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一六二二

一八一節 勤王大軍
上章 目錄 下章

一六二二一八一節 勤王大軍

無言的浪花拍打著峭壁,在懸崖上打出一片又一片的浪花,在午後的陽光中碎成一片閃閃發亮的水珠。峭壁的上面,兩百名手持燧發槍的“騎兵”在快速運動著。

這兩百人騎著膘壯的戰馬,穿戴著制式的灰色軍裝和黑色皮靴,背上都扛著一支精巧的南海燧發槍。兩百人中間護著一部套四匹馬的戰車,如果你仔細看,你會發現那粗海布蓋著的戰車實際是一門小炮。

這支部隊在運動中保持著高度戒備,背插小旗的十幾騎斥候在四周偵探,巡查著周圍地境。

實際上,這是改水營的一次突襲訓練,從三個登陸點越海抵達遼東半島,奔襲八十裡外的南汛口。這支小部隊,是搶在前面地驍字旗第二司。

一個斥候衝了過來,他拔出了背上的改水營斥候旗,離佇列還有百米時在左手上揮舞了兩下。士卒們確認了他的身份,讓出一條路來讓他直接騎到了這兩百人部隊的“千總”面前,

“報!前面十里就是南汛口,無敵兵,有逃亡遼民數百人聚居。南面第三司在我司右翼,距離二里。”

驍字旗第二司的千總點了點頭,他回頭看了看,兩百騎火槍手的胸甲頭盔在陽光下照出一片耀目的雪白。長年的強度訓練和充足營養下,這些士兵個個都是強健彪悍,而夜校文化課和豐厚的軍餉也讓他們士氣高漲。

千總相信自己會贏得這次訓練第一名。

“加速前進,搶在第三司前面到達南汛口!”

南汛口原來是大明東江鎮的一個前沿碉堡,不過這些年東江鎮體系混亂自相攻訐,這碉堡早就荒廢了。現在後金和明軍注意力都在京畿,人煙稀薄的遼東半島沒人管。在這種背景下,改水營大膽踏上了遼東半島舉辦了這次強渡突擊訓練。

第一個到達南汛口的“司”晚上可以加餐,每四人加燒酒一壺,野味宴席一桌。當然不只是加餐的獎勵,如果在訓練中把別的司比下去,能夠加獲一門步兵支援四磅炮,增強“司”突擊火力。不但如此,還能夠讓東王在大會上表揚幾句,這會讓這個單位更有榮譽感。

從物質到精神的獎勵,讓訓練中的諸將士使足了勁。他們朝第一名發起了衝擊,但事情總是不遂人願,關於競爭者的壞消息很快傳來:

“報,勇字旗第一司出現在右翼,旗總常文廣親自帶隊走岔路越過了我旗第三司,現在衝向南汛口。”

身材高大的千總眼睛一瞪,大聲罵道,“吊子日的常文廣又玩陰的!他像個旗總麼?老子拼了!全司突擊!最快速度進入南汛口!”

“東王說了,抓來一個遼民一兩銀子。兄弟們,給我衝!”

兩百士兵齊聲大呼,策馬往演習訓練的目的地衝去。

驍字旗第二司三里後的海邊平原上,一片旌旗招展,原野上馳過一片整齊得有些駭人的騎兵佇列。這是秦明韜率領的中軍精銳,也在快速向南汛口前進著。這次演習性質的訓練秦明韜很重視,李錦熙等幾個謀士也跟隨其中。

秦明韜對全營的表現很滿意——今天看下來,這次演習很成功,五千戰兵都掌握了基本的騎兵突進。如今改水營有近萬馬匹,算戰馬的話也有五千匹,能夠在必要時候發起長途奔襲,打擊敵人的核心區域。

看了看西面的渤海,秦明韜又想起什麼,向李錦熙問道,“那孔有德說起曹文詔就變色,此將真有如此悍勇?”

李錦熙想了想,說道,“這人是大同人,這兩年在西北討伐流民軍,率三千遼騎在百萬流賊中縱橫突砍如入無人之境。此人不但勇毅,更善於用計,多次用詐擊破敵眾,實在是千軍難求的良將。如今大小流賊聞“曹”字而色變,像綿羊一樣被他四處驅趕。”

“如今他的三千騎軍就快抵京,我怕殿下在京畿的謀局…”

秦明韜想了想,只問道,“那曹文詔和皇太極打過沒?”

李錦熙始終不太習慣南海五王不同於常人的一些用詞,比如把黃臺吉叫為皇太極就讓他很不舒服。他不知道這是後世對黃臺吉的習慣稱呼,只覺得一群遼北韃虜,為什麼冠上“皇”這樣的高貴稱呼。但既然東王習慣這麼說,李錦熙也只有改口,

“曹文詔久在遼東,在熊廷弼、孫承宗手下都幹過。和韃子打勝多敗少,但他以前位職低,倒也不引人注意。和皇太極…他沒有直接交過手,不知會是怎樣情景。”

秦明韜點了點頭,默然不語。騎了幾百步,李錦熙又抱拳說道,“還有一人,殿下也要留意。”

“哦?哪個?”

李錦熙臉上有些陰森,沉聲說道,“盧象升。”

突然聽到明末名將盧象升的大名,秦明韜愣了愣,看著李錦熙問道,“上次你說認識他。”

李錦熙點頭稱是,說道,“在洛陽求學之際有數面之緣…此人幼學經綸少學武略,文可以做一筆錦繡文章登堂答對,武可以百步穿楊行軍突陣,實在是當世人傑。上次黃臺吉入關他募萬人勤王受崇禎嘉獎,後來任大名三府兵備道,專事練兵。”

“前番聽說他已率軍北上勤王。有此人在,京畿之局或有變數。”

盧象升的大名秦明韜當然聽說過,明末是個將星雲集的時代,而盧象升無疑是其中最璀璨的幾顆之一。明末的亂世中,盧象升率領一手打造的天雄軍南征北戰,是苦撐這大明殘局的支柱之一。聽到盧象升也開始嶄露頭角,秦明韜突然覺得前路又多了些艱辛,不禁點頭說道,

“大明朝氣數未盡。”

中軍正在前進,兩名參軍府文吏騎馬從後面飛騎追了上來。

“殿下!諮議!京畿細作回報!”

“三月二十七日多爾袞率三千騎攻擊武清縣,天津衛諸軍萬餘人北上阻攔,雙方激戰於大河屯。多爾袞驍勇,衛所諸將不敢上前迎戰。唯有一個文官率三千人死戰不退,衛所諸軍得此空隙四下圍住韃虜。”

“韃子被圍後擊退天津右衛開啟缺口,率軍退回開平中屯衛。此戰韃子傷亡百餘人,衛所也有數百的死傷。”

李錦熙點了點頭,說道,“如今遷安已陷,韃子正圍攻永平,這估計是皇太極牽制天津諸衛的動作…哪個細作報來的?賞他白銀百兩,讓他再探。”

那文官點頭答應了,正要把細作的軍情信交給李錦熙,卻聽到東王問道,

“那個死戰不退的文官叫什麼?”

兩個文吏不記得了,翻看了手上的信件才抬頭報道,

“大名府,盧象升。”

……

弘治十三年,大學士劉健上奏說,“晚朝散歸後,天色已晚,各處送來的檔案往往積壓內閣,來不及處理,如有四方災情,各邊報警燈事務,就有耽擱的可能。”於是孝宗弘治皇帝便下令,除早、晚朝之外,每日兩次在平臺召見有關大臣議事,因此便有了“平臺召對”這樣一個朝參方式。

但之後的明朝皇帝,基本上連早朝都懶得出席,更不必提晚朝和“平臺召對”了。不過到了崇禎朝這個情況變了,勤於政務的朱由檢時常在平臺召見國之重臣。

楊鶴出撫甘陝之前,崇禎是在這裡送他的。袁崇煥被斬之前,崇禎是在這裡見他的。

曹文詔剛到達雲臺門前時,看到延綏總兵和宣大總督都已經到了,一拱手道:“二位別來無恙,這也是接到皇上宣召的旨意了吧?”

在崇禎欽點的當紅猛將面前,二將不敢怠慢,宣大總督張宗衡拱手答道,“正是,我二人鎮守等京近,得旨後率軍趕來,已紮營城外半月了。一直等到曹將軍到,今日才接到天子宣召之旨。”

這話裡有些自嘲的意思,曹文詔笑了笑,昂然答道,“將軍笑話曹某了,我從臨洮趕來,距此足有兩千裡路途。雖然在下一路馳騁也著實費了數月才至。此番韃子肆虐京畿,我等當同心協力為國效力,掃平賊寇。”

三人在門外客套了幾句,宣旨太監走了出來,“皇上傳召,宣三位入內議事。”

兩個總兵對視一眼,都拱手朝曹文詔說道,“曹將軍先請!”

桌案上擺放著一堆奏摺,但這時都被合起來堆在一邊。三個總兵行禮後被賜了座,這也算是殊榮,三個總兵受寵若驚,屁股只敢坐下去一半。

崇禎這些天被丟城失地的訊息折磨的焦頭爛額,這時看到曹文詔就像看到救生圈一樣,點了點頭就直奔主題,

“如今現在直隸糜爛,諸位為國之幹城,決計如何平賊?”

這話問得空泛,讓人不太好答。這種戰略性的問題多該由皇帝定奪,或者由兵部尚書決策,三個總兵不過是統兵將領,考慮全域性進退的話實在是專業不太對口。三人都沒有說話,倒是一時冷場了。

崇禎臉色有點難看,眼睛在三個人身上掃來掃去,最後還是停在曹文詔身上。

和其他將領不太一樣,曹文詔在甘陝一直是吃獨食,打起來狠得很,很少考慮友軍策應之類的問題,倒是習慣於自己制定進退方略。正因為這麼獨,打得又這麼好,他的官才升得這麼快。

想了想,曹文詔拱手答道,“末將以為,韃子千里奔襲之下糧草最虛,如今山海關還在,韃子只有喜峰口一線可以轉運糧草,若斷之,則京畿形勢大有可圖。”

崇禎聞言眼睛便亮了起來,上下打量了番這個中年悍將,越發喜歡起來。崇禎頷首笑道,“我便知曹總兵有計。”

崇禎實在是對搗漿糊的孫承宗煩不過了,慷慨說道,“我有意以曹文詔總督京師外諸兵馬,統一排程平此番賊患…諸位以為如何?”

曹文詔在甘陝確實打出了名頭,幾次用計大破敵軍,倒不是只會衝鋒的苦主。其他兩個總兵對視一眼,拱手答道,“皇上聖明,曹總兵勇毅而有智略,我等願聽其排程。”

曹文詔還要推讓,崇禎已經把秉筆太監王承恩叫了進來。這小公公剛好和在座的延綏總兵王承恩同名,忍不住多看了一眼。

崇禎意氣風發地站了起來,大聲說道,“賜三位總兵御饌貂裘,以示嘉獎進取之意!你去和首輔說,朕要封曹文詔為左都督,總督京城外北直隸諸軍。”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勤王之師已至,此番朕要一舉討平小賊黃臺吉。”(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qidian.,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劍仙三千萬都市國術女神宇宙級寵愛諸天新時代我真不是魔神女配她天生好命特種兵之戰狼崛起我有一座天地當鋪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相關推薦
茅山傳說美人魚的童話[綜童話]很久很久以前封神:我,人皇帝師,擺下先天殺陣重生之金牌明星經紀人神豪從吃保底開始王者之榮耀王者王者榮耀之英雄圖鑑重生後我在三界公然開掛小僧開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