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我成了一條錦鯉

第0347章 電影節尾聲
上章 目錄 下章

我成了一條錦鯉第0347章 電影節尾聲

“是不是現在才有了來到戛納的真實感?”

徐錚跟季銘,一大一小,頂著烈日,吹著地中海上吹來的浪漫之風——噫~季銘想著如果是跟初晴來這裡旅遊,倒是個不錯的消遣,可惜邊上是個中年油膩圓滾滾男。

隨著好萊塢明星地退去,戛納變得相對冷情了一些。前幾年,每一天都有海灘派對通宵達旦,來自某些電影劇組,來自贊助商,來自某位頂級電影人……你根本分不清這裡是電影的聖地,還是好萊塢奢華的銷金窟——必須要說的是,戛納掌門人福茂本身是樂於見到好萊塢加盟的,可惜因為奧斯卡的魅力更強大,所以為了備戰奧斯卡,他們的節奏跟戛納有所矛盾。

當然,戛納依然具有吸引力。

比如現在正在舉辦的中國日活動,很多中國電影會選擇來戛納轉一轉。小成本的文藝片,可能是希望重走賈章柯的成功之路,或者至少遇到幾個買家,可以把電影成本平齊,以繼續把艱難的電影之路走下去。但很多意在大陸票房的電影,就難免叫人小聲竊竊,恐怕是為了拿通稿去宣傳用的——但說實話買賬的人越來越少了。

地主家的傻兒子也是會長成小地主的。

“人還挺多的。”

“這裡的人很熱情,對電影。”

季銘頂著大墨鏡,掃了一眼,中國日的活動非常豐富,不僅有室內的論壇交流,室外也有很多派對、紅毯、沙拉自助餐、酒會,有時候甚至都沒有什麼主題,聊你們想聊的,說你們想說的,如果能談談對中國電影的看法,也不必是多阿諛的讚美,都可以——從事華語電影國際發行的王勝,他們公司今天就有一個派對活動,邀請了季銘和文晏,尤其是季銘,這位新晉紅毯大帥哥,在電影節的人氣超出很多人的想象。

戛納的熱鬧來自於極少數的電影明星,包括演員、導演、知名製片、投資人等等,更來自於全世界各地的遊客、電影愛好者,以及很多年輕的“朝聖者”,他們也許是學生,也許還在等待機遇降臨,穿著並不昂貴但足夠吸引人的長裙、潮衣,來到這裡,希圖被人慧眼識真金,或者更直白地說,有些人只希望能遇到出的起價的大佬。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那些蹭紅毯的中國小明星、網紅,已經算是跟電影關係密切的了。

“哎徐老板,你如果去跟她們說,你是中國日開幕片《藥神》的投資方、製片、主演,啊,會不會——”

雖然看不見季銘的眼睛,但是徐錚見他扯得老高的嘴角,還有賤吧嗖嗖的語氣,完全明白他的意思。

“肯定沒有你受歡迎。”

“那你就搞錯了,我就算臉熟一點,但人家知道我就是個菜鳥演員,根本沒什麼利用餘地。你就不一樣了,你可是中國電影的大人物,雖然離歐洲遠了一點,但資本家都是沆瀣一氣的,說不準你就能給他們找兩個角色,或者至少能在電影節期間風光風光。”季銘挺惡意地揣測這些追夢男女,管他呢,都是老外:“放心,我不會跟姐說的。”

“我不一定不告訴小初。”

“你告訴她,她也只會開心能聽到我的名字。”

“……”徐錚低頭,從墨鏡上面看季銘,這得多不要臉:“你牛。”

今天徐錚算是主角人物,季銘嚴格來說也能算是半個——一則他是本屆電影節最有排面的中國明星了,二則他也客串了《藥神》,除了徐錚,只有他這個客串的演員在場,其他所有主演全都沒在,難免他也要作為參與人之一上臺交流的。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真熱。”

“進去就好了。”

“嗯,《歐洲攻略》,梁先生演的?”季銘看見一塊易拉寶,上頭中英文的介紹,他還看見了加拿大凡凡和他那位,一言難盡的中戲師姐:“系列的新電影麼?”

“嗯,你沒聽說麼?馬楚城拍的啊。”

那就是了,這位金牌攝影師轉行的港城導演,曾經執導了《韓城攻略》和《東京攻略》,頗受好評。

“你也真是的,前幾天人還花了大價錢上過《場刊》封面的,你都沒看見?”

“沒有,我只看了誇我的那幾期。”

“……”

可以,誇你的還有好幾期呢,厲害了,我的雞,你怎麼還不打鳴呢。

“怎麼了?應該還可以吧?”

梁先生近年來的作品,雖然有點一言難盡,好吧,直接說,爛片超多,都是為了錢。但畢竟這是老系列,還是有點讓人期待的。

徐錚默默搖頭,意味深長:“有些人,有些地方,並沒有跟著時間一起往前走啊。”

啊哈。

秒懂。

老港片的爛梗,手法老套,劇情隨心所欲,破漏百出——時代早已經變了,類似《湄公河》《紅海》,才是港城型別片導演的新出路。季銘其實當初還稍微瞭解過,他發現真的,港城型別片導演拍主旋律動作、戰爭、警匪的時候,其實很有發揮餘地的,也真是一枝花從側牆開。

……

中國日活動現場,季銘幾乎以為是回了中國,有不少老外面孔,但是有更多的中國面孔——畢竟現在國內電影的國際化做的也還可以了,老外面孔不少見,尤其是特效商業片。

很多港城的、灣灣的、獅城的,馬來亞的電影人,頂著華人面孔一起來“共襄盛舉”。

熱鬧是真熱鬧。

在戛納想要拉一幫人湊熱鬧,其實不難的,很多人在路邊舉紙牌子討邀請函——邀請函有很多官方渠道可以拿,但如果有高階邀請函主人,以更有面子的方式,走更高階的車道,進入到更高階的場合,那當然更好。

季銘他們的邀請函就很高階——因為他是競賽片劇組。

不過他還沒有去路邊揀人過,他之前跟初晴隔著六個小時的時差影片,特得意的,邀功地說,他真是為了她一枝花,放棄了好大的森林啊——初晴說:接個電話,等會再說。

摔。

“哎季銘。”

“你好,陳經理?”

“啊呀,你還能記得我,真是榮幸。”陳經理是獼猴桃的選片經理,跟季銘其實沒什麼大的聯絡,不過都是國內這一攤轉來轉去,碰面的機會還是有不少的。

這話說的,季銘只好尷尬一笑。

“你這回可是為國爭光了,我來戛納出差也有好幾次了,還是頭一次有一個中國人這麼受關注的。”

這話倒也沒什麼問題。

雖則有不少華人拿過獎什麼的,但那都是尾聲了,也沒有時間蒸發成影響力,電影節就結束了。再比如鞏立這樣的大人物,大家也沒有特別大的興趣,就好像我們對很多歐洲電影大師,也並無興趣一樣。大家最願意傾注眼光的,無非是有趣的有料的,那麼多在紅毯上作妖的,不就是為了這個。

季銘紅毯一走,官方加持,再來一個顏值打天下的錦鯉許願,那絕對是掙了個臉熟。

“呵呵呵,是麼?”

“是的啊,你看以後有機會我們也合作合作啊,你跟企鵝做這個片子,說實話,不是我詆譭他們,他們能給你多少幫助啊?對吧,還不是靠你自己,靠文晏導演。你來跟我們合作,我們手上也有很多的IP、劇本啊,你要有興趣,我們都可以商量的,畢竟我們平臺在影片網站裡,還是比較強勢的。

再說了,近兩年我們也常常在國際市場上買片,以往都是歐洲人美國人買我們的片子,現在也輪到我們挑揀了,國內市場這麼大,與其跑到人家地界上去低聲下氣,寄人籬下,還不如咱們自己同心同德,把自己家裡弄的更好呢,種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到時候不說好萊塢,至少一些歐洲電影,亞非拉這些,咱們弄個戛納出來,還是綽綽有餘的。”

太能說了這姐姐。

有道理沒道理的,跟下暴雨似的。

“您真有派頭,佩服您,我們這些小演員,就有賴貴司領導了。”

“哈哈。”

楊如意及時出現,把季銘帶了過去。

季銘遺憾地很陳經理告別,他的眼睛裡全是不捨,他多希望能再聽一聽陳經理的高談闊論,但是他不行,現實不允許啊,那就再見吧,最好回國之前就不要見了。

“我的天哪,為什麼獼猴桃還有這麼有思想的選片經理。”

“沒有思想怎麼來戛納買片子。”楊如意對這些人更熟悉,其實季銘對楊如意從比較挑剔,到比較寬容的過程,就是看見她努力經營人脈圈的時候——他自己在這方面是有一點“文青”的,固然他可以左右逢源,也願意向權力人士表達虛假的崇敬,但更多時候他不太想要花費很多精力去經營這一部分。

楊如意幫他做的還不錯,現在隨著季銘在圈內地位的升高,還變得越來越不錯。

一個略微軟乎的經紀人,莫名地適合季銘,具有龐大的商業價值,具有高度的實力保障,但喜歡在自己和整個行業的喧囂之間,掛一道隱隱綽綽的簾子。

“你別看她在國內一線明星那裡,也不算特別重量級的人物。但是在很多片子那裡,她也是衣食父母型的了。獼猴桃這些中國影片網站給出的價碼,已經是很不錯的了,是大家都想要咬一口的肥肉。”

這就是變化。

二十年前,中國電影人等待著外國買家,花費幾萬、十幾萬美金,換成人民幣,就是幾十萬,上百萬之多,已經足夠覆蓋掉成本,還有盈利——畢江西的成名作《路邊野餐》,只花了二十萬,人民幣。回報高達數十倍之多。

現在,來自中東、拉美、東南亞、南亞,甚至歐洲的小成本電影製作者,越來越把期待的眼神投向中國買家。這個趨勢或許現在還不甚明顯,但確實已經出現。

來戛納,你很難逃過這些話題。

連你的經紀人都會突然給你來一段,這就是電影殿堂。

季銘看向楊如意,搖搖頭。

他很快就見到了殿堂真正的權力人物,戛納的藝術總監蒂耶裡·福茂。

福茂!

很多關注戛納的人,都會知道這個名字,資歷深厚且不受干擾的選片權,讓福茂成為決定主競賽、一種單元、開幕、閉幕、導演雙週所有這些板塊的入圍片單的主宰者。

“季銘,”福茂的中文名字發音,竟然相當標準,這位跟中國影人打了很多年交道的法國電影人,會一點點中文:“你知道麼,當我在《遇仙降》裡看到你的表演的時候,我跟他們說,可以,再給他們一個月,一定要讓它來到戛納。”

英文交流。

“我必須非常感謝您,給了我們一次非凡的,有關於電影的奇妙體驗。”

“哈哈。”老頭很會聊天兒,他這個位置,跟全世界電影人打交道,也確實需要一點手腕:“我確實非常驚喜,能夠在中國電影裡看到這麼不同的作品。你的電影是這樣,畢江西的也是。

你們要知道,中國電影可能處於一個商業化和藝術化的間隙,最早大家都在拍藝術片,甚至藝術片就等同於電影,然後張開啟了你們的商業大片時代,接著大部分的資源、人才都開始去追逐市場。但電影始終是一種不可放棄的,可以呈現我們的思考的載體。我覺得中國電影儘管有一些特殊,但終究還是會走到這條路上來,商業和藝術,將會共存。”

慣例是不談任何獎項的。

片單由福茂決定,獎項由評委會決定,兩者相互獨立。

慣例是要合影的。

《我不是藥神》的播放,也得到了慣例的掌聲。

導演文木野、徐錚和季銘,有一個映後的簡短問答會。

主持人在介紹三個人的時候,季銘獲得了很多掌聲——當知道他客串了其中的鋼管舞經理後,甚至還有口哨混在其中。整個氣氛,一下子就非常融洽了呢。

“我並不是這部電影的主演,只是他們都沒有來到現場,所以我作為參演演員的一份子站在這裡,做一個吉祥物。更準確的說,我是一個離電影最近的觀眾,我在電影裡面看這部電影。”

交流頗為平淡。

國內的媒體想要問的早就問了,國外的媒體,沒有特別大的興趣,能報導中國日就不錯了,還要詳細到開幕片的前世今生麼,那就沒什麼必要了。

行禮如儀吧。

季銘撈到了一個拍戲體驗的提問,還挺尖銳的,是不是因為某種審查的因素,導致他沒法跳的更盡興。

“我想是因為劇組沒有準備更多預算,畢竟,解開外面的釦子,跟你說的跳盡興之間,可能差的並不是別的,而是片酬。”季銘看看身邊的徐錚,又補充了一句:“我是不是太實在了?其實我並不是一個向錢看的演員,導演們不要被剛才的話嚇到。”

哈哈。

沒有誰在這種場合掏心掏肺,戛納有的是各種主題單元讓你發揮。

稍後季銘還參與了一個青年電影人的論壇,晚上看了一種單元的《地球最後的夜晚》,這電影,不太合胃口,但相當多的老外還看的挺投入的,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看明白了。

這一整天,大概是季銘來戛納之後,出鏡最多一天了。

國內媒體,幾乎整天都能拍到季銘,一身休閒正裝,像是電影裡來海邊度假的華爾街金融精英,遊走於不同的圈子,國內、歐洲,電影人、商人,藝術、時尚……

獨眼浪在報導中說“季銘經歷了戛納之旅最繁忙的一天,儘管我們並不能看出他有多少疲憊,面對每個人都精神奕奕,面對不同的話題談笑風生,在權力人物和普通同行之間,遊刃有餘……”

……

電影節來到倒數第二天,“一種關注”單元率先公佈獎項。

此前頗受熱議的《地球最後的夜晚》,並沒有收穫。

季銘被逮住問感想,以及“是否認為華語電影在本屆電影節並不受青睞?”以及“對明天的頒獎典禮,有什麼自己的期待?”

“……”

這位女記者,來自澎湃——澎湃居然還有記者到戛納來,厲害了。

這麼魯的記者,他也是在戛納頭一次撞見。

“你今天的造型很漂亮,謝謝。”

走了。

留下頗為莫名的記者,低頭看了看自己的小晚禮服,因為很多場合非正裝不許進,所以記者們大多也是晚禮服加身——她這一身,最大的讚美,估計也只能是挺合身了。

畢江西失手,在國內還是引發了相當大的動盪。如此前企鵝影視的孫總請飯的時候說的,《地球》幕後的操作者,在入圍一種關注單元之後,就著手開始佈置宣傳策略了,此時已經鋪開到一個程度了。

一下子聽說顆粒無收,還是相當有衝擊感。

甚至為《江湖兒女》和《遇仙降》都蒙上了一層陰影。

某前影業公司副總,就在微博上潑了一大盆涼水:“最開始的幾天,《江湖兒女》和《遇仙降》良好的反應,還是讓我有一點點期待的。但是隨著後面電影首映,越來越多的片子,比如我們隔壁的日韓,以及義大利、美國的一些片子,都得到了很好的評價,在場刊評分上也並不遜色。到目前為止,《燃燒》3.8一騎絕塵,《小偷家族》3.2位列其後,相對於2.9和2.8的《江湖兒女》以及《遇仙降》,要領先不少。此外,法國國寶導演戈達爾的《影像之書》3分,《冷戰》和《幸福的拉扎羅》也有2.9分。《江湖》並且第四,而《遇仙降》只得第七——亞洲影片此次還是頗為矚目的。

《地球》的失利和場刊的評分,當然不會影響評委會的決定,但還是讓我們清醒了一點,入圍大年不一定是獲獎大年。而且坦率的說,今年日韓電影得獎的可能性,要比華語電影高,尤其是《燃燒》,讚譽非常多。”

跟喜田、季銘關係不錯的媒體,季銘的粉絲、路人,口風也是隨之下調——能入圍就很牛皮了。

但到了京城時間20號凌晨,戛納盧米埃廳外紅毯升輝,無數記者,以及路邊、樹下、樹上密密麻麻的觀眾,還有很多國家翹首以待的影迷們,依然飽含期待,揪著心等待獲獎名單地出爐。

凌晨一點的各大網站,都只留下值班記者,等著全名單出來發新聞。

唯有微博,帶領著一群夜貓子,在微博電影,以及一些身處戛納的電影博主等人的快訊播報裡,第一時間關注著戛納的訊息。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宇宙級寵愛女配她天生好命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都市國術女神我真不是魔神我有一座天地當鋪劍仙三千萬食物鏈頂端的猛獸諸天新時代
相關推薦
反串入主大明諸天從自宮練劍開始鬥羅之最強全職輔助燃情代價狩獵山莊狩獵軍王東京惡人戀愛日常回到牧場完美牧場經營攻略[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