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我在山寨當軍師

第二六九節 國難
上章 目錄 下章

我在山寨當軍師第二六九節 國難

司禮監的莊公公當先一驚,瞥眼見永寧帝正埋頭祈福,手中捧著一炷香,剛剛燃起的香火,嫋嫋升起。

莊公公連忙倒退出了宮殿,迎到殿外。

平日裡,這些戰報急遞都是先送到內閣或是司禮監。由著內閣大臣或幾位督主太監分出輕重緩急再呈遞於永寧覽閱。

如今西北戰事,永寧特令所有軍務急遞務必第一時間傳送進宮,不得耽擱。一時之間,莊公公倒是沒有適應的過來。

出了殿門。莊公公衝著送急遞的傳令官斥道:“聖人正在祈福,何故大聲聒噪。驚了聖人,小心你的腦袋!”

那傳令官微微一怔,屈膝下跪,雙手將急遞捧過頭頂:“回公公,西疆急遞!”

莊公公接過文書,仍是不難,埋怨道:“西疆又有何急遞,這般驚慌失措,成何體統。”

傳令官道:“據報:流霜、離月二國,各起二十萬精兵,屯軍邊關,欲犯我雲照!”

莊公公大驚失色:“你再說一遍?”他想著這事可容不得半點馬虎,只怕自己聽錯了。

那傳令官道:“回公公,邊關急報,流霜、離月二國犯境。”

莊公公驚的一個踉蹌,連忙接過急遞,轉進殿內。

“甚麼事!”永寧帝盤膝坐在蒲團之上,雙目微閉,面對著三柱香,一方通鼎,一個祭壇,口中默默念著禱辭。

“回主子聖人,邊關急報!”莊公公迅速想著這件事該不該由自己口中說話,最終只說了這句。畢竟事態嚴重,非常的嚴重,需得小心謹慎的處理。

“是西北叛亂的事兒?”永寧睜開雙眼,寬大的袍袖一翻,搭在雙腿之上,神色自若。

他年歲已高。年紀大的人,往往最喜歡寄希望於神明。方才永寧帝以焚香沐浴,虔誠祈禱,神明知曉,定會保佑雲照百世萬世永久流傳。

一切不順之事,皆有神明庇佑。

莊公公將急遞呈上,輕聲細語道:“回聖人,流霜、離月犯境,估摸著此刻大軍應注意過了邊界。”

永寧帝一拍大腿,呼的站起:“好哇好哇,沒想到讓那人一語中的。莊孫明,傳內閣六部,即刻進宮議事!”

莊公公心知事態嚴重,一路小跑出了宮殿。

永寧帝深吸一口氣:“朕的江山,任誰都見他有來無回!來人,更衣……”

內閣,六部的官員聽宣,問了宣召的公公緣由,皆只說邊關急報,聖人要事相商,詳情並不知曉。百官不敢怠慢,立刻著了官服,一路趕往內宮。

將至宮門,百官撞到一起,一路交頭接耳,不知到底是何急報。

“許是慕容王爺大捷,聖人想著分享戰果!”

“怎麼可能。若是大捷,宮裡定然早已張燈結綵,那會這般嚴肅。”

“說的是,怕不會是鎮南王也著了埋伏?”

“休的亂猜,這話哪能亂說。”

“對對對,咱們快去吧……不管什麼事,有袁大人和黃公公,這事啊……咱們先莫要議論的

好。”

“哎,聽說李大人快回來到京城了……”

“是麼?這便好了……走走走,咱們快些。”

眾官議論紛紛,一路小跑進了“泰慶宮”。

泰慶宮內,一片肅靜。

永寧帝端坐龍椅,將手中的急遞揺的譁啦啦響:“長平關,西渡關遞來急遞。流霜、離月二國各起二十萬大軍犯我邊關。這是剛遞來的摺子,你們……看看吧。”

莊公公自永寧帝手中接過急遞,佈下龍臺,將急遞傳於內閣首付袁廷貞。

袁廷貞面色蒼白,顫顫巍巍接了摺子,翻開掃了一眼,便將摺子依著順序傳了下去。

永寧帝等了片刻,方道:“說說,你們……有什麼想法!”

兵部尚書謝鑫道:“流霜、離月二國早已對我也雲照虎視眈眈,如今乘著二王叛亂,犯我邊疆,實屬可恨。臣以為,需得儘快調兵前往邊關,以做防備。”

“防備?愛卿這個詞用的好!二國已經打到我雲照疆土之上了,竟然還讓朕去防備?怎麼,偏要大軍攻到長安,才可以還以顏色麼?”永寧震怒,語氣之中,竟是怒火沖天。

謝鑫吞了口苦果,一時不知該如何辯解。

袁廷貞恭敬道:“聖人息怒,謝大人不是這個意思。二換距離京城萬里之遙,按照腳程來算,這封急遞應是再半個月前送出,也就是耿、陶二賊兵臨茅州之際。如今已過了這些時日,以二管所屯兵力,恐怕……故而眼下最要緊的是傳令各州府郡縣小心防備敵軍突襲,同時調集兵力馳援。”

永寧頷首:“袁愛卿所言極是。謝鑫。如今還有多少軍馬可以調動。”

謝鑫道:“回聖人,目前可以調動的兵力只有十三萬!”

“什麼!”永寧帝爆喝一聲:“我雲照萬里山河,怎麼只有這點兵力。”

謝鑫戰戰兢兢道:“這……董大人和鎮南王慕容王爺為平耿陶二賊叛亂,領軍共計三十餘萬。陳大將軍領軍八萬尚未歸朝。另有各地州府所轄中央軍因需鎮守關隘,維穩震寇,如今這十三萬已是……已是最後一點兵力了。我朝自明帝整治軍政以來,實行的是募兵制,規定每朝帶甲不能過六十萬人,以減少軍備開支……”

“夠了,朕沒讓你撥算盤,提祖制。”永寧帝臉上本因年歲已高,皺紋頗深,如今又聽的這般令人頹喪之事,眉關金鎖,更顯得蒼老許多:“既如此,諸位以為當如何禦敵哇。”

眾臣無謀,俱都看向袁廷貞。

袁廷貞身為內閣首輔,如今國難當頭,自然要挺身而出,以做眾臣表率。

袁廷貞沉吟片刻,步出半步:“老臣以為,我軍並非只有一十三萬,而是有數百萬之眾。”

“此話怎講?”永寧帝聞言,立刻氣血湧動,興致勃勃。

袁廷貞道:“明帝當年改革軍制,乃是因天下太平,承平盛世,考慮到軍團冗餘,軍隊人數龐大,開支繁重,故而才創立了募兵制。以發配糧餉,招募軍伍子弟,令其從軍五年,五年後,便可返回原籍,以良田資之。這樣一來,

朝廷每年便可以節省數百萬兩的白銀開支,已調用於工部、戶部等。從兵部的統計來看,我朝目前縱然的確只有十三萬兵馬可以調動,但卻忘了那些已然歸鄉務農的老兵,他們久再軍營,手中雖然持的是鐵杵籬笆,卻未成忘記如何行軍作戰。此時邊疆危機,只需聖人一道詔令,定能使得這些老兵重新返回行伍,以保家衛國,佑我錚錚雲照。”

眾臣聞言,俱都點頭稱是。

戶部尚書側出半步:“袁大人所言極是,臣以為可行。戶部曾對退伍的老兵皆有登入,只需按冊施令,定能召集數十萬的大軍!”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永寧帝手拍龍椅:“不錯。這道詔令便由內閣今日擬定,擬完立刻發往各州。大軍已定,由誰掛帥,諸位愛卿可有人選?”

袁廷貞道:“臣保舉一人。或可擔此重任!”

“誰?”

“東海王潘廣堯!”

“潘廣堯現在何處?”

“回聖人,潘王爺現下就鶴洞山王府別苑……”禮部尚書答道:“老王爺說他年歲不小,不知還有沒有機會四處遊玩,便想著繞道在名山大川中遊玩。臣昨日恰好給王爺府上送了福貼銀子,才知道此時。”

“這便極好,明日傳潘廣堯回京……”永寧帝心中稍安。若是能得潘廣堯掛帥,那定是省了一番心事。畢竟朝中兩大將帥均已出征,唯今能夠統領十數萬大軍的人並不多。

“主子……”莊公公再側忽的低聲提醒。

永寧帝側過身子,問道:“何事?”

莊公公壓低聲音,如小兒計策秘密一般:“主子,老奴以為此事不妥……早前已有鎮南王領二十萬精兵在外,如今若是再令東海王領軍……這……恐怕會有風險!”

永寧帝聽著莊孫明這只有一半的話,已是心底涼透了一半。

莊孫明提醒的不錯,無論是慕容桓還是潘廣堯,從本質上說和耿忠、陶延冀如出一轍,他四人皆是雲照僅剩的四大異姓王爺。若是將舉國之兵竟付於他人之手,屆時若是他們心生異變,豈不糟糕。

永寧帝之所以能夠信任慕容桓,令他領兵出征,看中的是慕容桓和皇室之間或多或少的姻親關係,而潘廣堯於雲照宗親則沒有任何聯姻。自己之前在行宮內自導自演的一齣戲,本意就是想要褫奪四王的爵位。那潘廣堯不是個傻子,自然明明白白。

而對於潘廣堯來說,甚麼遊山玩水,無非是讓旁人瞧著自己是個眷戀紅塵,迷戀山林,遊手好閒的糊塗王爺。其實這也是能讓永寧帝放下心來唯一的辦法!否則,保不齊那一天,就輪到他潘廣堯人頭落地了。

永寧帝沉吟片刻,潘廣堯的性格他還是比較瞭解,此人好酒,性子直爽,再行宮內也並未表現出任何私心,所以自己才沒有進一步對東海王下套。

削藩嘛,總不能一刀砍死所有人。

恩威並施,才是最重要的!

不過永寧帝不敢冒險,這軍機大權可不是小事,弄不好就是把江山拱手讓人。

潘廣堯是一定要用的,至於怎麼用,還需想個好的說辭。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女配她天生好命劍仙三千萬我真不是魔神諸天新時代食物鏈頂端的猛獸宇宙級寵愛我有一座天地當鋪都市國術女神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相關推薦
嬌妻如雲諸天世界唯一玩家大佬從山寨開始明末山寨農民我有一座山寨橫推從山寨開始領主紀事華娛1997奧特格鬥傳說抽卡無涯,日賺十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