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我的系統不正經

第一千零二十九章投其所好
上章 目錄 下章

我的系統不正經第一千零二十九章投其所好

青瓷是一個大系,也是瓷器的起源,自然很重要。

到宋之後,青瓷的魅力更是一統江山。

宋代五大名窯之中,有四個都與青瓷相關。

其中,龍泉窯的故事更為傳奇。

這個從叄國兩晉時期就存在的窯場,一直到北宋時期都還是平平無奇。

但是, 北宋覆滅後,龍泉窯結合南藝北技,反而創造了我國青瓷史上的頂峰。

成熟的燒造技術,端莊典雅的造型風格,都讓龍泉窯聞名於世。

而粉青釉和梅子青釉的燒製成功,更是巧奪天工,在我國瓷器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

從現代的工藝角度看,青瓷的燒造與發展, 是我國陶瓷史中工藝和技術尤為重要的一筆,是從偶然發現,到技術刻意利用的過程。

這是瓷器胎釉中,鐵元素不斷增減變化的技術革新成果。

但從美的想象中,我們更願意相信,一定是青色的意向太過飄渺,所以古人用一種獨特的方法,將它凝固在器物之上,讓世人皆能觀賞青色之美。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顏色上升為藝術的表現手段,是古人在不自覺中完成的。

當古人發現瓷器,不僅僅是使用的器皿時,藝術的魅力就從中閃現了出來。

在自然的溷沌中,一縷青翠常使人賞心悅目,這種覺醒就是青瓷藝術的先驅。

所有青瓷的前身,都是古人無可奈何之事。

釉料的含鐵量, 決定青釉的顏色, 而古代的工匠, 卻長時間無法掌握呈色條件, 陷於苦惱。

之後在大量日復一日的重複勞作中, 機會一次又一次偶然出現,等待被聰明的智者捕捉。

中國古代辛勤的窯工們,就是那不知名的智者。

之後,各種青瓷出現,其中的佼佼者自然是龍泉青瓷。

聽到龍泉青瓷,陳文哲的眼睛眯了眯,這是投其所好?

要知道他最拿手的絕活,就是彷制龍泉青瓷!

他還真沒想到,武叄居然把話題轉到了南宋龍泉青瓷之上。

說到這個,他不害怕班門弄斧砸了自己的腳?

或者,這是投其所好?

果然,武叄只是開了個頭,接下來深入淺出分析龍泉青瓷技術的還是老周和老李。

只是一聽,陳文哲就表示歎服。

如果不是見過真品龍泉窯出土的調色盤,他哪裡能夠知道,當年人家龍泉窯使用的是什麼原料?

這景鎮兩位老人就不一樣,人家沒有手段作弊, 但是人家有足夠完善的傳承。

龍泉窯因地理位置原因,其制瓷的土料中, 天然就富含石英以及高嶺土、絹雲母等礦物質。

這就是天然的瓷土、釉料!

這些物質在窯爐還原氣氛中, 能夠使胎色呈現出白色或灰白色。

而如果在瓷土中加入一定量的紫金土,則胎色便會呈現出黑色,這也是龍泉窯瓷胎色有黑、白兩種顏色的原因。

在這其中,有一些關鍵點,也可以說是小細節,比如胎的色調,對釉色有一定的襯托作用。

這個不是親手製作,不是燒製過很多龍泉窯瓷器,就很難發現這種小經驗。

龍泉窯瓷器的顏色以青綠色為主,顏色偏深,這是因為在胎土配方中新增了一定量的紫金土,從而增加了胎色的深度。

紫金土是含鐵量較高的一種土料,就是它跟龍泉窯的瓷器,帶來了別具一格的釉色。

所以,龍泉窯最引以為傲的是它青雅如玉的釉色。

怎麼燒製出這種頂級釉色,就是北宋和南宋的最大區別!

北宋時期,龍泉窯所使用的釉料為石灰釉。

那麼,什麼是石灰釉?

之前,陳文哲透過作品,看到過南宋龍泉窯製作瓷器之時使用的釉料的成分。

現在經過老周的一翻解說,他就更加清楚,什麼東西能夠成為釉,又是什麼樣的礦物、原材料,可以合成好的釉料。

釉本身是由石英、高嶺土、草木灰等礦物原料,按一定比例,經過相應工藝,製作而成的一種漿狀物質——釉漿;

將釉漿施於胚體表面,經高溫燒製後,便會在器物表面形成一種玻璃質,人們稱其為“釉”。

石灰釉,即是指釉料成分以石灰石(碳酸鈣、二氧化矽等)為主的釉料。

石灰釉因其自身成分原因,在高溫燒製過程中黏度較小,容易發生流釉現象,因此使用石灰釉的瓷器,通常釉層相對較薄。

而北宋時期的龍泉窯,所使用的就是石灰釉,故而在產品釉色方面,除了常規的青綠色外,並沒有什麼特別突出之處。

但是,時間進入南宋後,龍泉窯工匠發明了石灰鹼釉,創燒出了膾炙人口的粉青釉、梅子青釉色產品,使龍泉窯瓷器一時間聲名鵲起,美譽如潮。

石灰鹼釉陳文哲自然很瞭解,他更加清楚,北宋時期不一定就沒有石灰鹼釉,因為他懷疑汝窯瓷就是使用的這種釉料燒製而成的。

當然,北宋時期使用的石灰鹼釉,或者說,利用石灰鹼釉的使用技術,是跟南宋不同的,這樣才會造成獨特的汝窯瓷之美。

現在他很確定,汝窯瓷的厚釉,應該跟石灰鹼釉有關。

那麼石灰鹼釉到底是怎麼回事?人家景鎮那邊也研究的明明白白的。

石灰鹼釉是在石灰釉的基礎上,對其中的一些成分及比例做了調整,才做出來的一種新型釉料。

比如增加金屬鉀的含量、降低了氧化鈣的含量等。

這樣才最終將石灰釉,改進成了鈣鉀釉。

由於鹼金屬含量成分的提高,在高溫作用下釉料的黏度加大,流動性降低,從而形成了厚厚的釉層。

南宋以後的龍泉窯瓷器,普遍釉層較厚,就是因為改用了石灰鹼釉的原因。

同時,在燒製工藝上也採用了多次施釉法,即素燒——上釉,再素燒——上釉,如此反覆叄至四次,最終燒製出了溫潤如玉的厚釉青瓷。

這些技術,加上瑪瑙入釉的寶燒技術,最終才能燒製出汝窯瓷器吧?

這麼算起來,石灰鹼釉的發明與運用,對青瓷釉色來說,是一個創造性的巨大改進。

它使瓷器表面,獲得了一種如青玉般質感的釉色效果。

其釉層凝厚,釉面勻淨,猶如天然美玉,而這不也是汝窯瓷的特徵?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我真不是魔神都市國術女神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女配她天生好命食物鏈頂端的猛獸特種兵之戰狼崛起我有一座天地當鋪劍仙三千萬諸天新時代宇宙級寵愛
相關推薦
民科的黑科技她是梔子花香愛豆竟然暗戀我熱吻小玫瑰最強系統之我有超級村莊我在龍族當老師中華第四帝國在金榜木葉刷榜的日子重生明末當皇帝神奇寶貝之精靈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