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血色漢末

第四十五章 烏合之眾
上章 目錄 下章

血色漢末第四十五章 烏合之眾

遷都。自古有之,只商一朝便五次遷都,最著名者如‘盤庚遷殷’、‘平王動遷’,故西遷之事在董卓看來並非不可能,當朝會結束之後,隨著詔回皇甫嵩、蓋勳聖旨,一道修復長安皇宮的命令也傳出,大有大局已定的意思。

不過一紙簡單的命令,卻一點都不簡單。國都,它不止關係著一國當政,更關係著千千萬萬當地百姓,試想一直以天子腳下人民自居的洛陽百姓,聽到傳出董卓的決定會有何感想。

哪怕市井沸沸揚揚的童謠,早以被傳的天花亂墜,有預見的人以想到可能發生的事情,可實實在在出現的時候,百姓還是不能接受,一時間街頭奔走相告,譁然一片,太學之生更是屢進民願,希望可以改變著可怕事件。可惜一切都是枉然。

當然不止百姓,百官中,更有自視為董卓心腹的侍中周毖、城門校尉伍瓊,翌日相約上門進言,希望私下能讓董卓改變決定。

可惜他們去的很不是時候,更可以說自視過高。一見二人,當即就讓董卓想起了眼下起兵的袁紹、韓馥、劉岱、孔伷、張諮、張邈等人,全是他們當初為之謀的官。

如此一來,二人的命運,可想而知,當即董卓便認定兩人與關東聯軍勾結,是其內應。一個呼喚,甲士入內。本想為百官出頭的周毖、伍瓊,不但身首異處,還死相慘烈,車裂而亡。

黃琬、楊彪罷官在前,周毖、伍瓊身首異處在後,可謂殺雞儆猴,那些本還想進言改變董卓其心的官吏通通退後,不想再做刀下之鬼。

如此百官不敢言,遷都之事,再無可變。

籌備遷都其間,二月十三,接到召喚聖旨的皇甫嵩、蓋勳二人,如李儒所料,並沒有任何拒絕,順利抵達洛陽。

抵達洛陽,對於蓋勳,董卓沒有為難,拜議郎,入朝議政務。可皇甫嵩可就倒了黴了,不說其軍中地位董卓不得不防,就是二人在西涼共事時的矛盾,也註定他的悲劇。

隨後董卓便指使他人陷害皇甫嵩入獄,欲致其於死地,慶幸皇甫嵩之子皇甫堅壽,在西涼征戰時與董卓關係不錯,親自求見董卓,替父求情。這才讓皇甫嵩得意活命,後又受議郎之位。

蓋勳、皇甫嵩二人算是長安方向最後的障礙,當其離開,城防便被董卓部將李傕攜扶風郡兵馬接管,函谷關以西正式成為董卓天下。

當然董卓也不知,也得虧李儒有預料,在長安,京兆尹蓋勳已經秘密與皇甫嵩商議,響應聯結關東諸將,消滅董卓勢力。可皇甫嵩不聽,執意領旨,蓋勳無奈因自己兵弱不能獨立,也只有隨行。

二月十七日,再無顧及的董卓,隨即命令朝廷開始遷往長安。

洛陽雖是強迫遷都,可畢竟已經定為新都,作為國都,它必須繁華,而要繁華,就必須有人氣。

可惜哪怕天子已經啟程,然久居洛陽的百姓,卻不肯隨著天子而去,在洛陽他們有家業有老小,誰願背井離鄉。

百姓不肯移居長安,情有可原,可董卓卻不答應,當即動用軍隊驅趕洛陽百姓隨行,大批不願離家的百姓喪命彎刀之下。最後在刀斧之下,洛陽百萬之民,無奈開始了遷徙之路。

不但是百姓喪命,就連隨行的官吏也沒好到哪裡去,天子、三公九卿、公侯貴胄,或許有馬車隨行、僕人伺候,一路不算艱難,可那些不入流的小吏就摻了,就算不至於如百姓般無法果腹,可平時養尊處優慣了,哪有如此趕過路,一路走來,因走不動,被西涼大兵抽打至死的就不下百人。

一路行走,哀鴻遍地,在西涼大兵的威懾下,百姓、官吏自顧不暇,隨之隨行之物便散落大半,不但朝廷文書,就連蘭臺所藏之貴重書籍,也在途中損失大半。

百姓離開,留守洛陽的董卓也沒有閒著,為斷百官、百姓後路,他隨後下令在洛陽放火,焚燒宮殿、官府、民宅。趁機搜刮財物,方圓二百裡化成一片灰燼。

隨後更如掘開靈帝劉宏墓取寶般,大逆不道的董卓指使呂布挖掘帝王、公卿大臣的陵墓,獲取墓中珍寶無數。

著還不算完,二月或許是為了展示軍力威懾天下,董卓遣軍突襲天下除洛陽的最繁華之地,潁川郡陽城,此時陽城正舉辦每年一度的‘二月社’集會。

西涼胡兵突然殺至,百姓猝不及防,慘遭屠殺。隨後董軍卻對外宣稱是剿滅叛賊,歸來之時,更把劫掠來的女人分給士兵,整個過程盡顯胡虜之態。

潁川之所,望族、文學聚集之地,盡招荼毒,天下震驚,可對於債多不愁的董卓來說,似乎也沒什麼大不了。更何況與遷都比起來,潁川一戰,並沒有那麼起眼。

西遷百姓走走停停,浩浩蕩蕩的中行了二十多日,方抵達長安。百官抵達,劉協隨後入主未央宮。昔日四方來賀之未央宮,一百六十多年後終於再次迎來了新君,可惜大漢卻走向了末路。

天子抵達長安,遷都之事基本完成,不過百官離開,董卓卻沒有隨行,眼下大敵當前,他並沒有放棄洛陽一走了之,隨後入住畢圭苑,調集精銳對抗關東聯軍。

一時間董卓手下大將紛紛雲集,呂布、郭汜,董旻、董越、段煨、徐榮、華雄、胡軫、張濟,樊稠、李蒙等整軍備馬,隨時準備開戰。

董卓大軍厲兵秣馬,隨時準備迎戰關東聯軍。可那屯住酸棗、河內的所為義軍,卻沒有表現出最早的咄咄逼人。

哪怕最初登*誓時,臧洪的倡導慷慨激揚,聲情並茂,各路諸侯也是發誓齊心戮力,以致臣節,殞首喪元,必無二志。可事到臨頭,卻也誰都不願意做那出頭鳥。

就是所謂的盟主袁紹也是一直駐守河內不肯渡河,哪怕曹操不止一次建議,只要袁紹領河內兵過孟津關,酸棗將領進駐成皋,佔據敖倉。再在轘轅關、太谷關建立營塞,控制險要。袁術由南陽到丹、析水,入武關偷襲關中,形勢便可大定。

可建議是美好的,眼下面對董卓的精銳之師,誰都知道先出兵的定是損失慘重,很可能辛辛苦苦招募來的兵馬一戰就乾淨了,亂世之中,怎可能沒有私心。

一來二去,誰也不願意出兵,每日飲酒赴宴、逍遙自在,像極了遊獵之態,哪怕糧草消耗之巨,卻無人以然。由此再看所謂的勤王之師,甚是可笑。

不過還是有一心向漢的人,曹操,聯軍中並沒有什麼話語權的小將軍,見說不動各路大軍,無奈中只有獨領本部人馬,準備西進,攻打成皋,威脅虎牢關,希望以此可以激起眾諸侯發兵之心。

還好雖然曹操沒有說動所有諸侯,可張邈、鮑信卻是他好友,隨即給予至此,張邈讓衛茲隨行,鮑信更是與胞弟鮑滔帶兵相助。

可惜有信心是好的,只是現實太殘酷,一行近萬人馬,還沒到成皋,在滎陽便突然遭遇受董卓命令準備偷襲酸棗的徐榮大軍。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一個遭遇戰,曹操猝不及防,再加上又是遠來之疲勞,只一個交鋒,曹操所帶的義軍就損失慘重,隨後的混戰中,兩軍素質更是立判。畢竟這些義軍皆是新募之軍,怎是西涼血戰中鍛造之士的對手。

隨後遭遇戰變成了單方面屠殺,雙方激戰一日,曹操哪怕不畏生死,可卻不能扭轉乾坤,更是身中箭矢落馬,還好身旁有英勇的從弟曹洪,讓出戰馬,最後渡過汴水方才逃的性命。

不似曹操幸運,其好友衛茲,卻死在亂軍之中。

哪怕是鮑信,也是身負重傷,在胞弟鮑滔的捨命護衛下方才得脫。至於鮑滔,卻在斷後中力戰而亡。

或許能安慰曹操的,唯有徐榮部也受到創傷,只能駐守滎陽,一時半會兒不會輕易出兵。

只是讓曹操不能接受,原本還想用一個勝仗激起盟軍的士氣,不想只一戰他就全軍覆沒,身邊就還剩了個從弟。

著一慘敗,他也可以想象,意識到西涼軍的戰力,著酸棗的盟軍更不會輕易出戰了。

可聯軍不戰,並不意味著董卓就會閒著了,滎陽一戰全殲曹操部算偶遇,徐榮本不是衝著他去的,只能算曹操為酸棗聯軍擋了災。

那對河內郡發起的攻擊,袁紹、王匡一部,可沒有那麼幸運。

如今天下反董聯軍分為三部。一者河東、二者酸棗、三者魯陽。不似荊州魯陽距離洛陽較遠,陳留酸棗聯軍眾多。與司隸不過一河之隔的河內,自然是董卓眼下最頭疼的敵人,指不定哪天大軍就突然殺入。

更何況作為推舉的盟主,袁紹自然是董卓的眼中釘肉中刺,要想展示軍力,抑制宵小,拿河內開刀再好不過。

當然駐守河內的袁紹、王匡也有這個覺悟,特別是河內太守王匡,剛舉義旗就開始部署防禦,先是派剛徵辟的從事,大將韓浩率領兵馬,於孟津駐守。更派遣手下最精銳的“泰山兵”,到河陽津駐守,防止董卓過河。

不過,行伍多年董卓豈是白給的,隨後聽取李儒建議虛張聲勢,使河內聯軍誤認董軍會從平陰縣渡河,而死守河岸。

隨後用以精銳,經小平津渡河,繞至其後襲擊。面對出其不意的攻擊,王匡駐軍比之曹操只慘不少,幾乎全滅。

接連重創兩路聯軍,天下震驚,原本還在指望著義軍勤王之士,方才看清形勢,不免有些氣餒。

反之連連得勝的董卓,氣焰又再次高漲,徹底明白什麼叫烏合之眾,天下還是他的。

當即為了展示自己之威,更防止自己不在新都人心不附,董卓授意以勾結謀逆罪,於三月中,逮捕袁氏族人太傅袁隗、太僕袁基,並滅族。

袁隗、袁基之死算是被袁紹、袁術連累,他們的命運從袁紹、袁術兩兄弟逃離洛陽似乎就註定,不過被滅族又太過殘酷。

二袁之死,長安驚恐,原本以為逆來順受可以活命,可面對廝殺的董卓,無人再敢僥倖。隨後以王允為首之輩,暗暗聯合。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都市國術女神食物鏈頂端的猛獸我有一座天地當鋪宇宙級寵愛我真不是魔神諸天新時代女配她天生好命劍仙三千萬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相關推薦
精靈寶可夢之夢境行者逆時空成聖海賊之主神天命歐皇遊諸天無敵從碾壓天命之子開始超神當鋪鬥魂大陸弄潮1990從廠長開始我有一顆萬寶樹我,萬寶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