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我在三國教書那些年

第三百八十章 騎兵逸逃,步兵勞追
上章 目錄 下章

我在三國教書那些年第三百八十章 騎兵逸逃,步兵勞追

古代兵法多矣。

在後世,最耳熟能詳的,一個是春秋時孫武所箸的孫子兵法,另一個,是孫臏所箸的孫臏兵法。

孫臏,又稱兵家亞聖。

後世之人,縱沒讀過孫臏的兵書,但是,三十六計多少還能說出來幾個計策的。

什麼美人計啊,什麼過河拆橋啊,什麼借刀殺人之類的。

可是,三十六計道理是哪三十六計呢。

按功能,孫臏把三十六計劃分了數個部分。

第一套〖勝戰計〗

勝戰計第一計為,瞞天過海。

備周則意怠,常見則不疑。陰在陽之內,不在陽之對。

何為瞞天過海。

意思是瞞住上天,偷渡大海。比喻用謊言和偽裝向別人隱瞞自己的真實意圖,在背地裡偷偷地行動。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那麼,這瞞天過海一計,歷史上,

有無典型戰例呢。

有的。

答案是,在隋唐之時,歷史上,公元589年,隋朝將大舉攻打陳國。

這陳國乃是公元557年陳霸先稱帝建國,定國號為陳,建都城於建康,建康,也就是今天的南京。

戰前,隋朝將領賀若弼因奉命統領江防,經常組織沿江守備部隊調防。每次調防都命令部隊於歷陽(也就是今天安徽省和縣一帶地方)集中。還特令三軍集中時,必須大列旗幟,遍支警帳,張揚聲勢,以迷惑陳國。

果真陳國難辨虛實,起初以為大軍將至,盡發國中士卒兵馬,準備迎敵面戰。可是不久,又發現是隋軍守備人馬調防,並非出擊,陳便撤回集結的迎戰部隊。如此五次三番,隋軍調防頻繁,蛛絲馬跡一點不露,陳國竟然也司空見慣,戒備鬆懈。

直到隋將賀若弼大軍渡江而來,陳國居然未有覺察。隋軍如同天兵壓頂,令陳兵猝不及防,遂一舉拔取陳國的南徐州(今天的講蘇省鎮江市一帶)。

所以,歷史上,此計有發揮效用的時候。

若防備此計策,其實也簡單。

就如曹操所言,就怕他十假一真,防不勝防。

以,應對敵人的瞞天過海之計,我軍當嚴謹以對,管他如何用假象迷惑我軍,我軍都打起十二分精神。

只要我等足夠謹慎,就不會被敵軍所趁。

三十六計,第二計,圍魏救趙。

此計,在歷史上的使用案例可謂多不勝數。

圍魏救趙一計,其原本的出處典故是來自戰國之時,魏趙之爭。

其時,魏國勢大,魏將龐涓領兵圍攻趙國都城邯鄲,趙國無力抵抗魏國兵鋒,便向盟國齊求救。

齊威王深知唇亡齒寒的道理,心知若趙國若被魏國殲滅,那麼魏國是勢力必將大增,齊國更難與之相抗。

若戰國滅亡,齊國滅亡也就不遠了。

所以,為了遏制魏國勢力的膨脹,也為了保全齊國。

齊王便派田忌率兵救趙。

田忌用軍師孫臏計,乘魏國精銳部隊在趙,國內空虛,引兵攻襲魏都大梁。

魏國都城被圍,迫不得已,只能急召龐涓回援。

在魏軍急匆匆的從邯鄲撤退回救時,乘其疲憊,大敗魏軍於桂陵,趙國之圍遂解。

這一戰,為戰爭史上的經典案例,戰役又稱桂陵之戰。後以“圍魏救趙”指襲擊敵人的後方以迫使進攻之敵撤退的戰術。

在冷兵器時代,圍魏救趙一計,有很多可運用的場景。

比如,敵軍攻我城池甚急,此時,可派輕兵偷襲敵軍後隊糧草,使敵不得不回軍去救,這便起到了圍魏救趙的目的。

三十六計,第三計 借刀殺人

敵已明,友未定,引友殺敵。

在漢末,借刀殺人一計,有經典的例項。

呂布之死就是典型的借刀殺案例。表面上是曹操處死的呂布,但背後真正的元兇,其實是劉備。

借刀殺人就是指利用敵人的內部矛盾,使其自相殘殺,或者在不損害自己的實力之下,利用第三者的力量去攻擊敵人,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劉備就是這樣利用曹操,來達到自己的目的,殺了呂布,削弱曹操的力量。

君不見,丁原董卓之事乎。

這一句話,當從劉玄德口中說出來之時,呂布就涼了。

呂布這人,雖然道德不堪,但是才能是沒得說的。

再怎麼著,曹操若把呂布收到麾下,也不給呂布多少兵,就給他三四百騎兵,使其無力造反。

那麼,領著三四百騎兵的呂布,依然可怕,需要關張這樣的舉世無雙的猛將方能抵抗的住。

在春秋戰國時期,晏子曾經使用過二桃殺三世的計謀,二桃殺三士的計謀,也是很經典的借刀殺人。

三十六計,第四計。以逸待勞。困敵之勢,不以戰。

歷史上,夷陵之戰和淝水之戰都是以逸待勞取勝的。

夷陵之戰,又稱彝陵之戰、猇亭之戰,是三國時期蜀漢昭烈帝劉備對東吳發動的大規模戰役。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一次著名的積極防禦的成功戰例,也是三國“三大戰役”的最後一場。

夷陵之戰的原起因是,劉備以替名將關羽報仇為由,揮兵東征東吳孫權,氣勢強勁。

孫權求和不成後,決定一面向曹魏求和、避免兩線作戰,一面派陸遜率軍應戰。陸遜用以逸待勞的方法,阻擋了蜀漢軍的攻勢,最終,蜀軍氣勢耗盡之時,終於露出了破綻,陸遜一把火,燒了劉備連營。

從此,蜀漢一蹶不振。

以逸待勞,其實草原人善用此計。

草原人慣會用輕騎拖著農耕民族的步兵,等到農耕文明的步兵疲憊不堪的時候,突然發起攻擊,往往,防不勝防。

以逸待勞之計,核心兩點,使我逸,是敵勞。

那麼,分開來探究。

如何是我逸。

我先攻佔敵人必爭的險地,佔據險地之後,就可以休息了。

而後,敵軍為奪必奪之地,則必須長途跋涉的趕過來,然後累死累活的攻擊我軍。

又或者,就是按遊牧民族的方法,用戰馬溜兩條腿的人。

馬跑跑停停,人就得不停的追。

這麼相持下去,就是騎兵逸逃,步兵勞追了。

同樣能達成以逸待勞的效果。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我真不是魔神女配她天生好命諸天新時代劍仙三千萬我有一座天地當鋪特種兵之戰狼崛起都市國術女神宇宙級寵愛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相關推薦
全球餐廳:我的橄欖油來自古羅馬我的盜墓修仙遊戲成真了神級天才貼身校草戀校花我在絕地求生殺敵成神因為太怕驚悚世界就全點防禦了羅網追魂我在殯儀館和屍體打交道的日子影子舞者偷影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