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我來做明帝

第五十一章 凜冬
上章 目錄 下章

我來做明帝第五十一章 凜冬

凜冬已至。

十一月二十一日,京城內外早就是一片冬季的寂寥。但這份靜寂在崇禎二年被打破,冬季寒風的冷冽似乎入骨,令人感到寒意。

因為:建奴兵犯京師。

夜間裡,那“嗬嗬”的如同野獸般的嚎叫聲似乎能透過雄偉的城牆而來,叫人難以心安,深夜裡輾轉難免。

家住在崇南坊的陳二孃和丈夫於有金兩人躲在被窩裡瑟瑟發抖。兩人的女兒、三歲大的月娘正在熟睡著。小孩子不懂事,白天玩累了就睡覺。

但是,家裡的頂樑柱,平日裡在東便門外賣苦力的於有金卻是知道外面是個什麼情況。

“金哥,我怕!”陳二孃緊緊的抱著丈夫,渾身都在發抖,“奴家白天在胡同口洗衣服時,聽胡大娘她們說,韃子來了會殺人。女子都要受苦,保不住清白。小孩子都要殺掉。嗚嗚…,月娘這麼小!”

於有金也怕,努力的回想著聽到的各種資訊,聲音發顫的寬慰道:“二孃,沒事,沒事。我聽東便門前讀報的章秀才說: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天子守國門。要死我們和皇帝一起死。怕個逑。”

陳二孃還是壓抑的哭。

或許,在讀書人而言,和皇帝一起死算是榮耀。但是,對小老百姓而言,皇帝太遠,沒感覺。

兩人一起害怕著。肚子餓起來。咕咕的叫著。

家裡的日子過的不寬裕,晚飯不多。抗餓的辦法就是早點睡覺。這是流傳下來的老法子。睡著就不餓。

不知道過了多久,打更的更夫的聲音遙遙傳來。卻是已經五更天。

陳二孃啜泣的道:“我爹孃、兄弟都在城外,不會都叫韃子禍害了?”

京城以中軸線分宛平、大興兩縣。宛平在西。大興在東。

陳二孃是大興人,家在城外。今年二十歲,五年前嫁到城裡來。

於有金沒做聲。八成已經沒了。

他們這些賣苦力的人,聚攏在一起就是“胡說八道”。但如今訊息的來源不是各自口傳或者見聞。而是各城門口處的“讀報人”。讀的是“邸報”。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他們不愛聽什麼朝政方針,喜歡聽時事,喜歡聽邸報後的各種訊息。

這幾日讀報的章秀才說:遵化、薊州、三河等城都教韃子給屠了。如今韃子來了,岳父岳母在城外。只怕,只怕…

“咕咕…”

小夫妻倆肚子又餓的叫。陳二孃算算時間,抹著眼淚,賢惠的道:“金哥,奴家起來給做吃的。”

於有金拉著妻子的手阻攔:“二孃,不用。今天我不出工。城門已經封了。沒有貨物從城外進來。”

“啊?”陳二孃心裡發慌。

於有金知道,感同身受。天大地大,吃飯最大。但韃子來了,他的活計就越來越少。昨天門就徹底封了。沒有活做了。問道:“二孃,家裡還有多少米?”

陳二孃大哭道:“沒了。沒了啊。這幾天金哥你拿回的錢少,城裡的米價已經漲到一兩二錢銀子一石…嗚嗚…”

韃子就在城外,她一家子是可能死。沒有飯吃,是真的要死!

於有金慚愧的低下頭。

這時,忽而聽到城裡的鍾聲響起來。住在京城的百姓都知道,在五更天時的鐘聲是什麼意思:早朝!

而這鐘聲於百姓而言,基本和公雞打鳴差不多。夜晚要過去了!新的一天到來。

且說,崇禎二年十一月二十二日的清晨,當今天子難得一見要早朝。昨天下午建奴兵臨城,便有通政司全部傳達到。

清晨五點時分,隨著午門上悠揚的鐘聲響起。在午門外的等候上朝的文臣、勳戚們一一的從朝房裡出來。

這裡額外說一句,雖然明太祖朱元璋是個狠人,早晨定在早上五點開始,還不耽擱7點鐘各衙門上班。而且風雨無阻。但,正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大明朝的袞袞諸公不可能在皇城外喝西北風,挨露水。

午門之外是尚寶司、中書科、六科直房等。大佬們,百官們便是在值房裡等候。而這百年來的慣例,各有各的“地盤”。絕不會去錯。

這個時候絕不會有官員去串門。大佬們在這個點都很疲倦,沒有人有心思和你搞什麼勾兌。

文左武右。

文臣之首便是兩個閣臣:錢龍錫、成基命。

其後是九卿:吏部天官王永光,戶部尚書畢自嚴,兵部尚書王洽,禮部尚書何如寵,工部尚書張鳳翔,刑部尚書喬允升。左都御史曹於汴,大理卿康新民,通政使周延儒(以禮部尚書掌通政司事)。

武臣之首樞相:孫承宗、李邦華。

其後便是大明朝的武勳們:英國公張維賢,成國公朱純臣,總督京營襄城伯李守錡,新樂侯劉文炳,駙馬都尉冉興讓,誠意伯劉孔昭,惠安伯張慶臻,宣城伯衛時春,嘉定伯周奎,左都督田弘遇等。

群臣從午門中而入,過金水橋,並沒有如往日早朝一般在承天門前列隊等候上朝,而是繼續前行,去往皇極殿中。

這是大朝!

皇極殿原為“奉天殿”。嘉靖四十一年改為皇極殿。其功能並非上朝所用,而是為重大的政治事情所準備。如新帝登基,皇帝大婚,冊立皇后,命將出征,在三大節(萬壽節、元旦、冬至)接受百官朝賀,並在此賜宴。

作為新進崛起的“紅人”,御史原抱奇走在隊伍中,在心裡揣摩著。通政司明明通知的是早朝,怎麼變成大朝?半點訊息都沒有!

但想想建奴都兵臨城下,天子要拜將,恐怕也是正常的。他應當在此事中如何獲益?

禮部右侍郎錢謙益在六部佇列中同樣是一臉的懵逼。作為朝中東林黨的大佬,他照樣沒得到任何的通知。現在都火燒面門,天子還搞這個小把戲?

兵部尚書王洽老朽不堪,滿頭白發。面無表情的跟著隊伍。自兵部和樞密院合流後,他這個坐堂尚書的職權已經被剝奪一空。大小事由孫閣老主持。

皇極殿外丹陛重重。不夠格的官員們便在殿外站著。夠資格的朝參管們一一進殿,站好。

稍後淨鞭三響,王承恩、高時明、方正化、王永祚等大太監們和近臣文震孟、倪元璐、錦衣衛同知董琨等簇擁著崇禎走上丹陛,升座。

在首輔錢龍錫的帶頭下,百官躬身行禮,山呼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萬歲”的聲音在皇極殿中迴盪,崇禎嘴角露出一個譏諷的笑容。

萬歲個屁哦!

城外都已經是大軍臨城。

“眾卿平身!”崇禎沒有依照慣例讓太監們唱禮,而是從御座上站起來,俯身著大明群臣,“朕有旨意…”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我真不是魔神都市國術女神女配她天生好命特種兵之戰狼崛起諸天新時代食物鏈頂端的猛獸我有一座天地當鋪劍仙三千萬宇宙級寵愛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本书作者其他书
神豪從系統抽獎開始 明帝國的崛起 恰我少年時 奮鬥在紅樓 重生之世家子弟
相關推薦
我有一方超級仙田我有一座道觀我女朋友世界第一甜網紅逆襲指北[重生]上位巔峰權臣逆流之我是學霸這就是等價交換洪荒之血道冥河洪荒之我乃冥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