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月下聽寒

第一卷 三尺動天下 112.晨鐘暮鼓
上章 目錄 下章

月下聽寒第一卷 三尺動天下 112.晨鐘暮鼓

上元燈節,這乾元國土內寒風漸息,絲毫春意遊蕩飄搖,沁人心脾,滿目和藹。

離了慶歲半月,但九州之土上的喜意尚未隨寒風消散。

無論尊佛或是仰道,每逢初一十五,這天下便有數不清的香客信眾不遠百里千里為心中那盞燈火燃上一隻香燭,著上三五香火,這上元作為佳節,更是如此。

臨州。

熙山腳下,人頭似暴雨噴薄,又似江流波盪,自四面八方洶湧而來,一同奔向這座熠熠惶惶的佛門聖地。

自白馬馱經入關以來,佛教鼎盛興旺,在民間廣有善眾,仕官百姓大多都在正月十五這一天燃燈供佛,虔誠者更是要親赴廟宇,點燃香燭,為佛添香,為己請願。

龍巖寺作為這乾元九州內最為鼎盛的佛教之所,更是如此。

周遭百姓還好,近的天黑出發,能趕上佛門晨鐘響起,而後虔誠叩首,若是離遠些的可是苦難了些,提前三五日算是屢見不鮮,甚者自慶歲後便要準備行程,將慶歲後的閒散日子全然放在路上,只為了滿心中所想。

今日這熙山腳下人群不息,摩肩擦踵已然成了這釋門聖地的常態,眾人望著呢高聳入雲的龍巖佛頂,心中默默叨唸上幾句虔誠佛號。

人流之中,一身披黃色法衣的外域僧侶穿梭其中,隨人流湧動,不慌不忙不緊不慢,人流稀疏時也不著急,擁堵人海也不緩慢,極為閒適的遊蕩在人群之中。

外邦僧人弱冠之年,體態修長,眉心有火焰雲紋,面容堅毅雙目微闔,寬博法衣下筋肉臌脹,雖然步履緩慢,但氣態極為孔武。

年輕僧人隨人群走了半個時辰,微微閉合的雙目緩緩睜開,一雙褐色眸子望著那籠罩在雲霧之中的熙山佛頂,眼中神色莫名,左右打量著身旁人群,淡黃法衣略略一緊,僧人修長身形暗暗拔高了幾分。

這一切變化在擁擠人潮之中細弱蟲鳴,根本無人理會。

年輕僧人身形微微前傾,雙指搭在前方一人肩頭位置,指尖力道輕柔,似暮春和風,將那人順勢輕輕撥開兩寸,看不清如何動作,便越過那狹小空隙往前跨了一大步距離,周圍無人知曉。

年輕僧人接連越過數人,從原先的位置跨越了十餘丈,但眼前仍是滿目擁擠,人頭攢動。

異域僧人苦澀一笑,一身氣機緩緩散去,淡黃色僧鞋跟在人流身後,緩步而行。

龍巖寺。

今日是上元,龍巖寺諸多僧人早早便醒來,出家人,慈悲為本方便為懷,如今上元燈節有多少香客是為了家中子女,多少人是為了前程繽紛,多少人是為了心安理得不遠千里百里到這東海之濱而來。

出家人自不會駁了施主意願,無論今日是為何而來,龍巖寺自當為了五湖四海之朋,三江六嶽之友而寺門大敞。

自清晨起,這乾元佛門盛景的龍巖寺便無絲毫寧靜,晨鐘後,寺中大門便向五湖四海而開,迎納六合八荒之客。

東海之濱,海濤不止,海風在這春冬交接之時有

些刺骨感覺。

聽風堂外,雖無滿目生機,但也有些蕭瑟冬日樹濤蓬勃之趣。

龍巖寺中,眾僧侶皆在等候慧聰方丈出禪之日,自師叔慧能手持青龍禪杖下山之後,方丈便未曾出禪,終日淺居於靜室之中,不出不遊,不觀海也不問事。

龍巖寺上千年來,晨鐘暮鼓從未停歇,不急不緩不緊不慢,百零八次鐘鳴便如這百零八煩惱一般,消散在空中,消散這東海之濱隨海風流轉,消散在這雲頂之上,隨雲海翻飛。

與天下釋門的晨鐘暮鼓不同,自龍巖寺受乾元百姓之擁後,在上元這天會多鳴三十六鍾,以敬天地神佛和這漫山遍野只為一覽佛陀金身的百姓。

佛門之地,金陽自東而起,先鳴鐘後擊鼓,金陽垂落西極,便是先擊鼓而後鳴鐘。

鐘鼓之鳴便在於天、地、人三相。

早晚《鳴鐘偈》要配合擊鐘一句一叩,攝心叩誦全偈三遍,共一百零八下。一百零八,代表世間眾生繁多的無明煩惱和習氣,叩鐘即在於提醒修行人,要以精進用功的鍾杵,破除己身貪瞋痴煩惱,同時應以深切的慈悲之心,讓這份沉穩悠揚的鐘聲願力,上徹天穹,下通地府,使聽聞到鐘鳴的無邊眾生,都能得到心靈的安寧,啟發了自性智慧光明。

便是敕修清規法器章之言,“大鐘,叢林號令之始也。曉擊則破長夜警睡眠,暮擊則覺昏衢疏冥昧。”

又經典中說:“洪鐘長聲覺群生,聲遍十方無量土。”

龍巖寺則更是秉承天地之法,晨鐘暮鼓從未停歇,位於熙山佛頂那近十丈寬的黃銅大鐘轟然作響,陣陣厚重梵音自山頂洶湧而下。

來回往復十二下,震顫人心,全山上下數萬香客心尤之所牽引。

“咚……”

前後百年,龍巖寺講經之大賢枯誠大師圓寂後,龍巖寺枯字輩僧侶算是徹底凋零,枯誠大師一生浸淫佛法,座下弟子佛法精深高絕,枯誠大師一生收徒九人,除了已然圓寂的慧戒、慧天二位高僧後,三弟子慧聰承方丈位,四弟子一生只出山兩次,兩次全因輕城而出,手持青龍禪杖,名曰慧能,世人口中的金剛不敗張鼎一便是枯誠大師最小的弟子。

自枯誠大師後,龍巖寺內便以慧、玄、德、念、明為僧侶之字,這玄字輩也不乏驚奇絕豔之輩,劍冢寺的玄慈方丈便是由玄字輩僧侶中拆分而出,但這玄字輩最有出色的僧侶當屬講僧玄明。

玄明,自幼年時便上熙山,追隨慧戒禪師修習二十載,而後十載遍訪天下佛門,講經說法,世間尚無可應之敵,在龍巖寺內威望極高,江湖上有語風傳,慧聰方丈圓寂後,唯有玄明,可撐起佛門大旗。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熙山佛頂靜室。

有一中年僧人席地而坐面朝一間寬闊靜室,手中硬木佛珠紅的發亮,於指肚間摩挲,中年僧人面容清癯,身高不足五尺,大耳垂肩,雙目緊閉雙唇微微起闔。

“咚……”

佛頂洪鐘再響,中年僧人指尖一停,雙目微微抬起,矮小身材緩緩站

起,來不及拂去身上灰塵,衝著洪鐘方向,雙手合十,深沉的念了句阿彌陀佛。

“咚……”

“咚……”

……

洪鐘連響數聲,矮小僧人一動未動,仍是默唸佛號,一手持大竹掃帚的年輕沙彌手中一個勁頭不穩,陣陣沙土彌散而出,將那矮小僧人籠罩其中。

年輕沙彌一愣,將竹掃帚攬在手臂間,雙手合十歉意道:“玄明師叔。”

頌唸佛號的矮小僧人聽聞聲音響起,微微抬眼,溫言道:“無妨。”

咣噹。

還未等二人說完話,靜室大門驀然開闔,一陣精煉氣息將那漫天灰土盡數散去,講僧玄明微微轉身,施禮道:“恭迎方丈出禪。”

一花甲老僧緩步邁出靜室。

“咚……”

“阿彌陀佛。”

老僧每一步便踏著一聲洪鐘鎮響,接連三步,老僧走到玄明身前,望著天邊金陽,喃喃問道:

“你慧能師叔可曾歸來?”

“慧能師叔自下山後尚未回寺。”玄明脊背微微高了幾分,恭聲說道。

“哪癲僧呢?”老方丈慧聰又問。

“濟戎大師也未至寺中。”

“哦?”老方丈慧聰略微沉吟,啞然一笑道,“如今這世道,那癲僧竟然這般不放在心上。”

慧聰方丈搖頭苦笑,“我閉禪之日,王朝可有書信傳達?”

被譽為龍巖寺玄字輩之首的玄明講僧微微搖頭,“自苦禪山宏源上師離去後,未有書信至寺中。”

慧聰方丈微微頷首,不知是讚賞還是如何,自語道:“下大棋,果真需要好生的耐心。”

熙山腳下。

“咚……”

當最後一聲洪鐘聲響起,原本湍急洶湧的人潮為之一滯,街路上數萬信眾腳步隨之一緩,有人身旁位置狹窄雙手合十低頭誦經,有人身旁的地界寬裕些,可跪倒在地,朝著那心中聖火的方向叩拜上幾個虔誠的叩首禮。

如今這光景,那龍巖寺各殿中的頭柱香儼然不在,雖說那廟宇中頭柱香不在,但心中的敬畏可是從未停歇過,這幾個叩首算是將眾人心中那股名叫信念之火燃燒的蓬勃不已。

熙山腳下,數萬人同時頌唸佛號的場景極為震撼,此刻無論是仰佛者或是無關者,心神均是震盪不已。

身著淡黃色法衣的異域僧侶正在其中,望著那鐘鳴方向,年輕僧人微微一笑,手腕輕掃,一陣勁風奔襲而出,漫天氣機被僧人盡數牽動。

這熙山腳下的磅礴靈力隨年輕僧侶手指揮舞升騰而起,緩緩匯入異域僧人眉心。

靈力氣機翻轉了幾次,被年輕僧人吸納至眉心,僧人額間火紋燦若朗星,氣機磅礴之時,僧人身形直掠而起直奔龍巖寺山門,火紋自眉心起轉瞬佈滿周身,年輕僧人似佛陀浴火臨凡而來,渾厚聲音似洪鐘大呂,響徹天地:

“小僧苦禪山桑吉,奉上師晟冉之命,前來拜訪龍巖。”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諸天新時代我真不是魔神都市國術女神宇宙級寵愛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食物鏈頂端的猛獸女配她天生好命我有一座天地當鋪劍仙三千萬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相關推薦
這座大門通異世絕品透視仙醫漫威世界的天啟武神聖帝學霸的妖孽系統巨星從詩詞大會開始無敵從氪金開始全能控衛美女總裁的極品高手星際麒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