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仙界歸來的黑科技

三零七 反物質
上章 目錄 下章

仙界歸來的黑科技三零七 反物質

不過洪荒的符文科技,對於能量上的應用,已經能夠做出能夠製造出大量中微子的裝置。

它發射出來的中微子,集中而快速,可以輕易穿透一顆星球。

並且都是和其他來源有區別的中微子,只有超新星爆發時候才會出現,而超新星爆發雖然在宇宙範圍內,算得上隨處可見,但是在銀河系內部,尤其是太陽系附近,其實幾萬年可能才發現一次。

在現實中,已知的最大中微子來源,是太陽。

每時每刻,太陽裡面的超級聚變反應,都會製造出難以計數的中微子。

這些中微子以接近光速的速度,伴隨著太陽風,吹遍了整個太陽系,也吹向更加遙遠的宇宙空間。

它們與太陽風的帶電粒子不同的是,它們沒有任何的電荷,完全不受磁場的影響。

所以它們浩浩蕩蕩,毫無阻礙,穿透了所有在身前的障礙物。

水星,金星,藍星,所有的行星都難以抵抗它們的步伐。

雖然其中的很大一部分,在穿透的過程中,會發生碰撞,導致線路變化,還有中微子的震盪,它們會很容易轉變成另外一種中微子。

但是絕大多數,都能順利穿過去。

因為現存的所有物質,它們都是由原子組成的,可以說原子,才是世界存在的基石。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原子是不可分割的,等離子態中失去了電子的等離子,以及金屬中的遊離電子,都是原子的組成部分。

現代科學已經證實了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的。

相比於整個原子來說,原子核就相當於太陽和直徑一光年的太陽系相比,還要少一點。

這麼大的範圍,中間只有幾個執行在軌道上,極其微小的電子,而中微子的質量就只有電子的百萬分之一,甚至更少。

所以這也是它們能夠穿越整個藍星的基礎。

長久以來,除了核反應,大家很難製造出中微子,絕大多數都是觀察太陽中微子和宇宙中微子。

聚變反應會產生大量的中微子,每秒鐘,就有一千萬億個中微子,穿透人的身體,卻不會帶來任何的影響。

雖然來自藍星的科技並不是月宮基地的研究重點,畢竟就算是核聚變的應用,也要使用符文技術進行建造。

不過隨著科技的進步,對於能源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別看月宮基地並不大,哪怕加上全部的機器人,也只有不到十億的成員,但是它需要的能源,已經超過了整個星球。

因此核聚變的小型化,還有新的能源開發,也被進一步提上日程。

新的能源自然不會是反物質,因為反物質對於這個趨向正面的宇宙來說,獲得的難度極大。

自從發現了反物質的存在,到現在為止,人類也只能利用對撞機製造出少量的反物質。

歐洲實驗室宣稱他們成批製造出了大概五萬個反氫原子。

而五萬個反氫原子的數量看似很多,但是一個氫原子的質量,就只有1.674乘以10的負27次方千克,你就可以想像它們的質量有多少了。

並且它們的存在時間,只有零點幾微秒,然後就和環境中的氫原子反應,湮滅掉了。

歐洲實驗室唯一值得稱道的就是,他們的製備,全程都在低能環境中進行,為以後大規模製備反氫原子提供了基礎。

但是這種低能環境,也是相對於大型對撞機的驚人耗電而言,其實完全是用更多的電,來製備能量更少的反物質。

並且反物質的儲存也異常困難,一般都是儲存在真空環境的強磁場中,稍有不慎讓它們暴露在外,就是一場驚天的爆炸。

一克反物質的爆炸威力,其實只相當於比較強烈的炸彈,大約五百克的反物質,才能與氫彈相媲美。

唯一不同的大概就是它們的反應比較乾淨,沒有任何的殘留,甚至輻射都不存在。

在1997年的時候,米國監測加馬射線的衛星,發現在銀河系的上方,三千光年的位置,有一個巨大的反物質噴發源。

噴發出來的反物質,形成一個高達2940光年的反物質噴泉。

這就形成了一個悖論,反物質應該是最佳的反應堆材料,只需要很少量的反物質,就能產生大量的能量。

但是製造反物質消耗的能量,是反物質產生能量的幾十倍都不止。

當然這就跟可控核聚變一樣,當初的實驗堆,也是輸入能量,遠大於輸出能量,不過經過這麼多年的進步,即使不使用月宮基地的技術,藍星只憑自己,也能建立起一個比較完善,能夠商業化的反映對了。

或許未來有一天,能夠比較廉價地製造反物質,那時候才是反物質反應爐大行其道的時候。

核聚變雖然勉強能夠支撐起星際旅行的需要,但是相對龐大的反應堆,還有比較低下的反應堆效率,在超遠距離航行中,並不佔什麼優勢。

因為宇宙遠比想象中空曠得多,尤其是像是太陽系所在的獵戶座懸臂這樣的銀河系邊緣地帶。

距離最近的恆星距離都有4.2光年那麼遠,並且在途中,幾乎沒有任何能夠補充核原料的地方。

要知道就算是在柯依伯帶,看似小行星無窮無盡的地方,彗星一般都在這裡發源。

也經常數十萬公里內,見不到任何的天體。

更別說太陽系的範圍就只有一光年,出了太陽系,還有幾光年的距離。

這個距離除了一些宇宙塵埃,流浪行星以外,根本沒有多少的物質可以補充。

甚至在這個範圍內,見到流浪行星的機會都約等於零。

其實要不計時間的話,即使是搭載目前的核聚變反應堆,依然能夠實現星際間的旅行。

因為宇宙間都是真空,對於飛船速度的阻礙,小到可以忽略不計。

但是人類的大敵,卻真的是時間。

以人類不到百年的平均壽命,飛到比鄰星的時間,即使十分之一光速,也需要超過一千年的時間。

二十五年左右就是一代人,那麼這一千年,就長達四十代人。

要知道人類進入現代社會,才不到二百年,真正的航天,還不到九十年,一千年的時間,誰知道人類會發展到什麼程度,也許飛船剛剛離開太陽系,就已經過時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題外話------

這段時間很忙很忙,也很累,等過了這段時間可能才能恢復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我真不是魔神諸天新時代特種兵之戰狼崛起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食物鏈頂端的猛獸宇宙級寵愛女配她天生好命劍仙三千萬都市國術女神
相關推薦
主神從廢土開始今夜有鬼來敲門鬼敲門之四盞燈穿梭諸天之祖星升維計劃秦時明月之墨狩天下科技之虛擬實驗室修仙模擬:開局全點氣運了江山爭雄DC騎士美人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