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我撞破了皇帝的女兒身

第九十六章 空置皇陵下的遐思
上章 目錄 下章

我撞破了皇帝的女兒身第九十六章 空置皇陵下的遐思

夕陽西下,暮色籠罩在連綿的山巒之上;把其中一座本就冷清的山陵,襯地更加蕭瑟。

大漢朝歷經六世,除新皇陵寢尚未動工外,陵區之中已有五座皇陵;與其他四座不同的是,眼下這座皇陵看起異常的破敗,彷彿鮮有人來維護一般。

其入陵的陵門年久失修, 不僅板門上的門釘鏽地泛出銅綠,且上面寫字的匾額,也早已褪色、字跡難辨;甚至因無人維繕,它只能一邊高、一邊低地勉強掛在上面。

位於山半腰的祾恩殿,遠遠地望上去已看不出形制,只剩下些殘垣斷壁;若是有人走近去看,或許能從半截焦黑的樑柱上,推斷出其毀於火災。

至於再深處的寶城之口,更是連封陵的封土都未蓋上, 地宮的大門,就這麼洞開著,逐漸淪為蛇蟲鼠蟻的溫床。

而當今天子的鹵簿,此時正經過這座幾近廢棄的皇陵之下。

坐在玉輅中的小皇帝,命身邊的李雲棠掀開簾帷、透一透氣;後者隨即應命,剛一揭簾,便瞧見了依山而建、異常荒涼的皇陵。

先前送先帝梓宮經過此地之時,已經是深夜,因此李雲棠也沒注意到這些;而打道回京這一次,他終於看清了此陵的“面目”,並向天子確認道:

“宅家, 眼前的這座陵墓,便是太宗文皇帝的昭陵罷?”

“嗯。”小皇帝淡淡地應了一聲,態度很是敷衍,像是不像回答這個問題。

“太宗皇帝棺槨,並未被奉入乾陵玄宮之中?”李雲棠雖聽出了天子語氣中的不悅,但還是硬著頭皮問了下去。

“你又何必明知故問?”小皇帝終於抬起了頭,望向李雲棠的神色也頗為複雜, “這種事情,提它作甚,只會徒增煩惱。”

聽到這樣的表態,李雲棠也不再堅持發問,將帷簾放下的同時,小聲嘆道:

“太宗皇帝氣宇衝深、智謀英果,未曾想到,竟不能安入陵寢……”

像是被這一句低聲的感慨所觸動,小皇帝一轉剛剛的沉默,追憶起大漢初年的往事:

“太祖皇帝定鼎神都之後,在位十五載,於其間革除弊政、勸農興教,使天下漸去沉痾;

而繼位的襄皇帝依舊沿襲與民生息之國策,可即位後不過兩年,便再起兵燹——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準部的葛爾丹侵入漠北,意圖控制喀爾喀部,而後進逼直隸;彼時建虜遠遁關外,自然顧不上喀爾喀部這位昔日之臣屬;喀部隨即向我大漢請援,並表歸順之心。

漠北戈壁,縱橫千里,得此地可為京畿屏障,免前明土木堡之傾覆;而納建虜之舊屬,也可剪其羽翼,此消彼長之下,便更易攻滅殘清。”

李雲棠時常翻閱大漢歷任天子的實錄,對於大漢朝與準葛爾的交鋒,也瞭然於心,因此自然知道後面發生的事情:

襄皇帝後面在位的十年間,數次與準葛爾部大戰;終使葛爾丹授首,漠南漠北,盡為漢之臣妾。

當然,代價也很沉重。

畢竟原本歷史上建虜入侵,便已經導致天下戶口損失泰半。

而光復河山的大漢,處境則更差一些;雖成功地從建虜的鐵蹄下奪回道統,但其過程則更加慘烈。

得到部分士紳支援的建虜,戰爭潛力亦不容小覷;自兩蹶名王之役始、至漢軍光復神都,這之間又足足打了二十年。

漢虜雙方交兵之際,更是時不時上演來回的拉鋸戰;如此烈度的戰爭,自然會讓原本已遭受重創的人口,更加雪上加霜。

稅賦乃是國家運轉的根本,而人口則是賦稅的基礎;因此兵禍連結的大漢朝,在建立之初,便顯得有些虛浮。

最初十五年的休養生息,本是開了個好頭,令天下恢復了一定的元氣,可突如其來的漠北之亂,又把新生的大漢朝,再次拖入泥潭。

等到太宗皇帝繼位之初,國朝又成了一個爛攤子;天下民生凋敝,逃出關外十餘載的建虜,也正在舔舐傷口,伺機南下叩關。

新踐帝位的太宗皇帝,面對百廢待興的天下,手段倒是頗為老辣,另闢蹊徑從半島上的朝鮮入手,破解困局。

甲申國難之前,黃臺吉便遣兵進逼開城,與李氏朝鮮簽訂城下之盟時,整個半島隨即成了建虜之屬地。

而大漢承接明祚,與李朝的關係,法理上要親近一些;面對漸漸不安分的建虜,太宗皇帝便自海上遣使入朝,希望能再開東江一鎮,令建虜腹背受敵。

或許是漢使口中對建虜貶低太過,抑或李朝君臣自視甚高,斷然拒絕大漢的提議後,竟以報故國大明之恩的由頭,獨自起兵伐清。

盤踞在關外的建虜雖是殘部,但還算悍勇,先前未對朝鮮擄掠,一是忌憚南邊的漢軍,二是經常與北面的朮赤兀魯斯發生邊釁,無暇顧及東南邊的小國。

可若是有人自不量力的送上門來,情況就不一樣了。

李朝的軍隊在建虜的鐵蹄之下,如同麵糰一樣任人拿捏;與漢軍作戰時處處吃癟的嶽樂,在小小半島之上,卻如同殺神一般;僅以三千旗丁,便再次直搗開城。

為更好地統治李朝,建虜故技重施,聯合部分兩班貴族,又搞起了剃髮易服的勾當;這一行為,自然激起了其國上下的一齊反抗,流亡南邊的朝鮮王室,這次倒主動地渡海求援。

太宗皇帝瞅準這個機會,提出索要皮島、再啟東江鎮的法子來反制建虜,六神無主的李朝君臣只得應允;畢竟此方法既可遏制殘清南下,亦能讓其無暇東顧,能使兩方雙贏。

而後大漢朝一面修養生息,一面時不時地以皮島為根據、掠襲遼東,擾地建虜不得安息;而失去漠北喀爾喀部、又無片板能下海的殘清,想要入寇關內,卻僅有山海關一條路。

對於人丁稀少的他們來說,等同於沒路!

因此漢俞強,虜愈弱;勵精圖治二十載後,太宗皇帝兵分三路,起兵北伐;

西路漢軍出居庸關,與喀爾喀部僕從軍合兵一處,循著黃臺吉攻察哈爾部的故道,直撲盛京;

東路則自海上出,以東江鎮為基,趁機攻略遼南;

而太宗皇帝本人,更是御駕親征,親領中軍自山海關出,取道遼西走廊。

三路漢軍兵鋒所指之處,建虜軍幟,無不倒靡!

“太宗以朝鮮為點,撬動整個遼東,進而平滅建虜、廓清區夏!”

沉浸在回憶中的李雲棠,回想起這蕩氣迴腸的歷史,不禁感嘆出聲:

“而後更是以此助力為挾,逼李朝割平安、咸鏡、黃海三道,以為大漢出兵之軍資;昔強漢之四郡、巨唐之安東,終在千載之後,復歸華夏版圖!”

“那又有何用?”小皇帝的話音依舊平靜,並隱約帶著些悲慼,“太宗西征準格爾,喪師甚眾、不克而還,最後還歿於嘉峪關外,不得安入陵寢......”

“如今天下人只知太宗西征大敗,又有幾人念文皇帝平遼之功?”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都市國術女神我真不是魔神諸天新時代宇宙級寵愛劍仙三千萬特種兵之戰狼崛起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女配她天生好命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相關推薦
我可以變成魚華夏遠征軍之我的團長妖精都是科舉路上的絆腳石新婚夜,攝政王懷裡的小妖精野翻了諸天從大羅殿開始流浪在雄兵連中的假面騎士雄兵連之星際指揮官末日之帶著星際從雄兵連開始精靈之夢幻降臨精靈之夢幻訓練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