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影視諸天從知否開始

第一百一十九章 論政論人
上章 目錄 下章

影視諸天從知否開始第一百一十九章 論政論人

因此對於平叛之事,李皓還是比較上心的,想著早些把這事給推進下去。

但各地叛亂本就有心人對度田令不滿,而刻意放縱出來的結果,自然不想此事被迅速撲滅。

一時間持相反意見的人便在這宣德殿上吵了起來,當然即使那幫反對者,對於要不要剿匪也是不敢動搖的,只敢在具體章程上揪著不放。

在這種情況下,都城的兵馬並未能在第一時間出動,只是在叛亂最為激烈的青、徐、幽、冀四州,將已經取消的郡都尉之職重新設定,專職負責平定此次叛亂。

另外黎陽營也被文帝調動,協助各地平定叛亂,首先針對的便是冀州叛軍。

畢竟黎陽營本就屯駐在冀州,自然是就近先把冀州的亂匪給解決掉。

按說到這裡,至少那些冀州的叛亂應該是要被壓制下來的,畢竟黎陽營的精銳不比北軍五營差,打起叛匪來還是小菜一碟。

可問題是,這幫反叛的傢伙,本意就不要是佔山為王,只是想把天下攪亂逼文帝收回度田令而已。

因此這些人每攻下一地,都不會多待,一直是在各地流竄,再有地方上的豪強通報訊息,一時間黎陽營根本就抓不著人,這兵馬再精銳也沒什麼可施展的地方。

而這其中的內情,文帝自然也能猜到,因此這怒氣是越發的激烈了。

當即便把已經快要退居二線的吳漢又給撈了回來,屬意讓他去領兵平叛。

這可把那幫暗中支援叛亂的官員給嚇到了,畢竟吳漢屠城殺降、兇名在外,讓他去領兵平叛,到時只怕他殺的人,比那幫叛匪殺的人都多。

青、徐、幽、冀四州可是這幫人的家族根基所在,他們只是想逼著文帝取消度田令,可不想給自家放血。

一時間群情鼎沸,紛紛表示如果讓吳大將軍前去平亂,恐傷了無辜捲入的百姓!

皇帝聽了這話,當即說道:“那諸位卿家不妨說說,若不讓他去,那又該如何處置。”

聽聞這話,當下便有反對度田的官員出來說道:“陛下,如今這些叛賊聚則攻殺地方官吏,散則隱沒山林草澤,官兵前去圍剿他們就躲藏,官府收兵他們又出來抗亂。

已經鬧得天下處處烽煙,民不聊生!臣懇請陛下收回成命,度田一事宜緩緩圖之!”

崔佑聞言直接說道:“你這話誇大了吧,如今叛匪也就是在青、徐、幽、冀四州鬧騰些,其他地方哪有什麼動靜。”

說完話,還有人配合的問道:“哦,那為何這四州最為激烈?”

隨後崔佑解釋道:“蓋因這四州都靠山有海,兼具魚鹽海貿之利,當地豪族有錢有人,勢力龐大,再則,他們也都離朝廷中樞遙遠。

而其他符合這條件的地方,譬如揚州、交州,雖廣有江海湖泊,卻是草昧初闢,有聲望的豪族都沒幾家,自然就鬧騰不起來了。”

言語間直接就把話題引申到了豪族世家的身上,但能在朝堂上站著的人都是老狐狸,自然不會接招。

當即便轉了話題:“青、徐、幽、冀四州幅員遼闊,人口龐大,又是賦稅重鎮,如今這一亂,天下震動,請陛下三思啊!”

然後紀遵站了出來,呵斥道:“三思什麼,莫不是你們還想讓陛下,因為畏懼這四州的豪族勢力便朝令夕改,收回政令嗎?

若是如此,那朝廷威嚴何在,是不是以後再有人對朝廷政令不滿,便可聚眾叛亂,逼朝廷退縮。”

這一下子就把說話的人的辯解話語給堵住了,但那邊同盟的人多啊,於是又換了個人,直接把矛頭指向了景枡功臣一系,要把他們給拖下水,給文帝增加壓力。

“紀大人這話別說的這麼冠冕堂皇!據我所知功勳遍佈的景阩一郡,其隱沒田地人口的作為比之其他地方尤有甚至。

這包庇諸位功臣,卻苛求外州外郡,未免叫天下人不服吧!”

這話一說,引來了包括崔佑在內的朝堂上眾多重臣的怒目而視,也讓李皓在後面不由給他點了個贊,果然是惹事的不怕事大。

不過在某種程度,這官員說的也沒錯,景枡郡的度田令確實實施的很不徹底。

畢竟景枡功臣佔據著中樞的大半高位,實力雄厚,那些地方官員哪裡敢去得罪他們。

一時間宣德殿內便啞了火,崔佑也不好再說什麼,這時文帝就開口了。

“此事朕已然知曉了,昨日便已派人下去核實,若是地方官員真有失實之處,一律會嚴懲不貸,這樣應該能讓天下人心服吧。”

聽到這話,反對度田的官員們只能悻悻然的坐了回去;畢竟文帝都一視同仁了,你還能說什麼呢。

而景枡功臣這邊也是臉色難看的很,不由開始估摸自己這次得出多少血,越想越心疼,於是看著這幫反對度田的官員就更憤怒了。

見底下人消停下來,文帝說道:“好了,今日找你們來,是要商議如何處置叛亂,不要再跑題了。”

隨後便專門點了霍不疑的名,讓他上來說說具體想法。

“陛下,諸位大人,依臣淺見,此次叛亂應當分為兩種。

第一類,是無辜百姓受官府盤剝,以為是朝廷將他們的房屋草垛一概計入田畝,好多徵他們賦稅,是以激起民變。

這些人,須以安撫為主,剿滅為輔,把事情說清了自會散去,若還不肯棄械投降者再殺不遲。

第二類,則是當地豪族裹挾無知百姓,反抗朝廷的政令。

對於這些人,就該以雷霆之勢直接剿滅為首者,讓這天底下的人都知道,究竟該聽誰的話。”

而在聽完霍不疑得話後,皇帝直接給出了結論:“朕也認同子成得話,此次還是應當剿撫並用。

若是叛亂之徒自行散去,朕也不多計較,若是繼續冥頑不靈,一經查出亂軍首腦,全族一律遷徙至幷州北部或揚州南部。

一來這兩州地廣人稀,他們也能有個生計,二來能阻斷與原籍的聯絡,叛亂自消。”

這上下承接得那個順暢,明顯就是事先商量好的,這場朝會就純是走個行事嘛!

而且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文帝得找個處置方法,可謂是老辣之極,正好是打在這幫反對度田官員的腰眼上。

畢竟說到底,這回叛亂四起,為的並非個人榮辱,而是家族利益所至,查明哪家支援叛亂,直接將這家族從當地連根拔起遷往他處便是,這叫釜底抽薪。

因此這幫人一聽這話,便齊齊撲倒求饒:“陛下,萬萬不可啊!世族根系在於宗祠,因此便難離故土。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觸犯律法者不過數人死矣,何至於全族遷徙,到時失其財貨、不識風俗,這是要毀家滅門啊!”

文帝聽後臉上一片和善,回道:“卿家言重了,遷徙後官府也會給他們土地,怎能叫滅門呢。

前朝武皇帝不還頒佈了《遷茂陵令》,勒令天下豪族按期遷徙,也沒見哪家豪族就滅門了,你們不要危言聳聽。”

當然,文帝此時專門提起《遷茂陵令》,也不是隨口說的,而是在警告這些不願執行度田令的官員,自己已經是有所寬容了,讓他們不要得寸進尺。

但實際上,文帝自己也知道,真要再強行《遷茂陵令》,那恐怕也是不現實的。

畢竟自己的統治的基礎與西漢時已大有不同,雖然文帝也羨慕漢武帝能憑藉著《遷茂陵令》和《鹽鐵國營》將國家財富集中到君主一人之手,可以隨心所欲地大規模攻打匈奴、大規模興建宮室、園囿。

但他也需要考慮現實,自漢武帝死後,《遷茂陵令》便已經無法再正常運轉,直至漢元帝時期廢除《遷茂陵令》,地方豪強得實力便已經得到了極大得加強,自此尾大不掉。

而在他自己爭霸天下得道路上,也是一路得到這些世家豪族支援才能成功的,就連他賴以起家得根基也是景枡郡得世家豪族。

只是一道度田令,讓世家豪族出出血還行,但要真的斷他們後路,只怕這十三州就真的是處處烽火了。

這幫世家豪族出身的官員,自然也明白這個道理,只是他們也不敢來賭,一時間就把這事給預設了下來。

沒人再反駁,於是文帝便蓋棺定論:“既然如此,這事便就此定下了,從今日起,若有人真心悔改服罪,就用不著闔族遷徙,若死不悔改,就換個地方好好思過。”

朝廷大政方略議定,之後便是具體的實施細則,此事依然由太子主理,再在兗州陳留郡設立總理大營,督管征戰與撫卹,監察各地度田令的施行情況。

不過其主要工作還是主管安撫事宜和戰後統籌,至於具體該如何清剿,則由吳漢統領兵馬執行。

但讓李皓有些意外的是,自己也稀里湖塗的被安排了職務,被從太子身邊調走,去協助吳漢徵繳叛匪。

美其名曰青州是袁氏族地,李皓對青州情況更為熟悉,所以讓李皓負責清剿青州叛匪。

而與李皓相對的是,袁慎也被從廷尉府調出,被安排到了太子身邊,協助太子執行度田令。

至於東宮的兵馬衛隊,則被霍不疑給接管了去。

下朝之後,李皓本打算去找太子問問情況的,結果被文帝留了下來。

因此當天李皓也沒法找人確認,只能是先行回府,等待和袁慎來商量。

袁慎問道:“你說陛下這葫蘆裡面賣的什麼藥,怎麼在這個時候突然把你調離了東宮?”

李皓回來得路上便琢磨了一路,隱約間已然有了些想法,說道:“此次議事,陛下依舊讓太子主理度田令,說明陛下對太子得信重並未消減。

在這種情況下,陛下應當不會去消減太子勢力的,否則也不會在我離開東宮之後,又把你塞到太子身邊。

所以我覺得,會不會是霍不疑在搗鬼,讓陛下覺得我對於太子的影響力過大,所以才想把我調離東宮的。”

袁慎聽罷沉默了一會,回道:“這倒是有可能,畢竟今天霍不疑和陛下一唱一和,明顯是提前過的,那他在中間提了一嘴,也是方便得很。

不過若是這樣,倒也不算是壞事,畢竟父親和堂舅父各自分掌一州兵馬錢糧,加上遍佈郡縣的曲氏子弟,以及你我又在朝中擔任要職,花團錦簇之下本就蘊藏危機。

咱們如今還沒有和豐饒功臣分庭抗禮的能力,適當的退上一步也是好的。

現在堂舅父謀求去職進入中樞,你這邊經過這場平叛,多半就會被安排得州郡任職,到時我在太子身邊再韜光養晦一段時間,如此倒是能夠讓其他人放心。”

李皓回道:“這樣也好,不過韜光養晦沒有必要,霍不疑這個人精明得很,你在他面前藏不住的,反而會露怯。

而且有他在前面壓著,你露露鋒芒也沒什麼,反正現在陛下既然把東宮衛隊也交給了他,顯然是讓他把主要精力放過去了。

不過你需要注意,尤其是在我外出任職得這段時間,觀察霍不疑這人得立場是什麼,看他還有沒有和三皇子勾連得跡象。”

袁慎說道:“嗯,我明白的,只是我想霍不疑應該不會再去投靠三皇子吧,畢竟太子為人仁厚,對於他又信重有加,只要太子登基,他眼見著就是位極人臣。

反觀三皇子,以他那性情匾察的性子,就算是霍不疑幫他登上帝位,只怕也未必能一帆風順,他何必如此呢。”

李皓聞言沒說話,畢竟這事從常理上來說,確實霍不疑都不該這麼做。

尤其是在沒有李皓出現的時候,他手掌東宮幕僚、稅報、印信,只要太子登基,那轉頭就能直接專國秉政。

可即使如此,他依然選擇了幫助三皇子,將太子給推了下去。

或許在他心中,有一些是顧念三皇子救他的恩情,但更多的應該還是為國家安穩著想,這麼看確實比起大部分人都要無私得多。

至少李皓自問多半是做不到的,雖然自己不會一心想著改朝換代,但能掌控更多的權力,便能為自己掙取更多主動權,總好過將性命寄託於他人之手。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宇宙級寵愛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特種兵之戰狼崛起都市國術女神我有一座天地當鋪劍仙三千萬我真不是魔神諸天新時代女配她天生好命
相關推薦
豪門父母和頂流哥哥終於找到了我大秦:我殺敵就能變強魔法戰姬魔技師之召喚戰姬洪荒:我帶領混沌魔神打穿諸天!小農民和俏房東武道長生:從修煉易筋經開始肥田喜事極品萌媳一劍之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