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我可能是個假道士

第68章 秋空一碧無今古(3)
上章 目錄 下章

我可能是個假道士第68章 秋空一碧無今古(3)

望舒和大師兄聯手斬殺了上主一尊化身,倒也誠如大師兄之前的判斷,那上主雖是本身正體不曾受到牽連傷害,始終還是失去了重要的力量儀仗。在之後的一段時間裡,上主又是銷聲匿跡,不知道躲到哪裡去做什麼準備去了。

呂道長這邊,在收走了一部分火宋的天子龍氣之後,便動身趕往了殘餘的趙氏宗族所在之處,將天子龍氣的氣數附著在一名年僅二十餘歲的年輕熱身上,使他能夠延續火宋國祚,維持這一段氣數不致消亡。

金兵這一次南下入侵,俘虜火宋徽欽二帝的同時,也是擄走了趙氏宗族和一眾朝中大臣,汴梁城被攻破的那一瞬間,整個火宋就已經算是滅國,全靠著呂道長收走了天子龍氣,不叫天下萬民的心意歸了金人侵略者所有,才保住了火宋不曾徹底覆滅,卻也是無法挽回一個時代的終結。

次年,金兵撤離汴梁城,立張邦昌為楚皇帝。這張邦昌原是火宋一朝的大臣,進士出身,本身受儒家禮教教導,深通聖人道德箴言,原是因著他在火宋與金國交戰之中,一力主和,幾番與金人往來,才叫金人對其格外高看一眼,立他做了個傀儡皇帝,所謂的“楚國”,其實不過是金國的藩屬而已。

被宣召為皇帝之後,張邦昌一應地恪守禮數,不上正殿,不稱為皇,只當自己是個監國的大臣,從不曾承認了“楚皇帝”的名頭。在位數十天後,張邦昌得以南下應天府,見到了徽宗皇帝之子,欽宗皇帝之弟,火宋的九王趙構,闡明了自己的無奈,表達了自己的忠心,又是一力要將江山大統,重新還給火宋趙氏一族。

這九王趙構,便是當日呂道長南下之時所見到的那位年輕人,卻是得到天子龍氣在身之後,趙構本身便是有了王朝的氣數在身。在於張邦昌相見之後,趙構即在應天府登基為皇,重續火宋國祚,改年號為建炎,冊封張邦昌為太保、奉國軍節度使、同安郡王,又擢為太傅。

趙構的登基坐殿,使得火宋國運再得延綿,卻是相比起之前的情況,火宋實際所掌握的國土已經縮減不少,只掌握了原本火宋靠南的一部分江山國土,後人為做區分,將其一朝成為“南宋”,與金兵南下,攻破汴梁之後實質上滅亡的“北宋”形成對應。

而張邦昌重歸南宋趙構麾下之後,雖是得了封賞,卻始終是受了金人冊封皇帝,身份著實尷尬,又是受到一眾朝臣的排擠迫害,情況著實艱難,難以維繫自身。不久之後,張邦昌便被人告發其玷汙宮人,隨後在宰相李綱的大力推動之下,幾番遭貶,直至軟禁,最終潭州城天寧寺的平楚樓上,仰天長嘆,自縊身亡。

原本張邦昌受金人宣召為皇,乃是被金人以屠城作為要挾才不得以而登基,在位期間並不曾有逾越絲毫禮制的舉動,始終還是將自己當作了火宋的臣子一般恪守己身。然而中原大地,從來禮教森嚴,這種被異族擁立的皇帝,身份從來都是十分尷尬的。趙構本身登基坐殿之後,對張邦昌也是著實疑心不減,又是心中多少有些隔閡,最終導致了張邦昌被排擠陷害,直至自殺。

張邦昌的死,似乎為南宋的歷史,奠定了某種不太吉祥的根基。

當然,凡塵俗世之中的一切,道門一方的高人就不是十分關心了。呂道長在將天子龍氣託付給趙構之後,就已經註定了趙構能夠登基坐殿,延續火宋百年國祚法統,至於說百年期滿之前,南宋皇帝們要做出什麼樣的舉動,那就不是呂道長所能干涉和插手的,卻是天數早已註定,百年之後,南宋始終還是要在浩劫之中滅亡。

自從知道了上一次,望舒與上主正面交鋒而平安歸來之後,道門的一眾高人們便是在虛無夢境之中,與望舒交流此事不下數十次,時常有高人大能向望舒討教當時的細節,甚至同一個人能夠在一天之內反覆來求教兩次,望舒一時間不堪其擾,又是曉得諸位高人大能們的用心之處,只得強忍著耐心解答,著實也是過了一段苦日子。

事實上這些道門高人,誰也不是坊間傳閒話的那等長舌婦人,之所以要一次次弄清楚此事之中的細節,就是為著將來有朝一日,自己對上上主的時候,能夠多一分經驗,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又是望舒原本可以施展精神投影,卻是當心上主藉著投影聯絡降臨,故而也是實在沒有辦法,只得靠著一張嘴反覆解釋。

一眾高人之中,以王屋山趙老道對此事最為上心。趙老道本身乃是十大洞天之首,王屋山小有清虛天的掌教,自身實力不俗,身份不亞於終南山張老道,又是年紀不算太大,壽元充沛,自覺在這一次的末法浩劫之中,自己應該承擔更多的責任,又是感念於上一次大師兄相助馮元清保護小有清虛天,便更是關心望舒師兄弟幾人,自是不用多說的。

趙老道這段時間,單他一人就像望舒討教當日經歷不下五次,望舒倒是不像對別的修士那般多少有些不耐,而是全心全意配合趙老道鑽研,乃是趙老道多次詳詢,並不是為著增加自己在對上上主時候的勝機,而是試圖從望舒的描述之中,還原處上主那一手宙光因果法門來,將其化為己身之用。

對於此,望舒簡直是一百個贊同,卻是他身為古神之身,天生掌握權柄,對於法理的理解,或許有超過凡俗的地方,更多的卻還是比不上一眾腳踏實地,一步一步修行出來的高人大能。除卻自身的神力和權柄之外,望舒對於法理本身的感悟也不過是道門尋常祖師級別,與趙老道、熊道人和崑崙祖師這等高人尚不能相比,故而聽聞得趙老道著手研究上主的神通,自然是十分歡喜。

這一日,望舒再與呂道長討論世界之力的運用和對抗之法,聽著呂道長舉杯飲茶,輕聲說道:“我等先天古神之身,所能掌握的也不過是尋常的神力而已,雖是要比凡俗法力高上一層,也不過是力量程度上的差距,與世界之力相比,本質上有著不同。成千上萬年來,我曾經見過世界之力的出現,也只是在三千年前的封神戰中,通天教主的萬仙陣裡罷了。”

對於三千年前的封神之戰,望舒的記憶並不比一眾道門高人多上多少。原是因為當年封神戰時,三清天尊立下封神榜行人道統天之時,一眾原本執掌天庭權柄的先天古神,受到封神榜的限制而幾近封閉了自身,等待被人道正神取代,卻是望舒身為月御,太陰星君一職也在封神榜上有名,故而他當時也是渾渾噩噩,並不曉得人世間和天界裡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封神之戰,乃是天地開闢以來,鮮有的一次混元大羅聖人直接下場參戰,親自出手干涉凡俗世間的人道運轉,卻是在那之前,天地間的六位混元大羅聖人,從未因著某一件事情而一齊出手,就算是當日遠古洪荒之時,天崩地陷,女媧氏煉石補天,出手的混元大羅聖人也比不得封神戰中那麼多。

而且整個封神之戰,一方面是人道統天,一方面也是聖人道統在人世間的爭執,卻是混元大羅聖人們為封神出手,幾乎都是傾盡全力,甚至還有聖人之間彼此的比鬥,著實是十分難得。望舒身為月御古神,知道的事情著實不少,卻是偏偏不曉得封神戰中之時,也是叫他感到十分遺憾。

呂道長乃是東王公的本質化身,封神戰中主動向聖人們做出讓步,東王公和西王母都是捨棄了一部分權柄,凝結成化身,一為東華帝君,一為瑤池金母,入主天庭而輔佐天帝,故而其本身的神位不曾受到影響,在封神戰中也是保持清醒,見到許多,這會兒說與望舒知道,倒也算不得什麼要緊之事。

見得望舒臉上有遺憾神情,呂道長便也是微微一笑,對他說道:“你也不必這般遺憾,卻是那混元大羅聖人出手,與你我這等古神根本就不在一個層次之上。依我們之前所見,聖人出手之時,並無任何力量外顯,一切手段,稀鬆平常,只如尋常凡人的武道一般。然而大道至簡,一切手段都在無招之中,祂們隨便一揮手,就能叫所存在的一切消弭無形。”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說著話,呂道長也是自嘲一笑,乃是他作為東王公之身,執掌天下一切男仙飛昇,受到萬民敬仰,可謂是呼風喚雨,無所不能,卻是在混元大羅聖人面前,也是一般無二地無力,比起一個普通凡人,強大不了多少。

望舒聽著呂道長所說,一時也是想起當年準提道人走上巍寶山之時的場景,一時微微點頭,卻是當時三清天尊的法理,阻擋準提道人上山,兩者之間也沒有什麼太大的動作,勝負得失便在一時之間分明,原不是凡俗甚至神仙所能比擬,大家在本身的存在之上,已經是兩種不同的概念。

始終一眾修士、仙人和古神們,都處於天地法理的運轉之下,法理本身就是鐵律,不可冒犯,不可褻瀆,不可違背,更不可能打破;而混元大羅聖人本身,就是法理的具現化,祂們就是這天地之間,最大的法理所在,自然就不是一切有情眾生所能比擬,是為“聖人不仁,以眾生為芻狗”。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女配她天生好命劍仙三千萬都市國術女神食物鏈頂端的猛獸宇宙級寵愛特種兵之戰狼崛起我有一座天地當鋪諸天新時代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我真不是魔神
相關推薦
桃源絕品神醫絕品神醫會武功的巫師開局成撲街導演,我要退出江湖我可能是個假天師穿越在兩個時空隧道的她超級複製我有數百萬道具步步驚心之木蘭之戀修仙,從長生不死開始小道士轉生異世界成就最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