人和人的距離,差別怎麼這麼大?”

“有沒有可能,是車的原因?”

“嚴重懷疑說是車原因的,肯定是汽車公司的人打廣告!”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宇宙級寵愛女配她天生好命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都市國術女神我真不是魔神我有一座天地當鋪劍仙三千萬食物鏈頂端的猛獸諸天新時代
相關推薦
萌寶有雙:司先生寵妻無度快穿之滅世崽崽被我養成萌寶腹黑萌寶:神醫孃親又虐渣了萌寶特攻隊:渣爹,接招吧!爆寵囡囡:嬌萌福寶有空間我做遊戲全靠幻想探虛陵現代篇穿越至現代的俠客高手現代異聞事件薄我的青梅竹馬最近有點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