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笑讀朱元璋

第147章 朱元璋的不幸
上章 目錄 下章

笑讀朱元璋第147章 朱元璋的不幸

在處理掉藍玉案以後,心滿意成的朱元璋似乎知足了。

他的目的已經達到。

他的任務已經完成。

他的人生似乎已經可以畫上一個完滿的句號了。

但是讓他沒有想到的是,另外一個衝突突然出現。

讓他措手不及。

而這個矛盾的出現,即便是殺人如麻的朱元璋也處理不及。

這個問題來自他的兒子。

洪武二十五年(1392),太子朱標去世。

又三年。

洪武二十八年(1395),被封在陝西的皇次子,秦王朱樉突然去世。

再三年。

洪武三十一年(1398),被封在山西的皇三子,晉王朱?也意外離世。

九年的時間,原本駐守在北方的幾個兒子,每隔三年死一個。

在北方地區,起到戰略制衡和牽制作用的諸王,最後就只剩下一個皇四子。

燕王,朱棣。

這是朱元璋無論如何也不願意看到的。

從我個人認知來看,朱元璋對北方的安定最為看中。

因為北方有一支可怕的強敵在虎視眈眈。

它便是遠在沙漠的草原勢力。

雖然北元的最主要幾股力量都被一一剷除,但是從戰略威脅來講,蒙古的殘餘勢力永遠也不可能徹底清除。

那群成天不吃糧只啃肉要力有力有人有人還四處找茬的傢伙們,永遠都是明朝最大的威脅。

也是考慮到這個問題,朱元璋才將自己的幾個最大的兒子分別分封在北方。

這樣做一是可以鎮守邊關,阻止強敵入侵。

二是可以形成相互牽制,保證中央的政治穩定。

單純的講,朱元璋這麼做並沒有錯。

他這樣安排也很適合。

但是問題同樣出在這裡。

如果一直按照朱元璋的設想進行發展,中間不發生任何變化的話,他的目的是可以達到的。

但是誰也不能保證中間會不會出現意外。

即便連朱元璋自己也不會想到,自己最大的幾個兒子竟然都會在壯年時期,相繼去世。

這是朱元璋沒有預料到的。

而隨著幾個兒子相繼離世,北方這個全國性的戰略要地就會在瞬間發生兵力傾斜。

出現兵力一家獨大的局面。

更重要的是,太子的最早離世,讓朱元璋原本設定好的天平瞬間發生偏移。

這是朱元璋絕對不願意看到的。

我們不妨假設自己是朱元璋,站在他的角度來想想這個問題。

他原先的設定是,老大朱標封為太子,坐鎮南京,也就是中央,指揮全國軍事行動和行政命令。

而其他的皇子,也就是朱標的弟弟們,他們分別手握兵馬,互相牽制,互相提防,同樣互相利用,共同保證國家的政治穩定。

假如國家哪個地方出現叛亂或者有一夥不開眼的毛賊試圖造反,做為大哥的朱標就可以派遣最近的一支兵馬前去平叛。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而他自己只需要坐鎮中央,收取最後的政治利益就好了。

這是一副很理想的戰略佈局圖。

但是如果這些兒子們都死了,尤其是最重要的太子朱標掛了以後,那形式就不一樣了。

首先,朱元璋把太子的位置交給了朱標的兒子,也就是眾多皇子的侄子。

這就出現了問題。

憑什麼讓我們這些當叔叔的來聽你這個當侄子的人來指揮呢。

你要兵沒兵,要錢沒錢,我們為什麼要聽你的呢?

憑什麼!

這些朱元璋的兒子根本不會服氣。

對於這一點,朱元璋應該沒有考慮到。

我個人覺得,朱元璋的這個做法實在不是明智的選擇。

甚至有點愚蠢。

朱元璋他無論如何不應該把皇位傳給他的孫子。

因為這個孫子首先沒有軍權做後盾,其次他沒有政治影響力,最後他沒有行政威懾力。

但凡坐上皇位的人,以上三個要點缺一不可。

說白了,這個人必須手裡有兵,有兵有槍腰桿子就硬。

其次這個人要夠狠,不僅對敵人而且對自己,敵人如果造反自己有出手和他硬碰硬的勇氣和膽量。

最後,這個人得能壓得住陣仗。

面對群臣不能怯場,面對外交你不能變慫。

你得能壓得住他們,不論文官還是武臣,你得這些人都怕你。

你說什麼他們都能夠有效執行,你的政令能夠完美實施。

這樣你的皇位才能坐穩。

我一直認為管理官員們是一門最大的學問,從朱元璋的人員架構和矛盾處理來看,我不認為朱元璋在這一方面做的很好。

相反,我認為他做的很差。

在朱元璋時期,對官員們的管理很簡單。

在人員管理上,他只奉行一個字。

殺!

你聽話我就留著你。

你如果不聽話,那我就幹掉你。

這種做法被明朝人稱之為循吏,也就是規規矩矩辦事的人。

這就造成了一個問題,出不了清官。

因為清官往往都需要和老闆對著幹。

順著老闆意思幹的人,不可能出清官(和珅就是例子)。

至於說拉攏人心和營造一個良好和諧的政治環境,做為絕對老大的朱元璋並沒有深刻思考過。

在他的思維概念裡,但凡不聽話的糊弄自己的做樣子給自己看的或者讓自己不滿意的任何人,他都選擇一種方式來處理。

殺!

殺掉他們。

殺完一批,再找另外一批。

隨後覺得不滿意了,再殺。

以此類推。

循環往復。

這就是朱元璋的官吏宗旨。

有點類似於我們現在某些公司的人員管理方式。

在整個公司裡面,老闆說什麼就是什麼。

老闆說向左,所有人必須向左。

即便是左邊是懸崖或者是南牆,所有人也必須給我一股腦的往下跳。

這就帶來一個問題,不可能所有事情老闆選的都是對的,如果某件事本來就是錯的,還帶著所有員工一塊撞南牆,那就不是服從,而是傻了。

所以我說,在朱元璋時期,他的管理方法有很大問題。

只是在朱元璋的強權下,沒有人敢站出來指出其中的問題。

但是只要朱元璋一死,那這個問題必然會瞬間凸顯出來。

最直接的表現就是,他的皇孫朱允炆有沒有和朱元璋同樣壓陣的能力。

很顯然,要什麼沒什麼的朱允炆沒有。

他不僅沒有壓陣的能力,而且他不會統兵。

在軍事上,一直被當成乖寶寶估計和他的兄弟們都沒打過幾次架的朱允炆,根本沒有帶兵打仗的經驗。

而且還有一個更棘手的問題,做為皇孫的朱允炆是一個比他老爹更加仁柔的人。

一個仁柔的人來管理整個國家,很難有好的表現。

我一直認為,做為一個君主,仁柔只能是表象,內心必須剛硬,甚至冷血無情。

有殺伐天下的勇氣,不死不休的霸氣。

但是殺氣又不能時刻表現在外表,需要適當的收斂。

可以用一個現在的經典名詞概括。

笑面虎。

君主們一般的表現都是和和氣氣,雙方之間什麼都可以商量著來,但是這只是表面的。真正要牽涉到利益,君主們必須做到剛毅果斷,甚至不惜展現出冷酷的一面。

有這種表現的人,才有做為君主的資本。

這一點,唐太宗李世民做的做好。

但是事實是,史書中記載的朱允炆不存在這種才能。

他和李世民比起來差的太遠了,根本不在一個量級。

他是一個仁柔的人。

一個純粹仁柔的人。

一個比他老爹還要仁柔,卻沒有他老爹那種威望的人。

這種人,從本質上來講,就根本不適合當太子。

他只適合當一個乖寶寶。

一個生長在朱元璋羽翼之下,永遠被人呵護被人關愛的乖寶寶。

這種人,絕不適合當君主。

尤其是當一個國家政治尚未絕對穩定的政治霸主。

更不適合。

所以我說,朱元璋走的這步棋,從一開始就是錯誤的。

事情尚未開始,就已經註定了朱允炆最後的結局。

我個人覺得,其實諸位皇子意外去世的時候,當時還牢牢掌控國家政權的朱元璋就應該下達一個命令。

要麼消除諸位皇子的兵權(削藩)!

要麼廢立朱允炆的太子之位,選其他人繼承。

但是事實卻是,朱元璋都沒有這麼做。

反而做了更加糊塗的事。

在藍玉案爆發,所有功臣宿將基本被剷除至盡以後,已經無將可用的朱元璋任命他的第四個兒子,也就是燕王朱棣為征討大將軍。

率部北伐。

征討當時在北方再次組建起來的北元兵馬。

乃兒不花。

這也就是明初著名的第七次北伐。

這場戰役朱棣可以說是真正的主角,開始了他馬上的征程。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正月初三,因為北元丞相咬住、太尉乃兒不花、知院阿魯帖木兒等多次騷擾明邊境,已經早已經打煩打厭的朱元璋下達命令。

任命晉王朱棡(這時候他還沒死)、燕王朱棣為征討大將軍,分兵兩路北征元朝殘部。

朱棡由西路出發,出山西直通蒙古。

朱棣由東路出發,出北京,經長城古北口,進入蒙古。

這是朱棣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率兵打仗。

對於朱棣來說,有著極其重要的歷史意義。

骨子裡躁動不安的基因促使他想要建立一番不俗的做為,以前在所有功臣將士都健在的時候沒有機會,他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這些前輩們在沙場中一展威武雄姿,而自己只能在背後靜靜的看著,而沒有任何展現的機會。

在他的思想概念裡,他以為這一生就會這樣過去。

他絕不可能在軍事上有任何做為。

有他老爹在,他這麼多優秀的將領在,自己永遠也沒有一展雄姿的機會。

但是沒有想到的是,在他無數次夢境中揮軍征戰的場面竟然會有一天夢想成真。

這一年,是洪武二十三年。

這一天,他的三十歲生日。

這是他老爹送給他最好的生日禮物。

此時,他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一軍統帥。

在意氣風發中,他並沒有得意忘形。

他知道這是表現自己的最好時刻。

做為群臣看。

更是做給老爹看。

如果這一次玩砸了,那以後就再也沒有機會了。

進入蒙古以後,朱棣並沒有直接四處尋找敵人開展。

他採用了類似藍玉的做法。

先刺探敵情。

他派出一部分偵察兵尋找敵人的蹤跡。

當他發現乃兒不花在迤都(今蒙古蘇赫巴托爾省之達裡甘戛附近)屯紮的時候,他決定採取突襲的戰術對敵人展開強攻。

這時候下起了大雪。

朱棣雖然和藍玉尿不到一壺,但是對藍玉的軍事技能卻似乎進行了系統性學習。

他深切領會到了藍玉的突擊戰做法。

他趁著大雪,向乃兒不花發動了遠端突襲。

但是不同的是,朱棣並沒有學習藍玉那種近乎屠殺的極端做法。

他將乃兒不花思思的圍困在營地以後,出乎意料的並沒有開始強攻。

而是選擇了一種相對溫和的做法。

和談。

朱棣把一個人喊了出來。

這個人的名字叫做,觀童。

此人曾經和乃兒不花認識,而且是還是他的部下。

朱棣希望以這種不流血不犧牲,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做法才解決這場爭端。

而乃兒不花也似乎知道自己的處境。

自己已經被朱棣牢牢的困死了在軍營中,猶如被逮進牢籠裡面的耗子,動彈不得。

如果不投降的話,那只有死路一條。

但是,他不想死。

他還有年輕貌美的老婆要伺候。

他還有兒子和女兒一大頓的家人需要照顧,他還沒有做好這麼早就去見大汗的準備。

但是他覺得朱棣這第一次讓自己投降,自己就投降多少沒面子。

於是他就選擇拖延。

爭取面子上的主動。

朱棣也似乎看到了乃兒不花的處境。

他也沒有著急。

鑑於藍玉和納哈出的歷史教訓,聰明而識時務的朱棣並沒有選擇以吃飯的方式來拉攏雙方的關係。

他只是在和乃兒不花打太極。

而在幾輪太極過後,覺得面子上已經足夠,對方的談判誠意足夠心意的情況下,乃兒不花決定率部投降。

與此同時,乃兒不花麾下的數萬人馬和數十萬頭牲畜一同被朱棣俘獲。

而做為西路軍總指揮的朱棡壓根就沒有碰到北元的人馬,一向喜歡玩樂,在征戰途中既然沒有忘記帶著他的老婆妃子和玩具的朱棡到蒙古遊玩了一圈以後,率部回到他的封地。

而在迴歸以後,這位完全的紈絝子弟,就在玩樂中結束了他的一生。

隨著東西兩路軍的相繼迴歸。

朱元璋時期,第七次北伐,以勝利告終。

這場戰役,朱棣向眾人展示了他的智謀和極高的軍事才能。

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向所有人宣告了一個道理。

我朱棣,不弱於任何人。

在這場戰役中,他是真正的勝利者。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劍仙三千萬特種兵之戰狼崛起宇宙級寵愛食物鏈頂端的猛獸我有一座天地當鋪女配她天生好命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諸天新時代都市國術女神我真不是魔神
相關推薦
惡人大明星惡人筆記諸天之完美惡人大明:我爹居然是朱元璋大明:從洪武末年開始死亡街機廳原神:我真沒想當風神原神:開局向雷神發起御前決鬥傳奇之超級法師啟光中學有個籃球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