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我成了一條錦鯉

第0444章 20億……
上章 目錄 下章

我成了一條錦鯉第0444章 20億……

如果一個記者,或者一個吃瓜網友,身處季銘工作室,一定不會相信外頭關於影視寒冬的各種觀察評論,甚至會嗤之以鼻,完全不理會——這裡真的是太火熱了。

季銘工作室和天成文化屬於一套班子兩塊牌子,工作人員其實並不多。在音樂劇《默》開始籌備製作之後,招聘了一撥人,但因為影視行業本身就是組織比較小的一個行業,往往都是專案驅動型的,一個電影一個電視劇立項之後,再來組班,籤部頭約,平時這些臺前幕後的,肯定都不算是公司的人,公司常備的大頭,也就是人事、財務、新聞公關這些,連法務都是跟事務所合作的。

音樂劇正式公演之後,其實人手就有些捉襟見肘了,因為各地的劇院、票務網站、媒體的工作量大增,此外,《默》成為巡演音樂劇之後,額外還需要常態化做演員、主創、幕後工作人員的維護工作,比如傅成傑,他現在很多培訓、行程,都得天成文化來給他安排了,近似於簽約藝人,雖然只是從事《默》的演出,並不涉及別的經紀工作,他要去走穴,這事兒肯定就不歸天成管了。

然後再等到週四電影上映,天成文化整個就爆了。

公司電話沒有停的時候,如果人都有事兒,必須得擱起來。官方郵箱同樣時刻都有新的郵件進來,各種各樣的,演員的自薦信,媒體的採訪信,遞專案的,約見的,有譜沒譜的,混在一塊,工作量之巨大,足以讓腦袋大上一圈。

楊如意、林冉、唐凡這天成三巨頭——是的,坊間已經有這樣的稱呼了。楊如意不用說,CEO,一把手,除了季銘親自插手,公司的事都是她決定,林冉主要負責接洽事業面的,劇本啊、作品啊、代言啊這一類的,都是她來負責,唐凡則處理社會活動、媒體公關、輿情觀察、曝光控制等等這些。

三個人負責著季銘的大部分事宜,隨著季銘水漲船高,他們當然也隨行就市,成了天成三巨頭,不要覺得是個調侃,真的是巨頭型的,如果能夠說服他們其中一位,能和季銘合作的可能性就大幅增加了,不說電影了,就說音樂劇這一塊,《默》紅了之後,多少演員、演出公司、劇院、製作團隊、作曲、編舞,都在期待著成為下一個文化廣場,下一個傅成傑,下一個佟鑫宇……

唐凡現在回喜田,當年宣傳部門的同事早就叫一聲唐哥了。

有時候就是個選擇的事情。

唐凡揉了揉脖子,看了一下時間,還有半個小時可以歇一會兒:“楊姐,你說《默》最後能超過《遇仙降》麼?”

委實有太多人在問他們內部對電影的票房預估。

工作日兩天破五億的票房,給了大家太多遐想,如今的票房第一《流浪地球》,不也是從這樣的戰績開始的麼?當然,沒有人覺得《默》能夠重複《流浪地球》的票房神話,但超過《遇仙降》,完全是可以想一想的嘛。

楊如意捏了一下鼻根,累的:“我估計是沒問題,今明兩天就算不破十億,也差的不多,按照藝術片的節奏,下面一週應該還有些票房,7天6億,應該沒問題。”

“狗眼預估都做到三十億了。”林冉加了一句,他們仨的辦公室,連帶季銘的桌子,都在一個空間裡頭,不過人均面積比較大就是了,150平,平時就他們仨,再加上半個張琛。

“那東西的機制是按照商業片算的。”唐凡搖搖頭,頓了頓,突然笑了起來:“我跟他們說我們自己也沒有預料到,他們都不信,說我們一定心裡有數。你們聽聽,說實話,都不相信。連boss都沒有意料到,我們怎麼預料?”

“boss是沒有想到,他現在已經有10億+的基本盤了,這數字比吳金、徐錚都要高了吧?”

“肯定的,換成藝術片,那兩位也就是個破億水準,哈哈。”

10億+,這是好些媒體給季銘估出來的數字,甚至有一些媒體,將藝術片和商業片還分開了,認為季銘在商業片上的號召力還要更高一點,起碼也是20+,不過有點驚世駭俗,所以認同的並不多,大家普遍還是覺得,季銘抹掉了藝術片和商業片這些型別之間的差距,當然,這種無視型別的號召力,也是非常恐怖的——星爺拍喜劇,大哥拍功夫,但是他們其他的型別作品,未必得到市場認可。

“管他十億還是多少,我覺得還是再招些人,不然要累死了。”

“就這一陣。”楊如意搖搖頭:“老闆明顯短期內不準備上電影專案了。”

林冉和唐凡對視一眼,認命地站起來,各自去忙了。

畢竟,年底了,紅包還是很有吸引力的——假如《默》有15億,天成擁有50%的權益,那就是入賬三個億,毛利兩個半億以上。以boss的手筆,獎金數量還是非常值得想一想的,說不好,入行以來第一個百萬年薪就要來了。

……

下屬們憧憬著年終獎的時候,季銘帶著倆助理跑影院呢。作為主投主控主演,季銘其實不太合格的,上映前的路演,他參加的並不多,只有寥寥幾站。上映後的見面會,他必須得多出力了,而且也確實留了這個時間出來,首輪音樂劇巡演之後,到他去倫敦準備英文版公演之間,有十天左右的時間,他會在上映第二個週六去倫敦,中間的時間,當然就留給電影了,宋總早就摩拳擦掌,給他安排的密密麻麻——季銘第一次拿到行程表的時候,覺得自己可能也有密集恐懼症,太嚇人了。

頭兩天都是在京城,週六日在滬上,後面還有別的大城市。

一天兩場,一次映前,一次映後,大家都非常熱情。映前的問題比較散,都是票房啊、獎項啊,各種評論啊,八卦啊之類的。最集中的就是季銘的婚事了。

減產=有事兒。

有事兒=談戀愛。

已經戀愛?則得出:有事兒=結婚。

在季銘減產的跡象出來之後,他跟初晴要結婚,甚至是奉子成婚的訊息已經漫天都是了。尤其《默》大火之後,正經話題說完了,就剩下八卦了,季銘身上為數不多的八卦,也就是他的女朋友了。

營銷號煞有介事地幫他規劃人生——電影上映之後,去倫敦演音樂劇到三月份,然後回國結婚,結婚之後蜜月造人,開啟第二輪巡演和英文版第一輪全球巡演,籌備新音樂劇或者新電影,到年底生娃,帶娃,要到再下一年的上半年才有可能啟動新專案了。

也許就是《流浪地球2》?

這不就連上了麼?記者們就可以去問郭帆和吳金:“有訊息指《流浪地球2》已經在籌備當中,後年上半年正式開機?是麼?”

兩位自然要否認啊,因為續集還不知道在哪兒呢。

“郭帆否認上馬《流浪地球》續集,季銘新作很可能會是一部全新電影”——這不廢話呢,自己跟自己玩兒呢,還玩兒出一整套新聞來了,而且效率之高,讓人驚歎。

那見面會的時候,又全都丟回給季銘,成為了一個完美的閉環。

“您要結婚了麼?”

“您女朋友已經有喜了麼?”

“會在明年迎來新的人生時刻麼?”——還挺委婉。

“《流浪地球2》已經在籌備了麼?”

“新電影還是文藝片麼?”

女朋友的一律不回答,人生時刻——每天都是新的人生時刻鴨,大家都好好努力呦。《流浪地球》就直接否認,暫時還沒有時刻表,新電影也沒有確定,不知道是個啥模樣。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非常利落。

相對而言,映後見面會就比較專注一些。

他進廳的時候,在昏暗的燈光裡,很容易看到不少人眼裡波光粼粼,顯然,是被淚水溼潤了眼眶——這其實還是個開始,等到他們回到家,再想起劇情,就越想越可怕,越想越難受,越難受越忘不了,然後就來二刷了。

呵!一切盡在掌握。

當然,也有做了功課,或者領悟比較快的,當面就問了,是一個穿黑大衣的姑娘。

“我看過音樂劇了,然後今天也看了電影,感覺音樂劇比電影要更仁慈一些,電影完全沒有溫情脈脈,尤其是最後那句放棄治療。如果說音樂劇是讓想象成全了舞者最後的希冀,那電影其實是現實殘忍地掐滅了舞者僅有的憑依和支撐,為什麼會這麼安排?”

看的很仔細。

這是季銘的問題,他想了想:“首先謝謝你的支援啊,票不便宜,哈哈。”

確實不便宜,不論是音樂劇的票,還是見面會的票,都貴。

“至於區別,其實是創作過程中的自然而然,在電影劇本創作和拍攝過程中,我們希望表現地是比較殘酷的一個東西,就是不論是被放棄還是真的惡化,來導致的死亡,這種身體上的消失,會帶走你靈魂、想象、精神這些領域的一切,不論它們多麼璀璨,多麼瑰麗,沒了就是沒了——甚至,活著的人都不知道自己終結了什麼,這種殘酷是有力度的,也是值得表現的。

而音樂劇,第一個重複不太有必要,對不對?電影已經表現過的東西,沒必要再來一次。第二個就是在創作的過程中,尤其是編曲、編舞這些,大家還是認為那麼好的音樂,那麼好的舞蹈,足以慰藉一個舞者的心靈,也就是說他在離開的時候,雖然現實中無法做到了,但有這麼一次愛麗絲夢遊仙境——”

說到這裡,他笑了半天,大家反應過來也一起笑,把愛麗絲導演笑暈了,還是在翻譯的幫助下,才明白這個梗。

她聳聳肩膀,無奈一笑。

“……就是夠了,有這麼一種經歷,夠了,滿足了,釋然了。不同的創作心理吧,我覺得每一個作品都是不可重複的,因為在那個時間,和那麼一群人一起工作,誕生出來的內容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在我自己看來,音樂劇和電影的不同,是太理所當然了,它們都非常好。”

“大家不要劇透哦。”文宴加了一句。

她說的是最後那一句話,在網上關於《默》的結局討論很多,但是劇透極少,極其少,可能劇透門檻太低又太高——太低在於,就一句話的事兒,“家屬確定放棄治療是麼?那簽字吧”。而太高則在於,你要體會這句話的殘酷,必須在看完電影之後才行,你得在看了楊鳴跳出那支驚世《寂靜湖》之後,立馬聽到這句話,才能恍如晴天霹靂,給你心臟劈出一道縫來,久久難以自持。

電影和舞臺劇不一樣,《寂靜湖》在舞臺上是有觀看角度的,而在電影裡,不同角度、距離、後期,尤其包括許多細微的表情、區域性動作,都一覽無餘,那種視覺上的震撼,層層累積出來的牛嗶感,非常驚人。

和最後那句臺詞以及背後的無限想象之間,形成的落差和對比,也同樣無與倫比。

觀眾們都能感受到,所以這種太低又太高的劇透門檻,直接導致絕大部分人不劇透——而是一個勁兒強調牛嗶。

“去看了《默》,整個片子都非常好,不枯燥。但真正讓我連續臥槽三聲的還是最後的處理,越想越臥槽,燈都亮了,坐在那兒愣是繼續臥槽了一個!!真是……臥槽!!”

“季銘還是牛嗶,電影美的不得了,各種美,鏡頭很美,光線很美,舞蹈很美,人也很美,情感很美——但最後一秒鐘演完,所有這些美都成了尖刀,化了骷髏,讓你眼淚唰一下就來了。”

“啊啊啊,看完幾個小時了,還是沒法平息啊,後勁太足了,躺在床上,想起楊鳴來,越想越想哭,閉上眼就是最後那個他望著上面鏡頭和最後的臺詞,唉,明天找閨蜜再去看一遍,不能光我一個人難受。”

“雖然看完之後不是特別輕鬆,但有一種滿足感,就想很餓很餓的時候,有一個特別硬的饅頭給你,你吃起來也不一定能夠說好吃,但吃下去,幸福感和飽足感還是會有,而且越來越綿長。”

“果然還是藝術片,不想讓人輕輕鬆鬆地看完,不過,牛嗶。”

“本年度最值回票價的一次觀影,比《流浪地球》滿足,我果然還是適合這一類片子。”

“有季銘在,真是我們這些文藝片愛好者的福音啊,感恩。”

這種局面,很有意思,媒體和看過電影的,都在說最後牛嗶,可是又不說怎麼個牛嗶法,搞得大家都很心癢,雖然不少人不願意被虐心,但有男朋友女朋友的,一起去看,然後互相疼惜一下,也是很不錯的嘛。

從電影院出來的時候,已經是接近10點半了,到這個時候,票房數字都差不多定了,剩下的寥寥無幾。雖然週六晚上,大概是一週票房最高的一天,可是數量已經不多。

“8億了。”

“今天3個億?”季銘問了一聲。

張琛點點頭:“10點18分的時候,單日破的3億,今天的排片已經到了44了,黃金場更高,51%,一半多。票房佔比79%,主要《誤殺》有五千萬出頭的票房。明年的預排片就有45%,嘖。”

說到最後,都忍不住咂舌。

季銘現在也是完全看不懂這個趨勢了,按照藝術片走勢不好使,照理說,頭兩天已經把文藝片觀眾給過了一遍了,想一想當時《地球最後的夜晚》,搞得那麼沸沸揚揚,也就騙來一個多億,《默》頭兩天都已經五個億了。第三天縱然是週六,也不應該更高的,能有2億已經不得了,結果破了3億——很多人估計要大跌眼鏡了。

完全按照商業片的軌跡來算,肯定也是不行的。

所以,現在連季銘都沒法預測了,混雜著他的號召力,電影的口碑,人群從眾心理,甚至某種意義上,成為一類社交打卡行為、限定情侶活動……票房會怎麼走,再強的預測機構,都要無能為力。

“一億多歐元了?”

“是的,今天剛過一億歐元。”愛麗絲一直坐季銘的車,翻譯給她實時翻譯,但是一億這個數字還是太驚人了,她連續求證了兩次,第二次是季銘回覆她的,用意大利語,準備地回覆了她。

愛麗絲張了張嘴:“上映三天就一億歐元了?”

“這是中國,除了美國,歐洲任何一個市場都沒有這種規模。”季銘笑了笑。

“即便是整個歐洲市場一起算,也很難有這樣的成績。”

“哈哈,”季銘點點頭:“其實是一樣的,中國也很少有這樣的成績,對於一部非商業片來說。上一部,是我的《遇見神靈降落之地》,你知道的,兩億歐元規模。”

“你的每一部片子都有這樣的成績麼?”

“到目前來說,一億歐元票房是最低的了,”季銘煞有介事地想了想:“但不一定,如果它繼續收穫票房,可能上次的兩億歐元才是最低的——我還有5億歐元的、7億歐元的電影。”

愛麗絲明顯想要罵髒話。

何嘗只有她想要罵髒話呢,想要罵的人太多了,什麼玩意啊,這票房,刷的吧?人家都在卡9的時候隨便刷幾個幽靈廳,你倒好,從頭開始刷。

週六結束,總票房8億——大家驚呼十億在望。

週日結束,10.5億——首週四天正式破10億,大眾預測已經完全放到20億以上。從新片來看,有一戰之力的很少很少,馮小炮的《只有芸知道》,估計不是對手,星戰在國內一直不算強勢,再往下就是月底的《寵愛》了,今年三大氣運王者,吳金、徐錚和季銘。徐錚還是有戰力的,但是那會兒《默》已經進入第四周了,完全不是一個檔期。

等於是它整個生命週期,沒有一合之敵。

果不其然,進入第二周,雖然週一票房大跳水,但依然維持了單日破億水準,週二還略有逆跌……到週四傍晚,《遇仙降》15.5億的紀錄被輕鬆隨意地破掉——電影遇仙降的官微特地發博祝賀。

“繼續衝哦,小黑狗。”

配了一張圖,小黑狗在跑道上飛奔,路邊豎著一塊牌子——15.5億。

國內影迷最近喜歡為電影和角色取暱稱,《流浪地球》就是小破球,《哪吒》就是吒兒、藕餅,到了《默》,就成了小黑狗——當然是拆開“默”字,變成黑犬,再變成黑狗,加個小子,以示可愛。

滿屏都是小黑狗,真是詭異。

15.5億,完全不是《默》停下來的理由,進入到週五,新的一個週末區間——四部新片上市。

《葉問》完結篇,馮小炮新作《只有芸知道》,《星球大戰:天行者崛起》,以及喜劇獨苗,麻花出品,任素溪領銜主演的《半個喜劇》。

上映進入第9天的《默》,依舊以24%的排片雄居第一,戰力無雙。《葉問》屈居第二,19%,老片《誤殺》第三,下面才是馮小炮,星戰、任素溪。

這一天的票房萬眾矚目。

如果《默》依然保持戰力,在新片圍剿之下,破億,乃至更高,就說明它的票房想象力,將再度超越大家的意料。假如不敵,那麼20億的預測,就基本定了——雖然依舊驚人,但不至於驚世駭俗,畢竟大家已經接受。

《默》其實比較幸運,如果是兩年前,這樣的局面,必然群起而攻,不黑都給你弄臭,但今天大家都比較謹小慎微,不太敢亂搞,包括馮小炮那麼惹事生非的,現在也得夾起尾巴。

其實,到了下午五點半,局勢就已經很明朗了,因為晚上的預購票房入賬,該出來的差距這會兒就出來了。

《默》的票房證明了影院經理的豐富經驗。

它破7000萬的時候,第二的《葉問》才將將破4000萬——這4000萬里,其實還有作為新片的預售成績。

直到這一天塵埃落定,《默》總票房17.3億,單日1.4億,第二的《葉問》僅有6300萬,其餘新片更是慘不忍睹。同為藝術片的馮小炮新作,單日甚至非常驚險地越過千萬線,差點就不過千萬。

“《默》對整個大盤的統治力依然未見消散,”電影票房君凌晨發文:“系列強片《葉問》雖然老態龍鍾,但是慘敗至此,還是讓人嘆息,生不逢時啊。馮導的《芳華》曾經大獲成功,但這部《只有芸知道》,觀眾卻明顯不買賬。單日差點不到千萬,也是創下了馮氏賀歲以來最低首日票房的紀錄。除此之外,星戰和《半個喜劇》也都未能突圍。倒是已經上映一週多的《誤殺》,憑藉良好的口碑,保住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單日3000萬,位列第三位。

《默》至此票房已經超過17億,可以預見週六週日它的排片一定不降反升,兩天收穫三億以上是大機率。這意味著第二周結束,《默》的票房就將超越20億——僅僅比今年的現象級動畫片《哪吒》慢兩天。它最後究竟能走到什麼程度,已經是個無法想象的問題,就像《遇仙降》之前,誰都想不到藝術片能達到15億級別的票房,《默》之前,也無人能想到藝術片20億,甚至30億,會來的這麼快,這麼猝不及防,打破了所有人的預測,無論再大膽的預測,都比不過現實。”

當這種票房趨勢成為一個媒體現象之後,反過來又反哺了電影的票房——大家都要看看,這麼不可思議的電影,究竟有什麼好看的。而已經看過的,也沾沾自喜於自己的眼光,必然二刷支援一波。

季銘落地倫敦,休息一天之後,《默》第二週末的廝殺也結束了。

21億!

週六再破2億,週日1.7億,將總票房提高到21億之巨。

以至於有一位京大教授發文驚呼,中國影迷的審美一夜之間改天換地了——當然,文章的最後,他自己也調侃“當然我深知,這一現象可能僅僅會出現在季銘的電影上,然而有一個季銘,難道不能有第二個?市場的天花板已經高不可及,留下來的空間是如此巨大,電影從業者們,還要繼續低估我們觀眾的審美水準麼?還要繼續頑固地相信我們的觀眾,只會喜歡那些爛俗情節和膚淺的視覺效果麼?《默》的成功證明了現在不是影視的寒冬,而是脫胎換骨的蛻變時刻,誰能夠率先完成蛻變,誰就能掌握市場的金鑰。”

《哪吒》則繼續被拿來對比,《哪吒》次周週六週日,均破3億,遠比《默》要驚人的多。

但“《默》在同類作品裡已經沒有可以對比的物件,以至於不得不和《哪吒》這樣的神片相比,本身就是一種極度的肯定,而同樣是11天,票房僅差4億,也完全足夠說明《默》的極端成功,它最終破30億,乃至35億,已經大機率事件。”

醒來之後,季銘看到微信裡楊如意發過來的21億慶功海報——連《默》自己都認了小黑狗的名字,一隻小黑狗爬山爬到21億的海拔高度上,下面依次是20,19……

笑了笑,換了一身練功服在裡面,外面穿了件大毛衣,然後套上黑色羽絨服,揹著自己的水杯和軟底鞋——他要去莫瑞斯劇院進行英文版《默》的最後排練了。

平安夜前夕,英文版的《默》將會在西區上演。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宇宙級寵愛女配她天生好命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都市國術女神我真不是魔神我有一座天地當鋪劍仙三千萬食物鏈頂端的猛獸諸天新時代
相關推薦
反串入主大明諸天從自宮練劍開始鬥羅之最強全職輔助燃情代價狩獵山莊狩獵軍王東京惡人戀愛日常回到牧場完美牧場經營攻略[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