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我,趙頊,攜百官成團出道

第0048章:一句話可噎死人的呂公著
上章 目錄 下章

我,趙頊,攜百官成團出道第0048章:一句話可噎死人的呂公著

雖然,王安石的三萬言《本朝百年無事札子》沒有完全被趙頊採納。

但它就像一記響亮的耳光,打在了大宋朝每位官員的臉上,特別是給了那些尸位素餐的懶政官員當頭棒喝。

而三司條例司的成立,則意味著大宋變法將完全進入正軌。

以韓琦和司馬光為首的文官集團,已經完全明白當今官家想要幹什麼。

王安石就任壽州知州且由當今官家直管,更像是懸在朝堂百官心中的一塊大石頭。

若王安石在壽州施行他的富國之策非常出色,那或許用不了三年,王安石便會成為主宰。

到那時,所有不思進取,平庸無能的官員都面臨著被罷黜的風險。

韓琦、曾公亮、歐陽修、文彥博、韓絳等人都壓力巨大。

他們最不想看到的是,到了千百年之後,史書記載的是盛世明君趙頊與盛世名臣王安石的君臣故事,而他們這些人只是配角。

一時間,朝堂風氣大改,每位官員都變得積極主動起來。

他們都在努力,努力地坐穩自己的位置。

這一點兒,趙頊在近日的奏疏上便能夠看得出來。

……

垂拱殿,龍桉上。

趙頊正在發愁。

當下的御史中丞之位還空缺著呢!

上上任御史中丞王陶被上上上任御史中丞唐介彈劾,改做了翰林學士。

上任御史中丞王安石剛就職兩日便去了壽州當知府。

本來,趙頊心中的最佳人選還是唐介。

但唐介的背疾好了一些,便一心要回太原府,對御史中丞之位毫無興趣。

而御史臺內的其他御史,資格都不夠,且難以入趙頊的眼。

御史中丞,就相當於皇帝的眼,監察百官,責任重大,短時間內,趙頊還真想不出合適的人選。

“喜子,午後宣學士承旨張方平與富老相公!”

“是,官家!”喜子在一旁連忙應道。

張方平與富弼,在王安石的眼裡都是老滑頭與不粘鍋,善於察顏觀色,揣摩別人。

但二人有一個別的官員都不具備的優點,那就是擁有一套辨識百官之術。

二人知曉的官員極多,且對他們的性格、行為、種種事蹟瞭如指掌,簡直就是朝廷百官的百科全書。

張方平有此能力,是因為經常起草詔令。而富弼,完全是因為他的資歷與好人緣。

在《兵政三百條》的執行上,富弼的最大用處就是能以他的資歷和好人緣說服一些地方官員,以他的人情世故解決不易解決的官員罷黜問題。

這是一向剛正的主宰韓琦做不來的。

午後。

張方平和富弼來到了垂拱殿中。

趙頊直接開門見山,問道:“二位,朕召你們前來,主要想聽一聽你們對御史中丞人選的建議。”

“唐子方。”二人幾乎脫口而出。

趙頊露出一抹苦笑,道:“唐子方一心要外放,除了他呢?朕要的是那種能和唐介王陶同等能力的御史中丞。”

二人頓時陷入了沉思。

如此重要的職位,人選確實不好找。

這時,富弼突然眼睛一亮,道:“官家,臣推薦當下出知蔡州的呂公著。”

“呂公著?”趙頊對這個名字有些陌生。

“呂公著,乃仁宗朝宰相呂夷簡之子,刑部侍郎呂公弼之弟,其進士及第後,屢任潁州通判,龍圖閣直學士。後來因濮儀之爭,被貶出京,再也沒有回來。此人不若唐子方般言辭犀利,但很有主見,他不喜交際,財色酒一律不佔,言語不多,但句句都能說到重點……”

富弼對呂公著的介紹如數家珍。

“那……為何……為何一直沒有見到他的任何奏疏呢?”

趙頊面帶疑惑。

自打他登基以來,各種新政國策不斷更新,但凡州官都有獻策。若呂公著言辭犀利且很不一般,趙頊不可能看不到。

一旁的張方平頓時笑了。

“官家,富老相公認知的呂公著是先帝時期的呂公著而非現在的呂公著了!”

“自從呂公著遭先帝貶謫後,便開始修佛,整日裡吃齋念佛,雖然政事處理的很不錯,但不爭不搶,無欲無求。除了遞交蔡州政事的奏疏,便再無進言。想必是因為濮儀之爭造成了陰影,整個人性格都變了,不過其擔任御史中丞的能力是有的,經常一句話便能切中要害……”

修佛?沉默寡言?不爭不搶?

這完全就不適合擔任諫官嘛!

富弼又說道:“官家,老臣確實不知道現在的呂公著變成什麼樣子了,但老臣以為,一個人可能會消沉,但原有的性格脾性是很難改掉的,建議官家可以見他一面。”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張方平補充道:“官家,臣可以將呂公著往期的一些奏疏文章整理出來,官家看後,應該會對此人有更全面的認知。”

趙頊點了點頭。

“你們心中若沒有其他合適人選,那也只能這樣了!”

黃昏時分。

喜子抱著一大堆奏疏文章走了過來,這些都是呂公著早年所寫。

趙頊並無抱太大希望,便慢慢翻閱起來。

但一看,他就入神了。

“哈哈……這個呂公著真是個有趣之人,竟然敢如此斥責先帝!”

呂公著的奏疏與其他朝臣完全不同。

他的風格是短小而精悍,且能迅速切入重點,並且言語甚是犀利。

如果唐介的奏疏是一根鞭子,王陶的奏疏是一道訓斥,王安石的奏疏是一把寒光閃閃的刀。

那呂公著的奏疏,就像一個勐地塞進嘴裡的大饅頭,一句話便能噎死人。

趙頊看到奏疏,就能想到先帝那氣得恨不得掀桌子的表情。

比如,在濮儀之爭上。

先帝英宗堅持要稱親生父親濮王為皇考,這就相當於因為英宗稱帝,其親爹的輩分就應該是太上皇。

呂公著直接諫言道,官家可以有兩個爹,但濮王這個爹必須排在仁宗這個爹的後面,且不能入七廟。

直接指出先帝的父親資格不夠,這在當時,即使唐介都不敢如此挑明了進言。

還有,在濮儀論爭後期。

呂公著覺得自己的才華抱負在朝堂無法施展,請求外放。

英宗客氣且寒暄地說不捨他離開,呂公著直接回覆,我若離開了,官家開心,我也開心。

一句話便將英宗噎得啞口無言。

……

趙頊看完呂公著的奏疏後,心中篤定,此人若還心繫社稷,絕對可擔得起御史中丞之職。

當即,他便立即詔呂公著進京面聖。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我真不是魔神女配她天生好命諸天新時代劍仙三千萬我有一座天地當鋪特種兵之戰狼崛起都市國術女神宇宙級寵愛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相關推薦
宮闕有佳人把現實改造成遊戲九轉雷神決詭市管理員魔法聖地管理員表面天下第一國醫崛起頂流閨女四歲半,她被全國觀眾團寵了我用遊戲改變了時間線不做反派許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