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無論魏晉

218、無所不挖
上章 目錄 下章

無論魏晉218、無所不挖

雖然當初魏瑾在上黨禁止了傳教, 但在遷到幽州後, 勢力膨脹如現今這般百倍於先前,魏瑾依然沒有提過一句要在北方禁道教的事情。

非不想,實不能也。

道教在北方的根基太深了, 而這鍋還要曹老闆來背。

當年曹操老闆參與平定黃巾之亂的同時, 一位叫張魯的教徒在漢中(四川北部)創立了天師道, 因為入教交五斗米, 而又稱五斗米道。

曹操後來攻打漢中, 張魯投降後, 為了防止黃巾之亂再起, 就將張魯一家遷往長安、洛陽、鄴城等地,同時, 漢中的數萬教民們,也前前後後,分三次被強制遷移到整個北方。

而隨著教徒的遷移, 整個五斗米道在北方的遍地開花, 很快融入了整個北方的社會結構之中。

更麻煩的是,張魯在投降的第二年就羽化昇仙, 整個北方的五斗米道從此失去了頭領, 於是各個大祭酒們各自為戰, 都以自己為主導,冒出來了成串的奇人來證明自己是神仙,證明辦法千奇百怪——比如一個叫郝孟節的,他的證明辦法居然是把一個棗核含在嘴裡幾十年不吐出來……

這種情況下, 各種分支道教層出不窮,相互攻伐,而且還沒事起個義,荊州、東吳的的數次叛亂,其後都有五斗米道的影子。

魏瑾當然不能對這些教徒置之不理,她的大秘書曾經在洛陽一帶的天師道中混到了祭酒的位置,但是在洛陽失陷後,單謙之手下的那些教眾基本上都退到了幽冀二州。

這種情況下,說控制所有北方的天師道,不太可能,尤其是他們還深入群眾,貿然封禁,很可能生亂。

這也是魏瑾召喚葛洪的理由,因為這位先生,是上層道教的擁護者。

是的,道教現在分成了兩個區別較大的勢力,一個是平民道教,比如錢塘的杜子恭在庶民中傳道,甚至為了吸引貧苦信徒費除了要交五斗米的入教門檻,在後世坐擁數萬信眾,死後信徒還差點推翻了東晉,可惜被東晉大將軍劉裕打敗了,但劉裕後來推翻了晉朝,建立了劉宋,正式開啟了南北朝時代,也算是另外的一種成功吧。

另外一個是士族道教,如葛洪這種教徒,他們本身就出生於世家大族,知識面廣,有自己的人脈和文化傳承,懂的多,且非能花錢購買黃金、辰砂這些貴重物品煉丹,他非常看不起下層道教,在葛神仙看來,這些低端的、用符水請神治病的都是異端,應該統統殺掉,自己的丹道才是昇仙的正途……

高傲如他,素來不屑於榮華富貴,只求成仙。

雖然但是,收到魏瑾的邀請後,一向視朝廷的徵召於無物、自命要潛心修仙的葛仙師,還是飛快坐上牛車,帶著老婆女兒一路向北——聽說渤海公曾受仙人教導,才有如今治世之能。

而他離開的地方,還在繼續為軍卒種痘,因著北方流動範圍大,這些天已經有了得病的人,北方要求過路關卡必須嚴查防範疫情流入,同時在譙城這種靠近前線的堡壘中進入全民接種。

敢有不從的,通通拉去修城牆。

所以參與活動的玩家們已經紛紛尖叫怒罵著手要斷了,狗策劃是什麼垃圾人,這鬼遊戲我不玩了,誰愛玩誰玩去。

然後他們被雲玩家怒噴,說好的不完呢,老子怎麼沒有看到一個主動退遊的,你們這些說話不算話的才是垃圾。

玩家們則表示,垃圾就垃圾,你能怎麼的?

把無數雲玩家氣了個夠嗆。

……

而在譙城對面的下邳,疫情已經蔓延的非常厲害。

天花是可以靠接觸、飛沫傳染的,它是最古老也是死亡率最高的傳染病之一,這種病毒可以在體外生存數月至一年之久,其殺傷之強,直追黑死病。

尤其是這個時代,天花會引起嚴重的細菌感染,一但發炎,基本上沒治,這才有了九死一生之說。

下邳城一時恐慌,大街上人煙稀少,偶有一人,也來去匆忙。

甚至很多人都悄悄離開,遠離疫區,但離開的同時,也會將病毒傳播擴散的更廣。

好在這個時代人口太過稀少,流動衰弱,經過數次大疫的人們也盡量減少外出和與他人的接觸,而最重要的,就是因為病而故的人,不會鬧也不會吵,甚至不敢聲張,自然也就無法對社會結構造成衝擊。

真正麻煩的,是如今在這裡流行的李家道。

李家道是天師道的分支之一,首領自稱老君李弘轉世,他們以符水救人,喝下符水,活是他們的功勞,死是病人自己信仰不夠虔誠,治病也是道教最大收放和傳播手段,至於說療效嘛——這時代,醫師稀少,被權貴壟斷,是普通人請不起的,符水至少可以證明家屬努力過嘛。

李家道因此在江淮一帶勢力龐大,各地塢主們也要對他們客客氣氣,但在這疫情關頭,這些流動的道士無疑加重了疫病的傳播。

王虎不信這些,凡是敢來他這的道士,都得表演些奇術,最好不要被他拆穿,拆穿一個就斬一個。

居然可以打假!

玩家們瞬間不困了,每天去王虎身邊幫他拆穿這些裝神弄鬼的傢伙們,真的是最快樂的事情了。

話分兩頭,而帶著家人北上的葛洪,在一路遇到的驚訝,比在南方十年都多。

首先是道路,越向北方,修築的道路越寬敞平整,甚至沒有幾個坑——要知道在南方,哪怕是官道上也有的是挖坑攔車搶劫之徒,而這裡,居然看不到多少路霸盜匪,這簡直是不可思議之事。

其次更是沿途除卻驛站外,有許多歇息之處,提供茶水草料,這在南方也是極難見到的,葛洪在歇息時問過茶攤的主人,得知是因著北方商路繁忙,所以支個茶棚,每日能賺三五個小錢,補貼家用,只不過幹這行的多了,賺的就少了。

再次是北方的湯餅,他居然在路邊驛站中就吃到了發酵過的蒸餅???

要知道在南朝,要發酵需要酒與粥混合,放置後絞去渣,和麵再放置,方可酥軟蓬鬆,那成本與耗費,根本不是普通人用的起的,這裡怎麼能賣這麼便宜?

問湯麵鋪主人,只知道是老面和新面,於是又問老面何來,對面答用新面和老面後留下的便是老面——這種雞生蛋、蛋生雞的模式一直持續到他老婆看不過去,出面買了一塊老面給他為止。

於是葛仙師每日對著老面思量,總覺得哪裡不對。

一路波折甚少,但路途遙遠,等一家人來到北方薊城時,已經是快到四月。

春雪已融,大地回暖,但讓他驚訝的是,主城周圍除了種粟與麥外,更多的,居然是種菜。

其中有甚多他從未見過的奇物,一時間,忍不住下車,去觀看田中是種的何物。

他能認識的有蔥、白莧菜、茄、胡瓜、葵,其它的,竟有大量的不認認識。

這可不得了,種菜可比種稻麥麻煩多了,尤其是北方少水,連士族家的菜園子都很容易遇到乾旱而絕收,這裡的人,居然敢種菜?

上前詢問,知道這裡許多菜都是渤海公派人從西域帶過來的,至於說城外種菜,那是因為城裡人多,且對蔬菜需求量極大,自然推高了價格,城外很多百姓見有利可圖,便紛紛改種了蔬菜,而且渤海公有派農官駐於城外,所有人皆可去農官處購買種子,且種茶時若有不解不懂之情形,還可詢問農官。

“去歲冬日,吾種的白菜都賣了好價,”給葛洪解釋的種菜老人駐著鋤頭,滿意地摸著鬍子,“今年再種兩波,吾便能存些錢財,給兒子添個媳婦,來年抱個大胖小子,便別無所求了。”

葛洪恭祝了他心想事成,便帶著孩子妻子入城,尋了處看著就很高大的客舍入住。

隨後,他便去遞了貼子,看何時可以見到了渤海公。

只是一路太過繁華,牛車被賭在路上許久,一問圍觀群眾堵路的原因,竟然是衛玠又出門被圍觀了。

行吧,之後葛洪被迫瞭解了衛階曾經是渤海公的洛陽故人,好不容易又與渤海公重聚,結果渤海公身邊已經有了新人單謙之,新人容不下舊人,對柔弱的衛公子百般刁難,如今在薊城,衛公子孤立無援,很多大小姐都想助他呢——你問誰說的,當然是衛公子生邊的侍女說的,衛公子還親自否認呢。

路人還讓葛洪評理,說衛公子和單夫人哪個更能贏,他覺得衛公子更有大婦風範,單夫人心眼小了些,當個寵妃合適……

葛洪接不上話,只能敷衍幾句,耽擱許久,終於到了渤海公官邸之前,前上名貼,約定拜訪時間,便坐牛車回到客舍。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然而,只是推門而入,葛仙師便差點暈厥,小小的客舍裡,已經被兩個敗家娘們堆的滿滿當當,連落腳的縫隙都沒有幾個。

“你們、你們哪來的錢財!”葛洪幾乎想要咆哮了。

“這是私房,”她的妻子淡然地對著明鏡觀察新買的狀粉,眸也不抬地道,“吾也精通針灸之術,多為世家女主治疾,有幾分私房,還要說予你知麼?”

葛洪無言以對。

“對了,”鮑姑放下鏡子,微笑著挽起丈夫手臂,道,“夫君,吾剛剛在街上見到許多女子於鋪中坐堂,鋪中人來人往甚多,眾人皆不見怪。”

葛洪微微戒備:“夫人意欲何為?”

“吾習針灸之術多年,今日路遇名醫北地名醫之師,其名王二,邀吾入大院坐診,共研醫術。”鮑姑,這位古代四大女名醫之一,一臉期盼地對夫君道,“敢問夫君可允?”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食物鏈頂端的猛獸宇宙級寵愛我真不是魔神我有一座天地當鋪諸天新時代女配她天生好命劍仙三千萬都市國術女神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相關推薦
作精女配覺醒了[快穿]無盡海圖召喚玩家搞基建從召喚惡魔開始無敵最強妖孽特種兵王何以為道元素的主人我修煉開了外掛直播手術室開局分手扶弟魔女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