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一個人的明末

第18章:山字營
上章 目錄 下章

一個人的明末第18章:山字營

兄弟四人一時沉默。四人都是允文允武的人傑,有大志向,何懼一死,然則如果因為自己連累了鄉親則罪莫大焉了。

良久,李信眼神轉為堅定,看著二哥說道:“二哥此言,如果是盛世自然是至理。然則當下兵荒馬亂,崇禎六年,流寇數次經過河內唐村,但有一次起了劫掠之心,你我兄弟焉有命哉?與其被流寇、東虜劫掠去填溝壑,還不如拿起刀槍堂堂正正的大戰一場!”

“四哥說的對,俺也是這麼想的!”李牟一拍大腿興奮的說道。陳奏廷也撫髯頻頻點頭。

“更何況這些年天災頻仍,鄉親們連飯都吃不飽,每年凍餓而死的也不是一個兩個,與其餓死不如出去闖一闖,咱們跟鄉親們說清楚,出去闖蕩九死一生,刀口上搏富貴,願意去的生死有命富貴在天,要是死了俺們母其母、子其子,鄉祭之時大家夥兒共上一炷香,總不忘咱們李家有這麼一號志士。誰要是惜命不願出去,大可以留下來作鄉勇保衛鄉梓也是大丈夫好漢,倒也無妨。俺總是想,大丈夫生於世間,總要做一番大事業方不負此生!”李信此話擲地有聲,顯然是心有所感噴湧而出。

“四哥,四哥你說的跟俺心裡想的怎麼一模一樣!”李牟興奮的直拍手。

李仲終於動容,微嘆一口氣,四弟有大志向,終究不是老死於病榻之人,此番恐怕是下定了決心了。

李牟緩過神來,才想起來,對李仲說道:“二哥,剛剛一急沒來得及說,這五省總理劉重元不是一般人啊。說起來他跟我同歲,同是萬曆三十六年生人,十六歲考中秀才,十八歲中舉,崇禎元年三甲同進士出身授保安縣令。在保安縣令任上劉總理就大力組織鄉勇民團,整頓韓城防務,於崇禎三年率鄉兵大破來襲的流寇,擒獲其首領神一元,獻捷於京師,皇帝大喜,視之為用兵奇才,調入京師授兵部職方司郎中,七年間料敵如神屢獻捷策,是我大明最知兵之人。哦,對了,這次大辦團練之策就是他屢屢上奏施行的。”

“大丈夫當如是啊!”李信聽說劉重元才三十歲就官至五省剿賊總理,.asxs.也是靠鄉兵剿滅流寇,不由大為心動,自信以自己的本事不會做的差了。劉重元的履歷也徹底震撼了李仲,對於兄弟投奔麾下再無異議。

兄弟四人計議已定,李仲、李信和李牟立即趕回唐村,李仲和李信要分別勸說父親同意他們組織團練並南下襄陽投奔總理麾下,李牟也需要勸說其父親李自奇。而陳奏廷則趕回溫縣陳家溝,陳家也是陳家溝的大戶,其祖父和父親都曾經為官,雖然都是不入品級的,但是再陳家溝一帶也是遠近聞名。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等李家三兄弟回到唐村,李春茂和李春玉也都收到了公開信,信是河內縣教諭張老夫子親自送來的,河南巡撫關於鼓勵地方鄉紳大辦民團的指令到達衛輝府然後轉到河內縣後,縣令等縣裡主要官員都認為李家堪當大任,於是委託縣教諭張老夫子前來促請,而縣令王漢則陪同懷慶知府親自去面見楊都堂,請他老人家出山主持懷慶府的團練事宜。

楊都堂是曾任寧夏巡撫的楊嗣修,萬曆三十五年進士,崇禎元年巡撫寧夏,整肅兵亂、安撫黎民,休養生息,短短一年時間實現了社會安定。崇禎二年因遭誣告而返鄉,回鄉之後興義學,賑災荒,面對流寇肆虐又相繼捐銀修繕懷慶府城和河內縣城,並捐銀2000兩,動員鎮民修築柏香鎮城牆,並購置軍械組織鎮民眾以自保,使得柏香鎮民眾暫時免遭兵戈襲擾。他老人家已經七十四歲德高望重,有他出山主持團練,那定然是一呼百應。

對於縣裡的意思,李春茂等李家掌事人自然是贊同的,兵荒馬亂之際組織鄉勇保衛鄉梓那是理所當然的,事實上,唐村早就自發的組織了習拳的鄉勇在村外巡邏,只是為避嫌大都只是拿著鋤頭扁擔而已,現在有機會轉為合法自然是千肯萬肯。因此,張老夫子一說這是皇上下旨同意的事情,李春茂就立即一口答應了下來。

李家三兄弟回到唐村的時候,李春茂、李春玉以及李牟的父親李自奇等李家長一輩都在大屋陪著張老夫子敘話,談及當下流寇肆虐、東虜入侵,致使皇上憂勞百姓流離,實在讓人不勝唏噓。

送走了嘮嘮叨叨的張老夫子,李家圍坐在一起商討這件事。毫無疑問,作為李家的領頭人,文武兼資的李春茂要肩負起組織唐村團練的重任,唐村有兩百多戶近兩千口人,其中壯丁有六百多人,再加上唐村臨近千載寺,一直有習武之風,村民幾乎人人習武,編練出一支強悍的團練是理所當然的,而張老夫子此來話裡的意思是希望如果縣城有難,唐村團練能夠及時支援。這事兒吧,李春茂雖然一口答應了下來,至少先把團練辦起來再說吧。

雖然還沒有感受到,但是辦團練手裡有兵,李家在河內縣的話語權肯定會大漲,李家幾代人允文允武,正是此時大展身手的好時候。

可是原本喜氣洋洋的氣氛,在李牟和李信提出要南下襄陽投奔新任五省剿賊總理之後,頓時變得凝重。尤其是李春玉,只有李信這一個嗣子,如何肯讓他去冒險。奈何李信計議已定,李牟心中建功立業的雄心也是不可遏制,一番爭論之下,李信和李牟倔強的像頭牛,堅定要南下闖蕩,最後還是李仲出來勸說叔父,好男兒志在四方,大丈夫當建功立業,這才促成。

最終議定,由於李信和李仲都已經被革去功名,因此決定由大哥李倫出面組織一支團練,李仲、李信、李牟以及另一個堂弟李友協助,一起去襄陽加入五省總理麾下建功立業。至於唐村,由李春茂負責,組織村裡青壯閒時習武練兵保衛鄉梓。

李家四兄弟得了族裡的支援,立即在村裡進行動員,在每月一兩銀子的餉銀和建功立業的誘惑下,有71名不甘於再面朝黃土背朝天過日卻仍然餓肚子的年輕人加入了南下的行列。幾天後,陳奏廷又帶著32個陳家溝年輕人趕到了唐村,正好湊成一百單八將,讓眾人大為驚異和興奮。

熟讀兵書的李信,將108人按照明軍邊軍的編制編成一個哨,由李倫擔任哨長,哨下設五隊,李家四兄弟和陳奏廷分別任一隊的隊長。在李春茂的聯絡下,族裡出錢,從縣裡購買了六隻火銃和四十多支長槍,然後又從村裡蒐羅了13匹馬、15張弓和二十多把刀槍,將這支團練隊伍武裝了起來。鎧甲是一件都沒有,無奈之下,村裡的婦女們被動員起來,連夜為108人製作出一套明軍戰袍,才算是有了一點兒明軍的樣子。在報備河內縣和分巡河北兵備道衙門之後,因為李倫字山,這支小小的團練就被命名為河南懷慶團練山字營,隨即兵備道衙門又送來了營旗。

原本108人不夠營的資格的,明軍中一營一般是三千人左右。但是作為懷慶府乃至整個分巡河北道最早成立的團練,也是第一個申請南下趕赴總理大人麾下的團練,道臺大人欣喜之下大筆一揮,就將其升格為營,撥來軍餉六百兩,還將自己的一套罩甲送給李倫,鼓勵他到總理大人麾下之後好好表現,殺敵立功,為河內縣、為懷慶府增光。懷慶府和河內縣也分別撥出三百兩銀子以壯行色。

在李信的組織下,山字營爭分奪秒的進行訓練,行軍、佇列、兵器操練,甚至是宿營、伙食,都是需要從頭研究、試行、修改。李信雖然天授其才,幾兄弟雖然個個文武兼資,108人雖然個個身手不凡,但是畢竟誰也沒參過軍打過仗,紙上所學終究只是紙上。因此,幾兄弟每天都忙得昏天黑地,一刻也不得閒。總算有李春茂等長輩的幫襯,事務雖忙卻仍然在有序的推進。

直到十月初三日,從河內以及鄰近幾縣採購的七十多石糧食以及十幾輛大車到達,山字營的操練也初見成效,大家商量著也該要出發了,在耽誤下去就要入冬了,路就不好走了。

十月初六日是選定的黃道吉日,河內縣在唐村舉行了簡單的出征儀式,德高望重的楊都堂老爺子也親自趕過來為子弟兵們加油助威,鼓勵鄉黨們離開家鄉到總理麾下效力,一定要奮勇殺寇,上了戰場要挺起胸膛朝前衝,不要丟了河內人的臉。

山字營108人也個個熱血沸騰,誓要殺賊立功為河內人增光。在十裡八鄉的鄉親們的送別中,山字營踏上了南下之路。

從河內到襄陽,最近的路是從孟津渡過黃河,然後從洛陽一直向南,經許州過南陽,渡過漢水抵達襄陽。按照李巖的規劃,山字營到渡過黃河之後到洛陽再重新採購幾輛大車和糧食,雖然河南岸的米價騰貴,但是也比一路拉著糧食走到襄陽好。

十月十日,山字營渡過黃河。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劍仙三千萬都市國術女神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我有一座天地當鋪特種兵之戰狼崛起諸天新時代宇宙級寵愛我真不是魔神食物鏈頂端的猛獸女配她天生好命
相關推薦
最後一個鍊金師法神降臨我有一顆黑洞網遊之炮臺法師玄幻:開局我能無限合成護國戰神紀元黎明重生之八神太一精靈之我是小精靈次元太一證道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