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我有科研輔助系統

382 下一篇就投《自然》吧(求訂閱)
上章 目錄 下章

我有科研輔助系統382 下一篇就投《自然》吧(求訂閱)

週五上午,許秋J2:IDIC-4F體系,《自然·能源》的文章初稿誕生,一共有七大亮點:

首先,最亮眼的自然是器件效率,最高達到了13.33%,第三方NIM檢測結果為13.2%,這標誌著有機光伏領域從常年的“12%時代”跨越到“超12%時代”。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第二,製備了大面積器件,即1平方釐米遮擋板下的效率資料,達到了10.24%,本來許秋設計的ITO圖案是2平方釐米,可以不用遮擋板測1平方釐米的,但2平方釐米下的這個資料只有8.73%,沒有超過10%,資料不太好看,許秋就選擇了1平方釐米破10%的資料。

第三,製備了厚膜器件,300奈米厚的器件,效率可達10.42%,500奈米厚的器件,效率仍然可達6.35%,大多數有機光伏體系做到500奈米厚,器件的效率直接清零了,表現出來的就是斷路現象。

第四,提出了一套理論解釋:相對於ITIC結構,IDIC-4F體系發生了側鏈改變(分子結構設計)→分子間位阻減小(DFT結果)→有效層中受體分子排布變得緊密(GIWAXS結果)→電子遷移率提高(CELIV、TOF、SCLC結果)→能量損失降低,開路電壓提高(J-V曲線結果)。

第五,提出了另一套理論解釋:相對於IDIC結構,IDIC-4F引入了氟原子(分子結構設計)→分子內的相互作用增強(根據早期其他研究者提出的理論)→受體材料的HOMO/LUMO能級變深、光吸收紅移(CV、UV-vis結果)→短路電流提高、開路電壓提高(J-V曲線結果)。

第六,類似學妹之前H43:IT-4F體系,J2:IDIC-4F體系給受體之間的HOMO能級差同樣比較小,僅為0.16電子伏特(CV結果),也表現出優異的電荷輸運效能(PL、TRPL、TAS結果),理論解釋為IDIC-4F材料具有低的激子結合能。

第七,針對大面積、厚膜器件效率均破10%的現象,同樣給出了可能的理論解釋,即IDIC-4F材料的激子擴散距離很高,R-SoXS結果表明聚集相的尺度達到30奈米以上,比傳統富勒烯體系更大,進一步提供了佐證。

一番盤點下來,十幾種表徵測試,大多都串聯了起來,只有TEM和AFM這樣的電子顯微鏡資料沒什麼用,因為確實拍出來的影象就是白花花的一片,啥也看不出來。

於是,這兩項表徵,許秋在文章中稍微提了一句通用的話術,大概意思差不多是“結果表明,有效層的形貌不錯”,然後就把資料丟到了支援資訊中。

下午,許秋帶著經由課題組裡的每個作者閱讀、修改過後的文章草稿,前往218。

魏興思笑容滿面,接過許秋遞來的隨身碟,說道:“來了啊,文章給其他人都看過了?”

“嗯,都改過一遍了。”許秋點點頭。

“好,我來看看。”魏興思光盯著電腦屏幕,大腦飛速運轉,時而點評幾句。

“嗯,標題沒問題,突出了高效率、大面積、厚膜這三個亮點。”

雖然一篇文章的亮點可能有很多個,但在標題上不可能全部都寫出來,那樣就顯得太過於臃腫了,因此,許秋就把最核心的三個亮點放在了標題上。

“作者……也沒問題。”

這次的文章作者,有長長的一排,共計十位,分為三個工作單位:

其中,一作許秋,二作韓嘉瑩,三作田晴,四作鄔勝男,五作莫文琳,六作陳婉清,七作龔遠江,八作馮盛東掛通訊,九作T?nu,十作魏興思掛通訊。

考慮到這篇工作田晴和韓嘉瑩的貢獻都很高,前者負責了四項機理的測試,並且還最佳化了文章的圖片,後者負責大多數的基礎表徵測試,以及器件的製備與測試,為了公平起見,許秋讓她們兩個猜拳,以三局兩勝的方式決定文章二作的歸屬。

最終,學妹以二連勝的成績喜提二作。

而龔遠江、T?nu兩位教授對這篇工作沒太大的什麼貢獻,屬於掛個名的型別,自然就沒有掛通訊,就像之前魏興思在漂亮國NREL研究時蹭到的幾篇《自然》大子刊,差不多就是這樣類似的情況。

看完標題和作者後,便是摘要部分。

魏興思一口氣把摘要讀了下來,全程沒有卡殼,給他一種暢快淋漓的感覺,幾乎沒有什麼找到什麼可以修改的地方。

他不禁在想,如果什麼地方都不改的話,我這個通訊作者豈不是沒有一點作為,這樣可不行。

於是,許秋就看到魏老師把摘要中的“indicate(表明)”改成了“reveal(揭示)”……

魏興思又改了幾個同義詞後,滿意的點點頭,這才繼續閱讀文章的正文部分。

平常許秋、魏興思看文獻的話,一目十行,只瀏覽關鍵資訊,可能三分鐘、五分鐘就能讀完一篇,但是現在自己改自己的文章,一篇Article格式的文章,完整閱讀完5000+的詞彙,沒個半小時、一小時根本下不來。

好在,許秋現在寫文章的功力已經不似之前剛進入課題組的時候了,已經基本上達到了魏興思的水平,因此基本不會犯比較初級的語法、時態問題,文章修改起來的難度降低了不少。

兩個小時後,魏興思完整的閱讀了兩遍文章,包括小標題、每張圖片的圖注、支援資訊,甚至參考文獻、作者貢獻說明等部分都沒有放過。

魏老師放開滑鼠鍵盤,活動了一下頸椎,然後放鬆的往身後的靠背上一趟,說道:“非常好,我們把它投掉吧,希望可以中一篇《自然·能源》。”

隨後,兩人轉移陣地到辦公室大電腦,開始繁瑣的投稿流程:復制粘貼標題、摘要、Cover Letter、關鍵詞,填寫每位作者的詳細信息,填寫建議審稿人的詳細信息,填寫ban掉的審稿人的詳細信息,上傳正文、原始數據、支援資訊等檔案……

許秋站在旁邊,看到魏老師在操作的時候手都是有些抖的,就像得了帕金森一樣。

不過,症狀並不是很明顯,大概是帕金森早期?

投稿過程是麻煩了些,但沒有出現什麼問題。

半小時後,魏興思按下“提交”按鈕,看到標誌投稿成功的“稿件飛走了”的動畫出現,他長呼一口氣,說道:“晚上課題組成員出去吃個飯吧,把那幾個本科生也叫上,我就不過去了。”

“好的。”許秋點頭應下。

其實就算魏老師不說,許秋也打算今晚組織一波聚餐,這幾天他一直在忙著寫文章,雖然沒怎麼做實驗,但其實還是蠻累的,現在終於忙完了,自然想犒勞一下自己。

許秋回到216的時候,大約是下午四點半。

他將晚上六點聚餐的訊息在課題組群聊裡發了出去,然後看了看眾人的情況。

辦公桌前,陳婉清在撰寫文章,段雲在瀏覽著招聘資訊,莫文琳在認真看文獻,田晴在玩手機,似乎在和人聊著天;

裡間實驗室裡,韓嘉瑩帶著徐心潔,在實驗室裡測試器件,吳菲菲帶著於婭,學習著鈣鈦礦溶液的配製;

另外,鄔勝男帶著殷後浪在張疆做合成實驗,現在準備返回邯丹校區;

鄧虎今天有事,沒來實驗室,不過他表示晚上聚餐會準時到達。

總體來看,這批新入門的本科生“質量”還是比較好的,積極性很高。

晚上五點半,實驗室的眾人集結起來,浩浩蕩蕩的出發,前往許秋提前預定好的飯店“天辣”,這個飯店之前去過一次,常規川菜,價格還算比較實惠。

主要是因為這次人有點多,要是吃火鍋之類的,13個人估計一頓飯得上2000,點菜的話,可以多上幾盆米飯,大家一起來乾飯。

十三個人圍坐在一個大桌前,點好菜,控制菜品總價在千元之內,然後又要了一瓶2升的果粒橙和2升的七喜。

新來的兩個本科生殷後浪和鄧虎比較會來事兒,起身給每個人各倒了一杯飲料。

田晴首先舉杯,說道:“我們一起來碰一杯,恭喜許秋喜提一篇《自然·能源》。”

許秋忙擺擺手:“文章才剛剛投出去,怎麼……”

段雲打斷道:“依我看,許秋你這篇文章肯定能中,要是中不了,那也是《自然·能源》的損失。”

陳婉清起鬨道:“學弟,我也算是你半個師傅了吧,四捨五入一下,這篇文章就相當於我發表的啦,嚯嚯嚯……”

吳菲菲半開玩笑:“許秋,有沒有興趣轉行,過來做一做鈣鈦礦呢,這邊機會更多哦。”

韓嘉瑩用一本正經的語氣說道:“師兄,我相信這篇《自然·能源》只是你的起點,而不是終點,下次必將斬獲S主刊~”

莫文琳附和:“我覺得嘉瑩說的很有道理呀,下一篇就投《自然》吧。”

鄔勝男認真分析:“許秋,你的文章我覺得語言上寫的非常的好,邏輯也通順,亮點也很多,如果我是審稿人,肯定讓你過的。”

孫沃簡單粗暴:“必中!”

殷後浪文質彬彬:“預祝師兄的文章順利發表。”

鄧虎操著東北口音:“許秋師兄,文章絕對中。”

徐心潔輕笑:“恭喜師兄~”

於婭似乎有些害羞,也順著說了一句:“恭喜師兄。”

聽著其他小夥伴們或正經或不正經的祝福語,許秋還挺感動的,於是,他大手一揮,喊來服務員又加了三個大菜。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劍仙三千萬特種兵之戰狼崛起宇宙級寵愛食物鏈頂端的猛獸我有一座天地當鋪女配她天生好命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諸天新時代都市國術女神我真不是魔神
相關推薦
神級輔助和她的野王網遊之女輔助都市最強輔助系統嬌妻難追:寶貝,爹地求輔助!星際之有容則霸我有一個功法升級器我能提升功法玄幻:這個功法太棒了全職法師之開局覺醒時間雙系天道之子輔助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