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西夏風雲

第075章 良將名相對陣
上章 目錄 下章

西夏風雲第075章 良將名相對陣

王仲寶得報宋軍將突營的夏軍騎兵全部殲滅,看見金湯城頭有燈光閃閃,人頭攢動,微微一笑:“往利山南,你也有害怕的時候。”

遂下令攻城,要趁金湯城中夏軍軍心震動,一鼓破城。

宋軍乘雲梯往城上攀登,夏軍投擲雷石滾木,長槍弓箭一齊刺向宋軍,宋軍

一撥一撥摔下雲梯。王仲寶站在陣前,親自督戰。宋軍不顧傷亡,奮勇攻城,無

奈夏軍英勇抵抗,宋軍數次進攻皆遭失敗。

王仲寶見損失慘重,只得鳴金收兵,下令:“各營嚴加防守,不使一騎夏軍突圍,哪個營走漏一個夏軍,全營治罪!”

宋軍得令,遂將金湯城圍得鐵通一般。

往利山南先前派出的信使不分晝夜,馳奔到興慶府,報上告急文書。李元昊見軍情緊急,立即升堂議事。

李元昊看著群臣:“宋朝遣軍圍困金湯城和白豹城,朕又得知宋將狄青率軍奔宥州而來,眾卿有何退敵之策?”

左廂軍司使野利旺榮出班啟奏:“陛下勿憂,自古‘水來土掩,兵來將擋’。

微臣願領一軍以抗狄青,再派一軍以援金湯白豹二城,宋軍必敗退。”

李元昊道:“將軍出馬,朕就放心了。可率左廂軍迎敵。”

“臣遵旨。”野利旺榮領命。

李元昊又對張元道:“狄青一路宋軍有野利將軍抵擋,派誰援助金湯白豹二城?”

張元出班,回奏:“臣以為一軍迎擊狄青即可,金湯白豹二城不必派軍增援。”

李元昊擔心地問:“二城被困,極難破圍,如果不增援,有失陷的危險。”

張元奏:“陛下放心,此二城雖危而無險。”

李元昊看看他,又問:“願聽國相分析。”

張元奏道:“金湯白豹二城雖危而無險,其因有三。其一:兩城經多年營建,牆高而堅,宋軍不易破城;其二:兩城內儲存糧草可用七八個月,城內有多處泉眼,有糧有水,軍民無憂,可以堅守;其三:往利山南將軍有勇有謀,房當皆雄年輕有為,宋將王仲寶不足為懼。”

李元昊點點頭,“國相的三條原因很有道理,可戰事變化多端,常有出於謀略的情況,如何應對?”

張元回稟:“臣觀此役,范仲淹之意在攻佔金湯白豹二城,狄青一路只是牽扯我軍首尾不顧。我軍正好利用其意,不救二城,專心迎戰狄青,狄青雖勇,孤軍深入而必敗。狄青敗退,兩城之圍不援自解。”

“好,好。國相之議,讓朕茅塞頓開。”李元昊十分讚賞張元的見解,眾臣也信服。

張元又對李元昊啟奏:“臣願與野利旺榮將軍一同迎戰狄青。”

李元昊大喜,“國相與野利旺榮將軍一同迎戰狄青,朕就安心啦。”

狄青

率三萬宋軍,渡過洛河,穿越白千山,沿著渾川谷,向夏境進軍。破豐林寨,陷大郎堡,平橋子谷,降歲香、毛奴、尚羅諸羌二千三百帳,一路勢如破竹。

宋軍探馬來報:“秉將軍,在洪州之南的古長城一帶,發現小股夏軍。”

“知道了,再探。”狄青傳令安營下寨。

是夜,夏軍偷襲營寨,被宋軍擊退。

次日清晨,狄青領軍繼續北進。大軍漸漸進入沙原邊緣。

沙原寂靜、蒼涼而雄渾。一堆堆莽莽蒼蒼的沙丘,像無數巨大的野獸在靜靜地沉睡。片片草叢,彷彿顆顆翠綠的明珠,鑲嵌在沙原上,才顯得死一樣的沙原有了些許生氣。

宋軍頂風冒沙,向宥州進軍。

探馬來報,前方是西夏十里寨。

狄青將大軍分為三軍,副將孫節為前軍,校尉張玉為後軍,自為中軍。他對副將孫節下令:“前方既有西夏村寨,可能有西夏守軍,當防埋伏。你領前軍前往十里寨打探虛實,如遇埋伏,不要驚慌,立即迎戰,我率軍夾擊,夏軍必敗。”

“是,將軍。”孫節領軍前往。

狄青又對張玉下令:“你領後軍,我帶中軍與敵廝殺,你為後援,看我軍旗,沒有我的軍令,不得與戰。”

張玉抱拳:“得令。”

前軍出發不到半個時辰,探馬飛馳來報:“將軍,前軍在十里寨小山前遭遇夏軍埋伏。”

狄青立即帶軍馳援。孫節率領宋軍正與夏軍混戰,狄青揮軍衝殺。夏軍見宋軍中有一頭戴銅製怪獸的將軍,揮舞大刀,所向無敵,皆驚呼:“涅面將軍來啦,快跑哇!快跑哇!”夏軍紛紛逃跑,一路丟盔卸甲,狼狽逃竄。

狄青傳令:“鳴金收兵。”

孫節問:“將軍,夏軍敗退,為何不乘勝追殺?”

狄青道:“我軍深入敵境,恐遭夏軍埋伏,不可輕軍冒進。”

夏軍敗退十里寨。守寨將領見宋軍勢大,知小寨不能據守,急引兵乘夜出寨逃走。第二天,宋軍來到寨前,立下陣角。只見寨門虛掩,牆頭光禿禿的,即無旗幟也無夏軍把守,寨裡也無聲無息。

孫節對狄青道:“將軍,夏軍可能逃走了,十里寨是座空寨。”

“十里寨可能是空寨,為防不測,不要貿然進寨。”狄青傳令:“盾牌軍速到陣前,護衛全軍。”又對孫節下令:“你帶一隊軍兵入城,以探虛實。”

“是,將軍。”孫節領一隊宋軍慢慢進兵,漸漸接近寨門。寨裡仍然靜悄悄的。孫節將長槍一揮,幾名軍士飛速奔到寨下,推開寨門。孫節一馬當先衝進寨裡。寨裡依然無聲無息,雞犬不見。

宋軍在十里寨休整兩日,繼續向宥州挺進。

宥州乃十六國時期赫連勃勃的大夏國治地。唐調露初年,為六胡州之地(魯州、麗

州、含州、塞州、依州、契州)。唐長安四年(公元704年),併入匡州和長州。唐開元十年,分為魯州、麗州、契州和塞州。唐開元十八年,復為匡州和長州。唐開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設定宥州及延恩、懷德、歸仁三縣,安置自江淮遷回的胡人,取“寬宥”之意為名宥州,寶應年間廢。唐元和九年(公元814年),在廢宥州東南三百裡再置宥州,是為新宥州,後為吐蕃所破。唐長慶四年(公元824年),夏州節度使李祐在新宥州復置。唐鹹通十四年(公元873年),唐僖宗為表彰拓跋思恭剿滅黃巢起義軍,升任其為夏州節度使,統轄夏、綏、銀、宥四州。其後,朝代更替,但四州皆為拓跋党項所據,宥州是拓跋党項重要的發展地。

宋軍在烏延城南十五裡紮下營寨。

烏延城距宥州七十餘裡,坐落在一片丘陵邊緣,沙土夯築城牆。有城門兩座,南門前平坦開闊,北門外是連綿起伏的土山和沙丘,樹木和植被疏疏落落。西邊是一片瀚海。烏延城像一隻猛虎,雄踞在宥州東南,是宥州的門戶。

張元和野利旺榮率軍在此駐守。

第二天,兩軍在烏延城南門十里對陣。狄青戴著面具,騎著高頭大馬,立在旗門下,左有孫節,右有張玉。夏軍旗門前是張元和野利旺榮,並馬而立,身後

數員戰將,馬步軍列陣以待。

張元出馬,對宋陣高喝:“請狄將軍說話。”

狄青勒馬出陣,對張元抱拳施禮:“末將久聞張軍師大名,今日一見,三生有幸。”

張元對狄青抱拳施禮:“在下久慕將軍,馳騁沙場,天下英豪。今日能與將軍一會,不勝榮幸。”

狄青道:“末將久聞張軍師有孫吳之才,有諸葛之智。可惜誤入歧途,助紂為虐。古語云:‘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我勸軍師迴歸天朝,定能身價百倍,名揚四海,譽滿天下。”

張元道:“將軍之言說得好,自古‘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在下曾投往軍前,欲盡匹夫之力。無奈宋朝以仕取人,愚才不得施展,只得西投。夏主不以我是布衣,不以門第取人,委以大任,言聽計從。”

“軍師的話誠為可信。但軍師身為大宋子民,背祖投敵,也是不足取。末將勸軍師棄暗投明,定能大鵬展翅,功成名就。”

“謝將軍美意,在下既得賢主看重,豈能有二心。我敬慕將軍,不忍與戰,請將軍領軍回師,我也帶軍返回,絕不追趕。”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狄青對張元抱拳施禮:“在下身為統帥,已受命出征,怎能違背上命不戰而退?”

張元還禮:“我與將軍各為其主,那就得罪了。今日天色已晚,明日戰場上見。”

“就依軍師,明日再戰。”

兩軍鳴金。夏軍收兵回城,宋軍收兵回營。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女配她天生好命諸天新時代宇宙級寵愛食物鏈頂端的猛獸都市國術女神劍仙三千萬特種兵之戰狼崛起我真不是魔神
相關推薦
奇葩姐姐的誘惑和過去有通電話柏林之光柏林1943混世兵王穿書:從武林外傳開始神兵小將開始打穿諸天腹黑和腹黑的終極對決重生成龍王后我靠海鮮發家[種田]挽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