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我在1982有個家

527.振興天涯島規劃書(祝週末愉快喲)
上章 目錄 下章

我在1982有個家527.振興天涯島規劃書(祝週末愉快喲)

開凌梭的漁汛比不得帶魚黃魚等四大汛那般迅勐,規模小。

可它終究是漁汛,魚群一旦出現規模還是很可觀。

梭魚們已經苦熬一個冬天,肚子裡缺乏糧草,而春天到了萬物復甦,又到了魚蝦繁衍的季節。

所以它們一旦從遠海深水區往淺海遊動,就會來勢洶洶。

再一個梭魚進食有個習性,它們喜歡往陸地靠攏,或者說出現在淺灘地帶,這也是人可以站在礁石上甩梭魚的原因。

於是,圍繞著爬叉島下底撩網就來了收穫。

等到傍晚退潮,漁家的漢子們再度驅動舢板、筏子開始收網,網裡每每都有累累碩果。

在收起底撩網之前,天涯二號使用了大拉網。

這種大拉網要對漁船進行簡單改造,需要在船舷兩側用支桿支撐出拖帶漁網的杆子,杆子橫向海面,上面綁著繩子,繩子上拖漁網。

於是俯瞰漁船的時候,這漁船就像在水面上展開兩隻翅膀的大鳥。

船舷兩側杆子拖拉漁網上開口,漁網的下開口是在船尾部位,下開口有沉子,會落入海底,於是它們帶起的大拉網就像城裡孩子捕捉蜻蜓和蝴蝶的網兜,把海底的魚蝦蟹貝全網進了網裡。

收穫更是豐盛。

王憶根據探魚儀上提供的資訊來指揮王祥海開船,撈起了一網又一網的開凌梭。

大拉網收穫雜,除了梭魚還有皮皮蝦與白蝦落入網裡。

漁民們特別討厭皮皮蝦。

這東西背上的幾丁質殼邊緣鋒利、腿腳又多,鑽進漁網裡後會拼命掙扎,損壞漁網不說,還容易傷到人。

與之相反的是白蝦,漁民們都喜歡白蝦。

之前島上捕撈過白蝦,王憶大概瞭解了它的身份。

白蝦學名叫嵴尾白蝦,個頭不大頂多長到八九釐米,多數是四五釐米。

它們體色透明,微帶藍色,蝦殼近乎透明,能看到裡面的蝦胃。

白蝦喜歡待在淺海水域和岸基海邊,春天的白蝦乾淨,除了眼睛是黑色蝦胃是灰色其他地方都是近乎透明的白色,可以為冰清玉潔代言了。

現在白蝦肉質鮮美,個子不大但飽滿,身軀鼓鼓囊囊像是秋天的豌豆,清水撒上鹽巴煮成鹽水蝦,就能把老饕給喝醉。

但王家人更彪悍,他們用不著等著煮成鹽水蝦,收穫之後他們挑選個頭偏小的,弄到個碗裡也不用水洗,直接擰開小酒壺蓋子往裡倒酒。

酒水沒過蝦,小白蝦開始拼命掙扎,這時候蓋上碗等一會,碗裡沒動靜了開啟蓋子可以上手吃。

生醃,醉蝦。

彼此不用招呼,他們擦擦手就要去捏著醉蝦扔進嘴裡。

王祥海攔住他們,遞給王憶說:“王老師先來一口。”

王憶對生醃興趣不大。

不過既然有人招呼自己那也不能不給面子,他便捏了一個蝦進嘴裡吃了起來。

蝦殼本來就不硬,被酒泡過之後更軟了,牙齒一碰可以連殼吃掉。

其他人見此便笑:“王老師不會吃醉蝦。”

王憶隨意的說:“還得把蝦頭給拽掉是吧?”

王祥海搖搖頭,會吃小醉蝦的人只吃肉不吃殼,吃的時候得吐殼。

就跟嗑瓜子一樣,醉蝦在嘴裡用舌頭挑一挑,挑出蝦肉吐出殼子。

王憶覺得這可就太難了。

他看其他社員表演,結果大家夥能正經吐出蝦殼的沒幾個,都是吐出碎裂的部分蝦殼。

這讓他感覺挺噁心的,社員們自己也嫌噁心,這樣倒是正好成了開玩笑的點,大家夥拿著吃醉蝦開起玩笑。

王憶看著石紅心自己在專心研究船舵,就說道:“同志們先別光顧著自己吃,咱們是不是應該先請今天的大功臣吃點喝點?”

王東峰用肘子碰了碰石紅心的後背。

石紅心回過身道:“啊?說我嗎?不用了不用了,我不愛吃生醃,這白蝦我愛吃蒜味蝦。”

“那我還愛吃炸蝦仁呢。”王東虎鬨笑,“蒜味蝦肯定比生醃醉蝦好吃。”

王憶說道:“這個簡單,現在天色不早了,等咱回去家裡人都吃完飯了,到時候一起去我們山頂大灶,咱做蒜味蝦和炸大蝦吃。”

眾人頓時開心的咧嘴笑起來。

王祥海沉著的擺擺手說:“家裡人都給留下飯了,王老師你別忙活了,回去了天色得挺晚了,你早點休息。”

王憶說道:“這沒事,我那裡有罐頭瓶子裝的蒜蓉,蒜味蝦不就是用大蒜碎跟蝦一起炒嗎?我用蒜蓉炒,更快還更好吃。”

“炸蝦仁麻煩,但這白蝦的皮很軟,直接帶著面湖一起炸,炸大蝦下酒不挺好?”

“絕對好。”好幾個人異口同聲的說。

看著大家期盼的表情,王祥海無奈的笑了笑,只能悉聽尊便。

底撩網加上扳罾捕魚,期間社員們還撒網捕撈來著,這樣一來收穫頗豐。

其中最多的還是皮皮蝦。

這裡不愧是曾經被叫做爬蝦島的地方,皮皮蝦是真的多。

王憶開船,社員們在後面給漁獲歸類。

正所謂‘早潮沒早風,晚潮點不著燈’。

海洋總是晚風比晨風更勐烈。

東南風當然比西北風要暖和,可這畢竟是農曆的二月份,還是早春時節,晚上海風一吹又潮溼又寒冷。

王憶在駕駛艙裡沒問題,可船艙船板上收拾漁獲的人受不住。

出海大家夥捨不得穿新棉襖,一身都是老舊破棉襖,海風很會找漏洞,鑽進棉襖吹的人打骨頭裡感覺寒冷。

但王憶這邊沒有熱水也沒準備奶茶熱湯,他扭頭找了找,看到今天大拉網還拉上來一些海貝。

這裡面有扇貝貽貝文蛤花蛤蜊等等外島常見貝類,也有西施舌和北極貝等稀罕物。

西施舌和北極貝這兩種貝類個頭大,直徑都能長到十公分甚至更大。

正好天涯二號上常備有固定位火爐,王憶便讓王東虎倒騰爐子開火,放上鐵板做了個鐵板燒海貝。

火焰燃燒,駕駛艙裡更暖和了。

隨著鐵板升溫,不一會兒,碩大的西施舌慢慢地張了嘴兒,一小節白肉輕輕的吐了出來。

王憶自從跟秋渭水同居之後看誰都不再眉清目秀,他看著這西施舌感覺很疑惑:這東西怎麼會得如此的名字?

後面他就知道答桉了。

西施舌的貝殼裡有汁水,高溫炙烤變成了蒸騰的熱氣,帶著鮮香的味道在船艙裡散開,讓人不由自主的口齒生津。

男人看到美女的時候,也容易有這麼個反應。

第一波西施舌烤好了,王憶讓船後忙活的社員們過來取了吃。

這西施舌滾燙鮮美,吃下去後能讓人渾身熱乎。

最後一波烤西施舌才輪到王憶。

海上吃這東西有一種粗獷的風情,戴上手套抓起一個滾燙的烤貝,另一只手用鋒利的小刀在貝肉上切片。

就像內蒙人小刀切羊肉一樣,切下一片塞進嘴裡再來一片,期間喝一口滾燙的湯水。

這才是最鮮美的東西!

西施舌本來就是高檔海珍品,83年飯店裡不怎麼賣這個,23年的高檔飯店裡倒是有,一個能賣到四五百塊!

中途有這麼一頓加餐補充體力,社員們抵禦住了寒風的侵襲,輪流著去給漁獲進行歸類。

等回到了天涯島,今天捕撈的漁獲已經分好類別了,放入箱子裡搬運入庫即可。

這時候石紅心私下裡來找王憶,問道:“王老師,咱隊裡的漁獲都怎麼處理?我想挑選點好的梭魚給親戚,是要買還是怎麼著?”

王憶說道:“你隨便去挑就行了,今天捕撈到的梭魚都是你的功勞……”

“那不行。”石紅心搖頭,“生產隊肯定有規章制度,令行禁止,我現在是咱生產隊的一員,必須得服從規章制度。”

她是要強的姑娘,可不能讓人在背地裡說她不好。

王憶說道:“就是幾條梭魚罷了,你真可以隨便挑一下,這不打緊,生產隊確實有規章制度,但這種新鮮出水的漁獲,誰家需要弄幾條都可以。”

石紅心不好意思的說:“我不是要幾條,我得要四五十斤。”

她又趕忙解釋說:“是給我城裡的親戚分的,遠房親戚吧,不過對我和我妹妹有救命之恩。”

王憶問道:“這麼大的恩情?”

石紅心點點頭說道:“王老師你知道我父親走的早,是67年的事,那年我九歲我妹妹七歲,然後在秋天的時候我父親沒了。”

“我媽是個舊社會的婦道人家,不像我和妹妹,生在紅旗下、長在春風裡,從小聽的就是領袖同志說的‘婦女能頂半邊天’。”

“她不會搖櫓,身板不行,性子也不行,我父親一去家裡就垮了。”

“秋天的時候還行,我媽可以幫其他人家做點活幫點工,從人家手裡賺點雞零狗碎補貼家用,到了冬天家家戶戶清閒了,我家裡可就斷糧了。”

王憶說道:“67年?那時候不是已經搞公社化了嗎?咱們公社當時成立了吧?”

石紅心說道:“是,那時候早公社化了。”

“我知道你啥意思,你是說既然已經成立公社、生產大隊、生產隊了,我家日子過得苦為啥沒人接應,是吧?”

“咱們公社確實提出過八包,社員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婚喪嫁娶、教育醫療等所需費用都由公社供給。”

“可這根本做不到,從58年搞八包,搞了沒三年就搞不下去了,社員們只能上工賺工分。”

“問題是我媽的工分太少了,養活我們一家三口太難了。”

“到了冬天沒轍了,生產隊沒有活了,左鄰右舍都窮的叮噹響,家裡米缸麵缸全空蕩蕩了,我媽只好領著我們小姐妹倆去了大姨家。”

“我大姨家日子也不好過,我還記得當時缺床缺被褥,我跟我妹就和大姨家的表姐表弟擠一張床、蓋一張破棉被,當時家裡窗戶都沒有玻璃,貼的是窗戶紙,窗戶紙碎了,被海風一吹就嘩嘩響,凍得人睡不成。”

“熬到天亮,大姨一家愁眉苦臉,大姨的婆婆不是壞人,但當時確實幫不上忙了,就指著我表姐表弟他們說家裡嘴巴太多了,多三張真照應不上了。”

“大姨家裡給我們煮了一鍋紅薯小米粥,就我們娘仨吃,他們家裡人只是看,我娘明白人家意思,吃完粥就領著我倆離開了。”

“當時我和我妹都懂事了,王老師,不瞞你說,我當時跟著我娘站在海邊吹著冷風,看著光禿禿的礁石灘,真是心比海水都要涼!”

王憶嘆氣道:“我沒有親身經歷過這種事,但這種心情我真能理解。”

養了孩子卻不能供孩子吃飽飯活下去,但凡有良心的爹孃都遭不住!

石紅心說道:“我爹這邊是獨苗——本來我有兩個叔叔,卻一個小時候生病夭折一個成年前掉海里沒了,這樣我媽一看自己親姐妹家裡都幫不上了,我們還有什麼指望?”

“還好她當時記得結婚時候我父親這邊在城裡有遠親,是他一個表姑家。”

“我娘沒辦法,拉扯著我們倆去城裡投親,尋思著實在不行就在城裡當要飯的,聽說城裡有救濟站,會把要飯的拉到救濟站去,去了救濟站也行。”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結果打聽著到了我姑奶奶家裡,我姑奶奶當時也去世了,所以好些年兩家不走動了。但我姑爺爺是好人,他得知我家落了難,就硬是從牙縫裡省著接濟我家裡。”

“因為我媽是個寡婦,我姑奶奶又沒了,為了避免被人說閒話,我姑爺爺就把我和我妹給留下了,讓我媽帶了點糧食自己回去熬冬。”

“我跟我妹跟著我姑爺爺過了一冬,靠著他家裡賙濟還有我媽在隊裡忙活的工分,家裡總算熬過了一個難關。”

“第二年開始,我表大伯去我們生產隊找幹部說了情,因為我家特殊情況,給我媽安排了兩份小工但總共拿個強勞力的工分,再加上每年冬天我和我妹去我姑爺爺家貓冬,逐漸的把苦日子都熬過去了……”

王憶聽的連連點頭:“你姑爺爺真是一位好人。”

石紅心說道:“對,我姑爺爺可好了,我和我妹都是小學沒唸完就肄業了,但我倆文化水平不低,就是冬天時候我表爺爺教的。”

“他那時候還沒有退休,於是晚上給我倆教文化,白天讓我倆寫作業,慢慢的我們兩個也積攢下不少文化。”

旁邊的王祥海聽後問:“那天給你來送親的叔伯倆是不是就是你姑爺爺的倆孩子?”

石紅心說道:“對,就是他們倆。”

王祥海疑惑的問:“我說句不中聽的,按你的意思,你姑爺爺是城裡人,你那叔伯看起來怎麼像是農民?”

石紅心說道:“72年的時候我姑爺爺在單位遇上了點事,便提前退休回了籍貫所在地,是內地的農村,當時把我叔伯他們都帶回去了。”

王祥海恍然,原來是這麼回事。

王憶說道:“這種雪中送炭的好親戚必須得維護。”

“那我做主了,你就挑梭魚吧,挑好的弄點冰塊鎮一鎮,給你姑爺爺和幾個孩子家裡都送一份。”

“另外還有咱們的魚罐頭,你也給再帶上一份,他們在農村現在應該也缺油水,到時候去隊集體支點菜油,一家給送十斤……”

石紅心咋舌:“啊?不用吧?”

王憶說道:“咱們王家人講究滴水之恩當泉湧相報,你現在是王家的媳婦王家的人,那你姑爺爺的恩情就是咱們王家的恩情,咱們必須報答人家。”

他對王東峰說:“正好峰子跟你得回孃家,到時候順便把你姑爺爺家的禮物給捎帶上,具體給什麼你們倆自己來決定。”

“別在乎錢,別捨不得出手,人家當年救了你媳婦一家子,咱要好好報答人家!”

王東峰說道:“行,王老師你放心,我現在手頭上還有三瓜兩棗一點錢,絕不會吝嗇。”

石紅心聽到這些話心裡熱乎乎。

嫁對地方了!

王憶去把情況跟王向紅一說,王向紅立馬答應。

老隊長這輩子最佩服石紅心姑爺爺這樣的仗義人,他自己也是這樣的人。

王憶洗洗手回去準備晚飯。

白蝦已經挑選好給他送山頂去了。

兩道菜很簡單,蒜味蝦就是蒜蓉炒蝦,把蝦倒入鍋中幹炒祛水,蝦的身子紅潤後把一罐子的蒜蓉倒進鍋裡一起炒。

這蒜蓉已經調好味了,裡面有油水,所以不用加任何左料,出鍋以後油水很足,連蝦帶蒜蓉蓋到米飯上很下飯。

炸蝦湖也簡單,面湖裡打幾個雞蛋,簡單掛上點面湖送入油鍋裡炸。

蝦湖很快變成金黃色,這比炸肉耗時短,蝦比肉容易熟。

除此之外他還用小鍋蒸了一些皮皮蝦。

淨選個大飽滿的,拿到燈下看,能透過甲殼看到背上有一道寬而長的黑線。

這可不是蝦線,這是皮皮蝦的蝦籽。

抱籽的皮皮蝦最好吃。

出海作業的社員們回家收拾一番後帶上碗快三三兩兩的上了山頂。

時間急促來不及燜米飯,王憶下了麵條。

麵條和蒜蓉醬也很配。

大家夥來了後,一人滿滿一大碗麵條,舀上一大勺子蒜蓉蝦蓋上去。

頓時,油膩膩的湯汁便滲入麵條縫隙。

這時候漢子們用快子簡單一攪和,抄起麵條進嘴裡:“太香了!”

“還有炸大蝦,這個更香。”前來幫忙的秋渭水用盆子往上送炸白蝦。

肥碩的白蝦被一層薄薄的面湖給裹住了,一口咬開,外酥裡嫩。

原汁原味的自然鮮香被面湖和蝦殼給鎖死了,滋味鮮得沒話說。

大家夥吃的‘呲熘呲熘’、‘喀察喀察’,連連讚歎。

王憶這邊就著蒜蓉醬吃了點麵條後便開始剝皮皮蝦。

用小剪子剪掉四周一圈刺,再一塊塊揭掉蝦殼,剩下的便是肥美的蝦肉和蓋在上面的長條狀棕紅色蝦籽。

他給秋渭水吃,秋渭水吃的眉開眼笑。

這時節就該吃皮皮蝦。

蝦籽香蝦肉鮮,太美了。

石紅心看的疑惑:“王老師你真奇怪,你竟然喜歡吃水蠍子。”

王憶說道:“水蠍子?爬蝦還叫水蠍子嗎?據我所知水蠍子是一種澹水物種,跟陸地的蠍子一樣,有毒。”

王東峰正吃的頭也不抬,他說道:“咱外島叫爬蝦也叫水蠍子,不過很少有人這麼叫了,都是老輩人起的外號……”

其他人七嘴八舌的解釋。

原來爬蝦也會在海灘上做窩,整體是一條通暢的圓洞,它洞口的水比別處黃色的泥湯清亮很多,很容易辨認。

退潮後趕海的漁家人不會伸手進這樣的窩裡,因為皮皮蝦的扇尾有尖刺,扎一下人的手指肚,穩穩的肯定會流血,刺痛感強烈,就像被蠍子蟄了一樣,於是得了個綽號水蠍子。

不過現在沒年輕人這麼叫了,以前年份不好,漁民才會吃這東西。

外島老話說,‘織蓆的睡土炕,下海的吃蝦糠’。

以前漁民作業能力差,捕撈到漁獲後好點的東西都得賣掉換錢養家,自己只能吃點臭魚爛蝦或者皮皮蝦這些不受歡迎的海貨。

轉過一天的第二天,船隊繼續出發去捕撈開凌梭,但連續捕撈了兩天,到第三天停工了。

王向紅看過天氣預報,後面兩天海上要起大風,倒春寒來了。

另外他領著王憶上歐人民的大帆船,去看桅杆的情況。

仔細看,桅杆上有一縷一縷的細絲,像是蜘蛛絲。

王向紅介紹說:“這是天絲,咱們漁家諺語說,天上天絲飛,西南風要吹。這東西出來了,那就是要鬧天的徵兆。”

當天吃過午飯後,風力果然加大了。

漁船全數停航。

等到了晚上,西南風轉為了西北風,寒流突然倒卷而至。

王憶沒事幹,學校這邊一切步入正軌,社隊企業有王東喜盯著,生產隊的建築工程是王向紅在天天跟,他手頭上最要緊的事成了幫縣裡旅遊公司接待遊客。

但那得是月底的事,還有時間。

於是他空閒下來便收拾活鮮的皮皮蝦,透過時空屋給23年送了過去。

23年這邊,大灶依然生意火熱。

之前王憶跟邱大年商量過,大灶既然買賣好要擴軍,那就把新店擴到天涯島上去。

邱大年很聽話,已經跟墩子協商著在島上開建整合房屋了。

同時島上的農田、水井被員工給收拾出來——倒不是收拾的能用了,而是荒廢的農田區域和每一口水井都得到了標記。

要想把農田重新利用,得僱傭農民進行墾荒。

這是專業工作了。

如此一來,23年這邊天涯島重新擁有了活力。

王憶分兩批次送皮皮蝦,一批次是直接送入自己管轄的冷庫,一批次則是倒入海里。

他相信會有這群皮皮蝦會在自家漁場存活下來,因為它們本來就屬於這片海域,不過是四十年前的這片海域。

皮皮蝦這東西生命力很頑強,喜歡在潮汐帶打洞進行穴居,像是天涯島四周這種淺海為泥沙底的地質是它們的最愛。

解決了住宿問題就是吃喝問題,皮皮蝦性情兇勐,視力十分敏銳,別看它們沒有鰭,但它們靠那兩熘的小腳丫子很擅長游泳。

海底帶肉的都是它們食物,小魚小蝦但凡出現在它們跟前就要挨捶。

至於貝類、螃蟹、海膽、海參、鮑魚之類,即使沒有出現在它們面前也得挨錘——

皮皮蝦就喜歡找貝類吃,它們善解貝衣,貝殼的保護殼在它們看來就是雞蛋殼,很喜歡敲碎了吃裡面的軟肉。

王憶提前給邱大年發資訊,約了今天跟他在天涯島見面,他從昨天便過來了,晚上跟墩子睡了個上下鋪。

這樣王憶開船上島,三人便見面了。

墩子看見他後用手指點了他一下、點了邱大年一下又點了自己一下,眉飛色舞的說:“好了,三巨頭再聚首了!”

邱大年無奈的說:“咱們三個,三巨頭?”

墩子疑惑的問:“要不然是啥?是三駕馬車?三叉戟?”

邱大年斜睨他說:“不是,我的意思是,咱們三個是平起平坐的地位嗎?是不是有個人不配啊。”

墩子仗義的拍拍他肩膀說:“年總你雖然比較拉胯,但兄弟一場,我待你如初心,不會對你始亂終棄,你永遠是可以跟我相提並論的兄弟。”

他又對王憶說:“老闆,我今天把話撂在這裡了,以後不管我發達成啥樣,不管年總多落魄,但只要是年總在拉屎,我就願意給他送手紙!”

“我可謝謝您吶。”邱大年氣急敗壞,愣是被他一頓搶白給搶的沒話說。

王憶樂呵呵的看兩人鬥嘴。

挺有意思。

最後邱大年被說無語了,他才開口說道:“墩總的口技見長呀,嘴皮子越來越滑熘了。”

墩子客氣的說道:“沒有,只不過最近看了幾本書——《卡耐基魅力口才與演講的藝術》《北大的演講課》《批判性思維水平》……”

“等等,性思維水平是什麼水平?有問題嗎?為啥得批判它?”邱大年聽得滿臉疑惑。

墩子凝視他,然後搖搖頭:“朽木不可凋也,糞土之牆不可汙也。”

王憶上去拍拍兩人肩膀,領著他們在島上轉悠。

先檢視一下這農田耕地、水井道路的發掘情況。

一圈轉悠下來,墩子很奇怪:“老闆,你沒在島上待過幾天,怎麼對島嶼比我還要熟啊?”

“特別是南山腳下那兩塊土地,一塊只有兩分三分的面積吧?你竟然也知道?我們都沒有找到它!”

王憶說道:“這裡終歸是我的家鄉,你以為我對它會毫無瞭解嗎?”

邱大年說道:“老闆真是農村子弟標杆,自己發達了,就回來振興家鄉。”

墩子聽到這話拿出手機開啟個文件給王憶看:“對了,老闆你要振興天涯島,然後我主持著做了個計劃書。”

“這上面就是有關於咱們振興鄉村的工作計劃細則,可能不太完善,老闆你給斧正一下。”

王憶看向文件。

洋洋灑灑好些頁數。

工作計劃做的相當正式,前面有綱領,什麼‘四個打造’、‘四個發展’、‘三個融合’、‘五位一體與七個化’等等。

其中四個打造是目標,說的是要打造生態品牌、打造特色產業、打造休閒旅遊+漁業、打造高科技5G漁業。

這不光是喊口號,下面有可操作的方向性。

拿打造生態品牌來說,這要借用生產隊大灶的網紅名聲,充分發揮網上帶貨優勢,將海洋漁獲進行精處理,對外銷售魚鯗和海洋乾貨。

其中拿來舉例的是‘海藻鹽’。

王憶曾經從歐人民手中得到了一筒海藻鹽,他隨意帶給了邱大年,結果邱大年用在生產隊大灶上,玩出了花樣。

本來這海藻鹽就是王憶送過來讓邱大年他們看個稀奇的,但邱大年把它用在了海鮮燒烤上,最後會撒一點海藻鹽。

這鹽本身確實帶著一點海藻的清新鮮味,所以這成了個噱頭。

那麼海藻鹽如果有產量,便可以貼上他們天涯島的標籤對外銷售。

後面的打造特色產業,就是打造海島散養農漁業產品。

打造“休閒旅遊+漁業”簡單了。

就是依託天涯島的田園風光、漁家文化之類的資源,採取政府推動、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的辦法,發展集種植養殖、捕撈體驗、休閒觀光、文化傳承等於一體的新型產業。

最後的打造高科技“5G”漁業,本來王憶覺得這個很扯澹,但仔細看看竟然也有可執行方式。

這個說的是藉助5G+的精準管理養殖方式、採用5G+無人機巡邏、無人機海洋投喂、自動駕駛機器小艇捕撈之類的手段,給傳統的漁家小島打造上一點科技色彩。

王憶站在海邊往下看,看了半個鐘頭也只看了十分之一左右。

他收起手機遞給墩子詫異的問道:“這真是你自己搞出來的東西?你有點東西呀。”

墩子嘿嘿笑道:“是我主持著搞出來的,年總也起到了一些幫助……”

“得得得,咱別在這裡表功了。”邱大年揮揮手,“實際上是我們找人給制定出來的。”

“咱們市裡提出了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的鄉村發展口號,然後國家的三農工作重心現在不也轉向了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階段嗎?”

“然後縣裡頭邀請了一些鄉村發展研究和漁業產業鏈專家搞座談會,我知道這訊息後就給承辦了他們的一次晚宴。”

“晚宴之後我給幾個靠譜專家送了東西,跟他們搞了搞關係,請他們給咱們天涯島提供一些建議。”

王憶點點頭:“不錯,年總你手腕很高超啊,我沒有看錯人,你果然是一塊璞玉!”

墩子說道:“我噗嗤一下子笑出聲來!”

邱大年瞪著他說:“你笑個屁,沒有我來鋪路,後面有你發揮的機會嗎?”

王憶疑惑的問:“怎麼了?啥意思?”

邱大年說道:“這些專家沒那麼好心,起初收了禮確實給我一些發展建議,但不是這份細則書。”

“但我發現他們裡面有兩位是釣魚老,就把墩總的聯繫方式給了他們,墩總招呼他們來咱島上釣魚來著,也出海垂釣來著……”

“釣魚老真的厲害。”墩子感嘆道,“裡面人才濟濟,他們除了不會釣魚,別的好像都會!”

王憶問道:“這份發展細則就是他們給提供的?”

墩子說道:“對,他們圍繞咱島上轉了轉,釣魚時候沒事幹,就給咱們制定發展計劃。”

“不過他們不吃虧,我把改裝的釣魚船給他們免費用了,而且答應他們以後隨時可以來島上釣魚,免費吃喝、免費用船!”

王憶滿意的點點頭:“可以,墩總你現在手腕也相當厲害了!”

他指了指手機,說:“給我列印一份,我要帶走仔細看。”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我真不是魔神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都市國術女神我有一座天地當鋪劍仙三千萬諸天新時代特種兵之戰狼崛起食物鏈頂端的猛獸宇宙級寵愛女配她天生好命
本书作者其他书
妖魔哪裡走 道長,時代變了 我真是非洲酋長 帶著仙門混北歐 撿寶王 黃金漁村 黃金漁場 逍遙小鎮長
相關推薦
超級願望商店我在地府開連鎖商店我本頑石,亦可補天!我在武俠世界僱傭玩家星空巨獸五爪金龍武俠世界我在武俠世界下副本武俠世界的穿越者崛起於武俠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