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形意宗師

卷一百五十六 童聲
上章 目錄 下章

形意宗師卷一百五十六 童聲

洛陽。

龍門石窟聞名天下,旁邊三十裡外,一座道觀卻無人問津,相比起鄰居龍門的名望與收入,這座道觀就太普通不過了,整座道觀建立在山顛平坦的峰頂上,足夠容納整座道觀,樸素的門觀,平易的建築,沒有武當的豪蕩,卻多了一份近人,山下香火都是附近十里百姓上山雲集燒香拜祖,但如今的道教,又能有多少香火廟宇呢,除了那些龐然道山之外,像‘清靜觀’這樣的小道已經不以讓人惹起矚目崇拜了。

但這道觀也奇怪,沒有道童,沒有道眾,山裡清靜,四周這山最低,四周這山最低,卻被周圍群峰環繞拱拜,山頂平坦,倒也稀奇了一些風景。山下就是玄明村,隔三里五里就有彼近的村子,但道信少,香火也沒有以往多,但好歹也是道山之下,故此有些信眾還在節日上山燒香詢福問禍。

道觀供奉呂祖,就是那位朗吟飛過洞庭湖,黃鶴樓上騎鶴飛昇的道人。武漢今黃鶴樓尚有遺蹟,但畢竟已是傳說,但不妨礙人眾崇拜那不可能。

呂祖廟前,一個樸素的道人靜坐,一座觀一個道。

這也是山下村子裡那些大眾奇怪的點了,古古相傳,道觀自百年前一位雲遊道士籌款建築,由於事情久遠,那個年代的眾生已經漸漸凋零,村子裡對當年的事情也無心刻意留著,畢竟是芸世百姓求生存賺錢養家餬口,哪有心思管這些事子?

這道觀自村裡人記憶起,就是一觀一人,沒有道童相隨,道眾雲集,只有這個道人整日不離觀,燒香掃塵給偶爾來上香的香客說些平淡話家常話,也不說那芸芸道語。若有眾生詢茲禍福,此人倒也給占卜些內容。

畢竟自古道不離卜,道觀的一景就是如此。

但這並不妨礙神奇的是,這道士從不語神仙之流,也不說飛昇跨鶴之說,村裡民眾知識寡陋,也不知道教之事,只是偶爾問及長生不老,這道人笑笑:“你信嗎。”換來的多數是百分之九十九的不信。有人問及年紀,道人從不回答,莞爾一笑便可。

只是讓村民奇聞的是,這道人會治病,聞名鄉里十方。喝他一杯道觀裡的水下肚,病痛就減輕些。不過有些人喝了卻無效。道人回答只是‘緣分’。

俗人無解,也只是歸為道觀被呂祖護佑,日日香氣,道音唱誦,染的水也有了一絲奇意。

但畢竟信者希,故很多村民不上山,或一年只偶爾來一次,雖得近水樓臺卻不得月,不知水妙者希多,知者少,與人言一二,不信者上山飲水無效,回鄉說道一二,此事也就成了模稜兩可之事。

道人傳聞有三十年不出道觀。

但畢竟是傳聞。

這不,四載前,從不出門的道人,就夜裡出門了,道觀日夜關閉,門口大鎖一鎖,倒是道觀裡香火不暗,明光依存。這訊息還是一位深信道教,家裡供奉呂祖聖像的觀屬,上山探望道人,送點吃食,才發現,觀門所閉。

不過時隔一二月,這道人卻是抱得一位嬰兒歸,那小孩模樣有一兩歲大,尚在記憶皆無,天性存人性未生的階段。這嬰兒不知從何方來,只是道人待之若親子,從此道觀閉觀三載。

四載一過,而今道觀重開道門迎客。過去四載,香客不減反而有增,不知是否來看嬰兒還是一閉一開惹人好奇。

劉伯能乃是山下湖明村一位年紀三十八的樸素山村人,文化不高不低,只是年輕時氣勢傑高,跑到武當山旅遊了一趟,回來後就歸了道,跑到山上清靜觀拜道人,上香。十年未斷,乃是一位忠誠於道的香客。道士見他心誠,送了他一本道教必讀功課,吩咐他日夜受讀,有時間就讀。那道人也不繁複,只說讀下去。這村人也老實,一頁頁翻過去,心裡只掛著幾句道言,也只記的深刻,他平時也給道人送些自家地裡種出的土豆胡蘿蔔之類的食品,加上收集一些玉米也會在當季送上山去。

劉伯能三載不上門,當今觀門重開,他一大早就上山去了。村裡平坦,農田千米一割,各歸各家。東北方是山,西南方是山丘的平坦地貌。道觀就在從山路上去十里後方的‘鞭馬山’,相傳乃是秦皇指處,軍人投鞭填溝之地。

臨近山巔,就會發現,景色怡人,山峰奇石不可數,溪流清澈,鳥鳴澈澈,泉水娟娟,森林矗立,天空藍天白雲,十分一個美麗地帶。難怪道人喜山,和尚近林。

道觀樸素,不張揚。門座樸素,頂上刻‘清靜觀’三個楷書大字,兩側則是一副對聯,左邊是‘靜靜兮修道’,右邊是‘杳杳兮靜坐’。

劉伯能沒有停留,輕步入門,旦見清晨,卻是道人早起,不知在哪座房宇內,門口水池蓮花浮起,水聲嫋嫋,傳聞這水池的水喝幾口就可治病,劉伯能深信,因為他的肺病就是被這泉水治好。不過他驚異的是,山下村民那些不信者,聞此訊息上山喝水卻是無效,他也不得解,只信了道人言語,緣分?

觀裡右邊是一座石井,順這石井往上,是一排樸素的房宇,房宇頂處,是一座橫向大殿,形成了四合院的格局。

大殿中上,兩側是房宇,中間一座天然泉水池,被道人從山裡背石頭回來,堆壘維護起來,並種了一些水蓮。大殿並不奢華,十分樸素。黑色的房宇頂,鋪著黑灰色瓦當,想是當年黑色在歲月的磨練下,染了歲月的灰色?

劉伯能十分熟稔這裡,十年來每隔一月或一月三來,來這裡送糧食,衣帛,或在縣裡買點好香回來送上觀裡。

他沿著石井上走,看到了呂祖殿前,銅爐內,香菸冉冉,整座道觀好不清聞,十分舒徹。殿門大開。沒有看到往日熟悉的道人掃觀的景象,卻看到了一個四五歲小孩子,拿著比他高很多很多的掃帚,在那裡認認真真掃著地面的塵土。

劉伯能愕然一下,馬上喜道:“這就是那位四載前被恩師帶會來的小孩?”四年前他只見過這孩子一面,當時尚是嬰兒,如今已是幼童。

劉伯能看到了道人從呂祖殿內走出,那孩子抬頭看著那道人,像依賴最親近的人,想是完成了親近人交待的任務,討喜來了?

道人摸摸小孩子頭頂,親切與他靈魂相視,然後抱起孩子,轉向劉伯能。那孩子‘第一次’見劉伯能,自然好奇,雙眸看了過去。

劉伯能卻是身體大震,靈魂一驚,隨後顫抖起來。他自然看到了那道人和諧平易的目光,卻被那當初嬰兒如今幼童的孩子雙眸吸引,或者是那份氣質?

那氣質,若是文人再次多半可以描述出來,這劉伯能一介普通村民,只能感受的到,卻無法形容。

那孩子雙眸給人一種靈通的感覺,彷彿一個靈字的人兒,就在那,給人十分歡喜的模樣,他卻是感受到了那雙眸中的力量?

就好像成年人與小孩子互視,總能感受到那純潔的力量。

劉伯能恍惚一下,畢竟道行不深,哪能識得奇妙三昧,只是普通人的一種觸感而已。當下行禮道人,道人笑呵呵道:“伯能,給我徒兒拜三個頭罷。”

劉伯能一驚,見識過道人神秒之處的他,自然點頭,望著懷中那幼童,見他雙眸正好奇的看著自己,信奉道人的他,沒有絲毫不解,深心早已歸於道人,當即入地拜那幼童三下深禮。

他起後,道人卻突然道:“唯恆者能取其實,唯信者能取其真。”

“伯能,你今皈依我徒,乃是善事。可喜可賀。”

“你奉道十年,機緣成熟,功德具備。乃於今日,拜我徒三下,親見我徒幼小之面。乃是你的宿緣。”

劉伯能聞言歡喜,知道得了什麼寶,雖境界不高點不破,卻模糊的感覺到,不簡單。

“師父,這孩子?”

“你機緣積夠,自然知曉。不需問我。不是我不度你,而是你機緣未成熟,當得遇我徒才能度你。”

“啊!”劉伯能奉道十年,一心求道,為的不就是歸道學道,如今聞破機關,心下大喜,知是天意,心下恭敬無比。

“你今天拜完香,我一會與你一冊呂祖功法,回家研讀,不要怠慢了呂祖功法。待你積夠功德,歸道乃是頃刻之間。”

劉伯能雙眼淚含,磕頭道:“謝過恩師。”

那幼童卻是好奇劉伯能如此行徑,被道人放下,跑過去摸了摸劉伯能,乃是幼童行徑。劉伯能歡喜的看著那孩子,恭敬無比。

那孩子卻調皮的圍著劉伯能玩耍,嬉鬧,說些幼童語。被輕輕一逗,就笑開了花。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劉伯能往道人那邊看了下,道人點點頭表示允許,得到道人的同意,抱起了道觀裡新添的這位道童,舉高高,哄耍著這孩子。

這孩子一陣驚呼,繼而哈哈哈的開心笑著。

劉伯能抱著孩子,旋轉起來。孩子大聲的開心聲,響徹道觀。

童聲徹徹。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都市國術女神宇宙級寵愛特種兵之戰狼崛起劍仙三千萬食物鏈頂端的猛獸女配她天生好命諸天新時代我有一座天地當鋪我真不是魔神
相關推薦
六芒星傳說海賊之我是莫利亞娛樂從天后演唱會出道撿了條白龍當寵物形意掌門人形意通天開局我成為大宗師校園極品小農民極品小農民系統極品小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