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新宋

第三十二節 亂局
上章 目錄 下章

新宋第三十二節 亂局

我見章惇想走,心裡轉得幾轉,朗聲說道:“章大人且慢走……”一邊說著一邊慢慢走到章惇身邊,說道:“我並無怠慢之意,只是這心裡卻是寒得很……”一副不勝感嘆的樣子。

章惇見我相留,便停了下來,說道:“下官也不好多說什麼……總而言之,朝中有小人,石相多多小心就是了。”說完也不多說,便揚長而去。

雖然不知道他安的究竟是什麼心,但是做為我來說,還是有點感動的。不過從理智上來講,我還是清楚的明白,章惇此來,不過是給自己留一條路的。他似乎嗅到了什麼,而以他的才智,是不絕不願意把自己的前途全部壓在王安石身上的。但是他和蔡京又不同,他是新黨中的人,如果此時明顯的投靠過來,肯定要為人所不恥的。所以來點醒我一下,對他來說,應當是恰到好處之舉。

……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寫了幾封書信差人送給李一俠和段子介,然後便寫了一個謝罪的摺子遞了上去,連續三天步不出莊園一步。秦觀等人聽到風聲來找我,我也不接待,只讓人在外面給他們各買了宅子……

這三天,訊息不斷的傳來,先是說那些彈劾的摺子被皇帝留中不發;然後就是幾個御史在朝堂上公開彈劾,不依不撓;然後就是一些舊黨和中立的大臣幫我辯論,連地方上的一些地方官也寫奏章來幫我說話,雙方幾乎是吵得不可開交;而最讓人奇怪的,倒是新黨,據說王安石幫我說了幾句好話,而新黨的骨幹人物幾乎全部都默不作聲,只有呂惠卿一個人帶著一干小臣幫著那些御史在那裡彈劾我,還有幾個頑固無比的極端守舊派,對我的攻擊比新黨還要狠些。不過總的來說,唱主角的還是那些御史。

接下來的幾天,就是皇帝不停的召見執政大臣和元老大臣,詢問意見……風聲傳到太學和學院,有人想聯名保奏我,被秦觀等人給勸散了。一時間因為對我的彈劾,朝局一下子亂得一塌糊塗。而我卻只在家裡聽戲唱歌,不問世事,當然訊息卻是無論大小好壞,都能傳進府中的。

皇帝本來覺得這是挺小的事情,不過是幾個御史彈劾我,卻不料得我在朝野中有如此巨大的聲望,如何處置這件事情,反而變得比較棘手了。一方面是御史臺的幾個御史、御史裡行,知諫院的諫官,再加上呂惠卿和一些官員;一方面是之前反對新法不討他喜歡的一些勳舊大臣;而他最信任的王安石一反常態的和這些他不喜歡的人站在一邊,他的立場表面上看來似乎是中立偏向於我的。因為身為宰相,皇帝相問,他不能不答,所以他一方面說“彈劾的內容是無知小兒之見”,一方面又說我“非官非民,名不正言不順,殊不合禮制”,又說我“是宰相之器,然未任地方,終不能大用,而皇上恩寵太過,所以招人嫉妒”。這個老狐狸的意思我明白得很,就是想我把趕出京師,委我以地方大任,讓我在地方呆上三五年,別在皇帝身邊阻礙他頒行新法。三五年之後,法令已行,生米成熟飯,我就算入政事堂,也沒什麼辦法翻案,他對自己的新法的效果是很有自信的。他採取這樣的態度,也是明白皇帝並不是懷疑我,反而是想保全,而把我派到地方做幾年郡守,積點地方行政的經驗,皇帝也不是不動心的。

而我卻只能一方面在家裡暗罵王安石這只老狐狸,一方面就不斷的拜表,讓皇帝給我懲罰,以平息這場爭議,擺出一副以大局為重的樣子。我不斷的做出謙退的樣子,告訴皇帝“不宜以言罪人,御史們無論說得對不對,都不應當受到懲罰,以免阻塞言路”;一方面又對這麼多人幫我辯解“深感不安”;同時又自請懲罰,希望皇帝停止我的所有官職,並說自己決不願意做官……只是皇帝看重,所以“不敢自棄”,不顧自己才疏德薄,在皇帝身邊參贊機務,補闕拾遺。言外之意就是我絕不願意出任地方官,你讓我到地方去,我就辭官不做,我在你皇帝身邊做官,還是因為看你皇帝對我君臣知遇之恩,我可不在乎什麼官祿前程的。

這一片混亂的局面遠遠超出了王雱的預計,他絕對沒有想到自己的陰謀會引發朝堂上各種政治勢力的直接對抗,他根本不明白我的存在雖然讓新黨很不爽,但是實際上卻是起到一個平衡的作用,正是因為我的作用,使得舊黨們不那麼激烈——現在的舊黨,因為我的存在,根本不是王安石可以用斷然的手段解決的舊黨了。此時他把目標直接指向維持著朝局平衡的我,怎麼可能不引起混亂呢?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但是新黨的王安石派,卻出乎意料的在這場混亂中保持了穩重,並且似乎完全站在於風浪之外。這和王安石對我的政策是分不開的,他似乎認為只要我把趕出朝廷就夠了,趕盡殺絕既不合情理也不合現實;而一向對王安石言聽計從,似乎是王安石的哈巴狗的呂惠卿,卻一反常態的偏離了王安石的路線,而王安石卻似乎並不生氣——這是這場亂局中我所看不懂的。

我當時並不知道呂惠卿為什麼這樣的仇視我——到了很久以後,我才明白,這位呂惠卿不過因為我阻了他的路罷了。如果我只是被到地方去歷練,那麼三五年之後,我必入政事堂,而王安石可以無所謂,他呂惠卿卻不能無所謂,他辛苦一場就是想站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完成他對權位的追求,我這個人的存在,無疑是他最大的障礙,如今有這麼好的機會,他焉能不跳出來狠狠對付我。而在王安石那邊,因為“把石越趕出汴京”這個大的目標一致,不過王安石是讓我做大郡的太守之類,而呂惠卿卻是想讓我去海南島釣魚或者削官為民充軍幾千裡,這個目標程度上的區別倒不至於讓二人因此反目,這也是呂惠卿敢於在王安石持相對溫和態度的情況下公開對付我的原因。

對我的彈劾所引發的廷辯在八天後全面升級,雙方不約而同的把辯論上升到對彼此的人身攻擊,到了第十天,沒有幾個人還記得是在彈劾我了,有冤的報冤有仇的報仇,政見不合的,私人恩怨的,平素看不過眼的,所有一切,都成為了彈劾的內容……互相彈劾的奏章堆滿了皇帝的書桌和政事堂的檔案櫃。皇帝還是第一次發現,原來他的臣子們是如此的不和洽。

王安石及執政大臣們不斷的要求皇帝儘快結案,以免事情越鬧越大,有失朝廷的體統……最典型的主張是要求各打三十大板,御史們發到天涯海角去當小官,我貶為侍講或者派到大郡當地方官——當然這樣的主意,是絕對不可能讓那些全力挺我的保守派心服的。

當皇帝把這個案子拖到第十五天的時候,民間關於我的各種謠言都開始滿天飛……其中有一條就是說太學生們和白水潭書院的學生們也早就做好準備,如果我被貶斥,他們就要集本去登聞鼓院撞鐘敲鼓。而我更是越發的不敢出門,不也見客了……我知道我唯有這樣,才能證明我的清白,至少皇帝可以知道那些事不是我串聯的。

王雱看著自己製造的這個亂局,他打心眼裡就希望藉此機會把新黨的反對者一網打盡,和他有同樣的心思的人不在少數,呂惠卿雖然和他本意不同,但想採用的方法卻是相同的,王雱不僅僅天天在王安石面前勸他採取更激烈的主張來說服皇帝,自己在和皇帝談論時也不斷的暗示皇帝,要消除“朋黨”,在此一舉,只要一次把我和幫我說話的傢伙全部趕出朝廷,新法就一定可以得到貫徹實施,大宋富強就指日可待。他根本沒想到皇帝對我的信任和對王安石的信任,是不相上下的……

而在我這方面,秦觀和吳從龍等人受我的嚴諭,只是安安心心辦事,便連蔡京也老老實實回地方去了,我依然不動聲色,每天一封謝罪的表章送到皇帝那裡,同時又委婉的提醒皇帝大局為重,我做不做官,無關緊要,千萬不要因為我而把朝廷搞得大亂……

但是皇帝這時候,卻已經沒辦法妥善處理好這件事了。無論處理哪一方面,哪一方面都不會服氣,而且倘要處理,因為雙方都牽扯進來至少數以十計的官員,一處置,就至少有四五十名官員要被處分,而其中至少會有十名三品以上的官員,饒是神宗是個剛決之君,要下這個手,也不由他不三思。這個事件的雙方都知道如果自己失敗,接下來的政治命運就幾乎註定了,更是竭盡全力相搏……

值得諷刺的是,這件事的當事人卻似乎根本不在乎。我天天呆在家裡,逍遙自在;王雱所代表的王安石派,除開王雱本人外,其餘的都站在王安石的立場,持一種相對溫和的態度……倒是別人在那裡因這個事件而殺得你死我活。

沒有人知道,我其實是在等待,等待著一件事情的到來……這件事如果在王韶大捷之後才到來,我的政治命運就會變得坎坷多磨;但是如果能在這七月的政治亂象中到來,我就會立即佔據到主動,既便是接來王韶的大捷,也不再能動搖到我的地方……

一件事發生的時機,絕對是非常重要的……

;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諸天新時代特種兵之戰狼崛起劍仙三千萬都市國術女神食物鏈頂端的猛獸我真不是魔神宇宙級寵愛女配她天生好命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相關推薦
醫鼎閉關千年,瑤池女友請我出山我的第三帝國鳳還巢之悍妃有毒大宋安樂侯重生之傳媒大亨野蠻王座神級系統我能看見幸運值帝尊超品戰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