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遊走在棋局和文字之間

木狐的影子倏然遠逝
上章 目錄 下章

遊走在棋局和文字之間木狐的影子倏然遠逝

木狐的影子倏然遠逝

——看死去的棋子復活

文、三峽劉星(劉星)

“龍虎鬥京華,七劍下天山。三劍樓隨筆,雲海玉弓緣。”這是我對梁羽生的評價,而且美其名曰《贈仙逝棋豪俠客》。之所以如此,不是因為他的小說本身,也不是因為他的文學成就,而是因為梁羽生本來也是一個圍棋棋迷的緣故。

棋迷對棋迷總是有一種不同的感受,自從註冊新浪圍棋論壇的馬甲以來,我自覺不自覺的對棋迷很感興趣,而每每聽見他們不幸的訊息的時候,總會學古人一樣感嘆一番,也許這種感嘆和他本人的生死存亡無關,但是和圍棋有關。畢竟,我和他們有有一種相同的愛好——圍棋。

記憶紛至沓來,點點滴滴的文字記錄著我們當代棋迷之間只可會意卻難以表述的那種牽掛。在新浪網中有一個很有修的棋迷寫手,叫做“一閒”,他用筆端書寫了大量的圍棋文化類文章,特別是最後,我目睹他身前寫過的一篇遺書,很是感動,不久果然他因病而去。後來我在《博文寫遺書的三維解讀》中專門引用了這個例子。事後我寫到:吊新浪圍棋名博“一閒”君:“一現新浪身心倦,一仙問古求弈緣,一閒心情友天下,一休命運博友牽。”事實上,當時如日中天的“一閒”也從來沒有在我的“棋藝文化客棧”留下任何的片言隻語。這種文字只存於心,不需要喝彩。我只是用我的方式表述著我們對圍棋文化的愛。

我是重慶棋迷,而重慶最近十來年,因為古力的強勢出擊,更因為重慶圍甲的一路領跑,所以,來自重慶的棋迷自然關注重慶的圍棋棋迷。其中透過新浪網路、新浪部落格認識了更多的本地棋迷。而最典型的當屬一個羅姓的棋迷,他是一個和我年紀相仿的異鄉人,一個常駐本地的重慶棋迷,他是一個臭棋簍子,每每我一回到縣城,總會提前接到他的預約電話。然後就是鏖戰,喝酒、啃山羊腳、燙重慶麻辣火鍋,再然後是交換圍棋雜誌,看天下圍棋,圍棋……

某一天,我在三峽的船山,突然聽見一個棋迷給我的訊息說我的棋友老羅不幸突然去世的訊息。當時我大吃一驚,乎驚詫得不敢相信這是事實。回到家裡,信筆而書到“墓誌銘”:“三峽泱泱,弈友渺渺。棋雖小道,可以師遠。阡陌原野,何不是足下正途;昊天蕩蕩,誰不希冀一鶴沖天。古有劉伶之母歸而不動情,惜日謝安決勝千里而不愧色……”

這就是是我撰寫的墓誌銘,我甚至連他的姓名、他的家人,他的工作崗位,他的愛人,都一概不知,唯一知道的是——我們都擁有一個最特別的遊戲的工具——圍棋。事實上,我這網絡版的墓誌銘只存在於網路,只存在於棋迷之間,是寫給他,也是期待寫給所有的真的圍棋棋迷。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前年清明節前後,我在網路上對“渝高棋社”進行了網路圍棋文化訪談。其中他和我談到了他和古巨山的友情,他見證了威震天下的當紅的國手古力成長的經歷。後來,我專門寫了一篇《清明訪談渝高棋社,緬懷重慶棋迷古巨山》的文字。對古力,對重慶棋迷,對培養古力的老棋迷給予一個文化人應該有的緬懷。

棋迷之間,儘管在棋盤上竭盡全力的置之對方於死地,大獲全勝而獲得無比的快感,但是,棋迷往往透過棋局的對局,對自己對他人有著特殊的情感,所以,我們總是這樣的心態看待每一個真正的情誼。即使是棋友的棋友,我們同樣因為圍棋的文字而結緣。

比如,在江南文友“枕邊書”的“書房”裡,我見識了寫部落格的棋友“半半生”,那時枕邊書撰寫的一篇博文《讀“三峽劉星”博文有感》。在文章中,枕邊書分別列舉了枕邊書、三峽劉星、半半生三個博友的“打油詩”。那時是010年的春末。而且“半半生”是著名圍棋文化寫手枕邊書(王華)的圍棋老師,所以愛屋及烏,自然而然成為棋藝文化交流的重點……由於彼此都是棋迷都在寫新浪部落格的緣故,彼此之間文筆交流很多,後來我從他的棋友文友處知道他重病而去的訊息之後,也和許多江吳博友、棋友一道撰寫了緬懷的文字。記得我當時先是匆匆寫寫這樣一首打油詩:“半張棋局說個性,半瓶醞釀慰平生;半首歌曲聽心情,半部部落格寫新聲。十段技藝分一半,敢向江湖為己任;千言萬語分一半,姑蘇才子半半生。”後來我專門撰寫長文緬懷之,算是對棋迷、對博友的一種心靈的交代。

棋道人生鈥斺斎苛跣

棋友。我們因文字、因網路、因棋迷而結緣,儘管往來不多,但是能夠珍惜半生緣委實不易也。

我們棋迷透過圍棋的遊戲,或者遊戲的圍棋演繹我們棋迷之間永恆的友情。而這種憑藉同樣的道具演繹生活,進而追求真理,探索未知的過程,正是我們人生正確的態度。

所謂“人生如棋”的典故,我們往往一言以蔽之,而只有真正的棋迷方可明了遊戲棋局的暗示、啟迪、進而對人生的探索,對情意的緬懷。所以,當一個棋迷不幸去世的時候,為什麼我總是滿懷悲憫的心態,總會用自己的方式紀念,而與其說是紀念他們的個人生命,不如說是感嘆圍棋的魅力。是啊!圍棋的天空因為少了一個鐵桿的棋迷,我們的圍棋世界便少了些許精彩。事實上,圍棋的歷史證明培養一個標準的棋迷需要太多的機緣、太多的心血,太多的人文關懷。

是棋局的暗示

或者對弈的默許

木狐的影子倏然遠逝

無悔的夢

至今還在編織。

再借你鬥尺方幅

你去還原簡單的生活

看死去的棋子復活……(未完待續)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食物鏈頂端的猛獸我真不是魔神都市國術女神我有一座天地當鋪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女配她天生好命宇宙級寵愛劍仙三千萬諸天新時代
相關推薦
全球監獄都不要我離婚後我把前夫送進了監獄穿書之霸總的前妻轉正了每天都在幫前妻脫單重生後,我與前妻鬥智鬥勇重生成慕容復:這次我是主角七界劍皇嘿,你看見我的精靈了嗎?剛成仙神,子孫求我出山京都風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