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我欲揚明

第九十九章 聖心決斷
上章 目錄 下章

我欲揚明第九十九章 聖心決斷

與呂芳商議之後,朱厚熜終於做出了決斷:

一、榮親王朱厚熘一向頑劣難馴,驕縱不法,且有盜挖古墓之膽大妄為之事,依漢文帝處置郎琊王之例,廢去親王爵位,貶為庶人,發配呂宋——你不是貪財嗎?去東南亞種胡椒去,能從歐洲人手中賺多少銀子就看你的本事了,少在國內禍害百姓、破壞歷史古蹟!

二、榮親王世子朱載昀好學向善,遵禮守法,又有大義滅親之舉,不應株連其事,準其承襲王爵,依《宗人法》降襲一等,封為榮郡王,在荊州就藩設邸,不得再自行遷徙異地。

三、都察院監察御史、巡按湖廣海瑞清正有品,秉公盡責,著即改任戶部雲貴銅政使司銅政御史。

其時,榮親王朱厚熘毆打並公然綁縛湖廣巡按御史海瑞前去盜挖古墓一事已傳得沸沸揚揚,朝野上下議論紛紛,儘管都對榮王的穢行劣跡大為不滿,可大多數的人都認為,榮王是當今萬歲爺嫡嫡親親的堂弟,還有擎天保駕之功,別說是打,就算是把海瑞那個六品芝麻官給殺了,也只怪海瑞自家晦氣,不該衝犯了那個太歲。聖旨一出,天下無人不震驚於皇上如此明察秋毫、秉公持正而又執法如山,舉國上下一片頌聖之聲。這其中,喊得最響的,就是上呈奏疏提出針鋒相對的處置辦法的前後兩任內閣首輔夏言和嚴嵩。

夏言十分不齒榮王朱厚熘的行為,為了朝局安穩和皇上的千秋聖名,權衡再三,不得不捏著鼻子替榮王求情,為此還不惜斷送年輕有為、剛直敢言的海瑞的宦途前程。提出這樣的建議,他的心中十分愧疚和自責,但皇上並未將榮王賜死,而且還讓其世子承襲爵位,剩餘的宗室大致便能心安了。如此兩全其美,讓他對皇上的治國之道和權謀之術深感欽佩。

而嚴嵩為了逢迎聖意不得不幫自己的仇家海瑞說好話,如今皇上接受了自己的建議,也只好吃了這個啞巴虧。不過,他卻因此落下了個“以德抱怨”的好名聲,算是無心插柳柳成蔭,也可以聊以**。

不過,接到皇上的恩旨,榮親王世子朱載昀卻連上奏疏,堅辭郡王爵位並請求皇上恩准自己代父親戍邊;安國郡主郡馬趙隱也向朝廷呈上奏疏,懇請解甲歸田,恢復王府侍衛的身份,陪同榮王遠適海外。

朱厚熜也明白他們的意思,畢竟明朝以孝治天下,“子不言父之過”是人們的共識,作為兒子的朱載昀和作為女婿的趙隱大義滅親,協助海瑞羈押阿寶,不但內心十分痛苦,也承受了很大的輿論壓力,尤其是朱載昀,身為世子卻舉發其父,難免會被人認為是圖謀早日承襲王爵,只有堅辭不受,才能顯示自己坦蕩無私。

朱厚熜思慮再三,為了保全朱載昀的名節,不得不同意了他的奏請,不再提說讓他承襲郡王爵位一事,但不是由他代父戍邊,而是讓他陪著父親一道前往呂宋,准許他保留郡王儀仗,並帶著王府屬官、侍衛和僕役隨行,另外再撥給軍卒一千人充當護衛。同時,朱厚熜還暗下密諭,著令他們密切留意西番諸國的動向,並再三囑咐一定要小心提防佛郎機人,有事隨時報告朝廷,不到萬不得已,絕對不要與之發生衝突。

但是,安國郡主郡馬趙隱提出解甲歸田的請示,卻被朱厚熜以國家正值用人之際、安國郡主又剛剛有了身孕無法遠行等理由斷然拒絕——好不容易才在皇室宗親中發現了一位可造之才,又樹立成為宗親顯貴為朝廷效力的榜樣,朱厚熜怎麼捨得讓他跟著阿寶去東南亞種胡椒?

對於此事,朝臣卻與皇上有不同的看法,幾乎所有的人都認為,趙隱囿於私情而辜負聖恩,足見此人不識大體,難堪大用,更不宜在禁軍執掌兵權,建議皇上將其調任閒職。朱厚熜拗不過眾口一詞的朝廷重臣,只得委任他為大明王朝宣慰欽使,將他派往朝鮮,督導朝鮮加緊修建港口、籌辦軍需糧秣諸事。趙隱還帶著大批明軍中下級軍官隨行,負責訓練朝鮮軍隊——作為對大明王朝忠心耿耿的藩屬之國,朝鮮強烈要求與“天兵”一起討伐日本,朱厚熜怕打消了他們的積極性,不好意思斷然拒絕,就原則同意日後明軍出兵日本之時,他們也一併參戰,跟隨在明軍身後,維持所佔領的日本領土的治安並護衛明軍的後勤補給線。可朝鮮軍隊的戰力實在令人堪憂,連東北的土蠻都打不過,不加強訓練,只怕連這樣簡單的任務都無法完成。

雷厲風行地處理完了這件事,總算沒有造成十分惡劣的影響,朱厚熜的心情稍微好了一點。十月初,他又接到了一個令人欣喜的訊息:汪直和鎮撫司七太保董遠靖從日本回來了,不但帶回了與日本貿易所得的七十三萬四千六百兩銀子,還帶回來了幾位日本客人。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以往商船往返日本,來回一趟只需要半年時間,可汪直船隊這一回卻用了近一年的時間,一是因為他們要在日本佈設情報網,還要蒐集日本各國情報,諸事繁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搞定的;二來也是因為幕府管領細川信元聽說汪直在明朝官場路子很野,關係很硬,就哭著喊著要派人到大明來“朝貢”,安排船隻、置辦貨物耽擱了不少時間,等一切準備停當,就到了六月份,趕上了日本的颱風季,船隊無法成行,只能等到八月颱風過去之後才能啟程回國。加之有細川信元的人隨行,汪直他們就不敢暴露明朝已經在山東威海衛開闢了新的港口一事,只得捨近求遠,帶著船隊又回到了明朝當年給日本劃定的唯一一個朝貢口岸寧波。

接到汪直和董遠靖八百裡加急從寧波送來的急報,朱厚熜差點樂暈了過去:你們也太能幹了點吧,還真把織田信長他們給弄回來了啊!

其實,當時奔襲熱田,將被尾張織田氏扣為人質的三河岡崎城幼主松平竹千代搶到手裡,還摟草打兔子地把織田信長也一併騙上了汪直安排在伊勢灣接應他們的船之後,張明遠、董遠靖他們幾位太保爺就曾打算趕緊把織田信長等人送回來讓皇上用“天目”甄別。但是,他們又覺得這樣做有些不大妥當,一來是怕匆匆歸國,難免打草驚蛇,引起日本幕府的警覺;二來也是因為海上風高浪大,孤帆遠航風險太大。當然還有其三——除了織田信長,其他兩人還不一定就是皇上指名要的正主兒,若是遠天遠地送回來,卻被皇上認為是魚目混珠之徒,鬧出了大笑話,幾位鎮撫司太保爺就算是栽到家了!因此,他們經過反覆商議,最終還是放棄了那樣的念頭,讓朱厚熜多等了好幾個月,渡過了一個鬱悶而又煩躁的盛夏。

朱厚熜依稀記得在那個時空看過的閒書上有句話形容的非常貼切:如果將統一日本比喻成做一張大餅的話,那麼,織田信長是種麥子的人;豐臣秀吉是收割麥子並做成大餅的人;而德川家康,則是享用這張大餅的人。因此,不管此“猴子”是不是彼“猴子”,也不管那個被人們認為是“普賢菩薩真達羅大將”轉世的小屁孩是不是日後的德川家康那只烏龜,只要織田信長是真的,把他弄到大明,至少能延緩日本統一的步伐,省得他們一旦統一就開始做白日夢,竟然貪心不足蛇吞象地妄圖佔領朝鮮、侵略中國,進而稱霸亞洲乃至全世界——豬尿脬打人,疼是不疼,可臊人得很啊!誰願意耳邊老有只蒼蠅“嗡嗡嗡”地叫個不停呢?

那麼,如何利用那三個小家夥就要好好動一番腦筋了:

猴子和烏龜當然是要進南京國子監讀書的——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嘛!讓他們多受一點中華文化,尤其是儒家傳統思想的薰陶,即使不能把他們培養成“親華派”,至少也能讓他們知道泱泱中華地大物博國力強盛,不是他們那樣的彈丸島國所能覬覦的!

而織田信長,既然已經被逐出了尾張,已經不存在統一日本的可能,可以安排他到明軍任職。上海崇明島戰俘營的幾千名倭寇俘虜養了一兩年了,也該派上用場了,就讓織田信長組建一支倭人營,替大明朝開疆拓土——這麼做當然不能說是借刀殺人或驅虎吞狼,就算是那些長期為禍東南海疆的倭寇們幡然悔悟,用實際行動向中國人民謝罪好了。

日後今川義元率軍上洛,沒有織田信長奔襲桶狹間,以尾張織田氏的實力,勢必會被今川軍所滅。那個時候,就讓織田信長打著為父報仇的旗號,帶著倭人營殺回日本。當然了,明朝作為宗主國發揚國際主義精神,向他提供無私的援助,或者派出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日參戰,也就成了順理成章之事。

如此一來,明朝出兵日本的藉口就有了,國內那些迂腐的朝臣不會說違背祖制,攻打朱元璋當年定下的“不徵之國”;國際上也不會有人指責大明侵略日本,武力干涉他國內政,多麼完美的計劃!

當然,前提是織田信長必須聽話。他和幕府將軍足利義輝,或者是其他什麼人,誰願意與中國保持睦鄰友好關係就扶持誰,如果他們都是些頑固死硬的傢伙,那個已經被提拔為戰俘營倭人管事的石井三狼也不錯嘛!汪直也可以做日本總督,他現在不是改名叫“松川信直”了嗎?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都市國術女神劍仙三千萬諸天新時代我真不是魔神女配她天生好命特種兵之戰狼崛起宇宙級寵愛我有一座天地當鋪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相關推薦
穿越忍界之旗木黑音求生種陰商人陰陽商人我是陰陽先生終極追兇超級光環系統我的屬性右手超級純潔(頂級流氓)我真的不想這麼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