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雄起澳洲

第五百六十九章 1798年的尾聲(二)應急物資儲備基地
上章 目錄 下章

雄起澳洲第五百六十九章 1798年的尾聲(二)應急物資儲備基地

這種態度上的疏遠,馬上就被內閣的部長們感受到了。便尋思著將情報司納入正常的監管體制,防備其坐大。除了南峰、劉衛國沒有發表意見外,其它部長,都同意了這個提議。

眼見立功心切不成,反被內閣倒打一耙。廖青也是後悔不已。

可惜部長這種級別的提議,他是沒有發言權的。所以只能像待宰的羔羊,等著內閣做出決定。

好在楊崇氣歸氣,該有的利益得失,還是分得清的。所以只在情報司內部,特意成立督檢處。主要工作,就是保證情報司工作人員,切實履行情報司的規章制度。

級別雖比司長低,但擁有向總統和內閣,檢舉違法事件、陳述辦案經過、以及處理意見的特權。

原有的特殊地位,則依舊保持。

在這些瑣事都順利的推行下去後,滯留在交趾省的難民,也在和解達成後,出現北上返家的現象。

到底故土難離!

若不是實在活不下去了,這些最重鄉土情的清國人,是不會離開家鄉。所以聽到戰事結束的訊息後,就急巴巴的往家趕。

不過這終究是少數!

還有很大一部分難民,都待在交趾省的難民營裡,等著大明將他們送往別處安置。

也是住在難民營的這段時日,他們接受過一定的大明新思想。對於大明的仁政,也多有瞭解。特別是大明在土地上的安排,讓他們很是心動。

所以為了更好的生活,寧願留在大明。

對於這種兩極分化的現象,大明既不勸離,也不挽留。因為現階段,大明確實養不起這麼多人。儘管可以讓這些難民以工代賑,但是人實在太多了,管理起來十分麻煩。

再加上甄別工作進展得十分緩慢,使得不少害群之馬,敗壞了難民營的行事規矩。

這不是難民營的工作人員不得力,而是人手實在不夠。像九月止,交趾省已前前後後,接收了近一百八十三萬移民。其中已安置到海外的,有四十多萬人。

用劍法換算,滯留在難民營的,就仍有一百多萬人。

要知道,原本負責難民工作的,只有兩千多人。後來大明從各個行政省,又抽調了兩千多富有工作經驗的行政人員。但是滿打滿算,還是不超過五千人。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讓他們負責一百多萬的難民,難度還是不小的。

這還多虧了白蓮教和清廷的和解,進展比較神速。否則的話,進入交趾省的難民,還會節節攀升。

正是這個人手不足的現狀,使得很長一段時間內,難民營的管理,都比較混亂。很多心懷叵測、雞鳴狗盜之徒,甚至都在難民營裡,偷偷拉幫結派,搶奪其它難民的衣食。

雖然想要完全杜絕,是不可能的。

但是只要查到一例,大明都會嚴懲不貸。

為此,國防部還特意從南洋抽調一個旅的軍隊,進入難民營維持治安。

所謂亂世用重典!

像難民營這種情況,就只有足夠震懾人心的鐵血手段,才能讓人遵紀守法。所以對於犯事的難民,軍隊都會予以槍決。屍體還要掛在較為引人注目的地方,殺雞儆猴。

儘管這種做法,比較血腥。但是效果,卻是非常明顯的。難民營的犯罪率,像六月飛雪似的,出現驟降。管理工作,也相對方便了一倍。

只是單單解決這個問題,還是治標不治本。

因為難民之所以拉幫結派,搶奪其它難民的衣食。歸根結底,還是物資緊缺。

可這個問題,也是困擾大明的難題。

不說免費給這百萬難民派發物資,需要多麼大的財政支出。就說這麼多人的體量,該是多麼大的需求缺口。

而現階段,大明也經歷著物資短缺的困擾。派送給難民的糧食,還是大明從民眾身上,硬生生擠出來的。

想要保證難民們不餓死都難,就更別說吃飽了。

也是大明立國這麼多年,還從沒在如此短的時間,接受如此多的難民。使得一開始,不免手忙腳亂。再加上大明之前的叛亂,致使移民工作,得不到有效的內部支援。

這才使得後來,交趾省的難民工作,越發舉步維艱。

不過禍福相依!

有了這次經歷,大明在往後應對難民潮時,也有一定的應對舉措。

但毫無疑問的是,糧食問題,還是重中之重。

應急物資儲備基地計劃,就此進入內閣的案頭。

在經過一番詳細研究後,大明在98年的尾聲,正式公佈了這一計劃。分別在四大軍區,設定兩到三個應急物資儲備基地。好在遭遇到重大災害時,解決燃煤之急。

其中交趾省,就成了南洋軍區的應急物資儲備基地之一。

畢竟交趾省的地位,決定了其註定成為清國移民進入大明的橋頭堡。所以在此建立應急物資儲備基地,遵循了就近原則,方便了應對。

至於外部威脅,則完全不用理會。

因為交趾省的駐軍,一直保持高於南洋其它省份的水平。就是錫蘭省,也只能位列第二。

並且清廷為了讓白蓮教放下警惕,在雲南省和廣西省的駐軍,都在原來的基礎上,對摺減半。這還是明面上的,實際上,這兩個省份,根本就沒有多少正規駐軍。

原來的那些綠營兵,基本都在白蓮教的打擊下,損失慘重。很多兵營,甚至都組成不了成建制的軍隊。

如今代替他們守護地方安寧的,都是擴招的鄉勇。儘管他們都有一股血氣,但是到底沒受過正規軍事訓練。打起仗來,也就如同聚眾鬥毆。

用烏合之眾來形容,是最為貼切不過了。

強盛的大明軍隊,自然是不會怕了這些鄉勇。

為了表示善意,和珅還私下裡,授意雲南、廣西兩省的邊境駐軍,向後退二十裡。

這番姿態,算是給大明賣了個好。

不過作為商品經濟發達的大明,最在意的,更多是市場而非土地。

所以和珅將自己的親信安排到雲南、廣西兩省當差,背地裡,特意交代他們,配合大明通商。

以清國三億多的人口來算,市場無疑是廣闊的。大明商品經濟的發展,也能獲得最大限度提升。(未完待續)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都市國術女神我有一座天地當鋪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食物鏈頂端的猛獸特種兵之戰狼崛起劍仙三千萬宇宙級寵愛諸天新時代女配她天生好命我真不是魔神
相關推薦
梟雄崛起從永樂開始制霸非洲大草原大明海盜王之橫行歐洲制霸三國之英雄崛起澳洲牧場我有一座軍火庫大唐第一軍火商無限軍火庫從鬥破蒼穹開始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