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雪淞散文隨筆集

東方企業家29
上章 目錄 下章

雪淞散文隨筆集東方企業家29

29

第二天中午,龍新亭在鴻賓樓招待小貝恩,各報記者也都悉數參加。

開席後,龍新亭又邊吃邊向大家介紹該店的美味佳餚。

“這紅燒排骨選用江陰產的沙豬,皮薄、肉質結實、縮頭小、嫩老實中。排骨一斤切五、六塊,不厚不薄,用刀背將肉拍松,用適量鹽、味精、雞蛋、澱粉拌勻。然後放到油鍋中煸,至兩面發白時撈出。再在鍋中留些許底油,放蔥、姜煸出香味,排骨放入炒勻,噴料酒,加上等醬油,加水漫過,文火煮熟。燃料要用青崗慄柴。再放入綿白糖用大火收汁。待汁濃稠後出鍋。你們看,就是現在這種樣子:濃油赤醬,色香味俱佳。”

眾人品嚐,誇獎之聲不絕。

龍新亭又興致勃勃介紹:“這三黃油雞選用崇明產的母雞,腳黃、皮黃、嘴黃,故曰三黃。每只三斤半左右,既肥壯又鮮嫩。雞宰殺洗淨後,先入沸水鍋燙一下,提起,再連續燙,反覆幾次後,再入湯鍋內煮20分鐘左右,將雞翻身,再煮10分鐘,至雞浮起水面時撈起,入冷開水中浸涼,撈出瀝乾,在雞身上搽上一層麻油,以使雞皮色澤金黃光亮。與此同時,用醬油、味精、白糖、精鹽調和煮沸,放薑末、蔥花製成調料。食用時,將雞改刀裝盤,蘸調料食用即成。皮脆肉嫩,滋味異常鮮美,爽口不膩。”

眾人邊品嚐邊誇獎:“好,佳餚味道真是好,龍老闆的介紹真是好!”

店老板也過來敬酒,歡迎各位光臨,感謝龍老闆精彩的介紹。

餐罷,龍新亭又引領眾人遊覽豫園。

走進園門,龍新亭向眾人做介紹。他先講述花園的歷史:

“建立豫園的潘允端是明朝刑部尚書潘恩之子。明嘉靖三十八年,也就是陽曆1559年,潘允端以舉人應禮部會考落第,萌動建園之念,在上海城隍廟西北的大片菜畦上“稍稍聚石鑿池,構亭藝竹”,動工造園。嘉靖四十一年,潘允端出仕外地,無暇顧及建園,其《豫園記》中說:‘垂二十年,屢作屢止,未有成績。’

萬曆五年,也就是陽曆1577年,潘允端由四川布政司之位解職回鄉,便集中精力再度經營擴修此園,請園藝名家張南陽擔任設計和疊山。此後,園越闢越大,池也越鑿越廣。萬曆末年竣工,總面積70餘畝。全園佈滿亭臺樓閣,曲徑遊廊相繞,奇峰異石兀立,池沼溪流與花樹古木相掩映,規模恢宏,景色旖旎。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明代中、後葉正值江南文人造園興盛時期,上海附近私家園林不下數千,而豫園‘陸具嶺澗洞壑之勝,水極島灘梁渡之趣’,其景色、佈局、規模足與蘇州拙政園、太倉弇山園媲美,公認為‘東南名園之冠’。

潘允端在《豫園記》中註明‘豫園’,取愉悅老親意也。‘豫’,有‘安泰’、‘平安’之意。足見潘允端建園目的是讓父母在園中安度晚年。但因時日久拖,潘恩在園剛建成時便亡故,豫園實際成為潘允端自己退隱享樂之所。潘允端常在園中設宴演戲、請仙扶乩、相面算命、祝壽祭祖、寫曲本、玩蟋蟀、放風箏、買賣古玩字畫。由於長期揮霍無度,加上造園耗資,以致家業衰落。潘允端在世時,已靠賣田地、古董維持。潘允端死後,園林日益荒蕪。明末,潘氏豫園一度歸通政司參議張肇林。清初,豫園幾度易主,園址也被外姓分割。康熙初年,上海一些士紳將豫園幾個廳堂改建為清和書院,堂中供奉松江知府張升衢長生祿位。書院尚未修竣,張升衢遭貶黜,隨即停工。園中亭臺傾圮參半,草滿池塘,一些地方成了菜畦。

清康熙四十八年,陽曆1709年,上海士紳為公共活動之需,購得城隍廟東部土地兩畝餘建造廟園,即靈苑,又稱東園。乾隆二十五年,一些豪紳富商集資購買廟堂北及西北大片豫園舊地,恢復當年園林風貌。修復後的花園實際上已非私家花園,成了供城邑士人鄉紳們集會雅玩的園林,但規模佈局還依照潘氏豫園,保留了文人宅園明秀雅潔的風貌。原臨荷花池的樂壽堂已頹圮,復建在原址上建起形制高大、華麗寬敞的三穗堂。

道光二十二年,陽曆1842年,英軍從北門長驅直入,駐紮豫園和城隍廟,司令部設在湖心亭。豫園‘風光如洗,泉石無色”。咸豐五年,陽曆1855年小刀會起義失敗,清軍駐紮豫園,香雪堂、點春堂、桂花廳、得月樓、花神閣、蓮廳皆遭損毀。咸豐十年,太平軍東征,清政-府請洋槍隊入城防守,豫園又作兵營,“西園石山,盡拆填池”,建造西式營房。

清嘉慶、道光年間,上海商業發展較快,一些商業行會在豫園設同業公所,作為同業間祀神、議事、宴會、遊賞之處。同治七年西園劃分給各同業公所,各自籌款修復。此後園內茶樓酒館相繼興起,商販叢集,荷花池西南一片空地上,一些江湖藝人,諸如相面測字、賣梨膏糖、拉洋片等在此設攤,逐漸成為固定廟市,後演變為商場。光緒元年,陽曆1875年,豫園內有豆米業、糖業、布業等21個工商行業設立公所,一些公所還設立學校,舊有古蹟日趨湮沒。”

聽罷這段介紹,記者們唏噓感慨,外國侵略,內亂動盪,使名園命運坎坷,飽經蒼桑呀!

眾人走進位於豫園正門附近的三穗堂。龍新亭介紹:“此堂其意‘禾生三穗,乃豐收之朕兆’。有5間大廳,屋宇宏敞。大廳中間有“城市山林”和“靈臺經始”匾額。匾額下是書法家潘伯鷹書寫,豫園主人潘允端撰文的《豫園記》。三穗堂南臨大湖,堂前檜柏分植,景觀頗廣遠,“湖心有亭,渺然浮水上,東西築石樑,九曲以達於岸。”三穗堂在清代中葉曾為豆米業公所議事、定標準斛之所,又稱“較斛廳”;還曾是官府召集鄉士紳商宣講皇帝諭旨之處,是當時滬上紳士富商的政治、經濟活動場所。三穗堂南荷花池、鳧佚亭、綠波廊、濠樂舫、鶴閒亭、清芬堂、凝暉閣等成為豫園外景點。”

游完三穗堂,一行人來到仰山堂、卷雨樓。龍新亭講解:“這底層稱建築稱仰山堂,上層為卷雨樓。仰山堂共5楹,後有迴廊,曲檻臨池,可小憩。望大假山景,池中倒影可鑑。卷雨樓為曲折樓臺,取唐詩“珠簾暮卷西山雨”之意,雨中登樓,煙霧迷濛,山光隱約,猶如身入雨山水谷之中,為豫園絕景。”

接著再遊大假山、挹秀亭、望江亭。龍新亭向眾人說道:“大假山由明代江南疊石名家張南陽設計建造,高約4丈,用數千噸武康黃石堆砌。假山峰巒起伏,磴道紆曲,澗壑深邃,清泉若注。山上花木蔥蘢,山下環抱一泓池水。遊人登臨,頗有置身山嶺之趣。清末名人王韜曾描繪:‘奇峰攢峙,重巒錯疊,為西園勝觀。’ 400多年中,豫園景物時廢時興,而大假山仍保持舊觀。大假山上有二亭,一在山麓,名‘挹秀亭’,意為登此可挹園內秀麗景色;一在山巔,稱‘望江亭’,意為立此亭中‘視黃浦吳淞皆在足下。而風帆雲樹,則遠及於數十裡之外’。重陽節時,遊人來此登高望遠,浦江帆檣,歷歷在目。”

眾人又遊“漸入佳景”。繞牆而入即遊廊,跨於池上。廊間設方亭,有匾曰“漸入佳景”。匾下有一太湖石,狀似美女柔腰顧盼,名“美人腰”。池水山景,近在咫尺,勾起遊人閒庭信步之意。

亭中有一白髮長鬚老者設攤卦。他劍眉朗目,額頭突起,頗有神采。這時一位記者對龍新亭說:“龍老闆,都說這位算卦老者非常神奇,所算極準,龍老闆何不在此算一卦。”龍新亭也被老者風采吸引,想讓他算一算命運。他俯身對坐在小桌前的老者說:“老先生,想請您為小生算一卦。”

老者審視龍新亭片刻,在一方白紙上書寫下卦語,他對眾人說:“天機不可洩露,我寫卦語你們不能看。”眾人諾諾退後。

老者寫後遞給龍新亭,龍新亭接過一看,四行蠅頭小楷寫著:

紫氣東來宏運升,

金銀如水浪濤洶。

酒綠燈紅迷幻影,

待看清時已成空。

他覺得這卦語似乎不太好,便連忙揣進懷中。一位記者笑問:“上面寫著什麼?是說龍老闆還要龍騰虎躍吧?”

龍新亭笑說:“天機不可洩露。”他又對老者說:“老先生也給這位洋先生算一卦吧。”

老者審視小貝恩片刻,又寫下卦語:

涉洋東渡上海灘,

水深水淺識別難。

黃粱一夢香方覺,

即品黃連苦難言。

記者們又問寫的什麼,龍新亭將卦語揣進懷中,笑說:“天機不可洩露。”向老者付了卦銀,引領眾人繼續瀏覽。

眾人來到魚樂榭,此榭跨於溪流之上,傍山臨水,憑欄可觀賞水中游魚。溪上築一垛隔水花牆,牆上有漏窗,牆下處有半洞門,水從洞門流去。這裡運用了園林中延伸空間的巧妙手法,遊人至此,有不知何處是盡頭之意。

又來到點春堂。此堂共五間。廳堂畫棟雕樑,宏麗精緻,門窗上雕刻戲曲人物,栩栩如生。堂名取宋代詩人蘇東坡詞“翠點春妍”之意。廳堂面對一座小戲臺,鏤金錯彩,式樣精巧,名“鳳舞鸞吟”。臺東南有小假山,水從假山下石竇中流出,匯成小池,戲臺一半架在池中,非常幽雅。點春堂後有臨水檻,可憑檻觀魚,有匾額“飛飛躍躍”,字型飄逸灑脫。

接著到了和煦堂,此堂面山背水,四面敞開,夏涼冬溫,故取名“和煦”。後面水池畔有假山,山下有洞,流水潺潺;山上有方形小軒,名“學圃”。八角亭與學圃隔池相峙,亭中有古井一口,井欄為明代之物,稱“古井亭”。和煦堂與點春堂東部假山上有座抱雲巖,水石繚繞,洞壑深邃。抱雲巖上有小樓,上下二層,上層名“快樓”,下層稱“延爽閣”。登快樓可眺西面大假山和豫園全景。延爽閣畫棟垂簷,精緻錯落。點春堂北有藏寶樓,上下各五間。東有靜宜軒、聽鸝亭。

一直遊玩到天色漸暗,夕陽西沉,眾人都腿痠了。龍新亭說:“今日就到此吧,大家回去歇息,明日中午到松風樓聚宴,一個不能少。”

眾人說今日吃得好,遊得也好,齊向龍新亭致謝。龍新亭笑說你們不要謝我,把採訪寫好見報是真的。記者們笑說那是當然,敢不盡力?

報紙連續報導了記者們對龍新亭接待小貝恩的跟蹤採訪,讀者連天觀看,新亭大藥房和龍新亭老闆聲名再升。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宇宙級寵愛女配她天生好命食物鏈頂端的猛獸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我有一座天地當鋪都市國術女神諸天新時代我真不是魔神劍仙三千萬
相關推薦
鬼修小師妹只想飛昇重生之權力二次元唯一契約者我的契約者遊戲萌妹契約者開局兩個女朋友全球遊戲上線狂野北美1846我的體內百鬼夜行皇家兒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