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我是趙括,人在長平

第三百四十五章 燕既滅而胡遂亡
上章 目錄 下章

我是趙括,人在長平第三百四十五章 燕既滅而胡遂亡

然而,這世上,終究有所底線。

這邊慄腹心心念念地想要用燕國僅存的國運為自己的前途鋪個路子,心中暗想著:“以燕國為投名狀,不說再入趙國中樞,起碼做個一郡太守是沒問題的。”

但在那邊,慄腹的投名狀卻被廉頗一甩手便扔到了爐火之中,嘴角微微一扯,心中對此“賣國求榮”之人很是不屑,根本不想與其派來之人多說一句話。

好在一旁的李牧還是及時止住了廉頗趕人的話語,當然,李牧對此種人物也沒有什麼好臉色,能夠出言,完全是看在能夠少損失點士卒的面子上。

“回去告訴你主,若要降便降,莫要提任何條件!若真有才能,我王定會拔擢;若無才能,便勿要妄想在我大趙行燕國之故事!”李牧對著來人呵斥道。

來人哪裡還敢吱聲,點頭哈腰地應諾著,就要離帳而去。

“三日內!要降便降,三日後,雖降不受!”廉頗也在一旁補充道:“另外可以告知你家主人,燕國境內除了無憂城均已投降我大趙,而他也不用再等其他國家的支援,諸國已盡復矣,皆不會參與此戰!”

說著廉頗揮了揮手,示意麾下將其趕出。

......

公元前256年,秋末,趙以不名之罪伐燕。

問訓,秦王憤慨莫名,然此時值秦與韓、楚兩國大戰,損兵累萬,而兵卒疲敝,又兼新王初登大寶,雖有阻趙之心,卻無阻趙之力,遂默許之。

征伐之詔即宣,則齊、楚、韓、魏諸國莫不驚也!然因秦國滅周,而四國公分之故事,諸國雖驚,卻無人幹逆趙王之意,更無人敢妄動刀兵而阻之也!

唯齊之國君,既懼於趙,又恐滅燕之後,趙國圖齊,事故遣使入邯鄲,欲以萬金之資,調停趙、燕之戰!

趙王括哂之。

或曰:“燕國之大,無非寥寥十數城而已,且地處北疆,地貧而民寡,又經燕王累年之盤剝,縱使滅之,所獲亦不多也!今齊國以萬金相贖,縱得燕地,非十載不可得萬金之賦稅也,不若納齊國之萬金而暫歇刀兵之禍。則近已威懾燕國,遠可結交齊國,中與諸國亦不失君子之風也!”

趙王於左右曰:“夫萬世之基,豈止於此區區財貨乎?”,遂怒而遣使歸齊。

此言既出,趙國朝廷上下方知趙王之志,非霸中原者,乃吞天下而一統之哉!

齊使遂歸,而趙軍已然攻入燕國境內。

燕國臣民飽受燕王至虐,皆望風而降!不過二十日,趙軍便已佔燕之全境,而眾軍遂圍困燕之都城——無憂。

趙之主將廉頗者,不忍生靈塗炭,日夜以拋石車將勸降之書簡拋入城中,不過數日,燕都民心盡皆渙散。

則有燕之眾臣,陰攜珠寶細軟自城中逃出,盡為趙軍所拿!

又有燕之相國慄腹者,陰遣僕從於趙營中,欲以都城之防為要挾,欲之官於趙也!廉頗大為不恥,曰:“要降則降,勿需他言!”

僕從慚且退也。

已而齊使敗而歸之訊息傳入燕都,自燕王以下,士民皆惶惶然。

燕王遂問計於相國慄腹,慄腹低頭默然。燕王遂知其意,然心有不甘之燕王,欲問計於朝,即命宮人敲鐘而請眾臣入宮商議,然宮內鐘聲大作,卻再無一人入宮覲見!

燕王乃知:其路,盡矣!

既知其路,燕王即袒胸露乳,身被荊棘,攜人口黃冊,出城跪降!

燕國遂亡!

春來秋往,又一年,公元前255年秋收過,代地都督李牧奉趙括之王命,率歸義、代地、羽林三軍,共計五萬五千人馬,出代郡而入胡地,以迅雷之姿,掃蕩草原諸部落,胡人皆未能與之擋也!

已而遂平,胡人百不存一,餘者倉皇西逃,入沙漠乃止。既得胡人之屍首十萬眾,遂於築京觀者三,以洩代地百姓多年為胡人所欺之怒。

並立碑文以記之,其碑,高約三丈許,青石而成,恍如天物!

正面以趙文大篆,上書:“趙,將軍李牧,斃胡寇十萬於此!”

背面為趙、胡雙種文字,以小篆書曰:“無趙王旨意,妄動者死!”

京觀:京者,謂高丘也;觀,闕型也。自古殺賊,戰捷陳屍,封土而成,並以敵首堆積其上,以耀武功,以懾敵膽,以雪其恨也!

訊息傳至邯鄲,朝野莫不震動,諸文臣莫不上書要求嚴懲如此“窮兇極惡”之所為!即或武將,雖與有榮焉,然對李牧之所為,卻也有所微辭。然,平原君、廉頗、呂不韋等人對此,皆不置一詞。

或曰:“華夏者,曰服章之美,謂之華,禮儀之大,故稱夏也!何以施其暴行,置禮儀於不顧,而令諸國恥笑哉!必深究其罪魁禍首,嚴而懲治,以儆效尤,以明我大趙君子之風!”

趙括笑曰:“諸卿不食肉乎?若食肉,何以怪哉!胡人年年寇邊,毀我良田、奪我妻兒、殺我父母,所過之處滿目瘡痍,其心其行皆可謂禽獸之屬也!代地百姓苦不堪言,恨不能食其肉,寢其皮也!如今,王師北伐無道,以此畜生之屍,築其京觀者,有何不可哉?!”

遂加封李牧為武安君,仍掌歸義、代地二軍,併入內閣辦事!

另與胡人之地新置城池七座,以溝通代北,並令反對之聲最甚之士,於代北之官,以令其曉百姓之苦,而知京觀之要!

至此,趙國一統北方,再無後顧之憂,可謂是據北陸而南窺,則天下大勢,成矣!

方此時,天下之勢也,趙國雄踞於北,秦國虎嘯於西,而齊、楚龜縮於東南,韓、魏仰秦、趙之鼻息於中原。

兩強之勢已然明了——趙有北方廣袤之地利,秦有巴蜀、關中千里之沃土;趙有廉頗、李牧之智將,秦有帶甲之卒計數十萬;究竟鹿死誰手,尚未可知也!

然,趙括“萬世之基”之言語,已然遍傳諸國!

......

大風將門窗刮開,雨水順著門縫飄入,滴滴答答地拍打在趙括的臉龐,將沉浸在回憶中的趙括喚醒。

一旁的宦者令趕忙帶著幾名宦者、宮女,將門窗再度鎖閉,為防再度吹開,更拿了一盞宮燈置於其後。

趙括的眼神隨即回到了還在如火如荼討論著的會議現場。

“秦軍攻魏,我軍正好乘機取齊國之地!再與秦戰不遲也!”廉頗一臉堅毅地說著:“魏之地,雖有表裡河山,膏腴之稱,然齊國靠海,但是鹽業一項,便足以抵之。齊人不暇用之,正好為我所用也!”

“上將軍!齊國雖好,卻有帶甲之士十數萬也!更有臨淄、即墨等堅城可守,得之不易也!”李牧搖著頭說道:“而秦攻韓魏,只需攻破周邑之信陵君所部,則即可便可兵至魏國大梁,滅國如探囊取物也!”

“不待我軍攻下臨淄,則恐秦國已盡佔魏國之地也!若此時秦國再戰於河東、河內,則我軍必陷與兩線作戰之囧地也!”李牧繼續說道。

“兩線作戰又如何,我上黨之長平軍已擴軍至四萬,輔以三郡之守兵,足以守住秦軍!況魏國如今帶甲之士,亦不下十數萬,汝如何能知秦軍之破魏軍易,而我軍破齊國難焉?”廉頗反問道。

不待李牧再度回應,一旁的呂不韋隨即插話道:“魏國者,乃我趙之盟國也!盟國有難而不救,卻舉兵於外者於禮不合也,必至外交之策於窘迫之境也!若無十足獲勝之把握,不可為之也!”

“非也非也!”平原君隨即也加入了“戰團”,中氣十足的聲音隨即響起:“魏國雖是盟友,然其僅是拖延秦國之用。所謂合於利則用也,當今之世,兩強爭霸之勢已然明了,當此時,我大趙應儘快行鯨吞之策,取齊之地,以拉開與秦之國力差距也!”

“兩強相爭,必有所傷也!......”

“三晉之地,當先保之......”

四人又開始了新一輪的爭論,誰也說服不了誰。

沒錯,在公元前254年,幾乎毫無徵兆的,秦國悍然發動了對魏國的進攻,而且一出手便是一十五萬大軍,顯然是衝著滅國去的。

好在,羽林親衛和暗衛幾乎在秦軍集結的同時,便將此訊息傳回了邯鄲,這才有了這場頗為激烈的朝堂論辯。

顯然,趙括手下的四人內閣如今分成了兩派。

平原君和廉頗為一派,認為應該效彷當日滅燕之故事,趁著秦軍與魏國糾纏之際,果斷拿下齊國,獲其海鹽之利,從而形成對秦國國力的全面碾壓!進而佔據最終決戰的主動權!而即便魏國不堪一擊,自己河東、河內的防線也一樣固若金湯,足以抵禦秦軍。

而李牧和呂不韋則為另一派,認為若無趙國入場,魏國定然堅持不了多久,根本無法堅持到趙軍攻破齊國!而齊國與燕國不同,不僅城池眾多,人口也多,更有食鹽之利。即便秦軍戰罷魏國之後有所損失,也必定放任趙國繼續攻擊齊國。則我趙國必將陷入首尾南顧的境地。

兩派都是為了趙國好!這是肯定的。

之所以平原君和廉頗想要急攻齊國,以獲得對秦的絕對優勢,不是他們不知道其中的風險,而是因為他們已經老了,即便蒸蒸日上的趙國給平原君和廉頗注入了不少青春的活力,但終究敵不過歲月的侵襲。

他們老了,從及及可危的趙國一路走來,他們太想要在有生之年看到趙國一統的局面了!

他們也相信在趙王的帶領下,有著完備防禦的河內、河東兩郡,足以抵禦可能的危險,這點小小的風險根本算不得什麼!

而李牧和呂不韋作為青壯派的領頭人物,該冒的險,趙括和廉頗已經幫他們冒過了。他們有足夠的時間陪著趙國繼續強大,同時他們又都經過了趙括的一番調教,自然是萬事以穩為主。他們的理念是:穩住不浪,勝利就是我們的。

當然,如此行為並不算錯,但放棄危險的同時也就意味放棄機會!而如果一次次地將機會拱手讓給了對手,恐怕穩也就變得不穩了!

趙括聽著他們的爭論,心中也逐漸有了數了!

該穩還是要穩吶!尤其是如今的大趙雖然有了超越秦國的.asxs.,卻沒有可以浪費的資本!所以......

趙括輕輕地扣響桌面,示意談論可以告一段落。

隨即熱烈的討論便告一段落,四人紛紛看向了趙括,等待著他們的王的決定!

雖然有些對不住平原君和廉頗,但趙括明白,作為君王,首先要摒棄的就是意氣用事。雖然平原君和廉頗為趙國的崛起做出過卓絕的貢獻,但這並不足以成為讓趙國為其冒險的理由!

清了清嗓子,趙括稍稍組織好語言,對李牧問道:“武安君!如今我大趙可用之兵力如何?”

之所以問的是武安君李牧而不是上將軍、燕平君廉頗,是因為自李牧從代地歸來後,已經逐漸接手了軍隊的相關事宜,可以說如今除了上將軍這個稱謂尚未傳給李牧,其餘軍中的大事小情幾乎都以李牧為首了。當然,廉頗依然是李牧最堅強的後盾。

聽聞了趙括的問話,李牧當即雙手抱拳回答道:“稟我王,如今我大趙甲種軍共計五隻,分別為駐守代地的歸義軍(撤銷了代地軍編制),約兩萬人馬;駐守北郡的平北軍,約三萬人馬;駐守邯鄲的羽林衛三萬人馬,陷陣營五千人馬;駐守上黨之長平軍,約四萬人馬,共計一十二萬五千人馬!

乙種守卒方面,代郡、北郡、遼東郡各有守卒一萬;邯鄲郡守卒一萬五千;上黨、河東、河內共有守卒四萬;共計八萬五千人。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丙種屯田之兵共計一十七萬人!”

趙括滿意地點點頭,五年修養,甲種軍增加了足足三萬,乙種軍也增加了一萬五千人,而丙種屯田兵最為恐怖,直接暴漲了六萬!當然,趙括知道,這六萬人主要還是因為遼東郡的軍屯鋪開的緣故,而丙種軍屯,也只是作為後備力量而已,真正要打仗,還是得靠甲種軍。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劍仙三千萬都市國術女神我真不是魔神宇宙級寵愛女配她天生好命我有一座天地當鋪諸天新時代食物鏈頂端的猛獸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相關推薦
綜武世界的宋青書同時躺在萬界的我竟成了二五仔七步之內又準又快史上第一法海二次開局,我哥是方寒洪荒:開局簽到十萬大羅金仙協議結婚後我離不掉了全民御獸:我的寵物能無限進化重啟狼生:我能望見進化路線都市異能偽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