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我主法蘭西

第三百一十五章 關於女權的論戰
上章 目錄 下章

我主法蘭西第三百一十五章 關於女權的論戰

杜伊勒裡宮之事,路易並沒有太追究安娜的責任,得知之後,也只是吩咐加強守衛。

在路易看來,路易十五即使從杜伊勒裡宮逃脫了,也難以真的離開法蘭西。

巴黎雖然有著通往全國各地的寬整大道,但這些大道同時也在行政官員的監管之下。這一制度,其實是原先的路稅制度的殘餘,雖然如今已經不再收稅了,但行政官員仍然有調查馬車貨物和扣留馬車財物的權力。這其實是現在法律不全的背景下的一個陋規,但正因為如此,路易才有著自信。

不過,路易的內心同時也在矛盾著。

一直以來,路易身邊的人都在勸他加冕,他雖然顧慮著種種因素而拒絕,可其內心深處卻也知道長久下去不是最好的辦法,加冕一事勢在必行。因此,如果法蘭西國王路易十五逃離法蘭西,造成法蘭西無主狀態,那麼也就等於是給了路易一個可以立即加冕稱王的藉口。

路易雖沒有問過安娜的打算,可他也知道,無論是安娜還是迪昂,都是十分現實之人,若路易十五真的逃走了,他們一定會一了百了,在路上將其結果。雖說這種行為十分的快捷有效,而且不會有太多的政治後果,可路易卻不願如此。正是考慮到這點,路易才猶豫不決,不知是應該換一個囚禁地點,還是任憑路易十五逃走。

杜伊勒裡宮一事,路易便暫且放下了,只是暗中卻加緊了監視,無論是宮殿中的路易十五,還是宮殿外的奧爾良公爵,全部已經被24小時秘密監視起來。

回到巴黎之後,路易並沒有著急釋出女權法案,而是暗暗壓著不發,並暗示莫普官等參與者在巴黎放出風聲,而他則是安居在愛麗捨宮,靜觀輿論走向。

女權法案的訊息散步後,由於包括攝政王路易在內的所有當事人都沒有明確承認,而散發訊息的莫普官又是將此事做得滴水不漏,所以沒有一個人知道真正散佈訊息的是誰,但又由於傳說中女權法案被形容得有模有樣,而導致所有人都不敢肯定沒有此事。於是,巴黎的社交圈,便圍繞著這一謠言,開始進行起一場知識論戰。

巴黎的貴族教士和知識分子,他們組成了論戰的雙方。

教士本著維護天主教聖經的目的,或以上帝的旨意為名義,激烈地反對著女權法案,是這場論戰中,態度最為明確的反方。

至於貴族和知識分子,他們的態度並不如教會那麼明確,十分的曖昧不明,可總得來說都是反對和贊同以及中立並存。

貴族中的絕大多數是反對這一法案,唯有若干人是贊同或緘默。

知識分子在這件事上卻並沒有貴族們那麼光明磊落。其實大部分的知識分子,都從女權法案中看出了他們一直在提倡的人權思想,可他們畢竟也是一個男人,就像貴族不願意放棄自身的貴族權利一般,作為男人的他們,也不願意在一個男權社會中自動放棄特權。可是,他們也是聰明人,知道若是明確提出反對,日後必然會因這一行為而被他人所詬病,因此,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是既不贊同,也不反對,保持緘默,唯有少數一些人,是明確提出了反對或贊同。

原先只是為了拖延時間才故布疑陣的路易,卻沒有想到這一場論戰,最後居然會升級為兩大思想家之間的一次交鋒。

在巴黎消失了許多日子的盧梭,藉著這一次的論戰居然再度出現了,不過,出現的並不是他的人,只是他的文章。

他寫了一篇名為女性因何不能擁有與男人等同權利的文章,系統的闡述了女性和男性的種種不同,包括最基本的生理和內在的心理,也包括了擴充套件層次的社會分工的不同。同時,他還不忘舉例歷史上的那些禍國殃民的女性,並同時列舉出同一時代或同一國家的傑出男性,以作對比。

盧梭的文章中,他在生理上和心理上所進行的男女對比,內容顯得非常的歧視。

首先,他認為男人在生理上比女人更為完美。女人每個月都有那麼幾天,因為生理上的特殊原因而導致全身乏力,而男人卻全無這一擔憂,可以在任何時候工作。另一方面,女人由於還有懷孕的時期,所以在懷孕中,也是什麼也不能做,而反之男人卻並不會如此。

其次,他認為男人的心理比女人的心理更為穩定。在這一方面,他具體的論述便是男女雙方不同的膽量。

同時,他還指出,男人有著身體機能上的優勢,能夠比女人更適合做一些重體力活,是社會的主導。當男人創造了社會主要財富的時候,卻必須與毫無創造能力女人享受相等的權利,這便是對男人的不公平。

在生理和心理比較之後,他又依此論述了男女雙方的社會分工不同。

在社會分工方面,盧梭認為女人只有且唯有一個生存的目的,那就是生孩子,為男人生孩子,為社會創造勞動力。他在這裡方面甚至還引用了他一直所不感興趣的教會言論,直接用上了上帝造物主之類的詞,認為女人的作用決定了地位與權利。

在最後的對比舉例中,盧梭相繼引用了古羅馬時期的埃及豔后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二世的王后法蘭西的伊莎貝拉瓦盧瓦王朝的末代王后凱瑟琳德美第奇路易十三的母親瑪麗德美第奇等一系列禍國殃民的女人。

盧梭的這篇文章一經發表,立即便引發了轟動,貴族教會和部分知識分子,都以此作為論戰的依據,一時間反對派佔據了上風。

擔任外交大臣和第一大臣的伏爾泰,在這場論戰之初,和大多數知識分子一樣,都採取中立的立場,但是,在他的那位畢生的敵人出場後,他這位老人也不得不提筆以反駁了。

無論是在野時以知識分子的形象出場,還是如今以政治家的形象出現,伏爾泰的智慧都遠高於普通的文人,他不但擁有文人的犀利筆鋒,還擁有政治家的做事方法。

伏爾泰並沒有直接就理論上的東西反擊盧梭,而是採取用了避實擊虛的方法,圍繞著敘述盧梭這個人的人品來展開攻擊。

盧梭的人品確實是有被批判的地方。

他出生在瑞士,父母是從法蘭西流亡過來的新教徒,從小便遭受到虐待,最後離家出走,來到法蘭西。

來到法蘭西後,他先是被有錢的貴婦華倫夫人包,在從這位夫人處得到資助並學到才識後,便將年老色衰的華倫夫人拋棄。而後,他又和許多女人有過關係,其中最為著名的一個便是女僕泰雷茲勒瓦瑟。

這個女僕的出名,並非是因為她是在盧梭身邊時間最長的女人,而是因為她和盧梭有過五個孩子,可這五個孩子卻在剛剛出生後,便被盧梭送入了育嬰堂,自此下落不明,令她雖然生育過孩子,卻沒有養育過孩子。

伏爾泰對盧梭的批判,早在十年前就有過。他曾經寫過一本公民的感情,其中便細數了盧梭的種種不道德行為。

這些不道德的行為,在其他人身上發生不會有什麼,可盧梭卻不一樣。盧梭的思想提倡完美的道德,並將自己標榜為獻身於這種完美的美德。標榜獻身於美德之人,卻成為了最大的不道德者,這是對於此人最好的攻擊方式。

雖然伏爾泰只是將原先寫過的東西重新寫了一遍,但當初寫公民的感情一書時,他是為了幫助一個曾經被盧梭拋棄的女人報復,所以在文章中通篇用上了粗話。這一次,為了適應論戰的需要,伏爾泰便使用了正常的文字,可就是在這正常的文字下,諷刺和辱罵卻更為犀利,幾乎刀刀都能夠刺中盧梭的要害。

伏爾泰的文章,始終沒有為女人辯護,但他的目的卻是為了反擊盧梭的那篇歧視女性的文章,所以可以說是某種意義上的避實擊虛。但是,由於伏爾泰的策略是直接將話語權最終的盧梭本人擊敗,而非是浪費時間與其繼續論戰,因此,伏爾泰這一招也可說是擒賊擒王。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盧梭的文章,隨著他本人的道德形象的墮落,而開始不被人關注。然而,由於伏爾泰並未提及女權法案一事,所以伏爾泰的聲音也沒有響起。整場論戰的形勢還是和最早時一樣,除了眾人的無端猜疑外,並無實質上的擴大化。

這種現狀,最終一直持續到了4月底5月初。

隨著時間進入5月,瑪麗安託瓦內特的分娩期也越來越近,而內閣方對路易的壓力也越來越大,路易便在此時,將女權法案推了出去。

結果如預期的一樣,巴黎社交界如同炸開了鍋,論戰的規模和等級也上升了,不但之前沒有出場的高階貴族和知識分子加入,同時加入的還有此前被所有人忽視的女性貴族。

更多到,地址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我真不是魔神都市國術女神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女配她天生好命食物鏈頂端的猛獸特種兵之戰狼崛起我有一座天地當鋪劍仙三千萬諸天新時代宇宙級寵愛
相關推薦
重生之都市仙帝重生之都市仙帝輕易放火至此終年一釐米的陽光法蘭西之花法蘭西第一帝國榮耀法蘭西法蘭西1789終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