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我真是大昏君

第二百五十七章 難捨破家,階層不同
上章 目錄 下章

我真是大昏君第二百五十七章 難捨破家,階層不同

安土重遷,經常被描述為中國人的一種傳統習慣,且是根深蒂固的。

但在古代的農耕社會,這是可以理解的。與後世發達快速的交通和資訊聯絡不同,古代百姓的活動範圍非常狹小。甚至於,有的老百姓一輩子都沒出過縣。

當然,老子曾說的“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比安土重遷還要嚴重。用落地生根、畫地為牢來形容,都不算過分。

而且,在農耕社會,土地是最重要的生產資料,耕種也是大多數百姓世世代代賴以生存的職業。

古代可不象後世的工業、商業社會,哪有那麼多的打工機會?打工又沒有社會保險,老了幹不動了怎麼辦?

有土地則不同,雖然也有天災啥的風險。但在百姓眼中,“三十畝地一頭牛,孩子老婆熱炕頭”才是安穩安心安定的小康生活。

其實,二丫爹和中年漢子只是廣大期望著返回遼東故土的一員。別說他們這些已經遠離的,就是已在遼東的,也有著這樣的心思。

金州,又一批京營飛騎乘船抵達,分配到軍營駐地,暫時休整,調養馬匹,適應環境。

即便是比較短暫的停留,也促進了本地的經濟繁榮。當然,主要還是佔得先機的中華商會所屬的商人。

大兵有錢,商人們都知道。對生活用品的需求量很大,特別是菸酒,那簡直是供不應求。

商鋪、酒店的生意也特別興隆,建築雖不富麗堂皇,可人來人往,並不亞於繁華的城市。

“英子又有得忙了。”英子爹一口酒下肚,又在心疼商鋪裡的閨女。

柱子點著頭,給老漢又倒上酒,說道:“忙過這一陣能歇幾天吧?英子已經是管事兒了呢!”

“管事兒不管事兒的,年齡可是不小了。”英子爹突然來了氣,剛挾了魚肉放嘴裡,便把筷子把桌上一拍,瞪著柱子問道:“我閨女還嫁不出去了?”

柱子被劈頭問得發矇,但很快反應過來,趕忙擺手,“英子這麼好的姑娘,怎麼會嫁不出去?”

英子爹“嗯”了一聲,可眼珠子還瞪著? 等著柱子繼續往下說。

張柱子陪著笑臉? 解釋道:“這不是馬上就要滅了建虜,要平遼了嗎,俺的意思就是等一下。俺看? 也就今年末明年開春的事兒。”

“明年開春? 不管能不能平遼? 親事得辦了。”英子爹一錘定音,盯著柱子點了頭,臉色才稍微緩和下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張柱子殷勤地斟酒佈菜,討著未來老岳丈的歡心。這是必須的,英子再有主意? 老爺子要死不同意? 也沒辦法。

“話說呀——”英子爹兩杯酒下肚,眼睛倒顯得更亮了起來,剛掏出煙荷包? 張柱子已經掏出一盒煙遞了過去,嘴上說道:“看俺這腦子,買了還忘了拿出來。”

英子爹哼了一聲? 不客氣地把煙收下,還是裝上了自己的煙袋鍋,嘟囔道:“還是俺這個有勁兒。”

張柱子嘿嘿笑著,給老岳丈打著火點著。

英子爹深深吸了一口,吐出一團濃重的煙霧,開口問道:“退役士兵至少給一百畝田地,聽說還給一頭牛,這個章程已經定下了吧?”

“是,朝廷已經定了章程。”張柱子如實答道:“現在可以登記,只等平遼之後,便可以申領。但到底能不能可著心意挑揀,還不好說。”

英子爹點了點頭,說道:“你定好了在哪選田地嗎?”

張柱子猶豫了一下,說道:“俺聽英子的。她要是覺得這裡好,就在這裡住。”

“旅順?”英子爹眯起眼睛琢磨著,搖了搖頭,“連金州的土地都不夠哩,現在都分完了。旅順有港口碼頭,又日漸繁華,在這裡住下也不錯。可就怕不是長遠的打算,可惜了一百畝田地。”

“大叔您有什麼打算?”張柱子聽出點味道,趕忙徵詢建議,這說到底,還是得按老爺子的想法辦。

英子爹磕打著煙袋鍋,說道:“說到底呀,有這百畝田地,只要不敗家,三五代都不愁吃喝。俺想著,你先去登上記,就在老河屯選地。興許能如意,興許那個破院子還在呢!”

張柱子無聲地嘆了口氣,用力點頭應承下來。這是老爺子想家了,那個屯,那個院子,那幾間破房子。

“早點去辦。”英子爹叮囑道:“你說得也沒錯,這麼大陣仗,俺是從來沒見過。這麼多人馬,平遼恐怕也真就成了。”

張柱子是相當有信心,笑道:“這還只是遼南,遼西、遼東還有大軍發動呢!”

“好啊,希望能早點太平。”英子爹感慨著,喝酒吃菜,心情大好。

……………………

吃得差點沒關係,臉朝黃土背朝天的辛苦也不要緊。老百姓嘛,最希望的就是太平安定。

但對脫離了溫飽的階層來說,雖然同樣不喜歡動亂,但考慮的就不是幾畝田地,幾間破房的小事了。

上海,海商總會,會長李旦面對突然出現的顏思齊,眼睛翻得都要看不到黑眼珠兒了。

“哈哈。”顏思齊自覺理虧,先笑了兩聲,然後拱了拱手,“會長辛苦了。某著急忙慌地趕回來,以後就給某家,你好好歇一歇。”

李旦斜愣著眼睛,看著顏思齊毫不客氣地坐進軟椅中,伸手拔弄著旁邊茶几上的幾樣小物件。

“在東番玩兒得可暢快?”李旦對這傢伙也沒招兒,但嘴上還是要損上幾句,“聽說你打獵很有收穫,可帶回什麼特產,讓某也品嚐品嚐?”

顏思齊抬頭看著李旦,訕然一笑,說道:“特產肯定是要帶的,某也感謝李兄這段時間的操勞辛苦。嗯,不說虛的,有什麼差使,儘管交代給某家。”

李旦伸手指了指茶几上的物品,說道:“這些都是,你去辦好吧!”

顏思齊不解,捧起一個精美的瓷器,把詢問的目光投向李旦。

“官窯出品,做工精細華美。”李旦解說道:“這可是某家費了好大勁兒才搞到的貨源,要賣上好價錢的。”

顏思齊再次檢視了一番,點頭道:“這個容易。如何做工的瓷器,自然要賣個高價。”

放下瓷器,顏思齊又拿起一盒煙,看了看上面的字,說道:“新開的菸廠啊?沒聽說過。”

李旦一哂,說道:“這是海商總會新建的菸廠,某給取名四海菸廠。煙呢,也是剛生產出來。來,嚐嚐味道。”

“咱們的菸廠?”顏思齊面露驚異,開啟煙盒,取出點著,緩緩而深深地吸了一口。

細品了品,顏思齊評價道:“味道淡了點兒,可也不錯。”

“這是多個配方中挑出來的,能為多數人所接受。”李旦說道:“朝廷在全國劃出了十六個菸葉產區。咱們海商總會拿下了福建、浙江、廣東、廣西四個。”

顏思齊點了點頭,說道:“這買賣肯定賺錢,可咱們是跑海商的,非要在陸地上也經營嗎?”

“既然賺錢,管它海上陸地。”李旦雙手交叉抱在胸前,說道:“其他商會倒是巴不得咱們不摻和,可這討好朝廷的事情,怎少得了咱們。”

顏思齊垂下眼簾想了想,說道:“也對。會長為爭取這四個省,肯定甚是辛苦。”

朝廷根據地理條件和環境氣候,在全國劃分了十六個菸葉產區,並規定了種植面積。

菸葉自然是全部收購,供給各個菸廠,原則上是先建八個廠。每個菸廠的三成利潤作為煙草專賣稅,上繳國家。

簡單地說,十元錢的香菸,三元歸國家,七元歸菸廠。李旦讓人算過,刨除各種生產所需的費用,開菸廠的利潤應在兩成左右,甚至是更高。

專賣和壟斷差不多,李旦當然知道其中利潤的可觀,其他商會又豈能不知?

所以,圍繞這十六個菸葉產區,以及首批的八家菸廠,四大商會可謂是爭奪激烈。既是穩賺不賠的買賣,又能討好皇帝,何樂而不為呢?

四大商會認為這是皇帝的恩賞,因為他們幹得不錯,才給他們賺錢的機會。

這樣理解也沒錯,朱由校確實有激勵的意思。但把菸廠分包下去,不用投入,還減少了中間環節,不多任命官員,也省了俸祿。

全部由皇家或朝廷包攬,看似能賺得更多,但長久來看,卻並不是什麼好事。錢不是一個人賺的,朱由校還是比較喜歡這種合作共贏的模式。

北方的河南、山東、甘陝;江南商會拿下了安徽、浙江、貴州、雲南;長江商會則把湖南、湖北、四川、江南收入囊中。

分贓完畢,就是各家以最快的速度建廠生產銷集,這可比皇家自己幹快多了。

“辛苦一些卻是值得的。”李旦覺得顏思齊還不是完全理解其中的深意,又解說道:“平遼決戰在即,萬歲信心甚足,已經開始謀劃朝廷日後的進項了。煙草專賣就是其一,假以時日,稅收比鹽鐵專賣還要多,萬歲也會更加倚重。”

顏思齊眨巴眨巴眼睛,大概明白了其中的意思,頜首道:“原來如此。光靠抄家也確實不能長久,萬歲對此也是心知肚明的。”

李旦現出欣慰之色,說道:“現下的頭等大事是平遼,平遼的重中之重便是海運。在這方面,咱們幹得最好,最賣力;日後呢,朝廷要增加財政收入,要抗擊大災害,咱們依然不落後。只要萬歲高興了,海商總會才能蒸蒸日上,長久興旺。”

政府說幹什麼,政府說咋幹,你就遵照無誤,才是最明智的。給朝廷拆臺,讓皇帝不痛快,想想歷史上的幾個富可敵國的傢伙的下場,就明白了。

“某雖然去東番放鬆了些時日,可皇差沒耽誤,都交代給楊天生他們了。”顏思齊說道:“又有李兄指揮謀劃,想必是不會有差遲的。”

李旦沉吟了一下,開口說道:“某覺得還不夠,已經命令所有至海外行商的船隻,返回時不空載。糧食、棉花、白銅等物,盡數購買運回。”

停頓了一下,對著露出驚詫之色得顏思齊,李旦微微一笑,伸出一根手指強調道:“這是上奏萬歲,得到批准和嘉許的。好處嘛……”

…………………….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都市國術女神諸天新時代劍仙三千萬特種兵之戰狼崛起我有一座天地當鋪食物鏈頂端的猛獸我真不是魔神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宇宙級寵愛女配她天生好命
本书作者其他书
逆天換明 南宋英豪傳 一個人的抗日Ⅱ 一個人的抗日
相關推薦
我在東京真沒除靈大明之雄霸海外異位面冠位寶具之主僱我吧崇禎洪荒之石磯帶著農場混異界周宋十代掌門紅樓庶長子神級美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