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仙界歸來的黑科技

三零二 木星採礦計劃
上章 目錄 下章

仙界歸來的黑科技三零二 木星採礦計劃

然而從月球出發,前往小行星帶的飛船又何止一號二號兩艘。

事實上到目前為止,已經有超過五千艘飛船,從月球上起飛,前往小行星帶,以及柯依伯帶,抓捕小行星了。

實際上阻礙小行星數量的,並不是飛船的製造,現在月宮基地的飛船製造廠裡,還有著近一千艘飛船的船體已經被加工完畢,等著補充核燃料,以後再飛向太空。

然而現在最缺乏的其實就是核燃料。

因為隨著船載聚變反應堆的不斷改進,絕大多數的核原料都能夠迴圈利用,所以聚變堆的熱效率已經超過了百分之八十。

而聚變反應所產生的能量很高,所以這種牽引飛船消耗的核燃料其實並不多,一號二號從月球基地的造船廠起飛,一直到把小行星拽回來,總共才花了二百公斤的核燃料。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換算成五千艘,那就是一百噸的核燃料消耗。

確實,按照從月球得到的月壤的取樣來看,裡面蘊藏的氦三,可以讓全藍星用上幾百年。

但那是建立在把全月球的月壤,全部提煉一遍的基礎上,而藍星的能量消耗也不會增加。

從月壤裡提取氦三,其實並不麻煩,使用簡單的蒸餾法,就能做到。

但是純粹的氦三,含量其實很低,就算把全月球的月壤都給蒸餾了,也不過幾百萬噸。

這個數字看似很多,但是考慮到月球的表面積有整個亞洲大陸這麼大,月壤的深度也有幾米深,如此大的體積,含量可想而知。

這麼久以來,整個月宮基地提煉出來的氦三,也沒有超過二百噸。

而月宮基地的聚變反應堆,已經更迭了五代,效率從最初的百分之三十,一直到最近的百分之八十。

到目前為止,月球上面建立的反應堆,已經超過了一百座,因為大規模的宇宙探索,大規模的工業製造,消耗的能量,也是極其恐怖的。

也幸好月球上居住的人口不多,並且還有著太陽能製造的靈石作為補充,要不然僅僅相當於米國的能源總量,也未必能夠支撐起這麼龐大的工業生產。

光是這些反應堆,消耗的能量就已經超過八十噸了,還要留下突發狀態下的能源儲備。

當然月球上還有另外一種核燃料,氘的存在。

氘和氦三的聚變,本就是藍星上設計好的聚變路線之一。

雖然這種聚變遠比氘氚聚變困難,要求的壓力更高,溫度也更高,但是它最大的優點就是,會產生遊離的質子,而不會產生中子。

而月球上的水含量遠比想象中更多,就算楊青沒有登陸月球以前,月面上也經常會出現一些水蒸氣。

在月球南北極的黑暗地帶,也有著永久凍結的冰層。

儘管在其他絕大多數地區,水也只是以稍微潮溼的月壤形式存在,但是僅僅這些溼土,就已經超越了月球全部的氦三的儲量。

因為月球沒有磁場,沒有大氣層的緣故,所有的太陽風和宇宙射線,會直接進入到月壤的內部。

這些太陽風裡面,會有很多的高能粒子。

高能粒子會讓水分子中的氫原子變成氘或者氚,而氚的半衰期就只有十多年,所以這裡面剩下的終究是氕和氘。

這種反應雖然緩慢,但是終究經受不了天長地久地進行,數十億年的時間,讓月球的水分中,足足有百分之二十的重水。

人是無法代謝重水的,所以含有這麼多重水的月球水分,對人來說基本與毒藥無異。

所以要想利用月球的水分,那麼就只有一個辦法,祛除重水。

恰好重水裡面的氘,也是很理想的核聚變材料。

只不過提煉重水要比提煉氦三困難一些,所以基地優先提煉的就是月壤裡面的氦三。

楊青的技術雖然先進,但是比較起耗能更多的重水,氦三顯然更受青睞。

不過隨著大量月壤被提煉,比較容易提取的氦三,依舊保持著一個比較快的增長,但是他們的重心開始轉移到氘的提取上來。

在太陽系,氘和氦三,都有著幾個比較大的礦場。

最大的也是最引人注意的自然就是太陽了,它擁有著太陽系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質量,並且時刻不停地進行著核聚變。

那上面的聚變原料自然多的數不清,理論上來說,月球上的氦三,其實都是來自於太陽。

但是超高的溫度,還有龐大的引力,讓從它上面採礦,幾乎變成了一個笑話。

不過太陽系裡面還有著其他的被選,比如太陽系的微縮版,木星就是其中之一。

木星和太陽的成分極其相似,都是由大量氫和氦組成的氣態星球。

唯一不同的就是木星的質量太小,沒有辦法形成持續不斷的核聚變。

當然木星的大氣裡面,類似氘和氦三這樣的容易聚變的原子,肯定不會太多,不然上個世紀,1994年的彗星撞擊,烈度早就超過了幾百萬顆原子彈的爆炸,卻也沒有引起木星的聚變反應。

但是木星龐大的體積,還有這麼多年,接受到的數量龐大的太陽風,他裡面含有的氦三數量絕對可觀。

木星也沒有太陽那樣的溫度,僅僅是龐大的引力,對於可以隔絕引力的月宮基地飛船來說,並不是什麼困難。

所以到木星,從它的大氣層中吸收氣體,過濾出想要的核原料,就變成一件可能的事情。

不過比起從木星採集氣體,到木衛三木衛四這幾個海洋星球上,直接挖冰,似乎是更加簡單的事情。

木衛三和木衛四,體積都跟水星相近,其中木衛三甚至比水星還大。

不過它們比起水星來,都要輕很多,成分也是水和岩石相近的構造。

它們上面覆蓋著厚度達到近百公裡的冰層,其中木衛三還有著太陽系衛星沒有的磁圈,以及一個比較微弱的含氧大氣層。

因為這些表現,讓它在理論上,可能擁有生命。

不過對於外星生命,楊青從來就沒有懷疑過,而木衛三上就算是擁有生命,也是一些比較低階的形態,比如真菌或者某些厭氧細菌,依靠木衛三海洋地下的熱泉為生,基本不可能出現像是人類這樣的高等智慧生命。

楊青看重的使它們上面龐大的水源。

一顆衛星的水含量,甚至比整個藍星的水還要多,這讓它們未來,必然成為太陽系的水源地。

比起彗星的不確定性,它們的位置固定,引力較小,除了要考慮木衛三在木星引力圈內部,受到的引力影響較大之外,幾乎沒有採冰的障礙。

採出的冰融化以後,重水直接被分離,而輕水或者補充月宮基地,又或者直接送到火星,這兩個地方未來對於輕水的需求,都是近乎無窮無盡。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我真不是魔神諸天新時代特種兵之戰狼崛起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食物鏈頂端的猛獸宇宙級寵愛女配她天生好命劍仙三千萬都市國術女神
相關推薦
主神從廢土開始今夜有鬼來敲門鬼敲門之四盞燈穿梭諸天之祖星升維計劃秦時明月之墨狩天下科技之虛擬實驗室修仙模擬:開局全點氣運了江山爭雄DC騎士美人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