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我在三國教書那些年

第三百七十三章 戰爭與政治的關係
上章 目錄 下章

我在三國教書那些年第三百七十三章 戰爭與政治的關係

前世有種說法,說戰爭是政治的延續。

春秋戰國之時的兵家先賢也有同樣的認識,說戰起,先決於廟堂。

意思便是說,戰爭是為政治服務的。

不為圍繞政治利益為目的的戰爭,只會勞民而傷財,得不償失。

為了殺戮而戰爭,長此以往,必會消亡。

再下,為軍爭篇。

將受命於君,合軍聚眾,交和而舍,莫難於軍爭。

用兵的原則,將領接受君命,從召集軍隊,安營紮寨,到開赴戰場與敵對峙,沒有比率先爭得制勝的條件更難的事了。

軍爭之難者,以迂為直,以患為利。

軍爭”中最困難的地方就在於以迂迴進軍的方式實現更快到達預定戰場的目的,把看似不利的條件變為有利的條件。

故迂其途而誘之以利,後人發,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計者也。

“所以,由於我迂回前進,又對敵誘之以利,使敵不知我意欲何去,因而出發雖後,卻能先於敵人到達戰地。能這麼做,就是知道迂直之計的人。

故軍爭為利,軍爭為危。

“軍爭”為了有利,但“軍爭”也有危險。

舉軍而爭利則不及,委軍而爭利則輜重捐。

帶著全部輜重去爭利,就會影響行軍速度,不能先敵到達戰地;丟下輜重輕裝去爭利,裝備輜重就會損失。

是故卷甲而趨,日夜不處,倍道兼行,百里而爭利,則擒三軍將。

卷甲急進,白天黑夜不休息地急行軍,奔跑百里去爭利,則三軍的將領有可能會被俘獲。

勁者先,疲者後,其法十一而至;

健壯的士兵能夠先到戰場,疲憊的士兵必然落後,只有十分之一的人馬如期到達;

五十裡而爭利,則蹶上將軍,其法半至;強行軍五十裡去爭利,先頭部隊的主將必然受挫,而軍士一般僅有一半如期到達;

三十裡而爭利,則三分之二至。

強行軍三十裡去爭利,一般只有三分之二的人馬如期到達。

是故軍無輜重則亡,無糧食則亡,無委積則亡

這樣,部隊沒有輜重就不能生存,沒有糧食供應就不能生存,沒有戰備物資儲備就無以生存。

故不知諸侯之謀者,不能豫交;

所以不瞭解諸侯各國的圖謀,就不要和他們結成聯盟;

不知山林、險阻、沮澤之形者,不能行軍;

不知道山林、險阻和沼澤的地形分佈,不能行軍;

不用鄉導者,不能得地利。

不使用嚮導,就不能掌握和利用有利的地形。

故兵以詐立,以利動,以分和為變者也。

所以,用兵是憑藉施詭詐出奇兵而獲勝的,根據是否有利於獲勝決定行動,根據雙方情勢或分兵或集中為主要變化。

言不相聞,故為之金鼓;

戰場大到一定程度,此時靠聲音來傳達軍令已經不足了。

再加上,人馬嘈雜的,縱然傳令兵再多,資訊傳遞的效率也必然低下。

所以,此時就需要聲音能傳達更遠的金鼓之類的發生樂器了。

視不相見,故為之旌旗。

同樣的道理,戰陣之上,前後左右都是人,士兵向前看去,都是後腦勺,根本看不見己方將軍在哪,也就不知道得向哪裡衝鋒,所以,就需要用高高的舉著的軍旗來當做顯眼的標識物。

因為舉的比較高,從遠處就能看見,所以,能起到引領標識作用。

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

金鼓之器,在戰場上,等於一個人的眼睛和耳朵。

古代又沒有無線電之類的聯絡手段,要指揮成千上萬的人,使其筒進同退,只有靠鼓點聲。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人既專一,則勇者不得獨進,怯者不得獨退,此用眾之法也。

孫武的觀點,與後世的戚繼光將軍的觀點類似。

這可能便是英雄所見略同吧。

戚繼光將軍也說,戰陣之上,當進退如一,使勇者不及走,使弱者不及逃。

千萬人,當如一人。

故夜戰多火鼓,晝戰多旌旗,所以變人之耳目也。

孫武也提及,野戰用火把代替旗幟,此

法,與李孟羲所設計出的火把架,異曲同工。

可能,李孟羲比孫武更厲害的一點便是,他技術力更強一些,火把架能防雨,而且,放地上比較穩當,且,摔地上也摔不壞。

三軍可奪氣,將軍可奪心。

此便為,不戰而屈人之兵之法。

是故朝氣銳,晝氣惰,暮氣歸。

人的精力有限,哪怕站著不動,一天下來,精神也會倦怠,體力會透支。

所以說,我軍早晨精力旺盛,晚上精神和體力都消耗嚴重,敵軍也是一樣的。

所以,優秀的將領,應該把握的住這些基本常識。

善用兵者,避其銳氣,擊其惰歸,此治氣者也。

所以,孫武說,善於用兵之人,就要避開其鋒芒正銳之時。

那麼,何為敵軍鋒芒正銳之時呢,敵軍休整完畢時,為敵軍鋒芒正銳之時,敵軍剛打過勝仗,士氣高昂之時,為敵軍鋒芒正銳之時,敵軍體力恢復完畢,也為敵軍鋒芒正銳之時。

那麼,敵軍惰歸,指的什麼意思呢。

懶惰,就是指敵軍體力消耗嚴重,精神疲倦,或者將軍對峙,站了一天,或者急行軍跑了幾十裡之時,就是敵軍倦怠之時。

在敵軍體力不濟,陣型不穩之時對敵軍發起攻擊,無往而不利者。

以治待亂,以靜待譁,此治心者也。

若是敵軍,混亂而我軍整齊有序,那麼我軍就可以在陣戰中佔據優勢。這便是,以我之長,擊敵之短。

以近待遠,以佚待勞,以飽待飢,此治力者也。

我軍靜待,等敵軍衝過來,先消耗了敵軍一些體力,我軍如果比敵人先吃完飯,則可以不停騷擾敵軍,使敵軍疲於奔命吃不了飯,這便是,對敵我雙方士兵體力的把控能力。

好的將領,應掌握這項能力。

無邀正正之旗,無擊堂堂之陣,此治變者也。

關羽會觀陣之法,遠遠看去,如果敵軍旗幟鮮明,如林般齊整,說明敵軍精銳在此,便不去攻擊這一部分。

攻敵軍薄弱之處,能取得最佳的戰果。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我真不是魔神女配她天生好命諸天新時代劍仙三千萬我有一座天地當鋪特種兵之戰狼崛起都市國術女神宇宙級寵愛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相關推薦
全球餐廳:我的橄欖油來自古羅馬我的盜墓修仙遊戲成真了神級天才貼身校草戀校花我在絕地求生殺敵成神因為太怕驚悚世界就全點防禦了羅網追魂我在殯儀館和屍體打交道的日子影子舞者偷影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