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玄黃天際

第二百六十章 開府雲海,臨淵天地
上章 目錄 下章

玄黃天際第二百六十章 開府雲海,臨淵天地

符舟飛快,一路辛苦望氣,只想發現那雷電閃耀不斷的雲腳之處,到底隱藏何種玄機。只是體內那如同洪水缺堤般流竄不息的天雷地火,把任平生的五臟六腑,奇經八脈煉燒得如同置身熔爐。令人睚眥欲裂的痛楚之中,無論他如何凝定心神,都難免有絲絲縷縷的魂識與知覺,分心出來,關注體內那些火頭的去向烈度。死撐一番之後,任平生最終只能保持繼續施展望氣,至於所往之處,到底是那雲腳天雷,還是體內流火,事實上連他自己都搞不清楚了。

火漿橫流如熔岩的火府,突然一陣烈焰爆發,整座人身小天地內,一片熾盛火光,片刻間那經脈穴場,五臟六腑盡皆不見,唯見一座鴻蒙天地,陰陽不分,氣脈不明,一如這座雲海。

任平生只覺此身已非我有;只是那天地雷火的一座發源之處,熊熊而燃,不生不息。那一具膨脹如氣球的皮囊,在那熔岩浪潮拍擊之下,即將爆開。是將燃化為灰燼,還是個血肉碎片飛濺四方的下場?

任平生不知道,其實逐漸靠近雲腳,靠近那天火橫流的雷電根源的符舟小天地,符籙靈氣已經慢慢變得稀薄。而且符舟本體,已經開始起火。首先是甲板之下一道雷電竄出,如同長鞭擊在任平生身上。肌膚頓時一陣灼燒惡臭,自腳而賤,橫斜貫穿一條長長疤痕,尤在冒煙。

只是這種皮肉之傷,與那體內煉獄般的熔爐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雷火鞭笞之下,船底漏洞變得越來越大,不但是天雷陣陣洞穿而來,那陣陣雲霧,也有漏洞之處源源不斷湧入。符舟小天地,開始變得雲遮霧繞。

任平生拼著最後一刻的神智清醒,祭出了補充符陣的最後一批符籙。

慌亂之中,一張價值連城的穿山符,也被他夾在了那堆只求個支撐片刻,靠近雲腳多幾丈的符籙當中。

漏洞瞬間堵上,而符舟內原本湧入的雲霧,突然變得清明剔透,形態實質凝練如水,卻又並不往低處流儲,仍是如雲煙飄搖空中。絲絲水運精華,瀰漫整座符舟天地。任平生的整座人身皮囊,感受到一陣清涼;也由不得他如何動念,整個軀體,已經開始貪婪吸納那並不豐沛的水運。

體內熔爐的焰火,稍稍收斂;軀體皮囊,暫告無恙。只是那五臟六腑與氣府經脈,依然一塌糊塗,任平生都不知道是不是早已燒成黑炭一堆。

符舟之內那點水運靈氣,相對那軀體熔爐,不過是杯水車薪。片刻之後,又是一片乾枯之象,不但是氣府臟腑皆被火焰吞沒,就連剛剛稍稍緩解壓力的皮囊,又再重新至於天火煉燒之中。再次膨脹,蓄力更強,這一下是真要爆開了。

苦於沒有悲天劍在手,否則此時,任平生寧願一劍劈開這座符舟!

這座品秩不高的符陣本身,他可以做到收放自如。奈何符陣只是開啟這座符舟天地而已,而這座符舟,卻是《枕中集》那件法寶本身蘊含的一座隔絕天地,任平生可以開啟為己所用,卻無法做到召之即來揮之即去。

危急之中,望氣術的施為已經變成本能,根本無需他刻意為之。

也不知是條件反射還是垂死掙扎,任平生手中,一張暖樹巢罡符的符膽,突然迸發,靈氣四散。

魂識知覺中的景象,突然一陣迅疾閃動,場景頓時迥異。

四面還是雲海茫茫,卻沒了雷電交加!

雲海遠處,一輪大日,通紅如血,西垂天際海平線上。

水運蒸騰的雲海中,任平生未及望氣查探,已覺遍體生涼。只感覺腦子與軀體瞬間變得一般慵懶,整個魂識只覺,都懶得離開自身小天地中。

水運如瀚海潮生,洶湧而入;而那座焰火燎天的熔爐,儘管氣勢瞬間被壓下不少,卻也不甘示弱,依然焚燒不已。

怎奈此時內外天地,幾乎合二

為一;整座雲海的水運凝聚,終究是比那只佔據人身小天地的火府之焰,要強勢不知幾千萬倍。片刻之間,整座人身天地,只見水汽氤氳,雲霧蒸騰。到後來,任平生那沁涼清淨的魂識心湖,要細細搜尋,才能在某處貧瘠旮旯,找到幾處火種留存。那火種的光亮,就好比茫茫暗夜的曠野中,有幾處極難發現的如豆燈火。

任平生心頭一震,握緊手中劍鞘,下意識一劍遞出;劍出無力,甚至劍身都飄搖不穩。

他這才想起出了那符舟小天地,便是這座秘境的末法之地。

好在貫注整座人身小天地的望氣術,絲毫未見減弱。人身天地,不但陰陽已分,不在矇昧不明。而且那浩瀚如海的水府之外,有那細微如芥子的火府;那如同一粒樹種未曾生根發芽的木府;那溝壑縱橫,貧瘠荒涼的土山;那鏽跡斑斑,一盤散沙的金坑。人身天地五府,一一湧現;期間有光陽大道互相貫穿,更有羊腸小徑如蛛網,通達五臟六腑,四肢百骸。只是無論那光陽大道,還是羊腸小徑,都好似年久失修,到處荒草叢生,時有坍塌斷裂處。

任平生心念一動,將那泛濫成災的水運精華,儘量引向那死氣沉沉的木府。

有嫩芽破土,有枯草重生,儘管黃綠之色斑斑駁駁,寥寥數處,但整座木府的氣象,畢竟開始顯得有了生機。

火府的壓力,一下子得到舒緩,曠野中不再是一燈如豆;一道好似壓抑已久的藍色焰火穿破夜空,蜿蜒蛇行,一閃而沒;繼而便是雷聲隆隆,天火閃現。

枯木蓬草瞬間燃起,便是一片野火燎原之象。那溝壑縱橫的土山,有煙火灰燼堆積,有水運浸潤,開始變得潤澤平順,土松地肥。

土肥金多;鏽跡斑斑的金坑,有天火煉燒,便見鏽跡消退,金光乍現。

望氣生,五府開;天地間水多,火盛而致土肥;金木皆弱。

天地間,生靈蟄藏;無人去打通那條條大道,更無人去打理那些荒僻小徑。小徑行經處,有山嶽起伏,溝壑縱橫;大道行經處,有高峽如天塹,有大淵或藏龍。

所以修行路上,有如嶽臨淵。只有走通了那條條大道,蜿蜒小徑,才有機會煉丹氣海中。

一日之內,任平生望氣雷池上,開府雲海中,臨淵天地間。

也是正當此時,傅同銳三萬劍破境入金丹。

任平生心神一陣恍惚,只覺渾身疲軟無力,便在雲海中頹然躺倒;腦子更是一團漿糊似的,突然出定,便即昏昏欲睡。他這時才想起,置身末法之地,望氣術的施展,比平時要更耗心神數十倍。

突然間,橫躺雲海的任平生回過神來,大驚失色。

雲海之上,沒有了那日影渡船,我這躺的是那?

他強提一口氣,一個鯉魚打挺起身;只望了一眼腳下,便長舒了一口氣。

好在那符舟小天雖然已失,符舟的船體,卻還是在的。

任平生再次頹然坐下,大口喘氣;這回是真沒力氣再起來了。

然後他就看見了符舟的船首,開始破碎剝落;然後是屁股下面的甲板,開始出現如圖蛛網的裂紋,瞬間綻開。

整座符舟,化為碎片隕落雲海中;任平生無力抵抗,只是閉上眼睛。

~~~~

雲層之下,有獨臂少年孑然一身,現身於那“咫尺天涯”石碑旁。一個身材窈窕,氣質纖弱的女子,就在前面不遠處,正對著一位中年文士作揖行禮。

申功頡上前幾步,與那女子並肩而立,也對那中年文士行了一禮。

“見過夫子。”

方涼略略頷首致意之後,目光晶亮,多看了傅同銳兩

眼。他伸手入袖,取出一根三尺多長的古木劍鞘,遞給傅同銳。

“這根木鞘,就當是為師的一份薄禮罷。恭喜你終得天時地利,破了境。世間從此,可又多了一位金丹劍修。”

傅同銳深深一揖,雙手接過劍鞘;口中淡淡致謝。倒不是他不在意夫子的道賀,而是本身不善與人客套寒暄,天性如此。

更何況,那觸手一沉,有落地生根之勢的那根古木劍鞘,傅同銳當然知道絕非夫子口中那輕描淡寫的一份薄禮。

琅玕樹梢,仙人所居;以木為鞘,即便是一把尋常寶劍,常年置於鞘中,也能蘊養出一份仙意,百年之內,起碼具備法器品秩。若是如任平生的橫煙那種品秩的天下異寶,最多二三十年,便能蘊養成一把神器。

傅同銳最為一名純粹劍客,聽過關於琅玕木鞘的傳說,但從未聽說過有此類劍鞘傳世。

所以夫子這份厚禮,對他將來的劍客之路,意義非凡。而傅同銳當下也知道,對於師生之間,這份禮物的含意,也很明白。

果然,方涼坦誠相告,“只要你認我這位學問不高的夫子,便永遠都是方涼道院的學生。只是這次,我卻是來接引馬小燕的。”

傅同銳眼神清冷,只是嘴角難以察覺地抽動幾下。稍稍冷場片刻,獨臂少年便緩緩道,“我明白,夫子傳道之恩,同銳終身銘記。”

方涼微微點頭,卻似乎在刻意針對這位身世可憐的學生,只是輕輕點了點頭,便即漠然道,“少年辛苦,莫惰寸功;你的劍道根基,已經成型;既然機緣不在道院,當學那孟母古風,為學而遷。或者對你而言,為劍而行。”

傅同銳沒有答話,只是對夫子深深一揖;再回過頭來,與師姐馬小燕拱手致意。

三人都是無聲作別;獨臂少年一人一劍,去往山下;蕭索背影,便消失在山道暮色中。

馬小燕雙眸有流光閃動,長嘆一聲,止不住聲音的微顫,“同銳師弟年紀尚小,無依無靠的,夫子讓他多留兩年,其實也誤不了多少工夫的罷?……”

對這位一直顯得生性柔弱的學生,方涼沒有直接答話,而是說了斷據稱是某段史前文明流傳的典故。

彼時世間有武神,為打造一把青龍偃月寶刀,重金請來世間名匠,開爐鍛刀數年,廢鐵無數,終不得成刀。有匠人難忍挫折,哀求刀主,“匠師間確有‘百鍊成鋼,千煉成寶’之說;代代刀匠劍師,無不嘔心瀝血已求千煉之寶,然千百年來,所得皆是廢鐵。所以千煉之寶,即便真有,也必非世出之物。”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言下之意,匠師對那位武神極其慷慨的酬勞,已經意興闌珊,對於這件驚世之舉,更是心灰意冷,只求置身事外了。

那位武神並沒有勉強這位匠師,只道,“我本豪富人家,今舍全副家業,欲得一器而已。諸位既以鍛刀為業,酬勞豐厚,即便神器不成,何失之有?一旦神器出世,則不但名利雙收;此千古創舉,足以空前絕後。”

最終匠人無一離去,煉廢的刀胚,能堆出一座小山頭來。最終在某種天時地利人和的契機之下,青龍偃月刀現世,既成就了那位武神的千古戰功,亦成就了匠人的萬世聲名。

“也就是說,同銳師弟;會身負這樣空前絕後的一份天時地利人和?”儘管心結稍稍解開,但馬小燕仍是心神忐忑道。

方涼點了點頭,卻又好似並不確定,跟著微微搖頭,卻斬釘截鐵道,“千煉能成寶,煉廢的刀胚,便是成千上萬。刀劍如此,劍客何嘗不是如此;人佔了一份機緣,便應有一份擔當。”

夫子說此語是,目光所注,是馬小燕雙手所捧的那一段燒焦的木蘭樹枯木。

那段枯木,歷經雷劈火燒,再在山海滄桑中浮沉百萬年,已經化成玉石之質。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我真不是魔神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都市國術女神我有一座天地當鋪劍仙三千萬諸天新時代特種兵之戰狼崛起食物鏈頂端的猛獸宇宙級寵愛女配她天生好命
相關推薦
我的女僕騎士重建白玉京海賊中的帝具使麥田裡的守望者末日之我有超級農場重燃1987:我成為國貨之光賣裝備的雜貨店重生從世界盃前開始提現大佬綠灣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