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玄幻三國:開局桃園四結義

268,細思極恐,不寒而慄
上章 目錄 下章

玄幻三國:開局桃園四結義268,細思極恐,不寒而慄

陳元敏銳的察覺到了大殿之中的氣氛,可是他一點都不想緩解這種氣氛。

別鬧啦,這楊彪都罵自己奸佞小人了,陳元巴不得漢靈帝把拖出去砍了。

況且陳元跟楊家關係已經非常惡劣了。

楊修可是跟自己幹過一架的。

再者說了,楊家跟潁川陳氏的關係那可是好的不要不要的。

所以,陳元沉眉低眼,坐等漢靈帝暴怒。

不過,漢靈帝終歸是做了幾十年皇帝的人,城府還是有的。

漢靈帝看著楊彪:“怎麼,衛尉是在教朕做事嗎?”

楊彪連忙道:“臣不敢,只不過身為陛下臣子,自然有為陛下分憂,明辨忠奸的職責,還請陛下明察。”

好傢伙,這話裡話外的意思都是,陛下,您可不要不辨忠奸啊。

漢靈帝冷哼一聲:“衛尉,朕既不是瞎子也不是聾子,誰忠誰奸自然看的清楚,聽的明白,還不需要你們來教,明白嗎?”

楊彪被漢靈帝不輕不重的給敲打了一下,也就不再多說什麼了。

反正,名聲拿到手了,其他的並不重要。

至於得罪陳元?

得罪就得罪了,反正楊家跟荊州的關係早就破裂了。

雖然荊州實力很強,可是楊家倒也不至於怕了。

像他們這樣的大豪強世家,哪一家沒有一些底蘊。

這裡的底蘊是指一品戰力,乃至超越一品戰力。

楊家有,袁家有,陳家也有,荀家也有。

當然有是一回事,用不用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這種底蘊用一次就少一次,用一次底蘊就薄一分。

所以,不到萬不得已,哪一個家族也不會用的。

楊彪退下,漢靈帝看向陳元:“陳子初,汝忠心體上,竭誠為國,朕特賜你東觀看書三日,凡東觀藏書皆可閱讀,汝覺得如何?”

如何?

當然是好了。

東觀是什麼地方,這可是朝廷貯藏檔桉、典籍和從事校書、著述的處所。

其中東觀藏有五經、諸子、傳記、百家藝術等各類典籍,是這個時代最大的圖書館。

不僅如此,據說東觀之中還有修煉典籍,不過想要觀看需要天子允許才行。

現在漢靈帝允許陳元在東觀看書三日,對其他人來說,也許沒有什麼,對陳元來說,那可就太對胃口了。

還沒等陳元謝恩,漢靈帝似乎覺得這種賞賜輕了一些,便又道:“汝還有何求,一併說來,朕皆可滿足與你。”

這大方的都讓陳元快感動了。

不過陳元還是記著自己的目的的。

“多謝陛下厚愛,臣感激不盡,不過臣此次來洛陽所為何事,劉使君已經上奏過陛下,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一聽陳元說這個,漢靈帝一點都不在意的揮揮手:“鑑天台那裡朕已經打過招呼了,汝盡可調閱相關資料,不過,汝須謹記一點,不可外傳,如若發現汝外傳其中資料,定斬不赦。”

陳元聞言,眉頭不由稍稍跳動。

“陛下,可使劉使君知道否?”

漢靈帝絲毫沒有猶豫:“玄德乃是宗親,自然可知。”

陳元明白了,也就是除了劉家人其他人都不能知道唄。

不過,陳元並不在意,自己拿到手了,到時候讓誰知道讓誰不知道還不是自己的一個念頭的事情。

到時候你想管我也沒那個心思了。

因為你活不了太久了。

陳元躬身應是。

漢靈帝似乎累了:“眾位臣工還有何事上奏,儘快奏來,無事便退朝吧。”

大朝會實際上並不會處理什麼事情,撿一些不重要的事情說一說,一般來說大朝會就是讓大家看看天子,知道天子還活著呢,沒出什麼事情,讓諸位大臣安心。

真正處理事情的是小朝會。

也就是三公九卿和天子開的會。

有時候,甚至小朝會也不會開,誰有事便上奏天子就是了。

所以,今日已經屬於是例外了。

其他人自然沒有什麼事情了,於是便退朝了。

陳元領了東觀看書和鑑天台的出入令牌,然後便欲出殿。

正好看到楊彪,楊彪冷冷的看著陳元:“陳子初,你這個奸佞小人,蠱惑天子,離間君臣,真乃十惡不赦之輩,我不會放過你的。”

說完,楊彪也不管陳元的反應,直接轉身便走了。

頗有一種,罵完你我就跑的感覺。

陳元有點懵逼。

這是裝逼裝到我身上來了?

我陳大逼王何時被人裝逼裝一臉過,這老小子有點東西啊。

看到楊彪馬上就要消失在大殿門口,陳元大喝一聲:“且慢!”

誰料楊彪根本理都不理陳元的呼喊,反而速度更快了。

陳元怎麼可能讓楊彪在自己面前裝完逼就跑呢?

所以,陳元連忙跑了起來,想要截住楊彪。

不是陳元不想動用神魂,而是動用不了。

因為這大殿之中乃是龍氣最為強盛的地方,別說陳元這個三品,就算是一個一品神魂高手來了,一樣要被壓制的不能動用法術。

即便是鬥戰之道的強者,法相也是放不出來的。

簡單來說,那就是這裡便是一個禁法區域。

只能動用肉身的力量。

於是在溫德殿外面,便出現了一個場景,楊彪在前面跑,陳元在後面追。

本來只有他們兩個人的,可是後來楊彪看到自己可能跑不過陳元,於是便呼朋喚友讓人阻攔陳元。

楊彪在朝中的人脈自然強過陳元。

所以,很多人都有意無意的擋在陳元前行的路上,逼得陳元不得轉道而行,如此一來就離楊彪越來越遠了。

照這個趨勢下去,楊彪很快便能出得宮門,駕車而去了。

陳元一看這樣怎麼能行?

本來還顧忌這些大臣顏面的他,頓時怒了。

將手中令牌高高舉起:“天子令牌在此,敢阻我者,撞死無算。”

說著,陳元舉起令牌就開始往前衝,再不顧忌這些大臣顏面。

眾人一看陳元舉起了天子令牌,再看陳元那怒衝衝的神色,思量了一下之後,便全都讓開了。

真讓這小子給撞飛了,那可不值得。

於是乎,陳元終於在楊彪跑出宮門之前截住了他。

好在兩人都是有修為在身的人,這點路還不至於累到,不過兩人臉色都不好看就是了。

陳元看著楊彪:“楊文先,汝無端辱我,今日必須分講明白,不然這宮門你出不去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楊彪根本不想跟陳元辯論,因為他從兒子楊修那裡早就知道陳元此人口舌便給,是一個能說會道的人物,連名家人都被他給說敗了,他可不覺得自己比名家人還擅長辯論。

所以,楊彪直接不搭理陳元這個話茬,而是直接言道:“陳子初,汝於宮門之前阻攔大臣,可是想要謀反?”

直接一個謀逆的大帽子甩了過來,手法簡直不要太熟練。

陳元被楊彪這種無恥的做法給氣笑了。

倒打一耙,戴帽子是吧?

真以為本軍師不會?

陳元冷哼一聲:“我素來敬佩關西孔子伯起公,為上相,抗直方以臨權枉,先公道而後身名,可謂懷王臣之節,識所任之體矣。遂累葉載德,繼踵宰相。可是今日一看伯起公之後人,我不得不為伯起公悵然而涕下也,其四知之名可謂休矣。”

你給我戴帽子,我直接刨你祖墳,把你太爺爺給你抬出來,我看你接是不接。

此時大臣也陸續都到了宮門處,自然聽到了兩人的對話。

如果楊彪這個時候再不回應,那楊家名聲就要下降了。

楊家能夠有如今的聲威,楊震居功至偉。

楊震幽魂下北邙,關西蹤跡遂荒涼。四知美譽留人世,應與乾坤共久長。

所以,陳元這一招直接打在了楊賜的軟肋之上,逼得楊賜不得不接招了。

楊賜只能憤然道:“陳子初,汝敢辱我先祖?”

陳元看到楊賜接招了,心中便定了下來。

怕的就是你不接招,既然你接招了,今天本軍師不把你罵的吐血,怎麼能報金殿辱罵之仇呢。

陳元可是個小心眼,可不興什麼君子報仇,有仇當天就報,絕不隔夜。

陳元搖搖頭:“我那裡辱伯起公了?我不過是在辱你而已。”

“陳元,汝安敢說我先祖四知之名休矣,是要與我楊家不死不休嗎?”

楊震最出名的便是四知的故事。

他前往郡裡路過昌邑時,從前他推舉的荊州茂才王密正任昌邑縣長,去看望楊震,晚上又送給楊震金十斤。

楊震說:“老朋友知道你,你為什麼不知道老朋友呢?”

王密說:“現在是深夜,沒有人會知道。”

楊震說:“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麼說沒有人知道呢。”

王密慚愧地離開。

因為這個事情,楊震名聲大震,聲名傳於海內。

當然,對於這個故事,陳元實際上是抱有懷疑態度的。

因為這種賄賂的事情,一般都是非常隱秘的,大機率當時就他們兩個人。

楊震也說了你知我知。

所以,基本可以肯定當時就他們兩個人。

王密送錢失敗,這種不光彩的事情,他絕對不可能自己說出去。

除非他是個傻逼,或者被人逼迫。

要不然,誰會把自己賄賂而且賄賂失敗的事情說出去呢,這不是敗壞自己的名聲嗎?

既然王密不會說,有沒有其他人在場,那麼這個事情是怎麼流傳出去呢?

結果就只有一個,那就是楊震自己說出去的。

目的也很明確,就是宣傳自己的名聲。

事實上,經過這一次的事情之後,楊震後來的確是平步青雲,先是擔任太僕,又升任太常,最後成為三公之一的司徒。

也就是從他開始,楊家開始了四世三公的路程。

楊震為司徒,他兒子楊秉為太尉,孫子楊賜為太尉,楊彪後來也成為了太尉。

所以,陳元對於楊震這個事情是抱有懷疑態度的。

同樣的什麼袁安臥雪、黃香溫席、臥冰求鯉等等一些故事,陳元都是抱有懷疑態度的。

因為這些事情都是非常隱秘的事情,怎麼會這麼迅速就傳揚開來呢?

這其中必然有刻意宣揚的成分。

這裡面有一個故事,讓陳元讀了以後不寒而慄的。

那就是郭巨埋兒。

漢朝的時候,有個姓郭名巨的人,表字文舉,家裡窮苦得很。

他有個兒子還很幼小,郭巨的母親常常把自己吃的東西分給孫兒吃。

郭巨因為家裡窮得不能夠奉養母親,兒子又要分母親的食物,如何是好呢?

於是總等著兒子走出的時候,再到母親那裡去進食物。

年邁的母親總把食物留給兒子,郭巨便要將兒子給埋了。

郭巨說:“你不要驚動了母親。兒子可以再有的。母親是不可以再得的。為何不把兒子埋葬了?”

郭巨的妻子不敢違背她丈夫的話,就在地上掘坑。

掘到三尺多深,正要將兒子扔進去,忽然一個霹靂,並且地裡有一釜的黃金,上面寫著”天賜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奪!“。

這裡面透露出來的東西,真讓人不寒而慄。

為了讓母親吃飽飯,就把自己兒子給埋了?

這是怎麼一個扭曲的三觀啊,而且這個故事還被寫入了二十四孝,千古流傳。

這難道真的是孝嗎?

殺子活母?

如果讓他母親知道了,因為自己的緣故而使孫子死了,她又如何活得下去?

即便是活下去,內心又該是如何的痛苦?

這種根本不是孝順啊,這是一種扭曲的變態的心理啊。

魯迅說得好:“我最初實在替孩子捏一把汗,待到掘出黃金一釜,這才覺得輕鬆。然而我已經不但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並且怕我父親去做孝子了。”

是的,如果都像郭巨學習,那還有什麼人願意去做孝子呢,這不僅違背人倫,更加違背人類繁衍傳承的本能啊。

於是,陳元說了一句讓楊賜內心震恐的話:“既是四知,緣何眾知。”

陳元的意思就是既然只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那為什麼後來搞得天下人都知道了呢?

這裡面到底有什麼奧秘,真以為大家都是傻子嗎?

無非是抬名而已。

這就是漢代的一個陋習,以名而舉孝廉。

孝廉孝廉,就是孝和廉。

或許楊震孝之一道沒有什麼好宣揚的,那就只能宣揚廉了。

所以,楊賜聽了陳元這話,童孔不由一縮。

陳元這是要刨根啊。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女配她天生好命食物鏈頂端的猛獸諸天新時代宇宙級寵愛都市國術女神我真不是魔神劍仙三千萬我有一座天地當鋪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相關推薦
木葉:從成為草之國首領開始清天之下修仙作弊修仙帶著作弊器大唐盜帥多餘的神使仙塵淚穿越異界當巫師諸天道果模擬:從九龍拉棺開始我的未來電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