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悟道三國

第七十八章田疇出城,劉虞念子
上章 目錄 下章

悟道三國第七十八章田疇出城,劉虞念子

李儒答應一聲,便帶著劉和與田疇一起離開。董太尉的車攆,在義子呂布呂奉先的帶領之下,浩浩蕩蕩的打道回府去了。而李儒則帶上一哨人馬,陪同劉和田疇一起,來到了一處府邸。這裡同樣是一處清幽之所,樓臺亭閣很是優雅,劉和一見就十分喜愛。那李儒隨即命人找來了僕人和管家,一應俱全之後,他這才離開,回太尉府覆命去了。

田疇對劉公子此舉很是不解,他總認為現在不是在朝為官的好時機。尤其是在宮中的所見所聞,他更是擔心少爺與董卓在一起,會給老爺劉虞帶來不好的影響。晚飯吃罷,二人來到書房之中,田疇才把自己的擔心之事和盤托出。劉和見自己的行動讓田疇誤會了,這才把自己的謀劃告知了田疇。

原來劉和不是不知道董卓其人的惡行,但是他更知道,自己二人落入董太尉之手,想一起全身而退,近似乎是不可能了。既是如此,也只有自己留在京師,才能更好的瞭解朝中的動態。更何況小皇帝劉徹,看他那樣子同樣是在忍辱負重。別人不瞭解劉家之人,他劉和必定是知道的。在緊要關頭,也只有自己,才能得到小皇帝的信任。

現如今只有自己留在京中才會更有作用,更何況董卓一直都想騙自己的父親劉虞來到京師,哪怕自己想走,也必定是困難重重。倒不如自己坦然留在京中,讓事從田疇迴歸幽州。把京城中的情況都彙報於父親,好讓他老人家有個心理準備。不管是招兵買馬也好,還是聯合眾位州牧也罷,解救小皇帝脫離苦海才是正途!

田疇劉和二人密謀半夜,第二天一早,劉和就前往雒陽城朝拜皇帝。等朝會散朝,劉侍中回府之後,他便命令田疇立刻回返幽州!原來朝堂之上,小皇帝劉協就傳下了詔書,命令小黃門騎上快馬,即刻趕往幽州,宣大司馬劉虞前來京師就職。

這份詔書是董太尉命人所寫,小皇帝劉協只是負責動用玉璽!現在的漢室江山,卻由西涼董卓把持,這天下能好的了嗎?更何況現在朝中大臣各有私心,這份詔書在朝中由太傅袁隗宣讀,並沒有一人提出異議。自己也只得先留在洛陽,才能知道他們到底想要做些什麼。

董太尉不除,天下不會太平。只是幽州離京師太遠,父親劉虞手中兵馬並不多,想單靠幽州一地不可能成事。劉和深知做決策之事,還是交於父親為好,自己只需要把這些資訊,透過田疇告知父親就好。田疇領命,特意囑咐小公子要懂得韜光養晦,厚積薄發,不可魯莽行事。他才騎上戰馬,離開府門,趕往北門。

到得北門,田疇就被守將華雄給攔了下來。田疇心知不好,但是他卻不能表現出絲毫驚慌之色。不一會兒李儒便趕了過來,他看到田疇便邀請其一起再去太尉府一敘。田疇心知自己根本沒有選擇的餘地,於是他把心一橫,便陪同李儒一起再次來到董卓的府邸。

大廳之中端坐的董卓看到田疇後,面沉似水的說道:“田事從,你因何要神色匆匆,著急忙慌的離開洛陽啊?難道你也要學習那士人,反對我董仲穎輔佐小皇帝劉徹嗎?”

田疇趕忙跪倒在地說道:“啟稟太尉,田疇只是奉命護送公子劉和來到京師。現在公子

已經入朝為官了,小人的任務已經完成,自然要迴歸幽州薊城,跟隨在我家主公身邊了。”

董卓說道:“田事從,你說你是要迴歸幽州,對我沒有意見是嗎?既然是如此,那麼就讓某家之人,搜身如何?如若沒有任何問題,某家自會在此向田事從賠罪,你看如何啊?”

田疇趕忙說道:“董太尉說笑了,京師重地,董大人嚴加防範是應該了。您若是不信,吾就脫衣,任您檢查好了!身正不怕影子斜,某家保證身上沒有任何東西,自然不怕大人盤查的。”

說著話,田疇便當著眾人之面,開始脫去了身上所有衣衫。董卓命人取來新衣給他換上,然後又在大廳之上,擺酒設宴,款待田事從。當田疇身上的衣服被全部檢查了一遍後,並沒有發現絲毫問題。哪怕就是這樣,田疇的衣衫,包括馬匹,兵刃都已給他替換一遍。

李儒陪著田疇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之後,那檢查之人進來彙報,告知李儒並沒有發現任何蛛絲馬跡。就這樣李儒又替董太尉招攬田疇,希望他能夠同意,跟隨董卓留在京城,但是田疇堅辭不允。最後董太尉又命人給田疇換了馬匹兵刃,包括金銀都是重新賞賜的。田疇這才又上重新上了駿馬,由李儒送出北門。

不管是劉和還是田疇,都擔心留下信箋會被有心人惦記。因此此次離京,田疇根本什麼東西都沒有攜帶。這些內容他早已全部記在腦海之中,所以出城之時,任憑董卓的人馬檢驗,也不可能出現問題的。

田疇離開洛陽,一路之上,他真的是曉行夜宿,風餐渴飲,馬不停蹄的連續跑了十幾天。終於在十月初,田疇就已趕回了幽州。一路之上,田疇見到的州府,都開始招兵買馬,很明顯各地官員都在蠢蠢欲動,自己更不知道該如何選擇了。

田疇總算在小黃門趕到薊城之前,趕了回來。田疇見到幽州牧劉虞,便把自己在京城的所見所聞,都一一告知了大司馬劉虞。他相信,由自己和公子劉和打探到的訊息,對主公的判斷力還是很有幫助的。

當劉虞聽到公子劉和為了讓田疇回來給自己通風報信,他寧肯自己留在京城,陪王伴駕,好麻痺董卓和文武百官。大司馬劉虞的虎目之中,竟然流下了眼淚來。沒辦法,劉和在父親劉虞的羽翼下想成長起來,比平常人更是難上加難。

而在劉和成年之後,這還是他第一次離開自己的視線。沒想到劉和一離開自己,就願意以身飼虎,替自己打探洛陽城內的訊息。在劉虞眼中,劉和還是那個調皮搗蛋,長不大的孩子一般。可是誰又能想到,他竟會不懼艱險,勇往直前,讓自己時刻立於危險之中。

劉和已經成長為弱冠了,可是他還未曾婚配。都怪自己,那個時候總認為他年紀還小,需要再磨練磨練,才更適合入士為官。可誰成想,劉和第一次離開薊城,便會遇到董卓董太尉。他為了忠君報國,就留在了洛陽之地。

雖然被封為了侍中,在自己眼裡,不管什麼官職,都沒有孩子的安全重要。更何況他還在亂軍之中,隨時都可以會有危險。只希望這孩子不要一根筋,千萬不要莽撞行事。當聽說包括府邸,和裡面的管

家僕人都是董卓的手下幫忙找的。劉虞連派人前往洛陽城內,聯絡劉和都不敢了。

誰知道自己派人前往,會讓董卓怎麼想?還不如讓他自己,在京城內磨鍊著安全。可憐天下父母心,那董太尉自然知道,有劉和在京中,自己就不敢輕舉妄動。大漢天下共分十三州,自己只要保證幽州不亂,不派兵攻打京城,基本上董卓就不會對劉和不利。

現如今自己也只能韜光養晦,厚積薄發。想辦法招兵買馬,準備好錢糧,在需要之時,好勤王救駕,救出漢獻帝劉協,和陳留王劉辯。不管他們倆有誰最後繼位登基,自己如果有能力,自然是兩位皇子都要救下來為好。

不管漢靈帝劉宏心儀那位皇子,他們都是漢靈帝的親骨肉。自己如果能救,自然是都要救下為好。可惜兩位皇子都已經喪父又喪母,不知道老天爺會不會開眼,讓自己救下他們二人。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自己和奮武將軍公孫瓚一直都有隔閡,看來借兵前去就皇帝之事,儘量不要和他相商。騎都尉陳勇驍勇善戰,而且據說這段時間發展不錯。看來是需要和他聯絡一下感情了,不為別的,只為將來解救皇帝陛下,就需要用到一切可用之人。更何況還是陳勇?

劉虞命人前去密雲島請徵北將軍陳勇前來薊城一敘,自己手中的兵馬,都是由鮮于輔和鮮于銀統領。自己一直都不注重軍事力量,看來今後還需要讓他們更加努力練兵才是。不管怎麼樣,自己都要多攢些兵馬來,以應付接下來的不時之需。

不為別的,只為救回自己的孩子劉和,也需要自己再積蓄些兵馬才行。要不然接下來的戰鬥中,自己必定需要出兵出力。現在當務之急的就是,大力發展幽州的生產力。只有讓幽州境內的百姓們都安居樂業了,自己的幽州才可能擁有更多的人口。

只有幽州人口多了,才可能召到足夠多的士兵。劉虞召來鮮于輔,讓他中午來到自己府邸。當鮮于輔告知劉虞,自己手中只有一萬多人。現在自己和鮮于銀整日都在軍中,忙著操練軍馬。

由於有了騎都尉陳勇,鮮于輔總認為,自己只需要訓練好士卒就好了。因為排兵佈陣,征戰廝殺,最好用的還是徵北將軍陳勇的士卒。因為這段時間,不管是誰,只要是從北方來到幽州的,都會向幽州牧劉虞稱喜道賀。說是烏桓三郡人馬,都被陳勇將軍給打服了。

鮮于輔對陳勇印象深刻,這麼淡泊名利的將軍自己還是第一次見到。他處處都以幽州百姓為主,幫助百姓們開荒種地,並且保證他們每個人的收入穩定。

鮮于輔還在席間,特意向大司馬劉虞提起了陳勇將軍。他就是想讓劉虞記住,自己手中還有這麼一批,能征慣戰之輩。沒有打過大戰的士卒,上戰場後肯定不能正確利用好天時地利人和。光這一個戰機的把握,就需要士卒們在一次次的血與火的考驗中,脫穎而出才行。

只有形成老兵帶新兵,讓自己的軍隊慢慢壯大起來後,才適合與外族作戰。

鮮于輔怎麼也沒有想到,幽州牧劉虞此舉,就是為了讓自己多徵兵!他自己大力發展經濟,才可能養得起更多的軍隊才行……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我真不是魔神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都市國術女神我有一座天地當鋪女配她天生好命劍仙三千萬宇宙級寵愛食物鏈頂端的猛獸諸天新時代
相關推薦
穿回古代好養老妻榮夫貴斬妖大帝斬妖十三年,舉世無敵成化年間斬妖衛一年E班妙手小村醫地府小輔警戰爭之神全世界都怕我背詩詞[英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