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魚躍龍門(重生)

77、大結局
上章 目錄 下章

魚躍龍門(重生)77、大結局

第七十七章大結局

李梅偷偷躲在被子裡面捂著臉哭了兩天後, 便重整精神,在自己母親和李蔡氏面前好好表現, 同時也和母親交了心,希望母親託李蔡氏好好給自己找個婆家, 商人富戶什麼的她不愛,最好能嫁個讀書人,還是像李鴻過那樣小小年紀就能考上童生的人。

李梅從小就沒有機會讀書,她以前一直覺得自己長得漂亮、針線活兒也好,女子會的一切她都擅長,比起少奶奶方寶英來說強多了,還有和少爺一起長大的諸多情分, 少爺怎麼可能會喜歡少奶奶多過喜歡她呢?

可是直到現在她才想明白了, 讀書人的世界、眼界、心胸都和她這種沒有讀過書的人不一樣,少爺和少奶奶可以談論的好多東西,哥哥可以理解,但是於自己而言就像是天書一樣, 完全不知道是什麼意思, 也難怪少爺看不起自己,心裡眼裡都只有少奶奶。

李梅下定了決心,她自己沒有機會唸書,卻一定要給自己的孩子找個會唸書、懂文化的爹,日後自己不論兒子女兒都要督促他們唸書,讓他們成為懂知識的人,不再因為懵懂不知而被人看不起, 不再因為知道得少而無法和自己心儀的人交流。

根嬸看到自己女兒的轉變,心中老懷大慰,甚至自己偷偷躲著抹了幾把眼淚。她知道,自己的女兒已經長大了,不再去追求那些虛幻的,“求不得”的東西,而是踏踏實實的準備過日子了。

可是根嬸心中也難掩酸楚,李梅從小對少爺的喜歡她也是看在眼裡的,可是無奈自己和她爹是個奴僕的身份,無法讓她能夠門當戶對、名正言順地嫁給少爺,又捨不得她舍了一生和她良民的身份嫁給少爺做妾,只得生生地斷了她的想法。

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啊。

不同於他們那邊的悽風苦雨,方寶英這邊卻是幹勁兒十足,在她剛剛出了月子之後,就在書房之中好好地規劃她的學堂,本來她準備把京郊的農莊裡面好好修整一下,用來教學,地方也寬敞。

可是後來考慮到現在她雖然寫詩有些名氣,但是做女先生還沒有什麼名聲,京城裡面不論是世家還是一般良民家中的人應該都不敢將自己家中的女孩子交給她帶到那麼遠的地方,那麼她還是在京城裡面規劃一個地方先小規模地教書,日後待教出了些名氣再慢慢將地方擴大。

幾個月後,李茂祖不負眾望地在永平縣裡面考中了童生,分數還不低,有367分,也算是難得的高分了,然後他將學籍保留在永平縣學,自己到京城裡面去向李鴻過一起學習去了。

趙志剛也結束了他的在永平縣學裡面做學正的生涯,因為教出了李鴻過這麼一個名滿天下的學生,並且將永平縣的童生試和秀才試的中舉率都提升了很多,教化地方有功,就被破格提拔成為了正六品的官員。

趙志剛得到這個擢升非常的高興,因為他的兩個兒子趙慶澤和趙慶誠現在都已經出仕了,並且授予的都是正七品的官員,和他以前是一樣的。一門父子三人都是正七品的官員,說出去雖然是美談,但是也顯得父親太過於無用了,也讓他心中有些許的落寞。可是現在他可是終於壓著自己的兩個一頭了!

不過他心中也清楚地知道,他自己只是一個舉人出身,並未考中進士,到正六品這個級別已經是到頭了,日後即便再混上幾十年,也難以再往上擢升的。而且他的兩個兒子是進士出身,日後前途定然不可限量,他作為父親在上面壓著他們兩個,說不定還會阻礙了自己兒子的前途。

所以趙志剛一邊接受著大家的恭維,一邊也給自己心中定下了目標,現在這個官位任個虛職就可以了,他也不想走關係去謀個實缺,等到過個一年半載的就可以稱病致仕了,也好給自己的兩個兒子讓路。

他在京城大宴賓客慶祝自己升官的時候趙慶誠還在江南為官,不能來京城,他看著在自己眼前的趙慶澤和李鴻過,心中感嘆萬千,拍了拍他們二人的肩膀,說道:“我老啦,日後的世界是你們的,你們日後可要互相扶助,精誠團結啊!”

趙慶澤大大咧咧地說道:“爹,這個您老就不用擔心啦,現在我和敏之相交莫逆,你想讓我們兩個不團結我們兩個還不答應呢!”

李鴻過拱手對趙志剛說道:“敏之能有現在的一切,全憑趙大人慧眼識人,這份恩情敏之一直記在心中,不敢忘懷。牧之兄和松林兄也與我志趣相投,我們日後必會互相扶助的,趙大人不用擔心。”

趙志剛嘆了口氣,說道:“雖然我遠在永平縣,但是京城裡的種種家兄也寫信給我說過一些,澤哥兒和誠哥兒也會和我偶爾說一些朝局中事,我也是知道的。誠哥兒日前在江南的時候恐怕和沈相走得有些近,惹了皇上的厭棄,日後恐怕不會有多少造化了,想要升到二品能有上早朝的資格都比較難,一個三品恐怕就頂天了,可是那也得苦熬幾十年。不像你和澤哥兒,你們兩個一直都是旗幟鮮明跟著皇上的,日後只要不犯大糊塗,前途都是不可限量。”

說道此處他嘆了口氣,說道:“這樣也好,澤哥兒好好發展,日後也是趙家的掌舵人,我兄長已經給我說過了想讓澤哥兒繼承趙家爵位的意思了,誠哥兒畢竟是個庶子,如果發展太好了,隱隱有超過澤哥兒之勢,反而不美。”

趙慶澤說道:“爹,您在這兒說什麼呢?大伯家中早就定了要過繼三房的一個小孩子過來做繼子了,日後當然是他繼承趙家的爵位,關我什麼事兒啊?我可是你唯一的嫡子,難道你捨得把我過繼給大伯?”

趙志剛瞪了趙慶澤一眼,說道:“瞎說什麼呢?我怎麼可能把你過繼給大哥?只是繼承爵位這件事是你大伯決定的,你爹我可是嫡次子,你也是嫡出,有資格繼承爵位的。難道你想逆了你大伯的意思嗎?”

趙慶澤說道:“那你們可別逼著我納妾,如果琬兒升不了嫡子,趙家的嫡系可也沒人了。”

趙志剛狠狠瞪了他一眼,然後惡狠狠地說道:“再給你們一年時間,不逼你們了,行了吧?”

趙慶澤這才嘻嘻哈哈地同意了。

沈相倒下之後,皇上提拔了好多個人頂上去,其中趙志遠就是他很信任的一個人,現在趙志遠已經從以前所在的禮部轉到了最有實權的吏部,做了吏部尚書,可以說是整個大秦官僚之中最有實權的人了。

但是比起以前的沈相還是有很大的差距,在名義上甚至不如現在當權的兩個副相,只是現在兩個副相空有官職的品級而無實權,沈相倒下後皇帝又有意不選新的宰相,所以吏部尚書趙志遠就成為了皇上之下最有實權的人了。

因著這個原因,早已不與他們往來的趙家庶出的三房又從西北來和他們聯絡上了,還同意了趙志遠妻子趙柳氏過繼他們最小的兒子的要求,已經正式將這個孩子過繼到大房趙柳氏名下,上了族譜了,只等著到祭足的時候開祠堂,然後公告眾人了。

李鴻過微微嘆了口氣,趙柳氏也是個有心計和遠見的女子,待她將這個繼子養大成器後,便又奢望另外一層了,她不願意看著與自己不和睦的趙季氏生的兒子趙慶澤繼承趙志遠的爵位,為了爵位之爭,在趙志遠死後還惹出了很多是非,讓趙慶澤很是煩心了一陣,最後雖然解決了,但是趙家大房和二房也撕破了臉,老死不相往來了。

於是,李鴻過還是忍不住多嘴說了一句:“趙大人,您兄長說日後要將爵位傳給牧之兄,其他族中長老是否知曉?莫要百年之後起爭端啊。”

趙慶澤一愣,看著李鴻過,他知道李鴻過從來不喜歡多嘴的,可是現在竟然為了他開口向趙志剛評論趙家的家事,也算是破了李鴻過的例了,讓他心中感激不已。

趙志剛轉瞬間就明白了他的意思,於是說道:“敏之不用擔心,我兄長早就決定了,在開祠堂的時候就會對族中各位長老告知,過繼的嗣子只繼承財產,不繼承爵位,日後是不可能會有爭端的。”

也是,趙志遠想得這麼遠,怎麼可能不把事情考慮好就撒手呢?可是如果這樣的話,趙柳氏日後還怎麼搞風搞雨的呢?如果絕對沒有紛爭,日後的紛爭是因何而來的?

李鴻過轉念一想就明白了原因,或許是趙志遠高估了趙柳氏和族中長老的操守吧,他自己一言九鼎,也說話落地有聲,可是架不住人家顛倒黑白,昧著良心說假話呢?

於是他還是繼續提醒了一句:“趙大人,莫要怪敏之多事。族中長老已經老邁,待到百年之後還能存下幾人,是否會老眼昏花,老糊塗了?還是白紙黑字來得沒有爭議。”

趙志剛一愣,然後點了點頭,說道:“敏之放心,我會與我兄長說的,看著你這麼為澤哥兒著想,我也就放心了。”

李鴻過松了口氣,終於不用替趙慶澤擔心日後了。

第二日裡,李鴻過便上表給皇上,向他訴說了根叔根嬸一家的忠僕行徑,訴說了自己給李茂祖機會求學科考,他便中了童生的事情,希望皇上能開恩,給天下的忠僕之子都有一個向學科考的機會,也便能為國家更多的網羅人才。

李鴻過上表之前心中還是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了,皇帝對他這麼好,他們也這麼君臣相得,可是他日後要做的事情確實挖皇帝的牆角,反對皇權的,心裡總有些愧疚,覺得自己好像辜負了皇帝對自己的信任。

可是他再想了想太\祖規劃出來的那個美好社會,心一橫,還是上了表,只是在自己心中默默決定到:我一定不會用很激烈的方式推翻皇權,讓皇族的人落魄。我一定會循序漸進地慢慢改良,用幾代人的時間、心血慢慢地改變這個社會和皇族之中坐在龍椅上皇上的想法,用一種理性平和的方式為大秦的子民們謀取一個幸福的社會,人人平等的社會。

皇上拿到李鴻過的摺子之後擊節一嘆,說道:“李愛卿,你的這個想法甚妙啊,只要這一點一出來,就可以把世家的根子都挖斷了!他們為什麼這麼根深葉茂?除了家族子弟以外,還有他們世世代代的僕人也是根深蒂固,這個計策一出,就可以天然地打破他們的聯盟,讓僕人們不再這麼忠於他們,也想著要讓自己的兒子讀書、科舉,出人頭地!”

李鴻過心中緩緩地舒了口氣,將心中的要提升所有大秦奴僕文化素養的那個念頭深深隱藏,將自己心中的負疚感深深隱藏,繼續與皇上討論時策。

五十年後。

李鴻過已經年逾六十,向皇上上表,希望可以告老還鄉,年輕的帝王唏噓不已,十分不捨地對李鴻過說道:“李相,朕舍不得你啊,況且李相到現在為止身體有很硬朗,不顯老態,何須告老?”

李鴻過捻鬚一笑,說道:“皇上,微臣已經老了,很多時候想法已經跟不上你們年輕人了,以前給我賜字的趙志剛趙大人就曾經給我們說過‘世界是你們的’,然後就致仕了,老年生活過得安逸無比,微臣也想過那樣的日子,不倚老賣老,讓你們放開手腳自己去做想做的事。況且現在大秦四海昇平,邊境穩定,皇上正可以大有作為。”

皇上一嘆,說道:“李相品性高潔,朕真是歎服!幾年前先皇駕崩的時候,告訴朕您一定會好好輔助朕的,可是太傅對朕說你日後恐怕也會成為沈相那種權臣,我還心中沒有底氣,想過如何與你□□,有些懼怕與你。可是沒有想到您真的一點兒也不戀權位,在我大婚之後就立即讓我親政了,一點兒也沒有藏著掖著,給我使絆子,真真是忠良啊!”

李鴻過笑道:“皇上過譽了,忠君愛國本就是我輩做臣子的本分,何以能得皇上如此讚譽啊?”

皇上唏噓不已,說道:“話是這麼說,可是真正能做到像您這樣的,還是不多啊。”然後皇上說道:“李愛卿,我知道您的賢妻方大家在京郊開了一家女學,不如你們還是留在京城養老,這樣日後朕有什麼難題也可以問政於您。”不知不覺的,皇上在稱呼當中又用上了“您”字,這可是很少見的。

李鴻過堅決推拒,說道:“皇上,我與先皇君臣相得,還能輔佐您一段時間,已經是天大的福氣了,我與老妻想要去永平縣繼續開學館,男子女子都可以去向我們求學,但是我們不能待在京城裡。”說道此處李鴻過看了看皇上,說道:“皇上,說句不好聽的,老臣為官這麼多年,說是放權,可是門生故吏也不少,如果我仍然在京郊,日後他們抬著我的名義與您作對,反倒傷了我們君臣之間的和氣,還是現在這樣的好。”

皇上嘆了口氣,只是李鴻過說得是真話,於是只好準了他告老還鄉的摺子,賜了很多的財物給他帶回家,並且承諾一定會好好重用李鴻過的兒子。

沒有想到李鴻過對於自己的兒子是否能得重用一點兒都不強求,說道:“皇上,不必看著老臣的面子對他們施恩,他們能用就用,不能用就讓他們回永平縣來找我,反正老臣家中良田不少,總不會餓死他們。”

皇上這下對李鴻過真是歎服了,贊他是千古難得一見的名臣、忠臣。

李鴻過卻嘆了口氣,默默地推拒了,他覺得自己當不得這樣的名聲,也始終對皇上有愧。

放眼大秦,現在已經在他的倡導下漸漸興起了一夫一妻的風氣,年輕一輩的讀書人裡面,這麼多年來,只要是李鴻過主持的科舉,從來沒有一個納過妾的讀書人能夠考上進士,大家已經公認了一個道理——想要中舉就不能娶妾。

而且,不少年輕的官員娶到了方寶英教出來的弟子,知道了什麼是真正的知書達理,什麼是真正的賢良淑德,知道了什麼是真正的大家閨秀,他們的妻子不僅能和他們吟詩作對,討論時事經濟,更能將家宅安頓好,各他們的仕途帶來莫大的幫助,又有什麼不滿意的呢。

誠然,仍然有一部分人在中舉為官之後就廣納姬妾,但是那樣的官員每次吏部考核的時候都會因為“內帷不修”被評為“劣等”,慢慢的,他們為了往上爬也不再會納妾了。

就這樣,有著李鴻過強權的壓迫,有著方寶英那邊用心地培養女子,讓她們能真正留住丈夫的心,大秦一夫一妻制度雖未寫進律法之中強行規定,但是已經蔚然成風了。

奴僕均有資格學習、參加科考,只要能考中童生就能擺脫奴籍也已經成為了一條金科律例,基本上挖了世家的根子,讓世家豪門更加的日薄西山了。天底下無數讀書人都感謝李鴻過這個宰相讓他們有了這個公平競爭的機會,視李鴻過為恩人。皇上也對現在的這個狀況很滿意。

現在的大秦,河清海晏,國富民強,已經使得處處都是歡聲笑語了。

李鴻過微微一笑,將自己一直保留的小冊子留給了自己的三個兒子,對他們說了自己的想法,並且告誡他們一定不能激進,要緩緩行事,日後不論誰能身居高位,都要想方設法將大秦往這個方向推進。

之後,他就和方寶英回到了永平縣之中,繼續開辦學堂,方寶英劃了片地繼續教女學,他們的大女兒也跟著方寶英打理女學的事宜,並且照顧他們兩老。李鴻過則開辦了一個專收男子的學堂,開始教書育人。

結果,大量的京城世家中人不遠千里將自己的子女送到永平縣城裡面來求學,使得永平縣城從一個科考荒漠成為了大秦的科考聖地。

五百年後。

導遊帶領著一車京城的小孩子們到永平縣城參觀李氏故居,車上還有兩三個孩子們的老師一起跟隨。永平縣離京城不是很遠,三個小時的高速就可以到了,這樣帶著孩子的“李氏故居一日遊”專案多年來一直都很紅火的。

年輕的小導遊拿著小黃旗一臉笑意地問道:“小朋友們,你們知不知道今天要參觀的這個李氏故居裡面都住過些什麼人啊?”

很多小朋友都紛紛舉手,說道:“我知道,我知道。”

然後導遊示意一個胖胖的小男孩發言,他哼哧哼哧地說道:“這裡是李文儒的故居,一百多年前,就是他推翻了皇帝,建立了共\和\國,我們才能有現在的好生活。”

小導遊笑著說到:“小朋友,這麼說可不完全正確哦,李文儒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推動成立了國會,使得皇帝還政於民,成為了國家的虛位元首,改變了我國的政治體制,使得我們大秦得到了飛速的發展,他並不是推翻了皇帝,皇帝現在還住在皇宮裡面哦。”

然後小朋友們都哈哈大笑,很多小朋友都說道:“是啊,我在電視裡見過皇帝呢!”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然後導遊再問到:“大家還知道這裡住過其他名人麼?”

小朋友們紛紛搖頭表示不知道,一位跟隨而來的女老師說道:“我知道這裡還住過一位偉大的女詩人方寶英,她的詩很多都出現在我們中文系的教材裡面,而且初中、高中裡面的課本有很多。”

小導遊點點頭,說道:“不錯,說道李氏故居,就不能不提方寶英,也就是李方氏,她不僅在文學上有很大的建樹,而且還建立的女學,推動了婦女的覺醒,是我們大秦最初的女權萌芽。好了,現在我就好好給大家介紹一下李氏故居,首先要講的就是方寶英的丈夫李鴻過,李氏發跡就是從他這一代開始的,他是一個很有名的才子,在科舉中以十五歲之齡連中四科,這是什麼概念呢?就是一年之內考上了重點小學、重點初中、重點高中、重點大學!而且後來還做了天下最大的官——宰相,如果不是他的支援,方寶英不可能有這麼大的成就,李氏也不可能成為這麼一個在大秦歷史上很有影響力的家族,大家可以來參觀一下,這裡有一些畫像和照片,都是他的生平簡介……”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宇宙級寵愛劍仙三千萬我真不是魔神食物鏈頂端的猛獸諸天新時代女配她天生好命都市國術女神我有一座天地當鋪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相關推薦
吞噬星空之賽亞人名偵探柯南之黑色獵殺者柯南之超級**oss請快進到結婚!謝謝!龍門神鵰之龍掌門魚躍龍門龍門天子分手後,我獲得了系統星海劍神