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閒唐

206、第 206 章
上章 目錄 下章

閒唐206、第 206 章

李元嬰少有地沒睡好覺, 第二天一早, 他帶著人去了海港那邊, 看著絡繹歸港的海船出神。這件事不管對誰來說都算不得什麼好事,他一個人悶坐在臨近海邊的大石頭上想了半晌, 還是沒想出兩全其美的好辦法。

別看他總說帶著人出海去、再也不回來了, 實際上他心裡還是舍不下長安的。他生在長安、長在長安, 實在不想長安變成他再也不想回去的傷心地。說到底, 都是權勢富貴動人心!

李元嬰吹了半天冷風, 回去後才發現自己染了風寒,昏昏沉沉地睡了過去, 急得所有人團團轉。平時李元嬰身體好得很, 突然病這一場著實讓人擔心,好在孫思邈說他只是夜裡沒休息好又凍著了,喝點驅寒湯就好。

魏姝坐在塌邊悉心照料。

到下半夜, 李元嬰醒了。他睜著眼看看頭頂的紗帳,又看看熟睡在自己身側的魏姝,感覺自己做了一場大夢, 卻記不清夢裡都發生了什麼。

這世上終歸沒有十全十美、對誰都好的事, 承乾他們都不是笨人, 只是少了點應變經驗而已,經些磨練也是好事,畢竟今天他能讓東宮落入他人之手,來年就可能丟了整個大唐。

李元嬰睡不著了,躡手躡腳坐起來, 想悄悄下床不驚動魏姝,結果魏姝還是醒了。見李元嬰恢復了一貫的精神奕奕,魏姝放下心來,起身和李元嬰相對坐著,問道:“睡不著了?”

李元嬰點頭,抓著她的手說:“吵醒你了嗎?”

魏姝搖搖頭,表示不要緊,問他要做什麼。

李元嬰說:“寫信。”他起身下了床,外間守夜的黃鸝也聽到動靜撩起簾子進來,取來衣裳給李元嬰穿上,又去幫李元嬰把燈點著。

魏姝坐到李元嬰對側,也鋪開紙要跟李元嬰一起寫信。李元嬰頗覺稀奇,問道:“你也寫信?你寫信給誰?”

魏姝道:“給祖父他們,還有其他朋友。”她知道李元嬰口裡說得決絕,實際上肯定放不下,所以李元嬰要做什麼,她都會站在李元嬰這一邊。

李二陛下沒下這道旨意之前,李元嬰已經旗幟鮮明地站在太子一方,海師也是交由太子的心腹去訓練,滕王府和太子是緊緊連在一起的。

現在的變故是李元嬰沒有預料到的,如果其他皇子真的起了什麼心思,那李元嬰無疑和他們站到了對立面。在這些事上,她能做的很少,更不可能理智地勸李元嬰不要摻和,只能緊跟著李元嬰的腳步幫他做他想做的。

這些話魏姝沒有掛在嘴上,李元嬰卻懂了。有這樣的王妃是天大的運氣,他心情好了許多,下筆也輕鬆自如。他先給李承乾寫了封信,說眾人訂購的海船都造好了,今年秋天要出發,希望李承乾過來看看,李德謇和杜荷等著他過來檢閱成果。

李元嬰這個提議去年就提過,不過那時李承乾剛受了傷,腿還沒好全,李二陛下不曾應允。現在李元嬰覺得是時候了,畢竟李二陛下把這麼多兒子都召回京,長安不缺李承乾一個,不如放李承乾出來走走,路上若是有人敢生事正好可以練練手。

李二陛下不是嫌棄太子沒經什麼歷練嗎?就該放太子出來走走。滕州雖小,但滕州是站在太子一邊的,這個態度永遠不會變。太子不夠好,好好學就是了,反正李二陛下滿打滿算才五十出頭,多活個三四十年不是事兒,有的是時間讓太子學。

李元嬰寫完遊說太子的信,又給李象補了一封,讓李象團結友愛,平時多帶小夥伴們一起玩。同齡的堂兄弟挺多,多邀他們到東宮玩耍,李家子弟要團結友愛,不能受大人的影響。當然,要是誰不聽話,揍到他們聽話!李元嬰洋洋灑灑地給李象教授了一通孩子王秘訣,內容十分詳盡,甚至還舉例說明自己當年怎麼使壞、怎麼坑害別人,若是不考慮受害人的感受,寫得還挺妙趣橫生的。

李元嬰把信都寫完了,才終於提筆給李二陛下寫信。他考慮了一下是以弟弟的名義寫還是以滕王的名義寫,最後他決定才不管什麼大局、才不管什麼時勢,先把李二陛下臭罵一通再說。

李元嬰頗有些義憤填膺,設身處地地想一想,要是自己兒子被人欺負了,他肯定不會善罷甘休。他要先把對方大卸八塊出口惡氣,然後再好好安慰安慰自己兒子,多派些人手保護他、多教他點本事讓他以後可以應對這些危險。怎麼可以什麼都不教、什麼都不給,直接拉出其他兒子對被人害了的兒子說:“既然你不頂用,我來看看你兄弟行不行!”這也太傷人心了,覺得他做得不好不會好好教嗎!

既然你不疼兒子,那讓他來滕州散散心,我這個當么叔的疼侄子!

李元嬰痛痛快快地寫了一通,罵得非常爽,等到要封起來時又有點猶豫。他怕他皇兄派人來打他一頓,猶豫來猶豫去,李元嬰還是把信封好了。

要是連他都不敢和他皇兄說真心話,這世上怕也沒幾個人敢說了,想想他皇兄也不容易!

這時天邊已經亮了起來,李元嬰叫人把信送去長安,精神抖擻地出了門。年輕人哪怕小病一場,睡個一覺也好得差不多了,武媚等人見李元嬰沒什麼大礙,頓時放下心來。

既然有心邀太子過來玩,李元嬰自然要做足準備,年初為了迎接御駕他們已經忙過一場,一回生二回熟,大夥聽說太子可能要來都不怎麼驚慌。

有的人聽說了長安那邊的變故,知道李元嬰邀太子出行就過來相勸,認為這節骨眼上他們不該蹚渾水。勸李元嬰的人都不是一路跟李元嬰道滕州的人,武媚她們就沒勸,她們都很清楚李元嬰的性格,既然早前已經表過態要站在太子一邊,李元嬰怎麼都不可能因為太子地位有可能動搖就改變立場。

那不是李元嬰會做的事。

李元嬰的信很快送到長安。

李泰等人也回到了長安。

李泰的車駕在城門與李治的車駕碰到了一起,兩個人都沒下車,自然沒碰面。李小圓球好奇地撩起車簾往外看,想瞧瞧長安有沒有什麼變化,沒想到正好對上對面一個小豆丁同樣好奇的目光。

李小圓球一看對方的衣著,覺得大家可能是一家人,立刻朝對方露出個笑容。對方一看李小圓球朝他笑,馬上也回了個笑臉,兩個小孩還沒招呼完對方,那邊的車簾就被人拉下了,把車裡的情況擋得嚴嚴實實。

李小圓球覺得沒趣,也放下車簾逗弟弟玩去。

李泰沉著一張臉坐在那,覺得回長安一點意思都沒有,還不如一直在相州。他甚至有點想念一路奔波去高麗的日子,那時候天高地闊,沿途的風光雖不怎麼好,卻也比每日悶在一隅之地要強。

閻氏見李泰情緒不高,不由伸手握住李泰的手。

李泰看了看閻氏,嘆了口氣,輕輕回握閻氏的手。若是以前,他肯定很高興回長安,但是他既已知曉李二陛下從來沒有讓他一爭太子之位的意思,現在被召回京也沒什麼可高興的。

現在在很多人眼裡,李治這個人選比他好多了,同樣是母后的兒子,還娶了太原王氏的女兒,條件天生就比其他皇子要優越幾分,也更容易獲得各大世家的支援。在這方面,連太子都不如李治,畢竟太子和李元嬰關係好,李元嬰整天胡搞瞎搞,卻好巧不巧地搞到了世家頭上:李元嬰降低了紙價,在各地建圖書館供讀書人免費借閱,在滕州興辦新式書院讓滕州所有適齡小孩都有書可讀。

這對百姓來說是好事嗎?這對百姓來說是好事。可是這對世家來說不是好事,世家之所以以自己的家世為傲,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他們以詩書傳家。這一切本來只屬於他們,連收寒門弟子入門下教導都是他們的慷慨施恩。

結果李元嬰橫空出世,硬生生把紙價變得低廉無比,把讀書變成尋常百姓都能享受的普通福利。哪怕沒有人敢明說,暗中對李元嬰恨得牙癢的人絕對不少,至少曾經有人來接觸過李泰,問李泰要不要一起摁死李元嬰。

平心而論,擱在幾年李泰最想弄死的人就是李元嬰,他也確實下手了。可現在不一樣了,李泰的心態和過去幾年完全不同,他現在不想李元嬰死,他就想看看李元嬰還能怎麼蹦躂,能不能蹦躂到把那些踩高捧低的人氣死!

所以,李泰雖然不會特意去壞某些人的好事,但也不會摻和進去,平白讓自己惹上一身腥!這是李泰這麼多年來總結出來的經驗:但凡想要對李元嬰下手的,最終全都會死得很慘!

李泰對閻氏說:“回到長安了,你想走動的就去走動,實在不想走動的也不勉強,我們在府裡讀讀書習習字,日子過著也挺舒坦的。”

閻氏點頭。要說誰最高興李泰的轉變,那肯定是閻氏無疑。

以前李泰要爭,她總日夜憂心,很怕一覺醒來天就變了。這次李二陛下下旨召他們歸京,她也只有擔憂沒有欣喜。現在李泰說出這樣一番話,不管是真心的還是有意安撫她,她都安心了不少。

相比李泰這邊的平和,晉王府就熱鬧多了。晉王一家入府之後,管事們忙碌地把帶回來的箱籠一一放好,迅速接手府中事務。作為晉王妃,王氏並不需要事事親力親為,叫乳孃哄好三個孩子之後便對鏡梳妝。

銅鏡中的女子年紀還不到二十,她相貌出眾,身材窈窕,根本看不出已經生過三個孩子。相比出嫁時的羞澀,她現在已經能落落大方地展現自己由世家悉心培養出來的一切,她美麗又端莊,而且有著尋常女子難以企及的聰慧和眼界。

銅鏡之中,她的雙目熠熠發亮。

李治逗三個孩子玩了一會,走到銅鏡後看王氏梳頭,驀然對上了王氏那明亮的眼睛。自從知道他們要回京,王氏的眼睛總是帶著這樣的亮光,讓李治有些心慌。

王家大舅哥給他分析的那些事,李治也覺得李二陛下可能是那個意思,但是李治心態轉不過來,因為從小到大李元嬰都和他說,那些皇位之爭和他們沒關係,沒了大哥還有三哥四哥,哪裡輪得到他頭上?

李治覺得自己沒什麼希望之餘,還因為王氏和王家大舅哥的態度有些不舒坦。他什麼都還沒說,他們已經幫他做好所有的規劃,連拉攏什麼人、在父皇面前怎麼表現都幫他想得非常周全。

他真要去爭,是他自己爭來的,還是他們幫他爭來的?要是他們幫他爭來了那個位置,他以後又該怎麼對待王家?

李治心裡百轉千回,卻沒好和王氏說出這些想法。畢竟他都還沒想好要不要爭,真要爭也不一定能成,這就考慮這些未免太早了點!

兩邊休整了一夜,第二天早早入宮去覲見。自從兒子們去就藩,李二陛下很少看到幾個成年的兒子湊得這麼齊,他打量了幾個兒子一眼,對他們勉勵了一番,父子之間雖然不算冷淡,但也說不上親近。

李承乾作為兄長,即便知道李二陛下召回他們的用意,也必須拿出兄友弟恭的胸襟來,在東宮設宴款待久別的兄弟們。都是成年人了,場面話大家都會說兩句,一頓酒吃下來倒也算是賓主盡歡。

送走一幹兄弟,李承乾坐在屋裡吃茶醒酒,便聽有人來報說有李元嬰的信。他還沒讓人呈上,一旁乖乖跟著喝茶的李象已經跳了起來,高興地問:“有沒有我的信?么么有沒有寫給我?”

李象這幾天也挺鬱悶,小孩子是最敏感的,就算李承乾他們沒在他面前說什麼,他也能從夫子們的言談間感覺到東宮的氣氛變得有些壓抑。

李象不喜歡這種感覺。

聽人說李元嬰來信了,他自然高興不已,他最愛看李元嬰的信了。

送信的人看平時穩重老成的小殿下難得露出小孩子心性的一面,不由莞爾,抽出比較厚的那封遞給李象:“這是滕王殿下給您的。”

李象一看,這麼厚,更高興了,捧著跑到一邊拆信。李承乾見兒子樂成個小傻子,心情也好轉了不少,拿過李元嬰的信拆開看了起來。

李元嬰提議他去看看他們的海港和海師。

這段時間朝中人心浮動,大多在觀望著看看哪邊勝算大才往哪邊下注。李元嬰不是朝中重臣,他只是個已經就藩的藩王,這趟渾水他本來可以不摻和的。李元嬰卻沒有置身事外,還主動邀他去滕州,主動提起李德謇和杜荷是他的人、他們所率領的海師也是他的。

就算這世上沒人看好他這個太子,李元嬰還是會站在他這邊。

李承乾感覺這段時間堵在胸口的悶氣驀然散去。

現在他還是太子。

既然他當了這個太子就該好好當,要不然會辜負很多人的期望。弟弟們回來了也不是什麼大事,他這個當哥哥的應該表現出兄長的氣度來。要是有人挑動弟弟們一爭太子之位,他就好好看看這些人能對他這個太子做什麼!

這一次他絕對不會再輕易受困於人。

李承乾心情明朗起來,轉頭看兒子還在看信,有點好奇李元嬰給兒子寫了什麼,怎麼看起來比給他的信還要厚上幾分!李承乾耐心地等李象讀完信才問:“你么么給你寫了什麼?”

李象也沒瞞著,把李元嬰在信裡寫的東西如此這般如此這般地給李承乾講了。他興致勃勃地說:“么么在滕州辦了個書院,我也要在東宮辦個書院,讓大家都來弘文館讀書。我們皇家子弟不能輸給別人,等我們學好了,全都要像么么那樣考個進士!誰考不上誰丟人!”李象把自己的打算說完了,拉著李承乾的手央著他同意這件事。

李承乾道:“這個你得和你皇祖父商量。”

李象表示沒問題,他一會寫個計劃書去徵求皇祖父的意見。李象說幹就幹,信心十足地抱著信去自己的小書房,捋起袖子按照李元嬰在信裡給的框架寫計劃。

李承乾看著兒子風風火火的背影,感覺李元嬰在自家兒子心裡的地位比他還高,李元嬰隔著老遠都能慫恿他幹著幹那。兒子都這麼有幹勁,李承乾自然不能落下,他想了想,也準備寫封摺子給李二陛下,表示自己想出去看看民生民情。

重點是想看看河南道的民生民情。

以後可以再去去別的地方。現在朝中有這麼多兄弟在,不缺他一個,他正好可以脫身出來好好看看大唐的大好河山,總不至於一輩子生在宮中長在宮中,根本不知道百姓過的是什麼樣的日子、不知道百姓想要的是什麼樣的君王。

至於他離京後會不會遇到什麼意外,朝中會不會有什麼變故,李承乾也耍了次賴,表示有父皇和這麼多弟弟在他很放心,他相信父皇和弟弟們。

有些說不出口的話,李承乾也趁機寫在了這封摺子裡。這都是受李元嬰的啟發,有些事當面說可能難以啟齒,但是寫出來就簡單多了,只要你足夠不要臉,很多困難都會迎刃而解!

這時李二陛下還不曉得兒子孫子都被李元嬰慫恿著來給他找事。他聽人說李元嬰的信到了,沒搭理,平靜無波地把面前的摺子都批完了,再吃了碗茶,確定實在沒事可做了才叫人把李元嬰的信拿來。

李二陛下倚在憑几上讀信,只看了一段臉色就黑了。誰給這小子的膽子讓他敢對他的決定指手畫腳?!

還口口聲聲說什麼“如果是我兒子”,他兒子生了嗎?他現在兒子影都沒有,而且照他說的“王妃還小還不能生孩子”,估計接下來幾年他都沒兒女可以得瑟!就這麼個毛都沒長齊的小子,還敢一口一句“你不疼大侄子我來疼”,他的太子用得著這混賬東西來疼嗎?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李二陛下看完李元嬰的信,臉色黑如鍋底。他下了旨意那麼久,也只有李元嬰敢跑來和他說這些話,連長孫無忌他們都只是隱晦地讓他要三思,他真下了令也沒人阻攔。

大家的意見都很一致,太子確實需要磨練磨練。

沒誰覺得真的要動太子,他們都想看看有哪些人是想把太子拉下去的,有哪些人有意換一個能由他們掌控的君王。事實證明張口吞下這香餌的人並不少,很多潛藏在背後的傢伙慢慢也會顯現出來。

這麼多人裡頭只有李元嬰直接寫信罵他對太子不好、不疼愛太子。

太子是用來疼愛的嗎?

李二陛下把李元嬰的信扔到案上,覺得這小子簡直無法無天,居然敢指著他鼻子罵!

李二陛下正氣悶著,又有人來報說魏徵求見。李二陛下一聽,覺得就是魏徵把李元嬰教成這樣的,好教不教,居然把罵人的愛好教給李元嬰,這算什麼事!

氣歸氣,李二陛下還是讓人把魏徵宣進來,聽魏徵噴了一通最近的問題。等魏徵噴夠了,李二陛下才幽幽地看著他,說道:“魏卿,你這孫女婿寫起信來和你一脈相承,這天底下敢這麼罵朕的人怕是只有你們倆了。”

魏徵聽了,認為李二陛下說得不對,他和李元嬰罵起人來還是有區別的。主要體現在他比較客觀,李元嬰肯定偏主觀,兩者相差忒遠了,怎麼能混為一談?魏徵認真地糾正李二陛下的錯誤觀點,堅決不承認李元嬰是他教的,他有時都被李元嬰鬧得頭疼,這鍋他不背!

李二陛下被魏徵繞了半天,深深後悔自己拿這事找魏徵茬,論講道理他從來沒贏過魏徵。下次還是別為難自己了!

李二陛下客客氣氣地應付完魏徵,更氣了,馬上給李元嬰回了封信,還李元嬰一頓臭罵。

罵完人,李二陛下這些天鬱結在心頭的悶氣也散了大半。

這法子不錯,下次可以早點用。

作者有話要說:

李二陛下:罵人原來這麼解壓!

更新!

六千全勤還活著!

今天兩個長輩來家裡,要我六月帶他們和我媽去雲南o(╥﹏╥)o搞來搞去,佔用了挺多時間

其實我真的沒怎麼出過門,我不想當車頭,我想當智障o(╥﹏╥)o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女配她天生好命食物鏈頂端的猛獸諸天新時代宇宙級寵愛都市國術女神我真不是魔神劍仙三千萬我有一座天地當鋪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本书作者其他书
開局繼承博物館 穿越後繼承了一座青樓怎麼辦 高嫁 嬉鬧三國 朕就是這樣的漢子[快穿] 玩宋 皇姐 大國醫 盤秦
相關推薦
瞳孔中的火影溫柔院長笑死,老祖重生還要靠搜刮秘境養活宗門?浪跡諸天的靈卡師夢裡真的能修仙綜武:開局傳承弱雞劍神明朝的平凡生活陽壽抽卡,從現實遊戲化開始大佬,抽卡嗎生活在農村的鹹魚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