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相寶

第567章 櫻花東渡
上章 目錄 下章

相寶第567章 櫻花東渡

在旅行者的眼中,東京的標誌,莫過於白雪皚皚的富士山頂;在盧燦的心目中,東京最有韻味的,則是寬簷翹角的江戶老望樓——五層高的“櫻田櫓”和“富士櫓”。

日語中的“櫓”和漢語中的“樓”意思相近,“櫻田櫓”和“富士櫓”都是江戶御所(德川幕府宮殿)及御臺所(後宮)中,很有名氣的兩座“瞭望樓”,專門用於守護這兩大建築群的安全,堪稱江戶時代建築的傑出代表。

在屢經戰火焚燬的東京城中,能存留下來,還真是得天之幸。

抵達東京的第二天,盧燦便將皮爾斯、井上太三郎等人趕走——大家都很忙,沒必要圍著自己轉。

他帶著溫碧玉,還有丁一忠、阿木哼哈二將,準備前往東京御苑。

“燦哥,都忙,我們去玩……合適嗎?”

喲呵?難得啊,天生喜歡玩樂的阿玉,竟然能說出這種話,倒是讓盧燦另眼相看。

盧燦偏頭看向她,上身端莊皮夾克,下面是緊身長褲,腳蹬白色運動鞋,斜跨長鏈皮包,脖子上掛著一架相機。早已收拾妥當,根本沒有一絲一毫的愧疚的意思啊?

瞬間明白過來,這丫頭,就嘴上說說,以求心理安慰罷了。

這丫頭,盧燦搖搖頭,揉揉她的秀髮,“快出門吧。遊覽完御所,還要陪我去千代田的古董街去轉轉。”

江戶城遺址位於千代田區,距離它不遠的就是東京最有名的“古玩街”。

東京古玩店很分散,而且基本上都屬於小鋪面,小門臉,除了展銷會或者特別的古玩聚會日,很少有大量集中的古董售賣。

御苑街一帶,據說有二三十家,這在東京已經是獨一無二的。

盧燦上次來東京,只有兩天時間,根本就沒時間轉,這次,一定要將這條街上的好貨色,掃空!

江戶老城雖然不再是皇宮,可依舊歸屬於“皇居”的園林部東御苑,屬於東瀛皇宮的一部分。有些類似於頤和園之於故宮的感覺,彼此距離挺遠。

這一部分,已經正式向遊人開放,東瀛本地人是不收門票的,盧燦這些外國遊客則要繳納每人三十五日元的“維護費”——非門票費。

東御苑的遊人很多,都是來賞櫻花的。

三月的東京,有些品類的櫻花已經盛開,美不勝收,正所謂,“初櫻動時豔,擅藻灼輝芳,緗葉未開蕾,紅花已發光。”

溫碧玉快活的如同一隻乳燕,在低矮的花樹中鑽來轉去,笑靨如花。

終於跑累了,拽著盧燦的胳膊,噓噓喘氣,還感慨著,“東瀛不愧是櫻花國度,名不虛傳,太美了!”

盧燦翻翻白眼,真正是不學無術,櫻花怎麼就成東瀛的了?

“啊?我還以為櫻花發源於東瀛呢?”小丫頭果然有點懵。在香江、東南亞,乃至世界上,絕大多數人都會認為,櫻花源於東瀛,盛於東瀛,怎麼在阿燦這裡,就變了?

“盛於東瀛不假,源於東瀛嘛,那就錯得厲害……”

遊玩嘛,開開心心就好,盧燦牽著她的手,邊走邊聊起東瀛櫻花興盛的歷史。

櫻花源於中國,兩千多年前的秦漢時期,櫻花已在中國宮苑內栽培,唐朝時櫻花已普遍出現在私家庭院。

唐代白居易就描述過長安櫻花的盛景:“亦知官舍非吾宅,且掘山櫻滿院栽,上佐近來多五考,少應四度見花開”以及“小園新種紅櫻樹,閒繞花枝便當遊。”

詩中可是清楚的說明,詩人自己從山野掘回野生的山櫻花植於庭院觀賞。

“那東瀛什麼時候開始種植櫻花的?”溫碧玉手中捻著兩瓣粘在衣服上的粉紅色的花瓣,輕輕搓/揉,很自然的問道。

這一問題並不好回答,即便是此時的東瀛學者,自己也不清楚。

盧燦也沒有準確答覆,但他知道兩點,可以說將東瀛櫻花的歷史與中原文化牽連起來。

“東瀛最早的神話故事書《古事記》第三卷,有推古天皇征伐朝鮮,戰利品中有梅十二、櫻二十九的記載。”

“這應該是東瀛櫻花在歷史傳說中最早的記載。”

小丫頭根本不知道什麼推古天皇,《古事記》什麼的,兩隻眼睛眨巴眨巴,盼解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盧燦只得一點點給她掰碎揉細了說明。

《古事記》可以說是東瀛最早的野史小說形式的文學作品,用完全用漢字寫成,但已經有東瀛早期變體漢文的一些特徵。

它是由太安萬侶(官員名稱)在(銅和四年)71年呈獻給元明天皇。書中記載了憑稗田阿禮口誦之《帝紀》和《舊辭》,以及一些歷代口耳相傳的故事。

憑稗田阿禮是什麼意思呢?後世有很多人認為這是一個人名,其實不是。正確的解讀是,憑為“根據”,稗為“服侍天神的侍女”,田阿禮是這位侍女的名稱。

也就是說,這本書的內容,來源於天神身邊侍女田阿禮的口述。

這本書,在後世有不少專家質疑其真實性,因為一是該書沒有引文;二是該書的語言風格多變,並且很多與事實和歷史真實情況不符,不具備正規歷史書籍該具備的條件,純是牽強捏造的內容,可信度極低。

無論內容是否真實,不容否定的是,這本書真實存在。

理由有三點:

首先,這本書開東瀛文字變遷之先河,東瀛文字的平假名,已經在這本書中稍稍露出苗頭,堪稱東瀛文字起源的實證。

其二,在隨後的很多東瀛史書、文學作品中,都有這本書的提及,也就是說,它如果是偽作,隨後的東瀛作品都是假的。

這肯定不可能!

第三就是,它記錄的某些事情,故事,有很多與中國的上古故事相同或類似。以中國完備的歷史史料佐證,這本書在歷史上,是真實存在的。

溫碧玉的知識面,還是欠缺太多,她猶自懵懵懂懂時,倆人身側不遠處,響起“啪啪啪!”的鼓掌聲。

盧燦一驚,這種開放式的旅遊場所,還真的沒關注身邊情形,怎麼就冒出一位偷聽的?連忙將小丫頭往後帶一步,丁一忠則向前一步,將他倆遮到身後,阿木則快速繞到另一側。

“對不起,打擾了。”

兩棵粗壯的櫻花樹後面,轉出一位青紗老者,見盧燦時一愣。顯然沒想到剛才那一番宏論出於如此年輕人之口,不過,他很快對盧燦稍稍欠身,“聽到您對《古事記》的分析,深合我心,忍不住鼓掌相慶!”

一口流利的漢語,還有這身打扮,盧燦還真的沒分辨出來,他究竟是東瀛人還是華僑。

“您是……”盧燦擺擺手,示意丁一忠往後退一步。

“鄙人相本直樹。”

哦?是東瀛人?怎麼漢語這麼流利?

想想也沒什麼,漢學研究在東瀛,一直是主要研究課題之一,研究漢學,必須會漢語。這老者一身青紗,又滿口流利的漢語,必定是漢學研究者。

“您好,鄙人姓盧,香江人,打攪您了。”盧燦牽著溫碧玉,還了一禮。

這老頭突然打斷自己和阿燦的恩恩愛愛,溫碧玉可沒什麼好臉色給他,撅著嘴,勉強躬身。

相本直樹也意識到自己的冒昧,回禮的笑容中有點尷尬。

“剛才聽盧生對《古事記》的辨析,讓鄙人受惠良多。”

“鄙人在御園街有一家小店,想請幾位遊園之後,去坐坐可否?”他從衣兜中掏出一張名帖,遞給明顯是保鏢的丁一忠。

盧燦接過來,這張名帖,所用紙張相當高階,是東瀛的紗面硬紙所做。

所謂紗面紙,是指在造紙的過程中,將紙漿覆蓋在絲綢上,形成背面有絲綢圖案硬紙板,絕對是高階用籤。

上面寫著“梨之珍玩”“相本直樹”以及地址及聯系電話。

呵呵,竟然在這裡先碰到一位開古董鋪的東瀛藏家?好事啊。

盧燦抬頭對老者笑笑,點點頭同意他的邀請。

這老頭,應該不是簡單人物,盧燦從他的身影中,能感受到濃濃的“書卷味”。是的,如果自己沒猜錯的話,這位相本直樹,應該和虎園中李林燦、饒真頤他們身份差不多——學者型研究人員,遠非什麼古董店老闆可比。

等他離去,盧燦將這張名帖,塞給阿木,笑著說道,“去查查,這位相本直樹,究竟什麼的幹活!”

他的做作,逗得溫碧玉忍俊不住,掛在他胳膊上,笑得直抽抽。

再向前走幾步,丫頭忽然想起,“你剛才還沒說完呢?櫻花是怎麼來東瀛的?”

是的,剛才盧燦只說到《古事記》中記載過,推古天皇徵朝,櫻花由朝入東瀛,可不等於櫻花就是來自於中原。

不急,有來源。

推古天皇是東瀛第一位女天皇,在位三十六年,頗有作為。她在諸多臣公中,以聖德太子為中心,推行一系列政/治改革,是謂推古朝改革。

首先是加強了對佛教的支援;二:加強對中國的學習和聯絡,試圖與中國建立平等的外交關係。三是以中國漢代官階制度為參考,建立了一種新的官制——冠位十二階制(大德、小德、大仁、小仁、大禮、小禮、大信、小信、大義、小義、大智、小智等十二階);最後則是依據中國儒、佛、法各家思想指定了《十七條憲法》。

這《十七條憲法》成為東瀛最早的管理國家的道德守則。

推古天皇數次入侵朝鮮半島,除了擄掠人口和資源外,還有一個重要目的是為了清掃入覲中原漢王朝的道路。

在中國漢代神話傳記小說《瀛洲記》中,就有關於“東渡佛國”的記載。

漢光武年間,僧侶玉林率領弟子十九人,東渡辰韓(新羅的前身),建立禪林十二,“佛光普照,桃花沐人,舉世為信,世為佛國”。

雖然是神話小說,可這記載的是真事。

中原佛教傳入朝鮮半島,確實就在光武帝時期,所謂桃花,就是指當時寺院栽種的“八重櫻”。

“切,說得好像很複雜,其實很簡單啊!”

“你真聽明白了?”盧燦不相信,自己說得都感覺有些亂呢。

“很簡單啊,櫻花最早種植於中國,漢光武帝時期,隨佛教傳入朝鮮半島,後來被推古天皇,將僧侶、櫻花,一併搶到東瀛,然後盛行開唄。不是嗎?”溫碧玉撇撇嘴,一副你也太小瞧本大明星智商的模樣。

盧燦揉揉眉心,貌似……她說的很對,是自己給介紹得這麼複雜。

唉,這就是做學問,小丫頭,不懂就別瞎說!(未完待續)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我真不是魔神諸天新時代劍仙三千萬宇宙級寵愛都市國術女神女配她天生好命特種兵之戰狼崛起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相關推薦
洪荒:我能複製萬千法寶渡娘之後封神時代仙都世家重生世家子大明世家子鑽石世家我的大不列顛帝國重生大不列顛做大公人族第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