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香江大亨傳奇

第五八三章 三劍客
上章 目錄 下章

香江大亨傳奇第五八三章 三劍客

郭德盛捧牢了這只聚寶盆,馬上又騰出一隻手去抓搖錢樹——新興工業產品尼龍。

他馬不停蹄穿梭於日本臺灣之間,獲得幾家不同類別尼龍產品的代理權。這一項,年營業額又有一千萬港元。

郭德盛年近半百,在通常人意識中,他快到頤享天年的時候。

但郭氏連一絲這樣的念頭都沒有,他想的只是進取。否則,郭德盛,至少不會是地產巨擘的郭德盛。

馮景囍在三劍客中年齡居中,1922年生於廣州的小商人家庭。馮景囍因與後母不和,未讀完中學,十六歲便隻身闖蕩香港,在九龍土瓜灣卑利船塢做徒工,日薪13仙,如出滿勤,月薪近4港元。

1941年日軍侵佔香港,馮景囍逃離香港,回到了粵省。馮氏未回家,而是進一間錢莊做學徒,後升為管事、帳房,兌貨幣,買賣黃金,還與人合夥經營過酒樓。

香港收復,馮氏攜帶積蓄的兩千元殺回香港做小生意。1948年,他聽說灣灣魚苗價高,於是集資、貸款,孤注一擲。

馮景囍傾資買了一條船,自珠江三角洲裝上魚苗,請了一位船老大,啟程赴灣灣。船駛入公海,風大浪高,小船顛簸搖晃,馮景囍嘔吐不已,竟昏了過去。

馮景囍醒來,發現魚苗死了一大半,急忙用手壓氣泵輸氣,但魚苗愈死愈多,航抵灣灣,魚苗死得一條不剩!

這是自己十多年的血汗呀!馮景囍欲哭無淚!

同是這一年,香港的另一位未來富豪霍鷹東,帶人去東沙島撈海人草,也是遭致慘敗。他們都喜歡冒險,慘重的教訓,並未阻止他們日後不冒險。

已經破產的馮景囍,來到灣灣後索性一搏到底,他說服船老大拿酬金出來,自己以船作抵押,兩人合夥做水果生意。

當載滿香蕉的船隻返航香港時,香蕉早變成一堆爛泥。

馮景囍真正搏盡,一貧如洗了。他不得不從打工仔做起,到韓戰爆發,手頭又有一筆小小的積蓄。

馮氏發了財,但不像霍氏那樣成為鉅富。馮氏對傳媒談他的韓戰傳奇保持沉默。

韓戰結束,馮景囍炒金炒股,斬獲不大,總希冀來個大突破。

李兆集在三劍客中年齡最小,1928年生於粵省順德。

父親在當地開一間“鋪頭”,李兆集讀私塾時,常去鋪頭吃飯,雙眼發亮,瞪著進進出出、花花綠綠的鈔票。

父親開鋪頭略有斬獲,就把生意做到羊城去。李兆集小學畢業,便去父親設立在廣州的銀莊做學徒,先是做雜工,後來就做鋪面夥計。

李兆整合天看著鈔票進、鈔票出,給鈔票迷住了。法市、偽幣、金圓券,還有銀行銀號自行發行的代銀券,它們之間的兌換率是多少?變化如何?鈔票比值變幻無常,像有一隻魔手在無形中操縱。

“鈔票都是人家的,我們只是賺一點佣金。”父親向他灌輸從業常識。

“我要自己有這麼多的鈔票就好了。”李兆集常這麼想。但他發現,華夏的鈔票愈來愈不值錢,昨天還能買一升米,幾天後可能一把都買不到。

“鈔票有什麼用?還是實物牢靠。”李兆集對鈔票產生一種不信任感。

1948年,李家的銀莊開不下去,變賣家財來到香港。

此時,正是“難民”潮,香港市面,炒匯炒金,如火如荼。於是李兆集就去金號掛單,加入炒匯炒金的行列。

香港黃金匾乏,李兆集就去葡京,找到當地勢大財雄的賀氏,與澳門的炒手聯合炒金,獲利不菲。

五十年代,炒金降溫,李兆集開始做貿易,找錢投進貨物裡滾動,錢自然愈滾愈多。

面對著大捆的鈔票,李兆集仍抱著根深蒂固的不踏實感。後成為地產巨無霸的李氏回憶道:

“我七八歲時已常到父親的鋪頭吃飯,自小對生意耳染目睹,後來在銀莊工作,令我深深體會到無論法幣、偽幣、金圓券等,都可隨著zz的變遷,在一夜之間變成廢紙。所以,從那時候開始,我知道銀紙不能代表什麼,只有抓著實物才是最可靠的,是可以保值的。”

1958年,香港經濟步入起飛階段,房地產漸成熱潮。原先一些沒多少名氣的華商,如霍鷹東、廖寶善等人涉足地產,生意愈做愈大,成為財大氣粗的新貴。

一天,郭德盛把至友馮景囍、李兆集相邀到一起,商議躋身地產界。

地產是動輒需投入巨金的生意,三人都還是小富,唯有合股才能啟動。

不久,三劍客和另外5名股東合資創立永業企業有限公司。他們第一宗業務,就是買入沙田酒店,然後以此為基點,穩紮穩打。

永業手中沒一塊地盤,竟投官地,當時競爭力最強的是英資地產公司。

他們便把目光盯住舊地盤,香港待拆的舊樓很多,舊地盤比較容易得手。這種地盤,通常面積很小,大地產公司不屑一顧,他們卻如獲至寶買下,他們的資金,正適合在小地盤施展。

幾年下來,永業雖沒出現奇蹟,卻一步一個腳印,從未有過什麼失誤。

1963年,三劍客從永業退出,重新註冊一間公司,叫新鴻基企業有限公司。

新鴻基公司的名稱,新,取自馮景囍;鴻,取自郭德盛鴻昌合記的鴻字;基,則取自李兆集的基字。

熟悉三人的親友,說新鴻基的成立,是義結金蘭、桃園三結義,更有人把他們並稱為地產三劍客。

這三劍客,郭德盛穩健持重,馮景囍勇猛果敢,李兆集敏捷精明。郭德盛年高望重,擔任董事會主席。

公司注冊資本五百萬萬港元,實收資本三百萬萬港元,每人投資一百萬萬港元。

這些錢拿到今天,只夠一人買一個新界的住宅單位,從事地產生意,定會叫人笑掉大牙。自然,那時的所值,今非昔比,不過要想在地產大展拳腳,仍是捉襟見肘。他們靠的是齊心協力。

公司寫字間,設在士丹利街16號3樓,職員下到10人。

職員是來捧飯碗的,對這間小字號公司並沒多大奢望。下久,職員發現,三個老闆,是一群拼命三郎,每天都要做足10多個小時,甚至通宵達旦。

新鴻基業務剛人正軌,一場特大災難襲擊整個香港。1965年銀行擠提風潮,明德銀號、廣東信託銀行倒閉,恆生銀行“賣身投靠”才大難不死。

銀行業陷入危機,拖累了整個產業界,工廠倒閉,地產公司破產,不知凡幾。

1967年,港人大批移民國外,地產市道一落千丈,供過於求,而且有價無市。當時,司徒拔道一幢花園獨立洋房只值六十萬港元。

幸得郭德盛作風一貫穩健,未在危機爆發前過於擴張。又幸得郭氏的拉鍊、尼龍生意積攢下不少盈利,調來作為新鴻基的流動資金。

1965年至1967年難關,新鴻基共建了二十多幢大廈,略有盈利——與損失慘重的同業比,這已是相當不錯的業績。

五月風暴,繼而釀成大暴動。當時謠言四起,移民潮洶湧澎湃,地盤、物業更是一錢不值。

走?還是留?三劍客焦慮地聚在一起商量。

“留!”三人心念出奇的一致。現在地盤、物業無人問津,正是趁低吸納的大好時機。

於是出現戲劇性場面,別的業主紛紛拋售地盤、物業,三劍客大肆盤進。

到1968年,局勢穩定,地產回潮。三劍客不慌不忙逐個出售低價盤進的物業,又不慌不忙在地盤興建工業大廈,成為工業樓宇市場的一霸。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進入七十年代的新鴻基,無疑是間業績不俗的中型地產公司。三劍客同舟共濟,齊心協力,才有這番業績。人們看好新鴻基,地產市道轉旺,三劍客必有大的作為,卻傳出三劍客分道揚鑣的訊息。

1970年,馮景囍退出新鴻基的經營,另立一間新鴻基證券有限公司。數年後,李兆集效仿馮氏,自立一間恆基兆業地產公司。

業界風生水起,議論紛紛:“人可患難,卻不可共享富貴。”“家業大了,盈利多了,即使是親兄弟,也分不平。”“什麼桃園三結義,現在幹得紅紅火火,卻鬧分裂。如同古話: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一山難容二虎,何況三虎哉?三劍客,都不是等閒之輩,他們都是有王侯雄心之人。

他們合股,是勢單財薄下的權宜之計,而非終身抱負。三人合在一起,若產生矛盾,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令業界佩服的是,直至今日,他們有的離世,有的在世,都未透露任何有關“摩擦”的內幕。

1976年,馮景囍向記者談三人分手的原因,不管可信不可信,這是三人集團唯一透露的資訊。

馮景囍說:“集團已具規模,大家職務開始分工,我是負責財務及投資方面的業務,而另外兩位則負責地產發展..我們發現倘若業務過於集中,大家實難相互兼顧..因此決定證券與地產分手,各謀發展,但精神上仍為一家,休慼與共..”

1972年,舊公司更名,註冊為新鴻基地產發展有限公司,正式亮出地產旗號。注冊資金由五百萬萬港元增加到三億港元。三大股東仍是郭德盛、馮景囍、李兆集。

9月,新鴻基地產股票上市,原計劃集資1億港元,股民看好新鴻基地產股票,結果集資十億港元。

其後,新鴻基地產股票市值不斷攀升,馮景囍、李兆集趁高丟擲股票套現,所得現金,注入各自的公司。三劍客經濟上徹底獨立,已成現實。

1973年4月股市狂瀉,大股災中,新鴻基地產股票下跌慘重。郭德盛損失頗大,自不待言,但他卻認為這是暫時的現象,反而傾資大量趁低吸納新鴻基地產股票。這樣,郭德盛牢牢控有新鴻基地產。

1970年初,馮景囍成立新鴻基證券公司,正值股市大旺之際,證券公司如雨後春筍冒出,競爭非常激烈。

股市無常,證券公司出頭快,衰亡也快。新鴻基證券,一直執同業牛耳,1980年純利為2.122億港元,負責買賣全港總股票交投的1/3。

1970年,馮景囍還組建了新鴻基財務公司,開展匯兌、存放款等多項業務。經過10餘年發展,馮景囍申請到銀行牌照,將財務公司改為銀行。

“自1970年新鴻基財務有限公司成立以來,我們不斷成長..截止去年底,新鴻基財務的客戶存款總額超過31億港元,總資產達四十二億港元以上。這些數字,為新鴻基銀行奠下穩固的基礎。為求更有效率地統籌行政工作,新鴻基銀行中區總行大廈將於本年第三季開幕..”

1979年,馮景囍成立新鴻基保險公司。

證券、銀行、保險,馮景囍實現了他的金融王國的夢想。此外,馮氏集團還控有華夏企業有限公司、新鴻基億利商品公司、新景豐發展公司等。

馮景囍積極開展國際間合作,與新鴻基進行合作的國際公司有:美國的美亞股票公司、億利商品公司、美林證券公司、萬國寶通銀行,法國的百利達集團、通用保險集團。他的集團成為國際金融的樞紐。

股市風雲莫測,1973年大股災,馮景囍在3天內損失4億港元。

馮景囍毫不氣餒,重振雄風,業務又蒸蒸日上。

在新鴻基銀行成立的第二年,香港發生港無風暴,擠提風潮四起,華資銀行又紛紛陷入絕境。

力求生存,馮景囍向法國百利達求援。他付出五成股權的代價,也讓出了銀行首腦的寶座。

馮景囍與郭、李二人分手以來,遭受兩次重大挫折。他的決策、經營都沒什麼過夫,只能解釋為他的時運不佳。

馮景囍是個敢於向命運挑戰的人,他決不認輸,就像他青年時去臺灣販魚苗、香蕉一樣。才一年多時間,他就調動資金,重新購回新鴻基25%的股權,又成為最大股東。

為尋求國際大銀行的庇護,他與阿拉伯銀行達成協議,讓出15%的銀行股權,使新鴻基銀行成為該行在遠東的橋頭堡。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劍仙三千萬都市國術女神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我有一座天地當鋪特種兵之戰狼崛起諸天新時代宇宙級寵愛我真不是魔神食物鏈頂端的猛獸女配她天生好命
相關推薦
天后女兒養成計劃我的聲望能加點萬古最強老祖從淘金開始的財閥明末大財閥我無敵了十萬年我無敵了億萬年聯盟:在IG,我說了算樓蘭王子拜師九叔,開局加入聊天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