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煙雲盛唐

第六十八章 立功心切
上章 目錄 下章

煙雲盛唐第六十八章 立功心切

李隆基出於對薛訥治軍的絕對信任,並沒有打算讓薛訥統率一支龐大的軍隊出征,而是只准他徵調六萬府兵。對冷徑山一役的慘敗,他曾進行過反思,得出的結論是並不在多而在於精。如果統帥所用非人的話,再多的軍隊都是烏合之眾。

作為將門之後的薛訥,在贏得了皇帝對他的空前信任之後,益發添了滿懷的豪情,正所謂老夫聊發少年狂,正欲引弓射天狼。

李隆基不是聾子,姚崇反對的聲音,他聽得一清二楚。說什麼盛夏時節蚊蠅滋生,易至軍中流行疫病,嚴重降低戰鬥力。還沒出征就說這種喪氣話。難道不出征,疫病就從人間消失了嗎?真是好沒道理。李隆基這樣想著,便不由自主把姚崇後面所說的話屏蔽掉了,這也算是明主們的一種特異功能吧。

當他說出朕意已決這樣具有十足分量的話來後,姚崇終於閉嘴了。作為泱泱帝國的首相大人,他受到重用的原因並不是因為敢於冒死諍諫,而是善於通權達變。有了這樣的前提,他才能夠放開手腳,實現自己的政治思想與抱負。

於是,李隆基、姚崇、薛訥三人便開始商討什麼人可以為副的問題。姚崇認為左監門衛將軍杜賓客老成持重,治軍嚴謹,可為副。薛訥認為自己的老朋友定州刺史崔宣道可為副,李隆基盡皆允准。

被宣上殿接受受命詔敕的杜賓客,對這個突如其來的任命還是頗感意外的,在畢恭畢敬的領旨謝恩之後,杜賓客小心翼翼向李隆基提出了自己對出兵時間的不同看法。他道:“陛下,臣有一眼不知當講不當講?”

李隆基不知他要說什麼,很大度地道:“但講不妨。”

杜賓客道:“臣以為值此酷暑炎夏之時,並非用兵的最佳時機,若是秋涼之後,或者更為合適用兵。”

李隆基一聽杜賓客又重彈姚崇剛才的老調,心中老大的不高興。他道:“愛卿所說這個應該不是成敗的關鍵吧。”

李隆基說話時看著薛訥,薛訥立時會意,道:“臣以為此時用兵正好可以輕裝前進,不用擔心糧草問題。因為彼處不但牧草繁茂,且正是牛羊生息肥美之時,我軍的糧草問題恰好可以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呀。”

李隆基立即首肯道:“薛愛卿此論甚妙,甚合朕意。你們覺得呢?”他看著姚崇和杜賓客。

他的話傾向性太過明顯,杜賓客又不是愚笨之人,知道再固執己見定然會拂了聖意,須不好看,只得和姚崇齊聲道:“皇上聖明。”

從宮裡出來,杜賓客私下裡同姚崇交換了一下意見,在隱約感覺到姚崇原來是和自己觀點一致,並不是十分支援出兵時,他便向姚崇好發了一通牢騷。而姚崇卻沒有多說什麼,他明白成命一下,他這個做首相的,就只能去貫徹了,要是在和別人在下面說三道四,傳到皇上耳朵裡可不是耍得。

上次孫佺出征,十二萬人皆徵調自河北,結果全軍覆沒,造成河北兵員大幅減少,至今未能完全恢復。此次出征,姚崇發下兵部羽檄,徵調河東、河北共六萬人組成出征大軍,兵員皆來自軍戶,一概不得向農戶徵召。

薛訥的行軍大元帥臨時治所仍然設在幽州。幽州大都督孫佺完敗之後,東北邊境的軍務就由薛訥一直統攝。他與杜賓客先趕到幽州,而後等得崔宣道的到來。

數日後,六萬兵馬齊集幽州。這次,最讓薛訥薛訥滿意的是他得到了一萬騎兵。唐時的騎兵不是重甲騎士,全部為輕騎兵,具有機動性強,衝擊力大等特點,是*克敵制勝之一大法寶,與敵軍交戰時,一支數千人組成的且訓練有素的大唐騎兵,一個個手持輕便的橫刀或是長矛,勇悍程度完全不遜於縱橫大漠最出色的突厥騎兵。若是指揮得當的話,甚至可以在瞬間沖垮敵人的陣線。

面對這一萬精騎,薛訥忽然在心中初步形成了一個頗為大膽的進軍計劃。之後,他便格外留意騎兵的操練。城郊外的曠野上就是騎兵的演武場,看著他們分成數隊,輪番劈砍事先用木樁子扎好的草人,薛訥也頓時變得熱血沸騰,兩腿一家坐下白馬向著草人飛馳而去。火紅的盔纓似明滅不息的火焰,頜下花白的鬍鬚隨風飄擺,倏忽間,已如一道閃電衝到了草人之前,只見一道白虹劈空劃過,薛訥手起一劍將碗口粗的木樁子所扎的草人截為兩段,霎時贏得了滿場將士雷鳴般的喝彩聲。

薛訥帶著親兵回到都督府,摘取盔甲,坐在廳上喝茶休息,忽然發現案上放著一封書信,署名為裴旻,便叫來下面的親兵詢問,親兵回說是一個時辰之前送來的,因見大帥不在,是以放在了桌案上。

薛訥拆開信觀看。原來裴旻聽說了薛訥要兵出幽州的訊息,所以特地寫了這封信,主要是以自己的親身經歷,提醒老上司定要小心為是。

薛訥捻著鬍鬚瞧著書信,對身邊的參軍道:“小家夥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竟然教訓起老夫來了。說到底還是年輕,畢竟沒經過什麼大陣仗。也罷,老夫少不得的給他寫一封書,叫他把心穩穩地放在肚子裡才好。”說罷,叫參軍取過來筆墨信箋,寫了一封書信叫人給裴旻送了去。

都督府議事廳。

當薛訥提出要親自擔任先鋒率領二萬步騎先行開路時,立時引起了滿座譁然。

杜賓客首先站起來反對。他道:“元帥應當總督全軍,怎麼能親為先鋒,先攖敵鋒呢?若萬一出了岔子,六軍將由何人來統帥節制呢?”

杜賓客的詰問得到了將官們的一致認同,大家紛紛七嘴八舌道:“是啊大帥,這可是萬萬使不得啊,屬下等請大帥三思。”

從一個極端跳到另一個極端,薛訥走過了怎樣的心路歷程,誰都不知道。他十幾年來都對奚和契丹採取防守策略,並不等於他不想收復失地,不想掃滅胡虜。相反,他無時無刻不想著能有一天橫掃千軍如卷席,率領鐵流一般的雄師殺個痛快!所以,當他聽說突厥王子同俄特勒被郭虔瓘殺死之後,就再也坐不住了。他覺得是時候去大幹一場了。而親統二萬兵馬為前鋒,正是為了圓這個夢。

面對出奇一致的反對聲,薛訥以很平淡的語氣說道:“此事本帥已經過深思熟慮,我意已決,眾位勿復多言。”

他竟學起了李隆基的口吻,以權勢壓人,那誰還有什麼可說的?

杜賓客從打被任命為副元帥那天起,就對整個出兵計劃從心裡是予以否定的,所以無處不覺得彆扭。偏偏又聽到薛訥提出了親任先鋒的進軍方案,更加覺得匪夷所思,聞所未聞。如此荒唐的行為,他作為副帥當然不能坐視,第一個提出了反對,孰料薛訥卻根本對他的話置之不理。暗哼一聲不再言語。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與杜賓客不同,崔宣道和薛訥的私交還是較深的。不過,他在接到任命詔敕之前,對薛訥出征一事是一無所知,所以當時很是意外。來到幽州後,才從薛訥那裡得知,原來自己此次被調往前線全是他的主意,心裡老大的不高興。誰不知道,歷年來凡是出兵東北,基本上都是有敗無勝。弄得好,得個全身而退,弄不好就是全軍覆沒,甚而至於連項上人頭都保不住。

崔宣道雖然對薛訥這種自作主張,不顧別人感受的做法十分不滿,卻只能深藏不露在心裡。表面上卻還是稱兄道弟一團和氣。

在聽到薛訥要以元帥身份而身兼先鋒時,大幹荒唐之餘,不由生出一絲幸災樂禍的念頭。心想,你要怎樣便怎樣,關我甚事?也不問問我,便在皇上面前薦舉我為副元帥隨你出征,什麼好事嗎?你就是這樣跟我好的嗎?你要送死搭上我好做個墊背的?如今你要做先鋒正合我意,若破了敵軍,你盡可獨攬功勞,我也不眼饞,若是你不幸玩完了,我便正好抽身而退,免得和你做陪葬品。

薛訥是憋足了勁要大幹一場,卻不料兩個副帥卻是各懷心事,貌合神離。無論什麼情況下,以己度人都是極不可取的。他還以為別人都和他一樣躍躍欲試,急不可耐地要奔赴沙場殺敵建功呢。哪成想只是他一個人做如此想,別人都是打定了主意要看他的笑話。知己尚且做不到更不要說知彼了。《孫子謀攻篇》雲: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信乎?(未完待續)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諸天新時代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宇宙級寵愛我真不是魔神劍仙三千萬都市國術女神食物鏈頂端的猛獸女配她天生好命我有一座天地當鋪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相關推薦
仙寥鬥羅:我獨自升級明星老婆討厭的是我馬甲又不是我喜遇良辰漫威之最後的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