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我有科研輔助系統

完本感言
上章 目錄 下章

我有科研輔助系統完本感言

這個故事終於完結了,撒個花吧。

寫書確實挺累的,半年來電腦裡的Steam平臺,除ar engine外,其他遊戲都怎麼開啟過,之前出的《賽博朋克2077》,一直想玩,但都沒有時間。

前面提過,這本書打算完本的原因有很多。

我覺得最主要的一個原因是,我寫到這裡,已經把自己五年來的科研經歷寫的差不多了,我能看到的科研世界,已經向讀者展示的七七八八了。

再往下寫的話,雖然也還能寫百八十萬字,但文字質量勢必會大幅度的下降,無非就是重複前面的內容、不斷換地圖,我個人覺得沒什麼意思。

如果沒有新的內容,而去強行套娃,可能我自己寫的痛苦,讀者也看的痛苦。

然後,談一談這本書我寫作的初衷。

首先,是現實的原因,去年八月份,剛好在事業空檔期,想看自己寫網文能不能養家餬口。

現在全職寫作八個半月,連續263天無休,更新字數156W,日均更新6K,碼字時速800-1000,日均工作時間6-7小時,這個時間是實打實用來碼字的時間,換算一下,差不多相當於正常工作9-10小時。

工作強度雖然比不上讀研期間升級版的996,但也不算低。

目前,整本書均訂1500,高訂3000,收入大約4W+,月均收入5K。

當然,這是因為有前面從去年八月份到十月底,有兩個半月免費章節的緣故。

去年11月份拿到第一筆稿費是4279,12月份是5673,今年1月、2月、3月依次是7746、8123、10688。

4月份的稿費還沒發,估計不會破萬,可能在7K-8K,因為這個月的更新不是很給力。

網文的預收稅費是13.2%,但如果個人收入未達到徵收標準,可以辦理退稅,如果超過了徵收標準,則需要補稅。

大概就是這個樣子,可以給想入坑網文的朋友一個參考。

其次,這本書其實主要是寫給過去的自己,可以認為是某種程度上的自傳。

前不久,中科院博士的畢業論文致謝不是火了嘛。

其實,我的經歷和他有一定的相像之處,可能沒有他那麼慘吧,但本質上也差不多,都是從底層爬上來的。

我也是受益於國內高考制度,實現了階層的躍遷,雖然也沒有蹦躂到多高。

從最開始說吧,我沒有上過學前班、幼兒園,小學一二年級是在五線小城市裡上的,猶記得那時候第一次上課的時候,就嗷嗷大哭,說著“我要媽媽,我要回家”,然後差點被校長勸退,後來因為班主任比較好,把我留了下來;

三四年級因為家裡工作的原因,轉學到了村裡繼續上小學,村裡的條件很艱苦,教室沒有電燈,屋頂還漏雨,冬天每個學生需要輪流從家裡帶煤、草、樹枝生爐子取暖,每天上下學需要在泥土路裡步行接近一個小時;

因為村裡是初一才有英語課,城裡是五年級開始有英語課,家裡擔心我的英語跟不上,所以五六年級再次轉到五線小城市裡。

但其實已經晚了,英語還是跟不上。

我初中是在五線小城市裡上的、

這裡語數英科目的老師都會體罰學生,而且對待學生“一視同仁”,不管“優等生”還是“差等生”都打。

我捱過的板子沒有上百次,也有超過十次了,三合板、拖把、板凳腿、鋼尺、塑膠尺都體驗過……

而且,中學英語老師的水平很差,水平差也就不說了,他還瘋狂補課,收補課費。

這個時候,家裡離學校也非常的遠,騎腳踏車需要半小時吧。

往返學校到家裡的路途中有兩個非常高的山丘,需要反覆上坡、下坡、上坡、下坡。

夏天還好,冬天下雪後路面結冰,騎腳踏車一個不小心翻車的話,人能摔的飛出去好幾米。

之後,我透過類似自主招生的形式,被省城的高中提前錄取,來到了三線省城,排名第二重點高中的宏志班。

當時我的性格極度內向,對這個世界的瞭解很少,也不願意接受除了書本知識之外的外界資訊,同時家裡也採用了完全放養的政策,沒有任何來自家庭的教育,關於金錢、性、愛情、職業規劃之類的啟蒙教育,全部都是0。

缺乏對這個世界的瞭解,就勢必會不斷的做出“錯誤”的選擇,失去很多機會,並在這個過程中艱難的成長。

說個可能比較誇張的例子吧。

我在高考填報志願之前,是沒有聽說過復旦大學的,父母不瞭解,周邊的親戚朋友也不瞭解,老師可能瞭解,不過他們更加在意清華、北大一些。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當時之所以進了復旦大學,單純是因為分數夠不上清華、北大,然後填志願的時候,就選擇了錄取分數線排第三的復旦大學。

後面我才知道什麼是C9,什麼是985,什麼是211。

當然,選擇復旦大學並不算是一種“錯誤”的選擇。

但在大學、研究生期間,我確實做出了一些現在看起來可能是有問題的選擇,比如:

大二專業分流的時候,我選擇了材料化學,沒有選擇計算機;

保研時導師、方向沒有選好,做了五年科研,最終科研熱情被狠狠的澆滅,選擇轉行;

在可以碩博連讀,花費兩年時間拿到博士畢業/學位證的時候,放棄了攻讀博士,選擇了碩士直接畢業;

沒有以碩士應屆生的身份就業,選擇了自由職業;

選擇“逃離北上廣”,放棄了魔都的戶口,將戶口遷回家鄉,自己到長三角的某二線城市定居。

我做出的這些選擇,在碩士畢業之前,很多都是被動的選擇,抱著“大家都如何如何,我也要如何如何”,只有在碩士畢業的時候,才做出了一些“自主而盲目的選擇”。

本質上是因為我在做出選擇的時候,沒有足夠的資訊來權衡利弊。

進一步深究的話,一方面是我性格內向,會長時間沉浸在一件事物中。

這或許是我課業成績比較好的原因,能夠專注於應試,但也同時背上了“無法主動去瞭解這個世界的其他事物”的詛咒。

另一方面是家庭對我的幫助幾乎為0,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自己的眼界。

假如有家庭成員可以對我引導,讓我走上“正確”的方向,我可能會少走很多彎路。

不過,正如同某人說過:“我們不能站在現在的高度,去批判當年的自己,這不公平,如果重來一次,以當年的閱歷和心智,也會做出同樣的選擇。”

對於已經發生的事情,我自己的想法也是無需過多的掛懷,人生註定是沒有返程的旅程,我們只有向前行。

也因此,這本書,其實也是我寫給那些和我有類似經歷的人,希望在看到我的故事後,能對這個世界有更多的認識。

當然,這個故事只是來自我的視角,是我主觀的想法,肯定無法反映這個世界全貌,但至少能夠提供一個角度。

而且,我自認為這個角度還是比較罕見的,全網可能也很難找到第二個像我這樣“閒的沒事幹”,把自己的科研經歷完完整整分享出來的人了。

最後再說一下近況吧。

兩年的自由職業期間,我一邊在為自己幹活(划水摸魚),一邊也把自己的簡歷掛在了BOSS等招聘網站。

不過,簡歷是比較敷衍的那種,就掛了姓名、年齡、復旦大學碩士的資訊,其他的啥都都沒填,屬於“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前段時間,某招聘APP上有家公司的老闆給我發訊息,說能不能提供一下詳細的簡歷。

我看了下對方的公司,是一家電子廠,而且離家還挺近的,想著這是招我過去進廠打螺絲嗎?

不過,畢竟離家近,我還是連夜製作了人生中第一份求職簡歷,並投出了人生中的第一份求職簡歷。

然後第二天,對方老闆就讓HR加了我的微信。

聊了幾句,HR就問我“什麼時候到公司瞭解一下情況?”

我想了想,回了一個“明天下午三點”,對方HR表示“OK”。

第二天下午三點,我心想著是去“瞭解情況”,抱著參觀一下電子廠的心思,然後就啥都沒帶,打了個車過去了。

一見面,HR直接遞給我一張求職者資訊登記表,讓我填寫,還說“老闆在忙,讓我稍等一下,馬上來面試。”

我當時就懵了,不是“瞭解一下情況”嘛,怎麼就變成面試了。

我這才反應過來,“瞭解一下情況”就是邀請面試的委婉說法。

來都來了,我就索性填了個表。

填完表,兩位老闆似乎忙完了,開始面試。

互相瞭解了一下,交流的也很愉快,對方開始畫餅,想讓我來“造火箭”,差不多面了半小時,當場發了offer。

對方給的薪資,是我自己在求職者資訊登記表上寫的期望薪資的1.8倍,我沒有理由拒絕,造火箭就造火箭吧……

因此,五月份,不出意外的話,我就要去這家公司入職了。

工作內容當然不是打螺絲,而是偏向於研發,招聘的時候說是865,希望不要去了變成996……

以這本書現在的成績,肯定是無法支援我全職的,再加上現在找到了新的工作,所以之後我大機率會兼職寫作。

最後,再多說幾句,主要是吐槽一下全職寫小說時的感受。

一方面,全職寫小說,肯定要長時間在電腦前坐著,久坐的危害就不多說了。

另一方面,還有一個比較容易被人忽視的潛在危害,那就是全職寫小說缺少與人交流的途徑,尤其是我這種不喜歡主動交朋友的人,長久以往,內心的負面情緒,就會如同低語一般,不斷的耳邊重複,很容易滋生心理疾病。

嗯……不知不覺,又寫到了凌晨六點四十三分。

就這樣吧,有緣的話,下本書再見。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劍仙三千萬特種兵之戰狼崛起宇宙級寵愛食物鏈頂端的猛獸我有一座天地當鋪女配她天生好命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諸天新時代都市國術女神我真不是魔神
相關推薦
神級輔助和她的野王網遊之女輔助都市最強輔助系統嬌妻難追:寶貝,爹地求輔助!星際之有容則霸我有一個功法升級器我能提升功法玄幻:這個功法太棒了全職法師之開局覺醒時間雙系天道之子輔助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