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逍遙侯

第1641章 老謀深算
上章 目錄 下章

逍遙侯第1641章 老謀深算

碼頭上,幾十名坐在涼蓆上的地方官吏面前,都擺著一張矮書案。書案上,放了紙和筆。

李中易拿出事先準備好的民生題目,當眾讓人抄錄後,分發給官員們去做題。

題目其實也並不複雜,都是和老百姓息息相關的民生問題。

本地的糧食價格最高多少錢一升?最低多少錢一升?白蘿蔔多少錢一斤?租賃一間房子多少錢?

另外,還有幾道政務題。修一裡官道,大約需要多少工奴,多少糧食?

本地的警政寺,可有擾民之舉?

題目比較多,且很雜。但是,只要是熟悉本地的情況,答題其實很簡單。

李中易是起於草莽的皇帝,深知官場的情弊。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朝廷每出一個惠民的善政,在各地官僚們的合謀之下,最終都成了坑民之政。

所以,李中易每到一地,都喜歡出民生和政務題,考一考本地的官員們。

如今的地方官府,其實已經變成了幾權分立的格局。

巡檢司掌握兵權,大理分寺掌握審判大權,警政寺捏著警權。

客觀的說,知府、知州和知縣的工作壓力和強度,也大大的減輕了。而且,分權之後,知府(縣)們做惡的能力,直線下降。

這其中,最主要的是,司法不再地方化,知府無法利用手裡掌握的權勢,干預大理分寺衙門的審判事務。

李中易心裡很清楚,司法地方化,百弊叢生,而無一利。

地方官若想做惡,必先驅使警政寺的惡吏。

如果警政寺抓錯了人,大理分寺不可能袒護他們。因為,糾正錯抓,是法官晉升時,極其重要的加分項。

直屬於朝廷大理寺的大理分寺,由於採取的是法官跨路輪換制度,就從制度上,確保了及時糾正錯案的能力。

沒有制度保障的善政,都是空中樓閣。

兩個時辰後,時間到,鄭州的官員們都交了卷。

因為答卷有很多,李中易不可能馬上看完,就擺了擺手,讓官員們各自散去。

李中易在鄭州停留了三天,看完了答卷之後,就開始單獨召見相應的官員。

交談之後,印象特別深刻的地方官吏,李中易都會記在小白本上,以備將來之用。

治國之道,受重治吏。官吏無能,或是貪婪無度,都會導致善政變成害民之惡政,不可不察。

寒窗苦讀十餘年,千里之外做官,就為了替草民服務?

由於,有海外殖民的豐厚利益,李中易奉行的是高薪養廉,外加就近監督的策略。

全國的知府,除了月俸均為兩百貫錢之外,還另有三百貫的雜費。

雜費指的是,養車伕的錢,養馬的錢,改善伙食的錢。

手握實權的官僚們,怎麼可能受窮呢?

既不讓他們貪汙腐敗,又不給好處,他們豈能安分守己的不幹壞事?

李中易的策略是,把明暗利益,都搞成公開化。每月五百貫錢,還不夠花,還要伸手去撈錢,那就別怪他李某人不念舊情了。

實際上,把官僚們的利益固定化之後,算大帳的時候,朝廷其實是大賺特賺的。

地方官僚們的貪汙腐敗,他們收十,才可能給朝廷一。而且,破壞的都是自耕農或是商戶的利益。

自耕農和商戶,被紛紛搞破產之後,朝廷的稅源,就會持續性的減少。

土地兼併,商業蕭條,讓朝廷的財源日益枯竭。一旦遇上外敵入侵,就必須加稅養官,加餉養兵。

自耕農和商戶的負擔越重,流民就越多,朝廷的財源也就越發的捉襟見肘,從而形成惡性循環。

總而言之,李中易最大的國策,其實是:充分維護自耕農的利益,確保朝廷的財源充裕。

此次鄭州之行,李中易總共單獨召見了七名官吏,並把他們的名字都記在了小白本上。

和以往的王朝十分輕視吏員不同,李中易批准的新學進士,都是從吏員開始做起。

宰輔必發於州縣,州縣必始於吏員。

不從基層吏員開始做起,怎麼知道底層百姓的情弊?

通俗的說,李中易要幹的事,其實是從世襲的州縣胥吏手中,一步步的拿回吏權。

帥船重新啟航後,轉入黃河,順流直下,速度就快得多了。

李中易每到一個大州大縣,或是大府,都會有意識的停留一、兩天。

把在鄭州做過的事情,換了題目,各做一遍。

天下大事,治官治吏,為第一要務,沒有之一。

三個月後,李中易的帥船,才抵達了黃河入海口的濱州。

海運的好處,現在已經深入人心了。

從開封運兵、運物資到幽州,走海路比走陸路的優勢,大得實在是太多了。

走海路,不僅速度快,運量大,成本低。而且,戰士們也不疲憊,下船就可以參加戰鬥。

濱州,是黃河水師和近海水師共同的基地。濱州造船廠,是除了明州造船廠、開封造船廠之外,第三大的造船廠。

巧合的是,從古印度殖民的大船隊,也回來了,正在陸續靠岸。

李中易背著手,立於碼頭上,嘴角噙著笑意,默默的注視著一艘艘高大威猛的大海船,緩緩的靠岸。

朝廷的資源,其實是有限的。海外的殖民,必須要激發民間資本和權貴資本。

資本都是逐利的。海外的奴隸貿易,糧食貿易,絲綢貿易,茶葉貿易,瓷器貿易,讓殖民者們賺得缽滿盆滿。

更重要的是,只要自己靠本事佔住的地盤,就永遠都是自己的地盤了。

這就意味著,殖民者的子孫們,也可以跟著享受到海外殖民的巨大紅利。

以前,是李中易用力的推著大家去殖民,現在則是大家哭著喊著要加入到殖民隊伍之中。

沒有搭上頭班車的權貴們,其實有一些,已經偷偷的開始造船,打算跟著正經的隊伍,一起去發財。

小造船廠的動靜,怎麼可能瞞得過李中易的眼睛呢?

還要不要契約精神了?

李中易現在不計較,是想等船造好了,矇混過關出海的時候,再一網成擒,連人帶貨帶船,一起沒收了。

華夏民族上千年的歷史,除了秦漢兩朝遵守軍功授爵的契約精神之外,別的朝代都是朝令夕改,視朝廷承諾如同擦屁股的紙一般。

李中易心裡有數,如今的社會結構,決定了,並無徹底法治化的基礎。

比如說,所謂的國會也好,議會也罷,即使李中易強行推了,等他一死,也肯定會迴歸人治的軌道。

千年的皇朝歷史,皇帝手裡的權勢,是越來越大的。相應的,相權其實是逐漸萎縮的。

這個是人性決定的,哪個皇帝樂意被人約束了手裡的權柄?

和純粹的議會制相比,李中易更傾向李家坡的那種模式。

整個東亞地區,都有威權主義的雄厚基礎。

父死子繼。但是,社會的遊戲規則,普遍有法可依,皇族也約束自己的慾望,不貪太多非分之禮。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李中易早早的就把錢莊壟斷進了懷中,這裡頭的利益簡直是大極了,足夠他的皇帝兒子揮霍的。

另外,錢莊的皇有化,才能夠避免大肆的印錢,無節制的印錢。因為,這麼幹的後果是,極大的損害了後任皇帝們的利益。

歷史上,不管是宋朝的交子,還是明朝的寶鈔,無一例外,都毀於官僚們肆無忌憚的印錢之中。

現在,李中易巧妙的把錢莊和印錢的權力,納入到皇帝的私庫之中。

官僚們只要建議濫發交子,讓交子不值錢了,皇帝的私庫就會大幅度的縮水,也就是在割皇帝的肉。

割皇帝的肉,怎麼可能持久呢?

治國之道,若想一項政策長期執行下去,必須充分考慮人性。

“哈哈,劉大官人,你這次出海,收穫不小吧?”

“哪裡,哪裡,生意不好做啊,不過是帶回了三千多奴隸罷了,不值幾個錢。倒是你,張大官人,江南的上好絲綢,被你收了不少,那才是聚寶盆吶。”

“唉,哪裡有你說的那麼誇張,不過是混口飯吃罷了。”

“混口飯吃?能混幾十萬貫的好處?”

“唉,勉強餬口罷了,哪來的幾十萬貫?”

李中易聽見幾個殖民商人之間的互相謙虛,不由微微一笑,財富不敢露白,商人們都被整怕了,擔心太富裕了,被朝廷殺豬。

實際上,李中易壟斷錢莊的利潤,賺的錢,海了去了。

在小農社會,放高利貸是最豐厚的利潤來源。在資本主義時代,大金融資本家們,才是帝國的主宰之一。

李中易一出手,就把錢莊和印錢的權力給壟斷了,等於是確保了皇族的巨大利潤,可以一直收下去。

只要是後代的皇帝們,不是司馬衷那種蠢貨,就都知道,不能殺雞取卵。

貨幣的信用,最怕的是無節制的亂印錢,導致不受控制的大幅度貶值。

沒辦法,為了避免敗家子的亂來,李中易被迫想得很深了。

在林仁肇的陪同下,李中易在濱州造船廠裡,一連待了五天。

海上殖民,海上貿易,沒有合適的戰艦和貨船,怎麼能成呢?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都市國術女神我有一座天地當鋪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食物鏈頂端的猛獸特種兵之戰狼崛起劍仙三千萬宇宙級寵愛諸天新時代女配她天生好命我真不是魔神
相關推薦
逍遙凌雲傳異世逍遙侯逍遙侯傳奇無敵強化系統鬼捕靈媒都市之仙帝歸來傭兵天下從殺豬到殺神從殺豬開始斬妖除魔死亡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